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通用流感疫苗臨床試驗初見成效

2020-12-22 中國科學報

作者:文樂樂

季節性流感疫苗可誘導針對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頭部」的抗體,但一種新的通用疫苗可引發抗體與莖部結合。圖片來源:JULIANNA HAN

本報訊 對於流行病學家來說,新冠肺炎的流行極大加劇了他們長期以來對另一種病毒—— 一種新的致命流感毒株的恐懼。一種通用流感疫苗(對任何感染人類的流感毒株都有效)可以保護人們免於這種風險,但進展緩慢。不過,近日研究人員在《自然—醫學》上報告說,一種通用候選疫苗已經通過了小規模臨床試驗的首次測試。

「這是一篇重要的論文。」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流感傳播和疫苗的流行病學家Aubree Gordon說。

流感病毒能夠迅速積累突變,很容易在不同毒株之間「重組」或交換基因,產生的變異則可以躲避人類過去自然或從疫苗中獲得的免疫能力。這就是每年都要開發一種新的流感疫苗的原因所在。

現有的流感疫苗含有弱化或滅活的流感病毒,其中混合有血凝素(HA),即附著在病毒表面的蛋白質。這些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引發針對HA頂部或頭部的抗體反應。流感病毒的基因變化很少會改變大部分頭部,但一小部分頭部確實經常發生重組或變異,這使得新的毒株能夠躲避任何免疫記憶,迫使人們每年都要準備新的配方,即更新HA。

HA的底部,即莖部,不太容易變異。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接觸過一種流感毒株並對HA莖部產生抗體的人,可以抵禦多種其他毒株。因此,作為少數正在開發的通用流感疫苗之一,新的候選疫苗將HA的莖部置於研究的核心。

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病毒學家Florian Krammer說,這項研究首次表明,「可以開發一種在人類體內產生莖部反應性抗體的疫苗策略」。Krammer是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資助的一個多機構通用流感疫苗研發聯盟的負責人之一,後者幫助開發了這一候選疫苗。

靶向HA莖部比說起來更困難。一些研究人員試圖製造只含有HA莖部的流感疫苗,但這個片段非常不穩定。為解決這個問題,Krammer和同事製造了一種嵌合蛋白,把蛋白質的莖部和頭部連接起來。對人類免疫系統而言,頭部是全新的,而且不會觸發人體的免疫記憶。由於產生的頭部抗體水平較低,對莖部的強烈免疫新反應佔據了主導地位。

流感疫苗含有3到4種病毒株,它們被分為A組(又被分為兩個分支)和B組病毒株。研究人員研製了一種疫苗,這種疫苗是用弱化的活流感病毒或滅活的嵌合病毒製成的,只代表A組一個分支。在試驗中,51名參與者接種了各種疫苗,他們的抗體與對照組15名接受安慰劑的人的抗體進行了比較。研究人員報告說,注射一針嵌合HA滅活病毒的疫苗,「可誘導出非常高的莖部抗體滴度」。

該試驗只是一項建立安全性和測量免疫反應的I期研究,意味著它沒有測試疫苗保護人們免受流感的能力。然而,當研究人員將實驗疫苗引發的人類抗體轉移到小鼠體內,然後用流感病毒「挑戰」這些小鼠時,小鼠體重的下降遠低於未接受治療的同樣感染了流感病毒的小鼠,表明抗體保護了它們。範德堡大學疫苗中心負責人、免疫學家James Crowe說,這項研究是檢驗莖部抗體假說的「重大努力」,也是「重要的第一步」。

Krammer說,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從A和B類流感病毒中培育出代表足夠多其他病毒毒株的嵌合HA,並將它們組合成通用疫苗。然後在一項大規模、多年的研究中對這種混合疫苗進行測試,以證明候選疫苗比季節性疫苗效果更好。當季節性疫苗中的HA與流行病毒的變異匹配時,疫苗的效果相當好,所以嵌合疫苗只有在罕見的不匹配年份才會顯示其真正的威力。

Krammer懷疑這種「漫長的發展之路」是他的團隊失去最初合作夥伴葛蘭素史克公司的主要原因。後者正在進行另一種通用流感疫苗的臨床試驗。Krammer說:「人們很難對這樣的東西產生很大興趣。」(文樂樂)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0-1118-7

《中國科學報》 (2020-12-22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通用流感疫苗臨床試驗初見成效
    季節性流感疫苗可誘導針對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頭部」的抗體,但一種新的通用疫苗可引發抗體與莖部結合一種通用流感疫苗(對任何感染人類的流感毒株都有效)可以保護人們免於這種風險,但進展緩慢。不過,近日研究人員在《自然—醫學》上報告說,一種通用候選疫苗已經通過了小規模臨床試驗的首次測試。「這是一篇重要的論文。」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流感傳播和疫苗的流行病學家Aubree Gordon說。
  • 想要一款通用流感疫苗?好消息來了
    12月7日,科學家在《自然-醫學》雜誌發表文章介紹了他們研發的「通用」流感疫苗,即打一針可以預防流感病毒數年的長期有效疫苗。這款疫苗在動物身上展現了有效的保護作用,而且已經通過一項小型臨床試驗(安全有效)。該研究團隊接下來的工作是開展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
  • 通用流感疫苗的1期人體試驗報告結果令人欣喜
    這些蛋白質「頭部」的獨特「指紋」是目前流感疫苗的目標,但這些蛋白質「頭部」是快速變異的,這就是為什麼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重新配製。變異頻率低得多的是HA蛋白的不同部分,稱為「莖部」區域。這部分蛋白質不會因流感亞型而變化,這意味著它是通用流感疫苗的完美目標。
  • 《自然》子刊:長效、通用流感疫苗要來了!首項人類研究結果公布,基於嵌合HA的通用流感疫苗保護有效期長達19個月 | 臨床大發現
    難搞的是,流感並不是單單的一種病毒,現在我們用到的流感疫苗,一般能覆蓋到3-4種常見的毒株。如果這幾種毒株剛好匹配今年的大趨勢,那麼疫苗就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後者顯然更糟糕,面對全新的病毒,要生產匹配的疫苗,平均需要6個月[2],這期間不知有多少人要被感染生病乃至喪命。那麼就沒有一種通用的,能「一苗抗所有」的流感疫苗嗎?看了今天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這項研究,我想通用流感疫苗不遠了。
  • 通知:成人流感疫苗到貨
    流感是一種快速傳播的呼吸道疾病,由多種不同類型的流感病毒引起,這些病毒每年變異,最有效的預防辦法就是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因流感症狀與新冠肺炎症狀有疊加現象,增加診斷難度,今年接種流感疫苗更為重要。
  • 一種新型結核病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德國研究人員近日報告,他們開發的一種新型結核病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該疫苗有望彌補卡介苗的不足,幫助更好地預防結核病。結核病菌可侵入肺、胃、肝等各種器官,引發病變。人類目前只能依靠1921年發明的卡介苗預防結核病。卡介苗預防新生兒結核病較為有效,但針對新生兒肺部結核以及成人結核病預防效果有限。
  • GSK拋出流感疫苗Fluarix出色III期數據!助力兒童抵禦流感
    自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以來到現在的2018年,100年間人類先後經歷了四次大規模流感流行,每次都造成大量患者死亡,包括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流感病毒的高度變異性給其治療及預防帶來了挑戰,進而流感病毒有可趁之機,造成數次流感大爆發,尋找一種廣譜的抗病毒藥物或流感疫苗成為各大藥企及科研人員的方向。
  • 華西醫院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獲批臨床試驗
    8月22日,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了解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於8月21日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文,該疫苗的研發過程中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和教育部與省市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大力支持與合作。
  • 科普丨流感疫苗
    這篇文章將會告訴你:一、流感是什麼,和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二、流感疫苗小科普1.接種流感疫苗的經濟帳怎麼算?2.三價流感疫苗和四價流感疫苗的區別。3.打了流感疫苗就100%不會得流感了嗎?4.流感疫苗能預防新冠肺炎嗎?5.流感疫苗能預防感冒嗎?6.為什麼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7.流感疫苗可以和別的疫苗一起接種嗎?
  • 鼻噴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有何不同之處?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張尼)近日,由廈門大學、香港大學、北京萬泰生物共同研製的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疫苗正式啟動臨床試驗。相比於傳統的肌肉注射疫苗,這款鼻噴疫苗究竟有何不同之處?
  • PNAS:瘤內注射流感疫苗可顯著增強抗癌免疫療法
    抗病毒反應為"啟動"腫瘤免疫浸潤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方法。瘤內注射抗病毒模式識別通路的激動劑可促進急性炎症,這些藥物目前正處於臨床試驗階段,成敗參半。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Newman等人現在報導了一項研究,使用直接瘤內注射流感疫苗來促進免疫細胞滲入腫瘤。
  • 已有疫苗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國內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研發進展如何?
    已有研發較快的機構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並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願者等相關工作。待國家藥監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審批後,開始臨床試驗。這場發布會披露了國內當前新冠病毒疫苗、藥物研發的最新進展。據介紹,已有疫苗研發較快的機構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並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願者等相關工作。這被形容為「重要進展」。有參與疫苗評審的專家向南都透露,一款以腺病毒為載體的新冠病毒疫苗已於昨日(3月16日)進行臨床前評審,「評審結果很好」。
  • 快速追蹤COVID-19疫苗臨床前試驗的新方法
    在雪梨大學的Richard Payne教授和Warwick Britton教授的領導下,研究小組用一種新的結核病疫苗證明了這種方法的應用,這種疫苗在小鼠身上產生了強大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研究人員熱衷於進一步開發疫苗策略,以幫助新疫苗的快速臨床前測試,特別是針對呼吸道疾病的疫苗。
  • 高校研製的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等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3日,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指出,高校兩院院士在全國院士總數中佔比超過40%;另外,高校針對新冠病毒研發的抗體藥物、蛋白重組疫苗、減毒流感載體疫苗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賽諾菲巴斯德疫苗剛進入一期臨床 法國疫苗為何不著急?
    法國製藥巨頭賽諾菲周四宣布正式啟動針對與新冠候選疫苗的人體臨床試驗,這款疫苗是由賽諾菲和GSK共同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基於賽諾菲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技術平臺,由GSK提供佐劑。目前美國已經有多款疫苗進入二期或者三期臨床,法國的疫苗項目也才剛剛進入一期臨床試驗。
  • 全球有10種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 附全球新冠疫情最新數據
    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0月12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全球各地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進展都令人鼓舞,目前約有40種疫苗已處於臨床試驗中,其中10種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預計最早於今年12月到明年初有疫苗公布數據,預計未來6~12個月將有多個疫苗臨床試驗出結果。
  • 中國第五款新冠疫苗開啟三期臨床試驗 由高福團隊與智飛生物合研
    據悉,這款將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智飛龍科馬聯合研製,屬於重組亞單位疫苗。  而此前四款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採用的是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兩種技術路線,分別是國藥集團研發的兩款滅活疫苗、科興中維研發的一款滅活疫苗及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
  • RNA疫苗——冠狀病毒疫苗中的領跑者
    但基礎設施需要建設總部位於德國的信使RNA疫苗專業公司CureVac也計劃在初夏開始針對SARS-CoV-2的臨床試驗。第三家公司德國BioNTech表示,它已經開始了一種疫苗的臨床前研究。CureVac在2008年進行了首個mRNA疫苗試驗,並在Tubingen擁有三個生產設施,其中一個可以生產10 g批次的mRNA,足以生產數千劑疫苗。在狂犬病mRNA疫苗的臨床試驗中,該公司發現1?g mRNA足以誘發保護性免疫反應。
  • 中國第五款新冠疫苗開啟三期臨床試驗,由高福團隊與智飛生物合研
    新冠疫苗研發競速仍在繼續。烏茲別克斯坦政府近日對媒體表示,由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智飛龍科馬」)研發的新冠疫苗將在烏茲別克斯坦開展三期臨床試驗。這是中國第五個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該消息還稱,這款疫苗已經被運送至烏茲別克斯坦,幾位中國專家也已到位,他們將負責監測志願者並培訓烏茲別克斯坦醫生。
  • 新疫苗可提高免疫細胞對抗流感能力
    科技日報電(記者 劉霞)據《科學美國人》官網近日報導,中美科學家研製出一種新型流感疫苗,可提高免疫系統對抗流感毒株的能力,動物實驗顯示新疫苗安全有效。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成果距最終研製出通用疫苗更近了一步。  迄今沒有一種疫苗可以抵禦所有流感病毒,因此,研製出通用流感疫苗也成為相關研究人員心中的「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