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道要進行管網的檢漏有許多方法,常用的使用分區檢漏法和使用監測設備,而在原有管道通水的狀態下進行監測設備的安裝,就需要進行帶壓開孔方法。下面就這幾方面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和解答:
分區檢漏法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分區和用戶進水閥門是否齊全、是否能關閉嚴密。根據目前使用單位反饋的信息,閥門關閉不嚴是該方法應用的主要障礙。
注意的事項:應用分區檢漏法,首先應結合分區計量、收費等資料初步確定漏失水量嚴重的區域; 應結合管網運行情況(如管道使用年限、管材質量、運行水壓等)進行分析,劃分檢漏區域,給合管網改造對有關閥門進行維修,必要時可增設閥門以便於分析檢漏時使用;在管網的規劃和設計階段,應考慮管網的分區檢漏,即設置必要的閥門、相對直徑較小的配水管道不必都連接成環狀管網。
對管理者而言,統計漏失率指標,分析各種資料,也能從中尋找漏失的原因和區域。例如,將城市給水區域按類別(工業區、居住區)劃分成多個收費區域,可根據橫向比較法和縱向比較法進行對比,能從中發現問題。
所謂橫向比較法,就是將兩個以上具有可比性的收費區域進行對比,看各區的人均用水量、用水量的變化趨勢等指標是否相近。如某區域指標異常,說明可能存在問題,應查找原因。
所謂縱向比較法,就是將某收費區域自身統計數據進行對比,看人均用水量、用水量的變化趨勢等指標是否具有規律性,是否隨季節而變化。如指標異常,說明可能存在問題,應查找原因。
在管網的不同區域安裝自動壓力記錄儀,可連續檢測和記錄該點的水壓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自動壓力記錄儀一般應厄特獨立的管與給水管網的幹管相連,設置在專用或比較可靠的房間,不可直接與用戶用水點相連。水壓監測點的設置應具有代表性。測壓點在管網末端應布置得多一些。監測點的數量一般按供水區域工每8-10平方公裡設置一處為宜。過密則增加管理和維修負擔,過疏則不能概括管網運行的全貌。根據管網中不同地點設置的自動壓力記錄儀的壓力變化曲化,便可繪製給水管網的等水線圖,幫助分析管網運行情況,確定管段負荷的大小,為管網的更新改造提供技術依據。測流點則應靠近管網前端。如末端小管徑DN200管道上的流量對管網影響不大,故可只設壓力表,不設流量計。原管道可加設壓力記錄儀,使用帶壓開孔的方式進行對管道進行開孔,實現對流量和壓力的連續監測。如果開孔較少且地點不連續,可以使用手動帶壓開孔機進行施工,便於攜帶、操作簡單。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手動帶壓開孔器的使用方法:
手動帶壓開孔器被安裝於閥門之上,閥門下方由焊接的短節或鞍式三通與管道相連,形成密閉的空間。先把鑽杆穿入鑽體後,開孔刀和中心定位鑽開始安裝。旋緊中心定位鑽後,開孔刀一併被固定於鑽杆與中心定位鑽中間。此時,應當連鑽杆和鑽體與閥門進行螺栓緊固。螺栓緊固時請依據《天津先鋒帶壓開孔規範》中所規定的順序進行緊固。同時旋緊密封圈和密封墊。
將棘輪扳手安裝至鑽杆的方形鋼,調整棘輪扳手的方便,以適應帶壓開孔的空間。
安裝進刀總成,先將鑽杆向管道方向移動,直至中心定位鑽抵至管道,然後將絲槓調整到合適的位置,以便於頂尖和螺栓都能進入螺杆進行緊固。緊固後,左右搖擺一下棘輪扳手,是否能輕盈轉動。
向下旋緊進刀絲槓,直至頂尖頂至鑽杆中心窩頭處。
此時手動開孔鑽組裝完成。
按順時針用棘輪扳手旋動鑽杆,做切削工作。旋轉進刀絲槓完成進刀動作。
中心定位鑽鑽透管道後,將開孔切抵至管道。此時應當做好位置記錄。
繼續用棘輪扳手旋轉,還帶鑽杆和開孔刀進行管道切削動作,此時,棘輪扳手轉動要稍微沉重一些。鑽杆轉動5圈左右,進刀絲槓旋轉一圈,進刀1CM左右。
手感棘輪扳手輕鬆和進刀絲槓也同樣靈活以後,測量進刀長度,是否與理論計算值相同。如果相同,說明管道鑽透。此時,應當再旋轉棘輪扳手,以便退刀。
如果管道內存在較大的壓力,拆卸進刀總成的同時,用棘輪扳手抵住鑽杆,慢慢使鑽杆回退至手動帶壓開孔鑽的底座內。如果管道壓力不大,用棘輪扳手把住鑽杆,以防鑽杆掉入管道內。
關閉閥門,拆解手動開孔鑽鑽體。
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正常使用,在滿足《給水排水管道工程及驗收規範》前提下,尤其應注意管道基礎是否堅實、接口材料是否到位、水壓試驗是否符合要求。
當前,我國許多城市的供水企業都相繼開展了管線信息系統的建設,使供水管網的各類信息實現了計算機管理。因此,建立科學嚴密的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城市管網的優化和科學的調度系統,對有利降低管網漏失率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去,供水管網圖紙查閱一直是手工查閱,不僅查閱起來不方便,而且長期使用容易折損,不利於保管維護,一旦丟失或損壞很難彌補。為了進一步做好供水管網基礎資料的管量,給供水管網維護提供保障,採用照片錄入、局部修正的方法,對老的圖紙資料進行電子化管理。所有圖紙都進行電子化處理,減少了紙質圖紙的翻閱頻率,使紙質圖紙的安全保管成為可能。
同時應當加強電子圖紙的保密和資料的查閱權限工作。
總之,供水管網的漏損不僅為供水企業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也造成了水資源浪費。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只要有水在管道中流動,就會有漏失情況;所以我們應該通過加大供水管網建設,加大陳舊、老化管網的更新改造,大力推廣採用優質的新型管材;加強管網管理力度、探漏力度;加強與各供水企業交流技術經驗,才能提高公司管網的管理水平和技術,盡力把供水管網漏損率減少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