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來了?墨西哥富商走向剛降落直升機竟遭螺旋槳「爆頭」身亡

2020-12-09 環球時報新媒體

據美國地方媒體「en24新聞網」12月9日報導,一名52歲的墨西哥富商、航空愛好者近日在一場離奇的意外中喪生:在他走近一架剛剛降落的直升機時,尚在轉動的槳葉直接將其「爆頭」。

據媒體報導,這場意外發生在當地時間12月5日,在墨西哥伊達爾戈州圖蘭辛戈市附近的一個小城。在社交網絡上流傳的一段視頻中,可以看到,在一塊農場的空地上,一架紅色直升機緩緩的降落人群的對面。這位名叫豪爾赫·卡西利亞斯·卡斯特利亞諾斯(Jorge Casillas Castellanos)的52歲的富商就直接向這架直升機走去。

儘管飛機已經降落在了地面上,但這架直升機的槳葉並沒有立即停止旋轉。於是,逐漸向直升機靠近的卡斯特利亞諾斯就直接被尚在高速旋轉的槳葉擊中了頭部。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卡斯特利亞諾斯的頭部在擊中後騰起了一片血霧,隨後就倒地不起。

據媒體報導,在被擊倒後,卡斯特利亞諾斯被送往了圖蘭辛戈的醫院,醫生發現他的腦組織已經暴露,而這家醫院也不具備足夠的搶救能力,這名富豪不治身亡。

據媒體報導稱,這名富豪是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龍舌蘭酒品牌企業的總裁,還是一名航空愛好者。

相關焦點

  • 奇妙的四螺旋槳遙控直升機「Multicopter」
    向汽車共享大國瑞士學習 富士重工披露「斯巴魯XV混合動力車」技術 從長野電動巴士實驗看電動汽車普及的關鍵   最近,在日本的電視節目中能夠看到利用一種新型遙控直升機「Multicopter」從空中拍攝的影像。NHK電視連續劇《海女》的開場片段等也是使用Multicopter拍攝的,估計很多人看電視劇的時候可能都未注意。
  • 貝爾研發全新直升機 以四個安全小螺旋槳取代傳統尾部大螺旋槳
    【來源:cnBeta.COM】直升機一直看起來是最可怕的飛行方式,兩個巨大而危險的旋翼以致命的速度旋轉。儘管其中一個可能太高而無法砍掉你的脖子,但直升機的尾槳可能比它背部旋翼造成更多的死亡。直升機的尾槳正好符合「小而可怕」的說法。
  • 樂高積木 創意百變 31096 雙螺旋槳直升機形態 圖文評測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樂高創意百變三合一系列的31096,雙螺旋槳直升機第三種形態。前兩種形態之前已經為大家展示過了,依次是氣墊船形態和戰鬥機形態。那這第三種形態自然就該是此套裝最主要的雙螺旋槳直升機形態啦~馬上一起來看一下吧!包裝正面。這架幾乎佔據整個畫面的直升機就是此套裝中最主要、所用磚塊最多的形態了。包裝背面。可以直接看到分別搭建成三種不同形態的樣子。
  • S-97發動機排氣影響螺旋槳性能?西科斯基高速直升機的細節追求
    圖 1 XH-59A的出現見證了一種新構型高速直升機的誕生於是在XH-59A——也就是西科斯基公司所打造的第一種共軸剛性旋翼複合式直升機——的打造過程中,研製團隊測試了多種複合推進裝置,其中不僅包括尾部推進螺旋槳,還包括掛載在機身兩側的噴氣發動機。
  • 直升機觸碰高壓線墜毀,飛行員身亡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很多在以前的高科技慢慢地都開始在日常生產中使用了,其中最突出的算是用直升機灑農藥了。用直升機灑藥範圍廣,而且對於大片區域來說省去了不少時間。近日,在江西,一直升機在灑藥時,不小心觸碰了高壓線後墜毀,導致一名飛行員身亡。
  • 男子玩航模直升機出意外 手指被螺旋槳削斷(圖)
    9月7日上午11時10分許,家住遼陽西路河馬石的小林在自家附近玩航模直升機時,由於遙控直升機受到外界信號幹擾,導致飛機墜落,高速旋轉的螺旋槳打傷了小林的手指。事後,小林被送往了401醫院。經檢查,小林左手無名指骨折,中指被切掉一塊肉。經消毒處理後,小林被送到手術室接受了手術。
  • 阿富汗一架軍用直升機被飛彈擊中 四名軍人受傷
    (原標題:阿富汗一架軍用直升機被飛彈擊中 四名軍人受傷)
  • 玩遙控直升機被削後腦 港一男子重傷命危(組圖)
    香港將軍澳一處空地13日發生罕見遙控直升機撞傷人意外。一名男子操控直升機時,懷疑碰錯按鈕,直升機突然升起向前衝,男子被接近2000轉轉速運行的螺旋槳削中後腦,當場血如泉湧。送院後經接近10小時手術搶救,傷者仍徘徊在死亡邊緣。
  • 追求速度的世界各國雜交直升機
    雖然許多人主張增加推進力最必要,此舉將直升機置於「複合」範疇,其他人堅持認為僅僅需要增加升力,或是必須同時進行兩樣。焦點集中在如何稱謂「推進複合」上,下面的章節提供有關不同的直升機一種寬泛的觀點,這些帶有某種輔助的推進裝置(一個或更多個推進螺旋槳或是噴氣引擎)的直升機曾飛過數年,這項調查也給出一個簡要的回顧:不同的製造商選擇不同的方法在保留直升機無以倫比的垂直飛行的優勢同時解決增加前飛速度的問題。
  • 解讀美國首架火星直升機:共軸反轉旋翼,源於中國1800年前竹蜻蜓
    毅力號火星車這次降落的方式與好奇號也是一樣的,使用自帶8臺反推發動機的火星著落裝置,通過纜繩將毅力號放在火星表面。這套流程在好奇號上已經實現,從難度上說不算冒險,毅力的降落地點是傑澤羅撞擊坑,直徑大約45公裡,這裡在數十億年前曾經是三角洲,擁有河流衝刷過的地貌,與地球上的三角洲非常相似。
  • 一個超大氣球裝上螺旋槳,製成氣球直升機,能飛一百米高?
    實驗認知:氣嘴、氣球、接口、螺旋槳實驗器材:將螺旋槳與接口接在一起利用氣球的收縮力引發空氣流動促使螺旋槳旋轉而產生動力,從而帶動整個玩具平衡上升飛行,同時一部分氣流分流到發聲裝置上,還會發出動聽的聲響,非常吸引人。空氣動力學:是流體力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物體在空氣或其它氣體中運動時而產生各種力。
  • 直升機和固定翼的「混血鷹」這隻鷹並不簡單!
    V-22「魚鷹」可以利用其特性快速飛往災區,並垂直降落。在為生存而戰的搏鬥中,「魚鷹」的強大性能足以讓你藐視一切對手。下面,哈雷瓦給小夥伴們分享「魚鷹」的飛行訣竅。飛前理論知識起飛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魚鷹」的結構:它由機體、螺旋槳(旋翼)、固定翼、尾翼構成。雙螺旋槳的直徑達12米,由一臺功率為6150馬力的勞斯萊斯T406渦輪軸發動機驅動。
  • 電影《極樂空間》中飛船降落是怎麼拍攝和製作的?
    接前面兩期,今天為大家解析第三個飛船降落的特效鏡頭。成品鏡頭畫面 從圖中可以看到,前期拍攝的過程當中使用了直升機來作為攝像機動視的目標,前景人物的服裝以及地面塵土都隨著直升機氣流產生相應的反應。 很多人要問,既然後期能夠在三維軟體中製作模型和特效,為什麼在現場還要用直升機來拍攝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點,首先在實際拍攝的過程當中,攝像機的運動,在表達畫面的過程當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攝像機在跟蹤直升機降落的過程當中的動勢,能夠完美的契合飛船降落的過程。另外直升機所產生的氣流與前景的演員服裝以及地面物體的強烈交互,作為飛船與實際場景的交互。能夠更加突出飛船和場景真實性和物理細節。
  • 基礎知識 | 直升機課堂之航空發動機|汽缸|燃油|氣缸|曲軸|螺旋槳...
    前言:本文目的在於介紹並講解直升機構造(外部—內部)。圖文並茂形式展現直升機魅力,各部位工作原理。為了方便講解,本文基於羅賓遜R-22作為訓練機型。  註:相比渦噴式,渦槳式(個人理解 渦槳=渦噴+螺旋槳)在發動機前端加裝螺旋槳,螺旋槳與尾部噴流同時提供了推力,使得此型發動機更具經濟性。
  • 世界上最小的「煙盒」直升機
    ,無論起飛、降落、盤旋還是全速飛行,Fw-61都表現出了很好的穩定性。 V-12重型運輸直升機是一架不尋常的測試直升機,身軀龐大,機長37米,機高12.5米,兩翼分別帶有一個直徑達到35米的螺旋槳,當它們旋轉起來,螺旋槳可觸碰的死亡地帶長達67米。它的各項超級參數都被寫進了國際航空協會的記錄和金氏世界紀錄的書中。
  • 人類第一架火星直升機升空!
    毅力號火星車這次降落的方式與好奇號也是一樣的,使用自帶8臺反推發動機的火星著落裝置,通過纜繩將毅力號放在火星表面。這套流程在好奇號上已經實現,從難度上說不算冒險,毅力的降落地點是傑澤羅撞擊坑,直徑大約45公裡,這裡在數十億年前曾經是三角洲,擁有河流衝刷過的地貌,與地球上的三角洲非常相似。
  • 惠陽航空螺旋槳:國內唯一航空螺旋槳科研製造企業
    中航工業保定惠陽航空螺旋槳製造廠,始建於1960年。是中國唯一的航空螺旋槳科研製造企業,也是國內主要的直升機動部件的科研製造企業。建廠近50年來,共研製生產了60餘種以航空螺旋槳、調速器、順將泵直升機旋翼轂、尾槳為代表的航空產品和艦船空氣螺旋槳25000餘臺(套),為20多個型號的飛機配套。
  • NASA說明火星直升機將怎樣工作
    美國宇航局(NASA)火星直升機項目組的工程師說。(NASA)第二個挑戰是,為了提供足夠的提升動力,要設計能轉得足夠快的馬達帶動螺旋槳然而,探測車的肚子裡還搭乘著另一個了不起的設備──這架火星直升機。這架直升機的主體只有約一升水的體積,靠頂部兩個螺旋槳提供動力。當探測車抵達指定地點後,自動系統將把直升機從探測車內取出,在火星地表完成裝配,並進行一系列試飛。
  • 直升機能懸停,在軍艦上降落是不是很容易?有幾種著艦方式?
    隨著現代海戰向立體化、遠程化方向發展,艦載直升機成為軍艦不可缺少的裝備,是現代海軍先進與否的標誌之一。直升機看起來很靈活,能懸停在空中,實際上飛行控制非常複雜,尤其要防範可怕的「共振」現象產生。艦載直升機比陸基直升機更危險,軍艦在海浪中搖擺升沉不定,海上環境氣象複雜。
  • 中國航發要崛起,不能忘了螺旋槳
    中國的航發研發重點集中在戰鬥機和運輸機的渦扇,如WS15和CJ1000,直升機的渦軸也有起色,但螺旋槳飛機的渦槳還是重災區。這無疑是現有航發研發的重點所決定的。戰鬥機是國之重器,戰鬥機發動機的研發自然優先。民航客機的成敗最終取決於發動機,這也是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之一,也需要優先。直升機是中國航空的短板,直升機發動機的優先等級正在提高。但螺旋槳飛機也需要成為重點,而且原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