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重大戰略。2019年,浙江銀保監局結合銀保監會關於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加強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明確加大鄉村振興金融資源投入,以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為抓手,督促銀行機構結合實際制定信貸計劃,拓寬三農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根據浙江銀保監局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紹興銀保監分局以普惠金融「一二三」行動計劃為載體,特別是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資源、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配置,努力打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紹興樣本」。
一、加大鄉村金融資源配置的傾斜,疏導灌溉「產業興旺」的「金融之水」。積極推進轄內銀行業支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高效生態現代農業,培育現代農業經濟。一是加大對農村新主體、新業態經濟的支持力度。要求銀行主動對接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休閒農業、綠色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推進鄉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二是結合鄉村地方特色,創新金融產品。推動轄內銀行業根據鄉村特色農產品、特色產業推出特色信貸產品,支持地方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打響品牌。如以「茶鄉貸」「茶鄉匯」「茶鄉付」「茶鄉存」為主的「茶鄉樂」金融系列產品,助推現代茶園建設、茶葉品牌維護、茶葉企業培育、茶葉市場拓展及促進茶葉科技進步和茶文化繁榮。三是創新擔保方式,破解融資難題。截至10月末,轄內銀行業共支持農村產業鏈69條,貸款戶數2331戶、餘額10.03億元;發放「三權」抵押貸款227戶、餘額3.23億元。
二、優化鄉村基礎金融服務,豐富「生態宜居」的品質內涵。積極推進打造金融環境、生態環境的「雙優」鄉村。一是「線上+線下」打造現代化便捷宜居的鄉村基礎金融服務。積極推進基礎金融「村村通」工程,廣泛布設網點和多樣化的服務終端,實現鄉村金融服務「零距離」。截至目前,已實現全市2176個行政村金融服務全覆蓋。聯合建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公共平臺,打造線上小微金融「淘寶網」;至10月末,共有170款產品上線,3282名客戶經理入駐平臺。推進銀行探索「金融+網際網路」新模式,利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形式滿足更多的客戶需求。如推動新昌農商銀行助力交通發展,實現城鄉公交「公交卡+支付寶+銀聯雲閃付+豐收互聯」全覆蓋。二是以「綠色金融」大力支持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環境宜居鄉村。積極助推「五星達標、3A爭創」活動,推進銀行業開發「美麗鄉村」系列貸款產品,加大對景觀提升、立面改造、管線整理、河道清障美化等信貸支持力度,實現基層農村面貌「蝶變」,新農村建設鄉土特色彰顯,居住環境全面提升。10月末,轄內銀行業美麗鄉村建設貸款達148.52億元。三是支持特色小鎮建設,輻射帶動鄉村發展。組織轄內銀行業與全市33個特色小鎮進行對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10月末,支持特色小鎮貸款餘額148.54億元。
三、以鄉村「信用建設」提升鄉村「誠信文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作為「鄉風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進銀行業通過信用體系建設、金融知識下鄉等活動培育「誠信鄉風」。一是推進鄉村信用體系建設。推進銀行全面開展信用鄉鎮(街道)、信用村、信用戶「三級聯創」活動,並對信用村、信用戶給予享受貸款優先、利率優惠的政策,引導客戶樹立守信意識。二是加強普惠金融知識的培訓教育。組織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金融普惠行」「金融夜講堂」等活動,送知識、送節目、送服務下鄉,宣傳普及基礎金融,喚醒和改變農村居民創業、理財、支付習慣等意識。今年以來,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已累計開展戶外集中宣傳3100多場次,分發宣傳資料33萬多份,覆蓋消費者218萬人次。如嵊州農商行推出「越鄉情金融夜講堂」服務模式,足跡遍及嵊州轄內多個行政村。三是傳承和弘揚誠信文化。推動新昌農商行推出「青年志願貸」,聯合社會愛心組織將普惠金融、慈孝文化傳承等有機融合,通過整村授信、志願服務,挖掘鄉村地方文化。在傳統節日,與鄉鎮、街道村兩委聯合創辦村晚,將金融文化與鄉村文化、新農村時代風尚融合。
四、以「楓橋經驗」推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現鄉村金融矛盾糾紛化解的「治理有效」。一是明確鄉村金融「有效治理」的目標。積極踐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楓橋經驗」,2017年初就把「小事不出支行,大事不出分行(總行),矛盾不上交,問題不拖延」作為金融消保工作矛盾糾紛調解治理的目標。二是推進實施鄉村金融「有效治理」的主線。把「積極預防、主動宣訪、減少信訪、調解糾訪、避免復訪、防止上訪」的「一防五訪」,作為鄉村金融「有效治理」主線予以推進實施。三是深入打造鄉村銀行業金融服務調解中心品牌。充分踐行「楓橋經驗」,深入推進楓橋銀行業調解中心品牌建設工作,確保調解中心有效運作。通過調解各類矛盾糾紛、協調不良貸款處置,引導銀行機構樹立起「矛盾就地化解」的理念,獲得了群眾的較好評價。四是以「行長(總經理)三制」強化銀行保險機構在鄉村金融「有效治理」中的主體責任。將機構董事長、行長、總經理等負責人明確為消保工作第一責任人,實行「行長(總經理)負責制、行長(總經理)領辦制、行長(總經理)接訪制」,將矛盾化解在一線。
五、大力推進金融的「惠民富民」工程,更好更早地幫助鄉村實現「生活富裕」。一是實施精準幫扶。實施「兩扶一增」計劃,摸清低收入人群金融需求,加大幫扶資金投入。二是支持創業致富。通過推出青年農民創業貸款、大學生村官創業貸款、婦女創業貸款等信貸產品,助推農民創業致富。4月末,轄內銀行業發放各類創業貸款餘額98.50億元。三是實施減費讓利。通過還款方式創新、減免費用、利率優惠等實現讓利於民。截至2019年10月末,全市32家銀行機構推出還款方式創新業務,1-10月累計為企業節省轉貸成本2.72億元。四是為「農房激活」提供配套的金融報務。推動銀行機構積極對接柯橋區和上虞區「閒置農房激活計劃」,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配套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