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兒復甦,一念之間,生死兩邊!

2021-01-13 騰訊網

重度窒息的瀕死兒,需要我們基層醫生為他們築起一道遠離鬼門關的堅實的牆。

作者|河北省保定第七醫院新生兒科 李月蘭

來源|醫學界兒科頻道

從事基層兒科臨床工作18年了,經歷過的大小搶救數不勝數,新生兒窒息是最常見的兒科危重症之一。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我這樣的小大夫是不可能走到搶救的前沿,往往是給老師遞東西、補醫囑、寫記錄。置身於爭分奪秒、生死較量之中,老師的言行思維就是我們醫界小白前進的指引。所以,老師怎麼教,我怎麼學,置於搶救後的結局是生、死、還是殘,最多也就是唏噓一番。

2008年,在北大醫院學習期間,接觸到了新生兒窒息復甦指南。在三級醫院良好的醫療技術和水平條件下,很難看到非常嚴重的新生兒窒息,但在基層醫院窒息並不少見,但基層醫院的窒息復甦是否規範,我沒有能力進行調查,就我們科室接觸到的患者而言,基層新生兒復甦,尤其是重症窒息復甦的規範化管理,任重道遠。

國際上非常重視新生兒復甦技術和推廣,每隔4、5年就會更新新生兒復甦教程(NRP)和指南。我們兒科界也先後發表過五版新生兒復甦方案和指南,比其它任何病種都多,各地NRP培訓也不能說少,甚至多於任何其他兒科培訓。《等級醫院評審標準》要求所有的二級甲等醫院均開展新生兒住院診療活動,建立符合規範的新生兒室,《新生兒病室建設與管理指南》對新生兒病室應該具備的搶救設施和人員資質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但為什麼衛生部公布的我國新生兒窒息的死亡率仍在19‰,其中窒息佔1/5,約14‰,而美國採用相同的方法,其窒息死亡率低至0.11‰,加上窒息併發症,總死亡率也不過0.84‰,結果差距數十倍之多。

同樣的復甦方案,結果大相逕庭,原因何在?也許是培訓尚未覆蓋所有的基層醫院,也許基層醫院對流程的認識太過教條,也許復甦技能掌握不夠熟練等等。

在多年的新生兒復甦工作中,我們接受更多的是ABCD的復甦流程培訓,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也很聽話的按照這個流程培訓、團隊演練、實際操作。2016年,羊年之後,二胎放開,高危產婦劇增。這一年,我們搶救的窒息患兒明顯增多,按照流程,絕大部分搶救成功,順利出院,結局良好。但是,仍然有遺憾,3例重度窒息患中,2例留下了較重的後遺症,1例死亡。

這是為什麼呢?舉2個傷心的例子。

2年前夏天的一個晚上,凡凡之子,足月經陰道分娩出生。產前評估無明顯高危因素。產婦年齡只有17歲,生產過程中對疼痛的耐受較差,經過產科醫生和助產士的鼓勵,產程還算順利的進展著,可是,夜間10點多,就在胎頭拔露時,凡凡精疲力盡,任憑醫生怎麼鼓勵甚至呵斥,她拒絕用力。產房緊急通知新生兒科參與搶救,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孩子生出來了,但是沒有呼吸、蒼白、鬆軟。一番搶救之後,孩子轉到新生兒科,血氣和生化慘不忍睹,孩子生後3天死亡,免不了經歷一番家屬大鬧特鬧,醫院焦頭爛額。

另一個例子,老家的一個親戚,巨大兒,生後窒息,在當地醫院搶救一番後,被告知病情危重,需要轉院,於是大約生後6小時,轉到保定市婦幼保健院繼續治療。生後10天多,孩子仍在抽搐。生後1個月出院。之後的隨訪家屬非常配合,但最終孩子還是出現了運動和智力的問題,輾轉多家醫院康復治療,收效一般,一家子註定會與孩子殘缺的功能抗爭一輩子。

我在想,我們每年作為三基培訓之一的新生兒復甦技術,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種慘案,除了向家屬交代病重之外,我們的還能改善什麼?

在一次學術會議中,我收聽了一位大咖級專家的講座,題目就是瀕死兒復甦。對於重度窒息出生只有幾次心跳的瀕死兒應如何復甦?是否還要按照流程圖的要求一步步來?面對這些問題,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新生兒復甦學組委託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深圳婦幼保健院楊傳忠、朱小瑜主任撰寫,並組織部分專家討論,制定了《新生兒重度窒息瀕死兒復甦方法的建議》。該共識明確的回答了我們這些問題。共識的內容詳細實用,以下幾點感觸最深。

1、團隊建設和團隊意識。準確的產前評估,提前到場(產科、兒科醫生、護士、助產士、麻醉師),相互尊重,團結協作,早做準備。配合默契,角色互換。其中,產科醫生的準確評估和提前組織最為關鍵。試想,沒有準確的評估和提前召喚,再默契的團隊也不可能立刻集結,飛到窒息孩子的面前。

2,快速評估,立即插管。氣管插管正壓通氣是瀕死兒復甦的關鍵措施,生後即刻應由技術熟練的復甦者完成氣管插管人工通氣,並配合進行胸外按壓。此時,常規的吸痰、擦乾、刺激等動作均需暫緩,正壓通氣、胸外按壓幾乎同時並舉;另一助手則迅速行臍靜脈穿刺或置管給藥,全過程所耗時間越短則成功率越高,一般勿超30 s就應全部準確施行到位。胸外按壓可以為心臟和腦提供重要血流,胸外按壓一旦開始,切忌中斷;如還沒插管就誤行胸外按壓則不妥,待要插管時按壓會被迫中斷。

3.高質量的心肺復甦。在成人或兒童心肺復甦時建議實施高級氣道管理後,可繼續進行胸外按壓(速率為每分鐘至少100 次),且不必與呼吸同步,但是否適合危重新生兒的復甦尚有待進一步研究。有報導對於瀕死兒的復甦開始時同樣可不要求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按3︰1比例,且需提高各自速率,胸外按壓按120~140次/min而不是通常的90次/min,更接近正常新生兒心率,人工通氣按60~80次/min而不是通常的30次/min,以增加每分通氣量。

4.準備用藥。瀕死兒復甦幾乎一定會用藥,且需要儘早使用。復甦前即應準備好相應藥物,以備隨時可用。一旦氣管插管成功,在進行正壓通氣和胸外按壓的同時,助產士就應處理臍帶,在離嬰兒端1~2 cm左右斷臍,並在嬰兒臍帶斷端處行臍靜脈插管,游離下來的臍帶可採血查血氣。大部分情況下,通過氣管導管內使用腎上腺素更快速、方便,越早使用自主心跳恢復的機會就越大。

關於共識的具體內容,很容易查閱的到,但如何在實踐中準確的把握和運用,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生死面前,秒秒必爭。新生兒窒息在醫療技術條件的三甲醫院並不是很常見的問題,但在基層醫院,哪個兒科大夫敢說自己的復甦能力百分百過關?而窒息又是一個沒有時間轉診的疾病,任憑醫療技術發展怎麼高大上,首診醫院、首診醫生才是決定患兒命運的救命稻草。復甦過程中,一念之間,患兒就是生死兩邊,重度窒息的瀕死兒,需要我們基層醫生為他們築起一道遠離鬼門關的堅實的牆。

參考文獻

1.朱曉瑜.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深圳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揭開新生兒復甦的面紗.

2.中國新生兒復甦項目專家組.中國新生兒復甦指南(2011年北京修訂)[J].中華圍產醫學雜誌, 2011,14(7):415-419. DOI: 10. 3760/cma.j.issn.1007-9408.2011.07.007.

3.楊傳忠、朱小瑜.新生兒重度窒息瀕死兒復甦方法的建議.中華圍產醫學雜誌2016年1月第19卷第1期 Chin J Perinat Med, Jan. 2016, Vol. 19, No. 1

相關焦點

  • 烏龜之死,一念之間
    一念之間作者:黃卓貫早上起床後洗漱、叫醒孩子,為孩子準備上學用品……給孩子的烏龜餵食。餵養烏龜本來是兩個孩子爭搶要做的。兩年前,兩個孩子跟著媽媽去市區的商場買了兩隻巴西龜回來,一人養一隻。那時,巴西龜只有大人的大拇指那麼大,分別放在透明的小瓶裡飼養。
  •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佛與魔就在這一念之間
    老陽按:要以禪宗而論,成佛就在一念之間,所謂一念成佛,這可不是說說,佛和魔往往就在一念之中,讓我們一起學習南懷瑾老師對此的開示。【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
  • 「讀與賞」《蜘蛛之絲》: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需一念,便是天堂轉身一念,竟是地獄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生活既非天堂更非地獄置於天堂地獄之間只在一念一念善意即是天堂一念惡意就是地獄善惡之念就在一瞬——周東申有「鬼才」之稱的日本著名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在1918年發表了《蜘蛛之絲》,在故事中,把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寓意描寫得淋漓盡致。很感嘆芥川對於中國文學、西方文學和宗教文化的理解,博學多才加之他身似乎並不奇怪。而且,在其理解之下,用自己的筆力解剖這個社會,解剖社會的漏洞和黑暗,令讀者為之慨嘆。在那絕望中尋找希望,可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至少對於芥川是這樣的。
  • 剪紅線還是戳藍線《拆彈專家》生死就在一念間
    剪紅線還是戳藍線《拆彈專家》生死就在一念間 來源:www.18183.com 作者:集落 時間:2015-04-30 分享到:
  • 我們都一樣,在一念之間愛上對方,從此勿忘心安
    下面小編來盤點一下張杰部分歌曲的含義,不喜勿噴 張杰《我們的歌》,這首歌是為了紀念我型我秀中經歷的青澀時光,與朋友們之間的友誼,誰都有過青澀的時光,青澀的時光終究會過去,你我也都會想念,願你我都會記得自己的青蔥歲月,永遠留在歌聲裡 歌曲《勿忘心安》,這首歌做為電影《竊聽風雲》的片尾曲,刻畫了一種 在綽手可得的欲望和理想面前我門到底該選擇哪一個
  • 《一念天堂》:天堂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因為《一念天堂》豆瓣及其他網站評分都不高,客觀的說,這部電影不精美,畫面粗粗糙糙,甚至劇情也有紕漏……但是這些都不影響你去理解這部電影!
  • 佛說: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早課】第129期
    當我們窮苦無依,住都不安心,不就是在地獄嗎?第三,天堂和地獄就在我們心間,我們的心,一天有無數個念頭,有開心的,也有憂慮的,從天堂到地獄每天要來回不知道多少次。我們的心快樂的時候,就是天堂;我們的心痛苦的時候,就是地獄。
  • 網友:科學與迷信只在一念之間
    網友:科學與迷信只在一念之間蟒蛇作為蛇類中最大的一種蛇,因此也被眾人熟知,一般的蟒蛇身長都可達幾米且粗壯無比,在旁人看開甚是嚇人,然而這些被眾人熟知的普通蟒蛇與「飛天」蟒蛇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那些生活在傳說之中長達十幾米,二十幾米的巨蟒在民間更是被傳的神乎其神比如說最著名的「飛天」蟒蛇遭雷劈的事件,事情發生在
  • X光片剪紙(福字十二生肖):一念之間的絕技
    一念之間,就成了絕技、就成了傳奇。——感謝將閱讀進行到底!您對本文以及平民創業、營銷管理方面有任何意見或建議都歡迎與李濟安創業暨《創業致富快報》自媒體激烈交鋒,商海浩蕩,不洞察不洞明,無交手無交情。
  • 負能量的破壞力遠比你想像的要大的多,善惡感召全在一念之間
    邪正之分,在於一念之間,一念得正,人斯正矣;一念入邪,人斯邪矣。《菜根譚》講守口須密,防意要嚴!「防意不嚴,走盡邪蹊。」 銘曰:「防心如城,守念如門;邪正出入,一念修分。」要想擺脫負能量,核心就是修心,在起心動念上去修,不要停留於表面形式,惡念起時,要立刻斷掉!惡最重要的是意惡,所以祖師大德常常教人「從根本修」,把惡的念頭統統斷除。惡念一除,負能量便消失了。
  • 一劍定生死,一劍獨尊世,諸天萬界神佛皆為一劍之間,黑暗流小說
    一劍定生死,一劍獨尊世,諸天萬界神佛皆為一劍之間,黑暗流小說小夥伴們好呀!感謝大家百忙之中點開這篇文章,我是你們的寶藏書單。相逢即使有緣,點讚感情更深。我是一米六的巨人,威爾,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遨遊文學小說的海洋吧,今天要推薦的是4本精彩小說。以下這4本小說其中第一本,一劍定生死,一劍獨尊世,諸天萬界神佛皆為一劍之間,希望有你喜歡看的哦!
  • 淨宗法師:越三祇於一念的「蟲洞理論」
    就是說把這張紙疊起來,兩邊捏在一起,那麼,從這端到那端不就近了?一下就過去了,根本就不用那麼長時間,不用走那麼遠的路。如果發現這個蟲洞,從宇宙這一端到另一端,一步就跨過去了。我們也一樣,如果聖道門修行,從凡夫地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但如果念佛,時空就摺疊了。因為阿彌陀佛的名號是超越時空的,不需要那麼長時間,它是所有的果地功德。你一念佛,佛就要找你。
  • 歐陽娜娜《一心一念》歌詞 抖音超火歌曲《一心一念》歌詞
    18183首頁 歐陽娜娜《一心一念》歌詞 抖音超火歌曲《一心一念》歌詞 歐陽娜娜《一心一念》歌詞 抖音超火歌曲《一心一念》歌詞
  • 洗白或者黑化就一念之間,絕了
    洗白或者黑化就一念之間,絕了 《魔獸世界》9.0版本的前夕,到來的時間不會久了,九月份上線前夕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事。
  • 抖音摩登兄弟唱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什麼歌 歌詞與意思介紹
    抖音摩登兄弟一念成了佛一念成了魔什麼歌?最近摩登兄弟寧哥一念之間收穫不少點讚,一念之間歌詞是什麼意思?一念之間原唱是陶喆,一念之間摩登兄弟歌詞含義了解一下。  抖音摩登兄弟一念成了佛一念成了魔什麼歌  【一念成佛 一念成魔 你若不渡我成佛 那我渡你入魔】是歌曲《一念之間》中的一句歌詞。
  • 三名初中生相約從18樓跳下,生死之間,到底隱藏了什麼?
    人生只有一次,但是生死往往是在一念之間。小小的年紀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不能化解的心結,讓小小年紀就選擇了輕生。其實原因很簡單,心中的壓力無人理解,更無人傾訴,慢慢形成了精神障礙,就會產生輕生的念頭。父母和孩子之間有商有量,好好說話,日子才能過的有滋有味。不要最後因為孩子不懂大人,大人也不理解孩子,誤會越積越深,本來都是雙方的依靠,結果因為不溝通,形成了天塹。最後想溝通,也為時晚矣。
  • 生死時刻,護士跳上平板車持續胸外按壓兩分鐘,78歲大伯被從死亡線...
    有時候,生命就是這麼神奇,生與死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而對於王爺爺來說,這一次的生死之間,更是因為浙江醫院多個科室的奮力搶救,分秒必爭,扭轉乾坤,跟死神搶時間!兩分鐘,扭轉生死「快來,快來,旅遊大巴車上有人呼吸微弱,叫不醒了。」
  • 暗黑系奧特曼也在守護地球,光明和黑暗只在一念之間
    愛動漫,聊動漫,歡迎大家觀看SJ依塵說動漫  暗黑系奧特曼在大家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地球上的破壞者,沒事就喜歡和光明奧特曼們對著幹,給他們帶去了不少的困擾,貝利亞奧特曼更是成為了宇宙中的黑暗霸主,不過在暗黑系的奧特曼中也有守護地球的存在,光明和黑暗只在一念之間
  • 明清超級大雪揭示全球氣溫,未來選擇變暖還是變冷,生死一念間
    生死一念間自歷史記載以來,人類沒有經歷過冰川期,儘管《冰河世紀》形象地描述了猛獁象逃脫融冰威脅的有趣故事,但人類僅有的低溫經歷是從14世紀開始的明清小冰期,不過據記載,這個小冰期也是相對的,北半球部分地區還是比較溫暖!
  • 明清超級大雪揭示全球氣溫,未來選擇變暖還是變冷,生死一念間!
    生死一念間自歷史記載以來,人類沒有經歷過冰川期,儘管《冰河世紀》形象的描述了猛獁象逃脫融冰威脅的有趣故事,但人類僅有的低溫經歷是從14世紀開始的明清小冰期,不過據記載,這個小冰期也是相對的,北半球部分地區還是比較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