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法師:越三祇於一念的「蟲洞理論」

2021-01-15 編輯部de故事



現代物理學有個「蟲洞理論」,大家聽說過沒有?說的也挺有意思的。打了一個比喻,比如這張紙,代表宇宙,宇宙多大呢?從這一端到那一端,多少億光年。如果你從這一端到那一端去,即使乘著光的速度,也要多少億年,非常遙遠。什麼叫「蟲洞」呢?就是說把這張紙疊起來,兩邊捏在一起,那麼,從這端到那端不就近了?一下就過去了,根本就不用那麼長時間,不用走那麼遠的路。如果發現這個蟲洞,從宇宙這一端到另一端,一步就跨過去了。


我們也一樣,如果聖道門修行,從凡夫地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但如果念佛,時空就摺疊了。因為阿彌陀佛的名號是超越時空的,不需要那麼長時間,它是所有的果地功德。你一念佛,佛就要找你。這一端就是你的心,那一端就是佛的心;你的心是凡夫心,佛的心是無上正等正覺。你一念佛,「南無阿彌陀佛」,你的心當下就是佛,整個就是,這就是蟲洞。這句六字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蟲洞,你跟著這六字名號,一下就到了極樂世界,就到了佛的境界。這就很簡單,用不著一萬劫,用不著三大阿僧祇劫,一念佛就到了。


我們在這個世間,上盡一形,隨壽長短,念佛往生。這句六字名號,就是蟲洞,就讓我們從凡心直接到佛的境界,從娑婆世界直接到極樂世界,根本就不需要第二秒,當下就過去了。只不過我們壽命還沒到,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蟲洞走過去,那邊就是淨土,那邊就是阿彌陀佛。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蟲洞這一面,「阿彌陀佛」就是蟲洞那一面。這句佛號,並不是說「南無」這中間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是「阿彌陀佛」,當下就在一起。所以,我們「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兩個字,「阿彌陀佛」四個字,必須在一起才成為完整的佛號。


南無阿彌陀佛,這就蟲洞,這就完成了,就粘合在一起了,是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本身就是一體的。所以,這句名號就代表我們必定往生,而且是一念之間往生,根本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三大阿僧祇劫已經走完了,已經全部經歷了,所以,非常簡單,非常容易。


相關焦點

  • 淨宗法師:略談佛法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淨宗法師答:這個問題問得比較大,也比較寬泛。簡單說幾句。佛教認為,我們周圍的環境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大家共同的業力感現出這樣的世界。這是世界的成因。以上選自:淨宗法師《聽見你的聲音》《慧淨法師》法語摘錄1.一個人如果不知有三界六道輪迴,不信有三世因果的善惡報應,他就會認為人只不過是活一次,沒有第二次;他會認為人只不過是死一次,死了就沒有了,沒有所謂的輪迴;他只曉得有現生這一輩子,因此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如何使這一輩子快樂。
  • 淨宗法師:娑婆世界,只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主講:淨宗法師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南無阿彌陀佛!
  • 淨宗法師:念佛好比領「支票」
    無量壽經: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選自:淨宗法師《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南無阿彌陀佛!
  • 蟲洞旅行理論上並非不可能,人類可穿越蟲洞?
    來自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理論物理教授 Juan Maldacena 和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的畢業生 Alexey Milekhin 共同研究,闡述了一種 「被現有物理所允許存在的」、大小足夠人類進入的蟲洞存在的可能。
  • 淨宗古寺的 環境倫理與公益求索
    當我們走進東林寺這座千年古剎,體悟到「慈心不殺,善待生命」「崇儉抑奢,化解貪慾」「心淨則土淨」等淨宗文化的生態哲學,探尋著基此之上的放生、護生、素食等環境倫理實踐模式,又能為生態文明建設、和諧社會構建提供怎樣的借鑑呢?
  • 物理學家新研究:蟲洞旅行理論存在可能
    來自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理論物理教授 Juan Maldacena 和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的畢業生 Alexey Milekhin 共同研究,闡述了一種 「被現有物理所允許存在的」、大小足夠人類進入的蟲洞存在的可能。這篇名為《人類可穿越的蟲洞》(Humanly traversable wormholes)的論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 arxiv.org 上。
  • 人類可穿越蟲洞?物理學家新研究:蟲洞旅行理論上並非不可能
    來自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理論物理教授 Juan Maldacena 和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的畢業生 Alexey Milekhin 共同研究,闡述了一種 「被現有物理所允許存在的」、大小足夠人類進入的蟲洞存在的可能。這篇名為《人類可穿越的蟲洞》(Humanly traversable wormholes)的論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 arxiv.org 上。
  • 蟲洞理論是如何提出來的,蟲洞裡面會有什麼?
    物體的質量越大,則對周圍空間的扭曲作用就會越大,使得這個物體周圍其它物體會沿著空間扭曲後的測地線運行。而測地線運行的一個外在明顯特徵,就是組成物體的微觀粒子,受到引力場的作用,使其在沿著測地線運行過程中,都有著向著質心跌落的趨勢,感覺就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把物體牢牢「栓住」一樣。
  • 蟲洞理論:《星際穿越》真正的科學養分
    如果說,在科幻作品和科學真理之間,存在一種互為因果的促進關係,你不妨以《星際穿越》為藍本,參照今日八版《國際大視野》欄目精心為您選編的科普文章《蟲洞理論:真正的科學養分》一文,開啟一段精妙絕倫的、以「蟲洞理論」為理論支點的藝術與科學之旅。
  • 淨空法師:讀地藏經要注意這些關鍵字眼,否則你會誤解佛經
    地藏菩薩是這一部經的名字,聽到這個名字,全經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同時都能現前,你才能悟入這個境界。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四十五集)  1998/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4-012-0045【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菩薩名字。或讚嘆。或瞻禮。或稱名。
  • 蟲洞理論付諸實施:NASA宣布研發蟲洞旅行技術
    蟲洞理論時空洞(Wormhole)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也譯作蛀孔或蠹孔。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蟲洞是1916年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時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該理論。
  • 專家解讀蟲洞理論 「星際穿越」真的可行嗎
    ■俞陶然正在熱映的美國影片《星際穿越》,引發公眾對理論物理學的興趣。除了人們耳熟能詳的黑洞,蟲洞、五維時空這兩個概念對許多人來說仍較陌生。為此,記者採訪了著名科普作家、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客座研究員卞毓麟。
  • 愛因斯坦的蟲洞理論被證實?穿越事件,或是真實案例
    直到愛因斯坦提出了蟲洞理論,才讓科學家們真正的開始關注時間這個概念,開始研究穿越這回事。    愛因斯坦提出了蟲洞理論之後,又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就是當一個人或者一個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或者超過光速之後,就有可能實現穿越,因為速度越快,時間對這個生物的影響越小。
  • 淨空法師:佛菩薩跟我們到底差別在哪裡?
    無量壽經  (第十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103.淨空法師:念佛的理論跟一般宗教所說的完全不相同明了之後,我們想想自己是不是也適合於修學這個法門。佛法,特別是淨宗,講到信,跟其他宗教裡面說的信不一樣。我有一次在達拉斯,遇到幾位基督教的牧師,他們來訪問我,談到他們認為基督教跟淨土宗非常的接近。我說何以知道接近?他說我們都是建立在信的基礎上。他們信上帝,我們信阿彌陀佛,這個信就能往生,那個信就能夠生天堂,他說這個非常接近。我就告訴他不然,我們淨宗講的信跟你們基督教講的信完全不一樣。怎麼不一樣?
  • 蟲洞理論:這才是《星際穿越》真正的科學養分
    例如從地球飛往最近的鄰居——半人馬座——比鄰星,將要飛奔4光年的旅程,而通過蟲洞,卻只需幾小時就夠了。 其實,遠在廣義相對論發表後不久,科學家就在理論上發現了蟲洞的存在,但此後,對它的研究進展很慢,它的不少性質仍然十分模糊。例如,它僅能讓光線通過? 抑或也可使飛船穿行?直到1988年,美國加州工學院的桑恩等人,對蟲洞作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才肯定蟲洞的兩端皆可出入,並非像黑洞那樣是「單行道」。
  • 愛因斯坦提出蟲洞理論到底是什麼?蟲洞的裡面會有什麼?
    「蟲洞」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在1916年提出的,這一年也是愛因斯坦把引力加入自己的系統理論,最終提出了廣義相對論。蟲洞顧名思義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蘋果上從一點到另外一點的一個通道。
  • 越玩越有趣! 《重甲戰士》帶你揭開宇宙蟲洞的秘密
    越玩越有趣! 《重甲戰士》帶你揭開宇宙蟲洞的秘密時間:2016-01-10 13:1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越玩越有趣!《重甲戰士》帶你揭開宇宙蟲洞的秘密 宇宙往往是最令人好奇的地方,這款由國外開發商 HexWar Games 所推出的一款機器人戰爭題材的策略遊戲《重甲戰士》(Hex Mechs)就會帶你揭開宇宙蟲洞的秘密。遊戲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 HexWar Games 最擅長使用   原標題:越玩越有趣!
  • 科學猜想:蟲洞理論和量子糾纏有關?
    蟲洞(能夠把宇宙中兩個很遠的點連結在一起的理論)也許跟量子糾纏或量子纏結(quantum entanglement)的鬼魅般的現象
  • 蟲洞是怎麼做到穿越空間的?蟲洞理論可以實現嗎?答案原來是這樣
    要探究它的原理,首先就要引出一個大家經常聽到的名詞——蟲洞。相信喜歡看科幻片或者對天文有一點了解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這個「蟲洞」的存在。「蟲洞」的理念最早是由愛因斯坦提出的,當然啦,這不只是他一個人提的,他和另一位叫納森羅森的科學家一起提的。與這位納森羅森不同的是,愛因斯坦提出了蟲洞理論,對於這個「蟲洞」卻不是十分的熱衷,因為它的存在無法被證實。
  • 愛因斯坦的蟲洞理論被證實?古書曾記載穿越事件,或是真實案例
    直到愛因斯坦提出了蟲洞理論,才讓科學家們真正的開始關注時間這個概念,開始研究穿越這回事。 愛因斯坦提出了蟲洞理論之後,又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就是當一個人或者一個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或者超過光速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