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聚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從一開始,抗擊疫情就有兩條主線,一條是醫務人員奮戰在疾病救治第一線,另一條就是經濟社會如何在疫情特殊情況下正常運行。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也要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教育部黨組有關決策部署,根據學校黨委部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重點針對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發揮專業優勢,主動擔當作為,在經濟社會健康運行抗「疫」第一線建言獻策,較早在國內呼籲有限制復工復產、呼籲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發揮數位技術在抗「疫」中的作用、扶持中小微企業、減免或推遲社保繳費,共享員工等,被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教育電視臺、人民網廣泛報導,相關科研成果、決策建議在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權威媒體刊發,宏觀經濟理論文章被中央網信辦4次全國全網推送,在國內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經濟社會健康運行貢獻出中南大智慧。
訪談763家製造業企業主,撰寫3萬餘字調研報告
2月5日,博士生導師、學校研究生院院長、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胡立君教授直接指揮布置,建立起微信課題研究溝通群,組織8名專家學者積極研究相關課題、選題,組織協調各方研究、調研力量,最終與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導聯合形成課題研究團隊,通過電話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快速對廣東省具有代表性763家製造業企業進行了調研,重點調研了製造業企業的財務、供應鏈、員工心理等多方面影響,並形成了1萬餘字的詳細報告,提出了政策建議。之後,又以相關最新數據,從宏觀、中觀行業兩個方面,分析了新冠疫情對廣東經濟的影響,提出了政策建議,該份報告2萬餘字,兩份報告分別在2月12日、2月18日提交有關部門,供其作為決策參考。
積極發揮智庫作用,多方建言獻策
1月30日,數字經濟研究院在新京報智庫發表文章,就《如何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帶來的經濟衝擊?》提出四個方面建議:一是逆周期調節要適當加碼,呼籲通過降息等降低企業資金成本、稅收減免等幫企業度過難關;二是適度的投資拉動同樣不可或缺,建議一些補短板、促民生等方面的重大基建項目提前上馬,並提出我國新基礎設施投資的空間還非常大,呼籲此次完全可以把通訊設施等新基建作為突破口;第三,重點關注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狀況,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最後,堅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為大方向,大力實施實體經濟定向支持政策,以金融、財政政策鼓勵製造業的智能化、數位化改造。
2月3日,數字經濟研究院在《環球時報》撰文《助力中小餐飲企業走過冬天》,呼籲為包括餐飲企業在內的中小微企業減免或緩繳各種稅費、社保、醫保繳費,減免租金,呼籲特殊時期勞工問題協商解決。
2月5日,數字經濟研究院在新浪意見領袖專欄呼籲,我們必須思考,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如何恢復經濟社會秩序,起碼是有限度的恢復部分生產。該觀點獲得了大部分網友的贊同,為中央儘早復工復產提前營造了輿論氛圍。2月6日,在《中國證券報》刊發《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推動經濟穩定發展》,文章指出對當前經濟結構有信心,並提出培育新經濟主體等五點未來政策建議。
(發表在光明日報和經濟日報的文章 )
數字經濟研究院結合自身專業特長,在數字經濟、數位技術發展等方面進行了較多的建言獻策。2月12日,在中國青年報撰文《「共享員工」走紅 新經濟與傳統企業碰撞出火花》,指出共享員工是傳統與創新的融合,將探索出一種抵禦不確定性衝擊的商業模式。2月18日,在經濟日報刊發文章《戰「疫」或加速數字經濟發展》提出,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數位技術展現出了巨大威力。先後在人民網、21世紀經濟報導等刊發《治理現代化需加強重大數字應急技術的戰略儲備》《從疫情防控「大數據 網格化」看社會治理數字》《疫情之下鬚髮揮好數字經濟平臺穩經濟、保就業作用》等文章,為如何發揮好數字經濟在抗擊疫情中的作用以及發展數字經濟提出了許多建議。2月28日在《光明日報》發表《減負穩崗擴就業多措並舉「穩就業」》,文章指出,此次疫情更是讓我們看到了數位化對於穩就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要發揮好大型平臺型企業對擴就業的引擎作用。
此外,《疫情衝擊總體可控,經濟長期向好發展的信心不會動搖》等4篇宏觀經濟發展的理論文章被中央網信辦在全國全網推送,為增強經濟發展的信心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企業是抗擊肺炎疫情的一支重要力量》等5篇文章以及數次接受媒體採訪的文章被學習強國轉發。
積極發文發聲,加強正面引導
疫情發生以來,數字經濟研究院專家學者先後接受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新社、新華每日電訊、人民網、中國證券報、證券日報、中國教育電視臺、21世紀經濟報導、每日經濟新聞等權威媒體採訪上百餘次,就新冠肺炎疫情產生的經濟社會影響、中小餐飲企業企業復工復產等相關問題進行深入解讀,發表專家意見,積極正面引導輿論,獲得千餘家報刊、網絡媒體的轉發,在國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為促進疫情防控期間經濟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
(接受中國教育電視臺採訪)
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有序復工要硬招也要巧招。破解用工荒一方面要加強各地政策導向協調,另一方面,也要加強用工大縣與勞務大縣之間的點對點勞務對接。盤和林還就中小企業融資利率、共享員工、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等,多次接受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人民網等權威媒體的採訪。就口罩轉產話題接受中國教育電視臺直播連線採訪時指出,口罩快速轉產體現出我國製造業實力,無愧於製造業大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