「扶貧故事」宋思營:讓貧困幼兒感受陽光般的溫暖

2021-01-09 醉美大荔

太陽的幸福,是給人以光明;月亮的幸福,是給人以溫馨;園丁的幸福,是讓每一顆小樹苗茁壯成長。我的幸福,是用愛心溫暖童心,讓貧困幼兒更自信、更陽光!

我叫宋思營,2011年畢業於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因為熱愛幼教事業,從開始做這份幼教工作就一直堅持到現在,工作勤懇務實,善於學習,悟性較強,又注重個人成長,自2017年一直擔任苗苗幼兒園副園長一職。

教育支持脫貧是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措施,我作為幼兒園的副園長,積極參與脫貧工作是我義不容辭的重任。當我與同事們一次次奔走在路上,走村入戶宣講教育扶貧政策時;當我們一一次次到幫扶幼兒家裡,進行家訪時;當我們一次次走進那清貧的小院,進行打掃時。我深感在教育扶貧中自己能做、要做的太多太多。通過教育手段讓更多的貧困家庭走向致富之路,這是「教育扶貧」的根本目標。做為一名教師對幫扶學生「扶志、扶智、扶生活」是我們教育扶貧的常態化工作。

就拿我的幫扶對象車宗航小朋友來說,由於父母離異,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爸爸雖身體殘疾,但為了一家人生計,也常年在外打工,很少有時間管他陪他,孩子衛生差,整天臉上沒有笑容,也比較呆板。於是我決定用愛呵護孩子、溫暖孩子,在活動室裡,我陪他陪他一起做手工,畫畫,培養他良好的學習、生活、衛生習慣與生活能力,鼓勵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增強他的自信心;活動室外,陪他遊戲,陪他一起鍛鍊,陪他練習武術,並送孩子一些學習用品,買些他喜歡的小玩具鏟車激勵他……

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你會不經意間發現,他見了老師會大聲地問好,遊戲時也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班上舉手的次數多了,臉上時常掛著微笑,眼睛裡也是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更讓我驚喜的是,他還會主動告訴我他的一些小秘密,這一切變化都讓我的內心無比激動。

一路走來,從最開始的長途跋涉講政策,到一次次入戶送溫暖,再到細緻入微的關愛,我們參與幼兒的成長,分享他們的快樂。這一切的一切都體現著我們扶貧工作的貼心和周到,也讓貧困戶充分地感受到黨的扶貧政策好,在今後的幫扶中,我會更細緻,更認真,更踏實的對待,只為讓教育扶貧的陽光溫暖每一個貧困幼兒,讓他們健康快樂、自信成長!

供稿:步昌苗苗幼兒園 宋思營

相關焦點

  • 「扶貧故事」播撒科學的種子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科協改革進行時陸續為您刊發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 「講扶貧故事」秦家莊:小蜜蜂釀出「甜日子」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秦家莊鄉創新發展思路,充分依託境內獨特的資源優勢,通過「協會+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引導貧困群眾及弱勢勞動力發展中蜂養殖產業,走出了一條「甜蜜」的致富道路。脫貧攻堅工作以來,秦家莊鄉創新思路,充分利用境內山多坡廣、氣候溫涼、空氣清新、四季有花的資源優勢,採取「政府推動,示範帶動,服務啟動,市場牽動」四輪驅動的舉措,積極引導貧困群眾發展投資小、周期短、收益高、技術門檻低、勞動強度不大的中蜂養殖產業,拿出5萬餘元,為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了56箱蜂群和100餘個蜂箱,讓30餘戶貧困戶找到了可靠的增收門路,同時積極爭取縣蜂業協會的支持,為養蜂專業戶現場傳授了蜜蜂養殖的相關技術
  • 徵集|精準扶貧,記錄歷史!一線扶貧幹部口述故事徵集活動啟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了精準扶貧的偉大實踐,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基本標誌,明確到2020年年底,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動員全國全黨全社會打響脫貧攻堅戰。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與茶農們親切交談。
  • 「我的扶貧故事」披星戴月,扶貧路上的那些事|長順縣四寨村脫貧...
    幾年過去了,現在作為一名攻堅隊隊員,沉澱下來回憶自己的脫貧攻堅路程,內心很充實,也很自豪,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了農村工作,更與村民們結下了濃厚的情誼,今天我把我在脫貧工作中的一些親身經歷的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四寨村20.5平方公裡,耕地面積6500畝,其中田3500畝、地3000畝,林地面積2136畝。四寨村屬於布依族苗族少數民族村,擁有18個村民組,888戶、4032人。
  • 四個冬日度假好去處 感受春日般的溫暖
    四個冬日度假好去處 感受春日般的溫暖 資訊標籤: 冬日旅遊
  • 快手科普代言人戴偉、快手扶貧辦公室主任宋婷婷當選「2020北京...
    Evans)和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快手扶貧辦公室主任宋婷婷成功當選「2020北京榜樣」十大年榜人物。他們都與當下快速發展的短視頻平臺相關,也都來自基層、紮根大眾,一樣用大愛幫助身邊的人,溫暖著北京這座城。
  • 「學習明理」精準扶貧: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的新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持續不斷地向貧困宣戰。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加強頂層設計,把精準扶貧事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對貧困問題的真實情況作出了符合當下實際的科學判斷,提出了扶貧開發重要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的新貢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又一重大實踐,將進一步增強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 「美文悅讀」讀溫暖的文字,過陽光的生活
    01大家都知道「半杯水」的故事,樂觀的人看到自己所擁有的,而悲觀的人只看到自己失去的。同樣的境遇,完全不同的感受,這源於認知上的差別。就像很多時候,兩個人遇到的困難差不多,但是因為認知不同,就出現了不同的結果。有的人一蹶不振,而有的人越挫越勇。
  • 「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
    導演柴紅芳和策劃周小力奔赴雲南,會同製片人李雲亮,在雲南省廣播電視局協調組織下,與雲南省16個州市扶貧辦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充分了解雲南各地扶貧情況。重點對昆明、紅河、臨滄、普洱、怒江等地幾乎所有典型的貧困點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實地調研走訪和充分論證,行程超過3000公裡,為確定拍攝點位提供了詳實的第一手素材。
  • 「輝煌「十三五」」健康扶貧:讓貧困群眾病有「醫靠」
    中國湘鄉網1月4日訊(湘鄉融媒記者:李方遒 吳明惠)「十三五」期間,湘鄉通過籤約家庭醫生服務、實施「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等一系列健康扶貧政策,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助力脫貧攻堅。「你們來啦?快進屋坐。」
  • 「我的扶貧故事」做好百姓的家庭醫生 力阻病根變窮根丨息烽縣石硐...
    2018年6月,我接待了一名貧困戶大病患者,我的「家庭醫生」故事也就此拉開帷幕。該患者名叫陳根福,家住石硐鎮難衝橋大土組,於2018年6月在息烽縣人民醫院診斷為「終末期腎病」,是納入健康扶貧工作中「30種大病」的管理對象。作為石硐鎮衛生院的黨支部書記,我經常到他家進行走訪。
  • 疫情期間的小溫暖:保羅·柯艾略的兩則寓言故事
    在焦慮、孤單、恐慌等情緒蔓延之時,一些簡單而溫暖的小故事也許能帶給我們光明與平靜,幫助我們繼續前行。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巴西著名作家保羅 · 柯艾略為所有戰「疫」同伴們送來了兩則寓言故事,談論同情、信任、希望與和平。
  • 巾幗扶貧故事 | 綏江羅坪村張建花:用勤勞和堅毅走出貧困!
    巾幗扶貧故事 | 綏江羅坪村張建花:用勤勞和堅毅走出貧困!脫貧攻堅偉大工程戰場上,她們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戰士,她們的感人故事,奏響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新時代強音!綏江縣板慄鎮羅坪村張建花的脫貧故事
  • 從《擺脫貧困》到精準扶貧——研讀《擺脫貧困》有感
    原標題:從 《擺 脫 貧 困》 到 精 準 扶 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國內考察31次,18次涉及扶貧,7次把扶貧作為考察重點,連續4年新年第一次國內考察都是到貧困地區,就扶貧開發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安排。
  • ...故事」用行動為貧困群眾辦好每一件事|錦屏縣偶裡鄉扶貧工作站...
    為助力脫貧攻堅,讓幹部、群眾能充分了解各項扶貧政策,作為扶貧工作站站長,我深知扶貧惠農政策如果宣傳不到位、群眾的知曉率不高,群眾就可能存在被動享受各類惠農政策,這樣就不利於貧困群眾主動致富脫貧。為及時宣傳普及扶貧惠農政策,我多次調整、更新戶外宣傳欄,組織同事利用趕集天或走村入戶開展扶貧政策宣傳活動。
  • 「寧夏第一書記系列」 馬明:扶貧是個良心活
    作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吳忠分行派駐豹子灘村的第一書記,馬明此刻的心情就像照在小院裡的陽光亮堂堂、暖融融,4年的駐村扶貧工作充實且很有成就感,馬明說:「這個第一書記幹值了。」或許就是這樣的簡單才促成馬明在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崗位上的不簡單。 「在豹子灘村幹了四年,我覺得扶貧工作就是個良心活。」馬明說話很質樸,這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是從他心裡「蹦」出來的。 2017年3月剛到豹子灘駐村時,馬明也曾困惑過,「扶貧工作我該怎麼幹?怎麼做才不會讓村裡人覺得我們只是來走過場的?」
  • ...扶貧故事」有一分熱 發一分光|黃平縣紙房鄉天馬村第一書記潘學忠
    天馬村由原來的5個自然村寨合併組建而成,全村總人口為1338戶481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82戶2323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為36.19%。天坪村、高巖村、馬轉村三個自然村屬全縣極邊地帶,素有「雞鳴三村」之稱,是紙房鄉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扶貧任務最重的區域,一直是全鄉脫貧攻堅「老大難」的代名詞。
  • 對貧困概念和扶貧政策的反思
    貧困問題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尖銳的社會問題之一。我們黨、政府和社會各界對貧困問題一直相當重視,在扶貧開發方面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新時期的扶貧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特點,對貧困概念有必要澄清一些模糊認識,這對於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公平,尤其是對於正確制定新時期的反貧困戰略和扶貧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 「扶貧故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而歡欣鼓舞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科協改革進行時陸續為您刊發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 大涼山精準扶貧的故事感人至深
    這部取材於大涼山彝區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具體實踐的電視劇,充分展示了大涼山獨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態環境,反映了脫貧攻堅主戰場、精準扶貧第一線的真實情況,也表達了深度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脫貧奔康的強烈願望。  在這次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四川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研討會上,記者注意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也出現在現場。對《索瑪花開》來說,他有著一個特別的身份,那就是主題曲的詞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