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流感疫苗的1期人體試驗報告結果令人欣喜

2020-12-09 cnBeta

實驗性疫苗的目標不是流感病毒表面的蛋白頭,而是變異頻率較低的病毒柄,希望能提供更長期的普遍免疫力。即使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廣泛的全球疫苗接種戰略,季節性流感每年仍導致數十萬人死亡。病毒的變異能力和逃避疫苗的能力意味著科學家要不斷地追逐在人群中流通的最新菌株。

目前的流感疫苗旨在訓練免疫系統識別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種蛋白質,即血凝素(HA)。這些蛋白質「頭部」的獨特「指紋」是目前流感疫苗的目標,但這些蛋白質「頭部」是快速變異的,這就是為什麼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重新配製。

變異頻率低得多的是HA蛋白的不同部分,稱為「莖部」區域。這部分蛋白質不會因流感亞型而變化,這意味著它是通用流感疫苗的完美目標。

「病毒的這種基因變化或轉變,導致只對特定的流感病毒株有免疫力,需要頻繁地重新配製和重新注射季節性疫苗,」新研究的共同作者Peter Palase說,解釋了這種新型或流感疫苗如何區別於以前的技術。"相比之下,我們的嵌合HA疫苗針對的是HA蛋白的近端部分--『莖部』區域,它已被證明在動物模型和人類中廣泛中和各種流感病毒株。"

目前,有幾種針對柄域的通用流感疫苗正處於不同的開發階段。其中一種方法利用mRNA技術幫助免疫系統識別HA菌柄,而另一種技術則利用納米顆粒來誘導有效保護。而雖然有幾項第一階段的人體試驗正在進行中,以測試這些不同的基於HA「莖部」的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直到現在還沒有任何結果報告。

最新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是首次報導了一項針對HA「莖部」區域的通用流感疫苗的1期試驗的成功結果。這項由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1期試驗發現,這種實驗性疫苗既安全又有效地在少量健康成年人中產生長期免疫反應。

令人欣喜的是,研究發現,在試驗結束後,疫苗引起的HA「莖部」抗體至少持續了18個月。這表明該疫苗提供了對所有流感菌株的長效保護的潛力,消除了每年接種疫苗的需要。

研究人員謹慎地強調,這只是一項1期人體試驗,它的目的不是評估疫苗是否能防止疾病或感染。相反,這些初步研究的重點是安全性和初始免疫反應。但從這個角度來看,到目前為止的數據是顯而易見的,提供了支持進一步開發通用流感疫苗的所有跡象。

"一種導致廣泛免疫的流感病毒疫苗將可能保護任何新出現的流感病毒亞型或毒株,並將顯著增強我們的大流行準備,避免未來流感大流行的問題,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COVID-19一樣,"新研究的作者Florian Krammer補充道。「與傳統疫苗相比,我們的嵌合血凝素疫苗是一個重大進步,因為傳統疫苗通常與循環病毒株不匹配,影響其有效性。此外,每年為個人重新接種疫苗是一項巨大而昂貴的工作。」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

相關焦點

  • 通用流感疫苗臨床試驗初見成效
    一種通用流感疫苗(對任何感染人類的流感毒株都有效)可以保護人們免於這種風險,但進展緩慢。不過,近日研究人員在《自然—醫學》上報告說,一種通用候選疫苗已經通過了小規模臨床試驗的首次測試。「這是一篇重要的論文。」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流感傳播和疫苗的流行病學家Aubree Gordon說。
  • 一種通用流感疫苗臨床試驗初見成效
    疫苗可誘導針對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頭部」的抗體,但一種新的通用疫苗可引發抗體與莖部結合。一種通用流感疫苗(對任何感染人類的流感毒株都有效)可以保護人們免於這種風險,但進展緩慢。不過,近日研究人員在《自然—醫學》上報告說,一種通用候選疫苗已經通過了小規模臨床試驗的首次測試。
  • 想要一款通用流感疫苗?好消息來了
    這方面的研究一直進展緩慢,不過就在前兩天,有研究團隊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發文,報導他們研發的一種通用流感疫苗現已通過一項小型臨床試驗。通用流感疫苗觸發的抗體(灰色片段)針對的是血凝素的「莖部」(淺藍色),這個莖部不易變在臨床試驗中,有51名志願者接種新型通用疫苗
  • 《自然》子刊:長效、通用流感疫苗要來了!首項人類研究結果公布,基於嵌合HA的通用流感疫苗保護有效期長達19個月 | 臨床大發現
    後者顯然更糟糕,面對全新的病毒,要生產匹配的疫苗,平均需要6個月[2],這期間不知有多少人要被感染生病乃至喪命。那麼就沒有一種通用的,能「一苗抗所有」的流感疫苗嗎?看了今天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這項研究,我想通用流感疫苗不遠了。
  • GSK拋出流感疫苗Fluarix出色III期數據!助力兒童抵禦流感
    自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以來到現在的2018年,100年間人類先後經歷了四次大規模流感流行,每次都造成大量患者死亡,包括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流感病毒的高度變異性給其治療及預防帶來了挑戰,進而流感病毒有可趁之機,造成數次流感大爆發,尋找一種廣譜的抗病毒藥物或流感疫苗成為各大藥企及科研人員的方向。
  • 韓國流感疫苗風波背後:如何理性看待疫苗偶合反應?
    據多家韓國媒體報導,這項計劃始於今年9月底,提出為1900萬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主要覆蓋青少年、孕婦和老年人。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想法雖好,卻接連碰壁,疫苗計劃先後陷入未保障冷藏運輸的「常溫疫苗」、出現白色顆粒、接種後死亡等負面輿論。儘管半個月以來接種流感疫苗後報告的死亡人數不斷上升,但為了預防流感、新冠雙流行的危險局面,韓國卻從未叫停免費接種工作。
  • Nature:在1/2期臨床試驗中,輝瑞公司的新冠肺炎mRNA候選疫苗在人體...
    這種稱為BNT162b1的候選疫苗在參與者中引發了強烈的免疫反應,而且這種免疫反應隨著劑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此外注射第二劑也會增加這種免疫反應。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8月12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hase 1/2 study of COVID-19 RNA vaccine BNT162b1 in adults」。圖片來自CC0 Public Domain。
  • 福奇稱美新冠疫苗試驗結果「令人驚喜」
    據法新社華盛頓消息,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當地時間11月16日表示,他領導的研究所與美國莫德納公司共同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早期試驗結果「令人驚喜」。報導稱,該疫苗於今年1月開始研發。福奇對法新社記者說,該疫苗在早期試驗中的有效性為94.5%,超過許多人預期。據報導,這種疫苗採用相對較新的mRNA技術,使用後可讓人體自身細胞轉變成疫苗工廠。不過目前尚未有基於該技術的疫苗獲批上市。福奇說,試驗結果有力證明了尚處於試驗中的mRNA技術的有效性。(編譯/郭駿)來源:參考消息網
  • 24號影院復工,我國一種新冠病毒疫苗2期臨床試驗取得良好結果
    導讀: 7月20日晚,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報導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Ⅱ期臨床試驗結果,成為全球首個正式發表的新冠疫苗Ⅱ期臨床試驗數據。結果顯示這種疫苗是安全的,並能誘導人體產生免疫應答。
  • 新冠病毒疫苗專題報告:mRNA疫苗究竟是「何方神聖」?
    (1)DC 疫苗:通過體 外轉錄後的 mRNA 轉染至 DC 後,在細胞質中翻譯形成抗原,和 DC 細胞作用激活 DC 細胞。將已激活的 DC 細胞注入人體,激發體內免疫 系統應答,達到殺死腫瘤細胞的目的。
  • PD1-Vaxx實驗性癌症疫苗通過動物試驗,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在動物研究顯示出令人鼓舞的療效和強大的安全性之後,一種新型癌症疫苗正在美國進入第一階段人體試驗。一項新研究描述了當疫苗與第二種免疫治療藥物聯合使用時,90%的動物都能產生完全的反應。
  • INOVIO公布新冠病毒疫苗1期試驗數據
    文章的標題為《INO-4800 DNA疫苗針對新冠病毒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開放標籤1期臨床試驗的初步報告》,其中發現INO-4800對所有接種疫苗的受試者產生免疫反應,有效誘導體液的免疫反應(包括中和性抗體)和/或細胞反應(包括CD4和CD8 T細胞)。
  • 流感新冠雙感染毒性強萬倍!新加坡衛生部:流感疫苗趕緊打
    而且中國的一份最新研究更是爆出驚人結果:如果很不幸,得了流感後又染了冠病的話,那這個冠病的病毒複製將增加1萬倍!!!,流感疫苗整體安全有效。新加坡衛生部門建議流感高發期疫苗還是得打,可利用保健儲蓄戶頭,來支付注射流感疫苗的費用。
  • 美國新冠疫苗人體試驗公布I期數據:所有志願者產生抗體
    該候選疫苗系美國醫藥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與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聯合研發,是一種新的疫苗種類。3月,隨著首位志願者在華盛頓州西雅圖接種,該疫苗成為全球最快進入人體試驗階段的新冠候選疫苗。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思眾當地時間周一(5月18日),醫藥公司Moderna公布新冠候選疫苗人體試驗I期結果,結果顯示,該候選疫苗具備安全性,且所有志願者體內均產生新冠抗體。不過,該結果目前仍無法完全證實疫苗的有效性,只有展開規模更大、周期更長的研究,才能進一步驗證它在抑制新冠病毒方面的作用。
  • 英國新冠疫苗III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結果發表
    新華社倫敦12月8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8日刊登了一款新冠疫苗III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結果,顯示這款由牛津大學科研人員領銜研發的疫苗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能使接種者體內產生對新冠病毒強有力的免疫反應。
  • 科興生物新冠疫苗1/2期臨床試驗結果出爐,安全有效
    11月17日,科興生物在頂級學術期刊《柳葉刀》子刊The Lancet Infection Diseases上公布了該公司生產的新冠疫苗的1/2期臨床試驗的結果,結果顯示,該疫苗安全性良好,並且能夠誘導快速的免疫反應。
  • 《柳葉刀》發表英國新冠疫苗III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結果
    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8日刊登了一款新冠疫苗III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結果,顯示這款由牛津大學科研人員領銜研發的疫苗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能使接種者體內產生對新冠病毒強有力的免疫反應。這款名為AZD1222的疫苗由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等團隊研製。今年4月下旬疫苗臨床試驗啟動。隨後,研製方與阿斯利康製藥公司達成協議,在該候選疫苗的全球開發、生產以及分發上展開深入合作。
  • 疫苗行業專題報告之mRNA:通用的平臺型技術,未來大有可為
    然而,近年來新技術進步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這些問題,針對傳染病和幾種癌症的多個mRNA疫苗平臺已經在動物模型和人體試驗中顯示出令人鼓舞的結果。(1)核酸分子改造:對鹼基改造耐受性差,分子的單體改造只有有限空間,且專利早已過期,不同改造的組合對IP至關重要,對應各家企業技術平臺之間的差異。
  • 好消息傳來:中國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結果安全...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10月16日,《柳葉刀》發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研製的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結果,結果表明,該疫苗能有效誘導產生中和抗體,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事件。
  • 柳葉刀發布陳薇團隊新冠疫苗試驗結果:安全,能誘導免疫反應
    全球首個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以下稱「Ad5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布。「研究結果顯示,它是安全的、人體耐受性良好,且能夠引起人體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應答)。」5月22日,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布的新聞稿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