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暴風魔鏡在北京召開新品發布會推出全新的VR一體機產品——「3K屏概念機」暴風魔鏡Matrix,其中,「3K高清」成為其主打的重要賣點。那麼,3K高清究竟比當前市面上的主流頭顯在清晰度方面提升多少,有哪些數據和指標能夠準確考量?下面由小編給大家進行一一解讀。
3K高清究竟有多清晰
首先,這裡要說明的是3K高清的概念,無論我們之前所接觸的1K、2K、3K、4K,具體到某類產品,如筆記本電腦、顯示器、手機、VR一體機等,都是指的其顯示屏的清晰度,具體指標可以用液晶屏幕的解析度來考量,1K的解析度是1920×1080,2K的解析度是2560×1440,3K的解析度是2880×1620,4K的解析度是3840×2160。此外,PPI(單位像素)也是考量屏幕清晰度的另一指標,PPI數值越高則代表屏幕清晰度越高。
從解析度方面來看,當前業界三大頭顯的屏幕情況分別為:Oculus Rift和HTC VIVE都採用的是2K屏幕,解析度為2560×1440,Sony PSVR則清晰度更低一些,採用的是1K屏幕,解析度為1920×1080。而根據暴風魔鏡的產品參數顯示,其採用的屏幕解析度是1440×1440×2,可以看作是2880×1440,比2K解析度2560×1440要高,而比3K的解析度定義的2880×1620,還是略低一些,因此,從解析度方面準確地說其應該是準3K高清屏幕。
而在PPI這個指標上來看,Sony PSVR最低是387,HTC VIVE是447,Oculus Rift是515,而暴風魔鏡的PPI是705,比最低的PSVR高出近一倍,比最高的Oculus Rift要高出30%以上。
眼睛看到的清晰如何衡量
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看到,屏幕可以說是決定一個產品或設備清晰度的主要部件,但這臺設備或產品最終呈現到使用者眼前的清晰度又該怎麼計算呢?當然,像筆記本電腦、顯示器、手機之類的產品,都是用肉眼直接看到屏幕,而VR則與之不同的是,還要通過鏡片放大來看到屏幕的顯示內容,這裡面就要涉及到複雜的光學知識。
從光學成像的領域來看,有一個專業參數叫做角解析度。從定義來看,角解析度是指成像系統或系統內的一個部件的分辨能力,即成像系統或系統元件能有差別地區分開兩相鄰物體最小間距的能力。這個分辨能力一般用成像系統對兩個最小可辨目標之間所張角度大小表示,通常用測度角的弧度系統描述,也稱角分辨本領。這個角度越小,代表能夠分辨的精度越高,分辨能力越強。
因此,對於VR產品簡單而言,角解析度就是指顯示屏的每一像素單元經過VR光學系統成像後對人眼所張角度的大小,通常用弧度描述。此弧度越小,表現為顆粒感越小,即清晰度越高。
據了解,目前三大VR頭顯的角解析度分別是:Oculus Rift和HTC VIVE均為5.1』,而Sony PSVR略差些為5.7』。而暴風魔鏡Matrix在其採用的3K顯示屏幕基礎上,經光學系統優化後,角解析度已達到3.7』,高清效果已超越三大頭顯。
而暴風魔鏡Matrix的3.7』比三大頭顯能夠高出多少呢?這裡有一個簡單的分級體系,可以供大家參考。
這個體系是按照角解析度的數值進行分成十級,其中最低的一級是解析度7.8~8.5之間,這個級別的清晰度相當於我們小時候玩過的街機超級瑪麗遊戲,畫面比較粗糙,顆粒感很強;而最高的一級是解析度小於1.3,這個級別相當于于人的裸眼看iPhone屏幕的效果,它是人體視網膜能夠分辨的最高清晰度,因此被定義為視網膜級。從最高到最低之間,每隔0.7的角解析度值被定義為一個級別。這其中Sony PSVR位於第4級,Oculus Rift和HTC VIVE均位於第5級,暴風魔鏡Matrix位於第7級,比Sony PSVR高出三級,比Oculus Rift和HTC VIVE高出兩級。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從屏幕還是從光學專業角度而言,暴風魔鏡Matrix可以說比當前業界的三大頭顯在清晰度方面都有了較大幅度提升,相信能夠給廣大VR用戶帶來更好的高清晰度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