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吳元明,是貴陽市息烽縣石硐鎮衛生院黨支部書記。2018年6月,我接待了一名貧困戶大病患者,我的「家庭醫生」故事也就此拉開帷幕。
該患者名叫陳根福,家住石硐鎮難衝橋大土組,於2018年6月在息烽縣人民醫院診斷為「終末期腎病」,是納入健康扶貧工作中「30種大病」的管理對象。作為石硐鎮衛生院的黨支部書記,我經常到他家進行走訪。依稀記得第一次見到陳根福時,他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精神萎靡,進行體格檢查時,我發現其雙下肢呈凹陷性水腫,四肢乏力,完全不能從事體力勞動。然而,他卻有些抗拒我的檢查。
吳元明走訪看望陳根福
俗話說,醫病先醫心,我索性放下手中的儀器,開始和他家裡人聊起了天。從他家裡人口中我得知,陳根福每隔一天都要到縣人民醫院血透維持自己的生命。反反覆覆治療,來回折騰,病情卻不見好轉,長此以往,陳根福對恢復健康逐漸失去了希望,整天埋怨自己給家裡人拖了後腿,不願接受治療。 了解到陳根福的「心病」後,我決定先和陳根福「交朋友」。我不斷向他宣傳講解健康扶貧政策和醫學常識,並告訴他可享受先診療後付費及公立醫院就冶大病的優惠政策,不用擔心醫療費用,連續多次的走訪談心、送糧送油,幫忙解決他的後顧之憂後,陳根福慢慢接受了檢查。 2020年,我多次去看望陳根福,他的精神比原來好多了,雙下肢的水腫也消退了許多。看到我一進門,他滿心歡喜,努力撐坐起來:「吳醫生,你又來啦!」他主動伸出手讓我測量血壓,並高興地告訴我:「在息烽縣人民醫院每一次血透只收取材料費,未收治療費,報銷後自己只承擔幾十元材料費,現在國家的政策真是好,我一定要積極樂觀面對生活,早日戰勝病魔。」看到他重新燃起了對生命的希望,我十分欣慰。
吳元明入戶開展義診
按照石硐鎮黨委、政府、縣衛健局健康扶貧工作的要求,我帶領衛生院全員職工及村醫,嚴格按照健康扶貧標準和現行政策,確保健康扶貧全面達標,並重點做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4類慢病患者的規範化管理,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2020年,全鎮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90戶1150人,目前已籤約967人,未籤約人數為183人,做到在家貧困人群「應籤盡籤」。共有「30種大病」患者37人,均按要求完成了健康體檢和走訪。為切實推進惠民政策,實施「先診療後付費」,我鎮衛生院2020年1月1日至今,共收治「先診療後付費」免收住院建檔立卡人群免收住院押金51人次,免收住院押金1.53萬元。
在石硐鎮工作的這幾年,我時常帶領村醫奔走在田間地頭,深入農戶開展義診和走訪慰問,為百姓送去溫暖,為健康扶貧助力,做好百姓名副其實的「家庭醫生」,力阻「病根」變「窮根」。
劉雪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娟
編輯 周睿
編審 王璐瑤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