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類文明出現,人類在進化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許許多多的難關,幸運的是,人類成功跨過了這些難關並逐漸成熟,讓人類時代進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時代飛躍,蒸汽時代、電力時代,乃至現今的數字時代,都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只是,在發展的同時,人類也在自然中無意識地埋下了許多的災難伏筆,接下來就了解一下哪些是人為埋下的災害吧。
首先要討論的肯定就是環境了。原本人類用以生產活動的工具就是自然之物改造而來的,雖然也是佔用了自然界所有的資源,但這利用還在自然界可承受的範圍之內,而且這些原生態的工具並沒有造成多大的環境汙染,因此,原先的人類時代與自然環境的相處也是非常友好的。
只是,在科學出現以後,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的和諧關係便被逐漸打破了。進入工業時代以後,人類為獲取生產能源而不斷開採,甚至不惜破壞生態;為了能擁有更好的生活,人們利用能源卻不妥善處理,排放的廢棄物會讓環境難以消化,造成汙染,導致各類生物的美好生活被打破,部分生物瀕臨滅絕或已經消失。
可以說,環境的惡化、生物圈的破裂歸根結底是人類發展活動所造成的,人類對如今接近崩潰的環境狀態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且,除了開採資源以外,人類的現代戰爭所使用的熱武器、核武器等也會給環境造成巨大的汙染。有科學家預言,如果人類再如此有恃無恐地破壞自然,有朝一日,這自然也將忍無可忍地發動攻擊或崩潰,會給人類帶來無法承受的災難。最近熱議的全球變暖、凍土融化便是眾多災難之一。
當然,自從環境發出警告,人類清楚地認知到環境的狀況以後便開始了保護措施,預防和修復環境的傷疤。但這千瘡百孔的傷疤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修復好的,更何況人類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要繼續開採自然資源以保證生產活動,因此保護環境也只能靠減少傷害來進行,雖減緩了環境惡化的進度卻仍有惡化的跡象。全球變暖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其次,便是人工智慧了。我們總想著利用工具來減輕人類工作的負擔,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輕鬆,甚至研究出人工智慧來代替某些人類的工作。這原本是天大的好事,讓人類解放了自身。但人類的貪心是無止境的。機器生產解放了雙手,慢慢的,人類便想人工智慧可以讓人類全身心的解放,網絡、智慧機器人便成了流行。利用數據讓機器達成某種特定的程序,進而為人類工作,因此人類研發了機器人,賜予這些機器精密的大腦,類似於人的身體,它們也不負眾望地代替了許多簡單的人類工作。這部分機器的運用已經讓許多低學歷的工人失業,那再研發下去呢?
許多人擔心人工智慧再發展下去真的會擁有它們的意識,擁有了自主意識的它們還會受我們人類的控制嗎?它們擁有我們所賦予的超人能力,又會不會反超人類,造成人類危機?這些想法一經出現,就讓許多人開始惶恐,紛紛喊話,人工智慧實在不能太過智能。我們可不能培養一個不可駕馭的反人類存在。人類發展中的災害遠遠不止這兩個,只是這兩個是現今發展中比較嚴重、也比較受人關注的問題吧!人類想要安全地度過這些災害,還得科學地發展,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