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我被一輛摩託車從後面撞上,還好當時傷得不是很嚴重,只是手臂受傷了,很快就恢復了。」昨日上午,在永樂路清掃的環衛工師傅張阿姨告訴記者。
日前,一則武漢環衛工在清理高架橋面垃圾時被撞跌下高架橋身亡的新聞引起了很多市民的關注,記者昨日採訪時了解到,不少環衛工都有過被撞經歷,其中最常遇到的就是被飛快的電動車撞。
胡姍姣 文/攝
去年12月,一個月內北塘環衛處一連發生了三起環衛工被撞事故,其中兩起和電動車有關,因為環衛工人在街上做保潔,基本上都在人行道或者慢車道上,現在的電動自行車,超標的很多,行駛起來速度快。還有的騎電動自行車的人,違章行駛,而環衛工人在保潔時,要低著頭,注意力集中,稍有不慎,就會被電動自行車撞上。
萬幸的是,這兩起事故中環衛工都沒有受到什麼嚴重的傷害。
被電動車撞對環衛工來說,是相對較輕的事故,有些環衛工不幸遇上了開車不謹慎的汽車駕駛員,就容易發生重大交通事故。
也是在去年12月份,一輛靠路邊行駛的卡車上拖載的鋼板掉落,正好掉在環衛工頭上,導致這名環衛工腦震蕩。
去年年初,北塘區一位環衛工人清晨在青石路延伸路段上清掃時,被一輛超車的小轎車撞倒,最後不治身亡。
昨日上午,記者在南長區永樂路上見到了一位正在清掃的環衛工張阿姨,當時,她正在撿一個剛被過路車輛丟在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交界處的豆漿袋,豆漿袋裡還有一些剩餘的豆漿灑在路上,「沒看到是誰扔的,但是不管是誰丟的,我們總要去把垃圾撿走的。」張阿姨說。
記者了解到,每天車窗拋物最多的時候是早高峰,不少人吃完早餐後就將垃圾隨手一丟,無論是小汽車還是公交車,或者是電動車駕駛員都有隨手丟垃圾的行為,有些塑膠袋還好,被馬路上的車子一壓,會飄到路邊,但飲料瓶等就容易滯留在馬路上,環衛工人們不得不走到馬路上去清理垃圾。
「我們也有巡查員在路上,看到環衛工人為了撿路中垃圾比較危險時,也會制止。」環衛處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也為環衛工人購買了保險以增加保障,但是儘管如此,還是希望意外儘可能少發生。
「希望市民能夠停止車窗拋物,同時在駕駛車輛或者騎電動自行車時,要多加小心,使環衛工人免受傷害。」這位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