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水利報》第3663期 出版日期:2015-07-24
□本報記者 董一鳴
通訊員 孟玉璞 周林林
日常生活中,大家最不願聽到自來水供水主管道改造維修的消息,因為這往往意味著停水4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意味著家裡要提前儲水,意味著生活的種種不便……
河南省平頂山市自來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頂山自來水公司」)多年來致力打造環狀供水管網建設,實現了管網水的互相補給、自動平衡,優化了城市供水分布結構,基本實現了自來水管道改造維修時的「無感覺施工」。
120小時「無感覺施工」
為配合湛河治理改造工程,2014年6月18日,平頂山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對市光明路湛河橋下與汙水暗涵發生重疊的DN800mm供水管道進行改移,此次管道改移因與湛河治理暗涵交叉進行,施工一直持續到當月23日,歷時120小時。
如果在過去,這麼長時間的施工,自來水公司都會提早進行停水通知提醒市民進行儲水準備,還要組織送水車到各個小區送水。即便這樣,也會不同程度影響市民的正常生產生活。
但是這次主幹管道改移卻井然有序。一方面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從容鎮定,緊張有序地組織施工;另一方面,這次主幹管道停水施工既沒有發停水通知提醒市民儲水,也沒有安排送水車。而該管道直供地區的用戶,只在地勢較高的平安大道和四鈴啤酒廠區域感到微弱的降壓,其他居民竟然對這次管道施工毫無感覺!
對此,平頂山自來水公司管網管理處副處長侯志勇如此解釋:河南省平頂山市供水系統始建於1958年,最初的供水模式是片狀區域性;1972年白龜山水廠建成,逐步建成全市管線由西向東、由南向北交叉相錯的網狀結構。近年來,為了最大化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儘量減少因停水檢修給城市供水造成的影響,公司致力於打造環狀供水管網建設,基本形成了平頂山市區誠樸路以東、開發一路以西,建設路以南、新南環路以北的東部管網環路,實現了管網水的互相補給、自動平衡,優化了城市供水分布結構,使「無感覺施工」變成了現實。
「環狀管網」提升服務水平
2014年年底,當跨越沙河的管線直達平頂山市化工產業集聚區時,全市直徑400毫米以上的供水主管線形成了「大環網」——平安大道以南、新南環路以北、凌雲路以東、開發一路以西的環狀供水管網。
環狀管網在市區的大面積覆蓋,提升了公司供水服務水平,滿足了偏遠區域、地勢較高區域以及特大用戶的用水,使平頂山市水壓得到了全面有效的平衡。
2013年,平頂山自來水公司利用凌雲路南延工程的契機,實現了凌雲路DN1200mm管線和湛南路DN1000mm管道之間的連通,改變了過去地勢較高的凌雲路北部水壓低的現狀,使三七街、團結路附近水壓由過去不足1.2兆帕升至2.0兆帕,使該地區居民三樓以上使用加壓泵供水成為現實;2014年「西水東調」工程東部環網的形成,更是緩解了平頂山市東部管網末梢六六鹽廠、申樓村、鴻鷹小區、總機廠等區域長年水壓低的情況。
水壓在環狀管網中找到平衡的同時,也出現了全市主管網搶修、改移的過程中附近供水「不停水、只降壓」甚至是「不停水、無降壓」的可能。例如處在東部「環線」的開發一路在搶修過程中閥門關閉之後,新南環的主幹管線自來水便會迅速補給,實現「不停水搶修」。
在改移管道閥門關閉的情況下,只要打開改移管道所在環形內部的連通閥門,連通管線水量便立即補給,使周圍附近的供水並無太大波動影響,改變了過去「網狀管網」供水時期主管道搶修、改移過程中大面積停水的狀況,使公司「無感覺服務」有了更進一步的延伸和提升,真正做到「水壓穩、水量足、水質優」的服務。
戰略重組 謀劃全新跨越
平頂山自來水公司是集產、供、銷於一體的公益性、國有供水企業,在河南省市級自來水公司排名中,供水量、售水量和銷售收入主要指標均排第三位,擔負著平頂山市大部分地區生產生活用水保障任務。
2015年4月20日上午,經過近1年的醞釀和籌備,原市自來水公司順利完成了改制重組,新成立的平頂山市自來水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2014年4月,原平頂山市自來水公司正式啟動了改制籌備工作。經過慎重篩選和談判,原平頂山市自來水公司與河南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河南水投錦襄水務有限公司決定共同成立平頂山市自來水有限公司。
新公司中,平頂山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以原市自來水公司淨資產入股,持股40%,河南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河南水投錦襄水務有限公司以貨幣資金入股,各持股30%。
河南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森表示,新的平頂山市自來水有限公司組建成立後,融資渠道更加暢通,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將獲得更大的發展。2015年,平頂山自來水公司將加快焦莊水廠的建設步伐,在市區北部建設一條供水主管道,並與市化工產業集聚區水網連通,改善市區北部及市化工產業集聚區的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