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降,美國雖不時還有閃光點,但在整體實力進入了快速衰退階段,但美國畢竟還有原來的雄厚實力做基礎,所以在經濟和科技方面仍然暫時領先於世界。但是,美國的遲暮之身已經完全暴露,這主要不僅體現在他們曾經自以為是的現代科學理念上,還體現在他們所推崇的啟蒙、民主、自由等陳舊的思想理念上都已走向沒落等方面。理念才是第一生產力,美國的霸權之幕將在21世紀落下。
一 現代科學體系已經過時,人類認知方式來到新文明時代
美國是個於兩個世紀前才建立的移民國家,其在思想文化方面遠不如中國和歐洲有那樣悠久歷史和厚重。美國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其所構建的現代科學認知體系上,並以此為基礎引領了他們自以為先進的思想理念及其人文文化,他們也許至今也還陶醉於自己的這種成就,然而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所依仗的這種認知體系現在已經過時。
人類至今仍然為科學技術所帶來的輝煌成就所陶醉,有人認為我們之所以選項現代科學,正是因為他帶來了巨大的輝煌成就。但是,他們忘了現代科學不過是人類近幾百年的認知體系,而歷史上眾多的認知體系都曾給人類帶來輝煌,假如我們僅僅只是抱著成就進行衡量的話,那麼人類就只能停留在原點而不會進步。他們還絲毫沒有懷疑現代科學的基礎理論體系的根本性問題,甚至把科學視為衡量一切的標準,這就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隱患:如果科學基礎理論只是一個臨摹性理論,但卻存在根本性認識的錯誤,那將會最終導致一個什麼樣的嚴重後果哪?這個問題也同時使我們聯想到了十九世紀物理學的「兩朵烏雲」。
物理學發展到19世紀末期已經達到相當完美、相當成熟的程度,一切物理現象似乎都能夠從相應的理論中得到滿意的回答,但19世紀的最後一天,歐洲著名的科學家歡聚一堂,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在讚美19世紀物理學成就的同時,指出:「在物理學晴朗天空的遠處,還有兩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烏雲。」這兩朵烏雲,指的是當時物理學無法解釋的兩個實驗,一個是黑體輻射實驗,另一個是邁克耳孫-莫雷實驗。後來正是這兩朵烏雲導致了物理學危機,曾經引起科學大廈即將傾覆的危機感,但好在量子論與相對論的誕生拯救了科學。
現在的情況與當時的情況有些類似,人類現在也陶醉於由四大作用力和標準模型基礎所構築的現代科學體系大廈,他們正在竭盡全力地給現代科學大廈添加最後一塊磚——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最近又通過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實驗很牽強地宣布證實了上帝粒子的存在。然而,一種具有全新文明認知特徵的新文明理論——統一資訊理論通過推論卻再一次指出:現代科學的天空將再一次飄浮著兩朵烏雲,這兩朵烏雲正是現代科學所完全依賴的四大作用力和標準模型理論,現代科學將再一次面臨著危機。與前一次物理學危機不同的是,由於這次科學天空漂浮著的是四大作用力和標準模型理論等兩種涉及現代科學根本性問題的兩朵巨大烏雲,這兩朵巨大的烏雲將可能導致現代科學大廈徹底垮塌。
統一資訊理論具有超越並解構人類既往所有知識的認知總論特徵,它觸及人類認識的底層,可以基礎性地解讀人類既往所有學科的知識。統一資訊理論是在人類已取得的固有的信息理論知識和其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擴展研究,突破了科學、哲學、宗教等人類以往認知方式的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而將認識深入到人類所從未涉及的最基礎層面——始基層面和極限層面,人類的認識從此徹底觸底,從而構建起能夠徹底統一人類的認知總論、自然科學、宗教、生命學、人文社會科學等所有學科知識的大統一理論。統一資訊理論是貫通人類所有學科的真正大統一理論,整個理論既考慮到人的主觀因素、也沒有任何假設,信息作為理論基石完全具備最基礎性,完全是基於人類客觀認識的自然發展,也根本性地避免了科學等既往知識方式的局限性。自此,統一資訊理論將使人類的知識方式被大大簡化,人類的所有先理念和知識將被涵蓋和融合於其中。
按照人類所可能認識到的層面,我們把人類的認知所可能的涉及分為宏觀層面、微觀層面、極限層面三種:(1)宏觀認知層面:人類初期的認知層面,此時的人類只能認知尺度大於10^-9m的宏觀物質;(2)微觀認知層面:現代科學體系建立以來的科學認知層面,理論上,此時人類的最小認知尺度為3.2×10^-35m~10^-9m;的微觀物質,而實際上,微觀認知層面目前不可能觸及小於10^-30m的尺度。(3)極限認知層面:統一資訊理論建立以來的認知層面,此時人類可認知1.61624×10^-35m的極限粒子。從中可以看出,人類認知的水平是隨著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深度不斷加深而逐漸提高,這涉及一個由量變而質變的過程。現代科學體系將古代的宏觀認知層面提高到了微觀層面,這是現代科學認知域。統一資訊理論則將人類的認知水平發展到極限世界,這是人類認知的極致狀態,這是一個遠遠高於微觀認知層面的認知視域,它是主體演化到人類狀態時所可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人類以往的包括科學、哲學、宗教在內等所有知識方式日益彰顯出其越來越嚴重的局限性和負面性,人類業已很難再通過這些知識方式獲得重大突破,這表明舊有的知識方式已落實於時代的需求,資訊時代需要有與其相適應的更加先進的嶄新知識方式。統一資訊理論是通過對整個科學、哲學、宗教等人類以往所有知識方式的變革性超越而建立的新型先進知識方式。主要包括信息本原論、極限粒子論、主體程序論3個方面的系統理論,是與資訊時代的新文明意識形態相適應的主導意識形態。統一資訊理論首先論述了信息結構、認識的客觀性、客觀存在的形成等基本問題,解釋了信息(能量子)對於宇宙萬物的始基作用,提出了極限粒子理論,揭示了作為物質極限單元體的極限粒子所構成的物質最基礎層面,說明了物質的質量、時間、空間是基於極限粒子而形成的道理,論述了宇宙所有事物及其現象都是基於極限粒子形成和分解的根據。通過層層深入、由點及面的分析研究,論證了物質的微觀層面、宏觀層面的物理、化學、生物等所有可能述及方面的問題,指出了科學的巨大缺陷,合理性解釋了許多科學所不能解釋的問題。統一資訊理論通過主體程序理論根本性地解釋了生命及其精神形成的原因和實質,指出了進化論的重大缺陷,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構併合理建構了哲學人文社會科學及宗教,使其完全打通了自然、社會之間的壁壘。統一資訊理論由此徹底地完成了對人類自然、精神、社會、宗教等等所有方面的理論統一。
「統一資訊理論」是通過採取大統一的信息理論方式,在研究領域上,既不同於僅僅局限於形上學的哲學、宗教,也不同於只涉及各種具體領域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而是各種內容兼容並包的可統領所有學科的大統一理論和認知總論,這是人類前所未有的第一個完全大統一理論。統一資訊理論認為科學這種認知方式和知識形態在對宇宙本真認識和整體認識上缺乏更深刻的基礎性和更合理的方法性,故科學作為人類認知方式的主導性已經過時,他的主導地位必將被新的更先進的認知方式和知識形態所代替,但是科學還是在應用領域中存在很大價值的,「統一資訊理論」並不否認科學對人類社會進步的作用,但它只能作為處於更先進的認知總論的從屬地位,並以此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統一資訊理論」並不固步自封,而是一種嘗試,希望能對人類認知方式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統一資訊理論建立在非常堅實的基礎之上,在很多問題的解釋上遠比科學更為合理,更能解釋許多未解之謎,統一資訊理論因此而將人類認知水平提高到了極限層面,人類將以此洞悉宇宙萬物,宇宙的萬事萬物由此將變得完全清晰明了。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由於統一資訊理論以絕對正方體的極限粒子作為基礎單元體構建了理論體系,故理論上可以克服現代科學在計算值上的近似值缺陷,從而實現數學計算上的百分百準確,這是現代科學難以企及的。科學將很可能無法抵禦統一資訊理論的巨大衝擊,四大作用力和標準模型基礎的科學大廈將面臨崩潰的局面,為此警告科學界要及時做好應變準備。
宇宙不存在絕對的真理和實證,正確性標準在於其合理性!統一資訊理論的合理性及邏輯簡單性等方面都優於現代科學理論體系,統一資訊理論從根本上否定了支撐現代科學的標準模型和四大作用力,並由此徹底推翻了現代科學理論體系,建立起第一個超越科學、哲學、宗教等人類以往所有認知方式和知識形態的完全性大統一理論。
但即便在這種危機情況下,現代科學卻仍然繼續其已經體系化、框架化、形態化進程,它早已不是通常我們所理解的僅僅是一種思考方法和求真體系。特別是在西方以及國內許多主流體制及話語權的壓制下,現代科學似乎成為了真理的化身,幾乎已經成為凌駕一切話語權的不能質疑的標準體系,如此狀態長此以往,必會對人類認知的發展具有巨大危害性。事實上,隨著時間推移,現代科學的負面作用及各種弊端也越來越突出,由於荒謬性的問題太多,不得已他們提出了證偽法則來驗證科學,這反而使得現代科學被證偽的事例越來越多,不僅四大作用力、標準模型、真空、場被我們證明是錯誤的,即便空間彎曲、多維空間、量子疊加、引力波等所謂的發現也都是極其荒謬的。如此下去,現代科學必然會逐漸越來越深地陷入危機中,科學——這種曾經擁有輝煌成就的認知方式和理論體系大廈將面臨徹底崩潰的邊緣!在這種情況下,當以統一資訊理論為主導的類新的認知方式和知識體系建立的時候,現代科學這種危機四伏的理論體系必將被徹底顛覆也就順理成章了!
現代科學被顛覆後,新的認知方式雖然與之存在藕斷絲連,但總體上卻是橫斷性的,唯有此,才能徹底根除現代體系的種種弊端。
自1959年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子工程學院首次提出「信息科學」這一划時代概念後,科學似乎就想著魔了一樣,幾乎所有學科都在向「信息」看齊,「科學界開始出現一種以信息技術應用為基礎,或者以信息工作為基礎的『信息學』研究熱潮......到今天為止,信息學陣營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統計起來大約有200餘門」。這些名目繁多的「信息學」不僅努力開闢新的領域,而且大有覆蓋所有現代科學所有學科並企圖進行全面超越的趨勢。以「自然科學專業+信息」命名的學科為例,就有代數信息學、代數量子資訊理論、蛋白質信息學、電子信息科學、分子資訊理論、進化信息學、力學資訊理論、生物信息學、信息物理學、信息化學,等等。顯然,學科信息化趨勢在不斷向所有領域進行橫向擴展,不僅如此,這種學科信息化的趨勢也在不斷向縱深發展,這事實上反映了現代科學正在進行一場革命性的運動,一種不斷改變自己的信息化趨勢。
那麼,這種信息化趨勢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筆者認為:人類社會發展具有階段性和適應性,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人類的知識方式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變革,而不能繼續約束在已經成為過去時的現代科學形態的藩籬框架中發展,否則,將會使新的認知方及其知識形態因得不到健康的發展環境而變得畸形化,更可況新的認知方式很有可能是對包括現代科學在內的以往所有認知方式及其知識形態的全面超越,其在認知領域的地位應該是至高無上的,把這樣一種具有極大希望和前景的認知方式置于于科學的框架之下,對新型認知方式無疑會是一種極大戕害,也極為不公平。新陳代謝是宇宙的普遍規律,沒有一成不變永遠佔據統治地位的真理體系,我們應該以一種向上的全新的形態迎接新的認知方式及其知識形態的誕生。
問題在於,我們該如何稱呼這一最新的認知方式和知識形態!如果站在信息化角度上,我們似乎可以將最新的認知方式和知識形態稱之為「信息」或「信息理論」、「信息科學」的,但由於信息這樣一個詞本身歧義較多,很難形成類似於「科學」這個詞語的那種特指性、形態性,再加上信息理論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仍然會被誤以為是科學的一部分,因此而不易於作為最新認知方式和知識形態的稱謂。這顯然是個很糾結的事情,但正是在這種糾結中,我們迎來了新文明運動。
人類認知方式及其知識形態的信息化趨勢,本質上就是新文明逐漸展開的過程,統一資訊理論在其中起到了先導作用。新文明不僅是一種嶄新的超越以往包括現代科技文明在內的以往所有舊文明的嶄新文明形態,而且也是一種以統一資訊理論為理論基礎的涉及認知總論、自然觀、生命觀、人文社會觀、宗教、信息等人類所有認知領域的意識形態,在當代以及未來的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新文明將成為人類所可能涉及的認知領域佔有主導地位的。
新的認知方式及其知識形態是——「新文明的而非科學的」,這句話將會成為新文明時代時潮語言!這表明了新文明人將不會再屈服於現代科學的巨大壓力,而是要開闢出一條完全不同於現代科學卻全面超越現代科學的全新之路。
新文明在作為一種嶄新的認知方式和知識形態時,本質也屬於信息理論,屬於信息革命的產物,但站在宇宙演化的角度上,出於對人類未來發展的整體角度考慮,還因為考慮到現代科學體制各種衰落及頹廢性特徵。我們認為:人類全新的認知方式及其知識形態不應拘泥於信息,更不應拘泥於科學,而應該勇敢地邁出全面超越現代科學一大步,將這能夠帶給人類極大希望的全新的認知方式及其知識形態冠之全新的更加前沿先進的名號——「新文明」。
與建立在在分析思維基礎上的僅僅作為知識形態的分支小類的科學不同,也與自然觀、生命觀、人文社會觀、宗教、信息觀等知識形態不同,新文明不僅一種嶄新的超越以往包括現代科技文明在內的以往所有舊文明的嶄新文明形態,而且也是一種以統一資訊理論為理論基礎的涉及認知總論、自然觀、生命觀、人文社會觀、宗教、信息等人類所有認知領域的具有全面大統一特徵的認知總論和意識形態。因此,與現代科學進行無限學科細化、專業化的特徵相反,新文明是不能進行學科細化和分類的,他是一種整體系統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是一門企圖解讀所有問題的前沿學問,是史上第一個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完全性大統一理論。
新文明與現代科學在價值作用上有本質的巨大區別。現代科學只能承擔維持地球人溫飽乃至富足的人類生存及繁衍的使命,無法徹底解決人類生老病死的基本問題,無法有效地使人類免於毀滅性災難,無法實現衝出太陽系移居外星的夢想。一句話,現代科學不是個可以徹底解決人類基本問題的認知方式,而只能作為相對低級文明的使用工具。未來的希望只能寄託於新文明,也只有新文明才有可能真正承擔徹底解決人類生老病死、拯救人類於毀滅性災難、移居外星的歷史重則。
新文明與現代科學的交鋒只會用事實說話,而不會與現代科學形成辯論對話局面。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知識形態,而知識形態雖有認知水平上的先進與落後之分,但每種知識形態都有自己的規則和判斷標準,同一種知識形態的規則和判斷標準只能適用於本身,卻不能適用於都其他知識形態。在新文明時代,人們雖然還會借鑑包括現代科技文明在內的以往所有「舊文明」的知識和經驗,但在認知工具和認知方法上則依然拋棄現代科學等以往所有舊方式,因為他們這種整體落後的衰退狀態會滯後新文明的發展。
現代科學只是一種視野局限於微觀世界的認識方式,在認知水平及方式方法相對粗陋籠統,猜測性較大;而新文明則大大超越了現代科學的局限於微觀世界的認知領域,能夠深入到宇宙最小物質單元體和最基本非物質單元的極限世界,這是一個可以徹底透視宇宙的認知方式,在這個認知領域中,我們可以做到無限接近絕對真理標準。可以預見,在當代以及未來的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新文明將成為人類所可能涉及的認知領域中佔有主導地位的。
時代早已跨越2000年,目前來到了21世紀20年代。這不僅是一個不同於大工業時代的資訊時代,還是一個嶄新的新文明時代,但人類主流社會至今還停留在400年前大工業時代的科學認知水平上。這是認知方式上的嚴重脫節。繼續下去將會帶來無法預料的嚴重後果,現代科學體系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妨礙和負面作用會越來越大。
現代科學體系已經過時,人類認知方式來到了新文明時代!但是傲慢自大的美國人並沒有認知到這個問題,他們在認知方式上已經逐漸落伍,基於此的美國人文思想也開始逐漸走向頹廢。
二 啟蒙與民主早已落伍過氣,發展與民生才是時代第一主題
前段時間先後有幾位大學教授曾建議我與他們一起搞啟蒙運動,我感到很詫異,問為何?他們說中國現代缺乏理性,應該搞理性主義的啟蒙運動。我思考了一下對他說,歐洲的啟蒙運動是在中世紀宗教佔據絕對主導的情況下的一種理性反叛,具有非常強大的理性及人性內在驅動力,而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現實主義的理性主體存在,宗教一直被儒家等主流邊緣化,根本不存在對宗教反叛的理性主義訴求,何以能夠產生以理想主義為主要內容的啟蒙動力?再者,現在也已經遠不是中古和近代社會的那個蒙昧落後的時代了,資訊時代背景下的認知水平已經遠高於那個時代,除了那些認死理的人之外,又有多少人還是那種非理性的蒙昧人哪?另外,站在信息學角度上,理性與非理性都是信息的有序排列,非理性也是信息程序的自然排序結果,故非理性的深層實質也是理性的,非理性不過是加強版的理性而已。我覺得,只要不再出現類似於文革的狂熱或其他強化的人為運動,目前的中華總體上還是理性的合乎發展規律的,沒有必要再搞理性啟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強行搞理性啟蒙,其實質和結果反而轉變為非理性的了。據此,我認為現在搞啟蒙運動根本不合時宜,也肯定缺乏這樣的動力,註定要失敗的。
這些建議中國搞啟蒙運動的人大多數都是些有文化涵養的知識分子,他們的主觀願望是好的,方式也是溫和雅致的。相比之下,那些到現在還頑固堅持搞西式民主的人則就十分激進或是不懷好意了,但如果按照他們方式,中國將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中。
民主制度天生卑微也並不先進。對人類而言,民主原本是一種很古老的議事制度。民主制度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存在,那個時期稱之為原始民主制度,中國三皇五帝時代的「禪讓制」就是一種民主制度。現代民主制度則起源於西方的海盜「文化」,由於歐洲資源貧乏,他們生計的很大一部分就主要靠四處侵略掠奪的海盜活動予以維持。而海盜活動也是需要協作和共存的,他們既不能相互殺死對方,又需要彼此合作,於是所謂的西方民主就誕生了。因此,現代民主理論的來源就是強盜的分贓理論,根本沒有什麼先天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民主就比較適合於歐美等家靠侵略掠奪發達起來的列強,而對於那些天生勤勞良善的民族來說,就顯得水土不服,事實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人類歷史上任何大的事物都是在時代潮流下展開的,但時代潮流從來都沒有永久不息的,而是很快又被新的時代潮流淘汰,這就是歷史規律。幾個世紀前,歐美在黑暗的中世紀背景下,自由與民主確實有一定的時代價值和意義,但這個運動是在當時那種蒙昧落後的時代背景下展開的,是與工業時代相適應的。即便如此,西方在這個民主展開過程中,也是付出了好幾個世紀的代價,無數的戰爭,生靈塗炭,人類社會的巨大動蕩不安。
目前,人類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人類早已沒有了歐洲中世紀後的那種時代背景和機制了,西方的那種啟蒙與民主在當代已完全沒有任何合理性和動力可言。落花流水,西方的那種大規模的民主運動宛如昔日黃花,已是腐朽老古董,完全落後過時了。發展與生存才是資訊時代的第一主題,在這個時候,如果再鼓譟這種早已經過時落後的西式民主,將無異於開歷史倒車,不僅荒謬絕倫,也具有極大的破壞性。
西方的民主其實質一定是「政黨惡鬥」。由於生存競爭,普通老百姓根本玩不起政治,西方大民主沉澱的最後結果,必然是在大財閥支撐下的幾個有實力的政黨惡性競爭,這可以說是一種自然規律,根本無法避免。民主的原本意義是通過集思廣益為大家謀福利,但現在的西方民主已經完全脫離了民主的本義,民主政治完全是在為政黨私利服務,中心議題就是「票選」,其結果就是各方均千方百計地反對對方的提議,此所謂「逢敵必反」,而無論對方政黨提議是否真的造福本性、是否真的合理,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
美國的兩黨鬥爭純粹就是為了爭奪選票,他們在互黑對方政黨方面均無所不用其極。臺灣民進黨就是「逢中必反」,哪兒還會考慮兩岸的福祉。在這種情況下,恰恰正是被許多西化人推崇的民主制度,反而成就了許多制度上弊端,導致在很多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的決策上相當遲緩。比如,由於他們存在很強的政黨內鬥,致使他們要建一條鐵路、一條公路,甚至一座樓、一個機場,都要經過複雜悠久的程序,而且出於彼此相互反對的出發點,就會直接導致相當一部分提案是不能通過的,或者盡最大可能性延緩提案的通過,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發展進程,這也正是西方基礎設施越來越落後於中國的原因所在。
縱觀世界,所有的西方國家都陷入了「政黨惡鬥」的惡性循環中,無一例外,老百姓的福祉在其中被無限邊緣化。與其說西方實現的民主制度,倒不如說西方實行的是非民主的「惡鬥」。民主制度顯然只不過是一種理想化的理論觀念,稱之為「政黨惡鬥制度」更為合適。
西方強行在非西方世界推行西方的民主模式其實就是一種民主原教旨主義,具有強行歸併性,結果給世界帶來很多問題和災難。蘇東劇變後,在歐美的主導下,第三世界許多國家在90年代開始搞了所謂民主化進程,但結果卻這些國家基本上都立馬進入民生凋敝狀態,許多國家陷入戰爭狀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厄瓜多和秘魯、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紛紛開打,蒲隆地和盧安達內部開始大屠殺並導致一百多萬人喪生,後來的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無一不陷入恐怖主義的天堂,戰爭持續加劇。2003年,小布希發動伊拉克戰爭,當時他推出了阿拉伯民主改造計劃,稱恐怖主義的根源是因為阿拉伯國家沒有成為民主國家。但到了2006年,小布希將這一計劃暫時擱置,因為這一年巴勒斯坦一人一票選出的哈馬斯政權在美國人眼中是一個恐怖主義組織。到了2011年前後中東出現各種亂象時,美國又開始推動中東地區所謂的第二波民主化,即阿拉伯之春,但結局眾所周知,阿拉伯之春變成了阿拉伯之冬。上百萬甚至更多的難民已進入歐洲或時刻準備流向歐洲,成為了歐洲今天最頭疼的政治難題,把歐洲政壇搞得亂成一鍋粥。估計目前土耳其至少有300萬來自中東地區的難民等著進入歐洲,整個北非至少還有300萬難民等著隨時湧向歐洲,這其實是歐美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可以肯定,自20世紀以來,西方在第三世界所推動的民主運動總體上就是一個歷史大倒退,無一成功先例。有人可能認為西方的發達是基於民主制度,這種觀念完全是本末倒置的。西式民主不僅沒有給東方帶來好處,給西方的益處也並不大,他們目前的發達經濟與是否民主並無直接關係。
首先,現代科技是西方發達的最主要關鍵;其次,西方現在的成就有相當大部分是來自於侵略掠奪的積累,美國現在的掠奪性其實更狠,其百分七十以上的虛擬經濟需要全世界為他買單,靠得就是美元霸權和軍事威脅;再次,許多西方國家還是在發達以後才走向民主的,比如德國、法國、英國、日本在資本主義初期就是君主制國家,他們有的後來甚至還建立過法西斯獨裁統治。
令人唏噓的是,這種被理想化的民主制度即使是在西方發達國家也從來沒有實現過,更多的現實是近些年來西方國家民主理想與現實的嚴重脫節。歐美許多國家也是在經濟發展起來以後才開始展開民主憲政,歐洲到現在還有許多國家保留君主立憲制,這事實上說明這些國家直到現在也還沒有真正實現自由民主平等。在這些國家中,黑金政治,政黨惡鬥,爾虞我詐,民主早已經變成了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利昂·帕內塔2013年2月13日就議會的惡鬥憤怒地對記者說:「我過去總感覺,國會領袖以及無論哪位總統,當涉及這個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時,都願意合力解決那些問題。總是有一些界線,……我認為,眼下的狀況太卑鄙了。」美國《外交》雜誌2013年1/2月號刊登著名專欄作家法裡德·扎卡裡亞的文章《美國還有救嗎?》,他寫道:「正如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所說,(美國的)問題是現行政策有利於熱心維持現狀的利益集團。改革要求政府必須將國家利益置於這種狹隘利益之上,而這在民主國家裡越來越難做到。」奧地利《標準報》2012年12月22日刊登題為《精疲力竭的民主政體》一文說:「在越來越多的歐洲人看來,作為國家形式的民主政體——其權力來自於人民——已經不復存在。權力不再來源於人民。人民雖然還被要求參與選舉,但這與是否意味著確實有選擇的權力無關。」
西方所謂民選的實質就是通過政黨惡鬥的黨選,根本不是實質的民選。因為西方的任何人參與選舉都需要通過政黨的力量,選民只能通過幾個大政黨推薦的幾個人中選一個。在這種情況下,即便這些政黨所推舉沒有一個符合人民意願的,也只能從幾個最差的選出一個相對較好的,而這個人有可能根本不是人民心中的那位。這顯然不是真正民選。無奈之下,西方民主也是奇葩朵朵,比如歐洲曾經有城市選出一狗當市長。
西方許多政客一直把自己置於道德的制高點,今天說這個國家不民主,明天說那個國家不自由,其實質不過是利益爭奪和霸權,為了壓制他國崛起而進行所謂的零和博弈。美國毫無廉恥地宣稱「美國優先」,充分暴露了他們霸權主義和利益至上原則。在他們看來,中國因為沒有實行多黨議會民主,所以中國的政權是不合法的。對此混蛋邏輯,西方也有頭腦清醒的人予以駁斥。
英國經濟學者、《當中國統治世界:西方世界的終結與世界新秩序的誕生》一書的作者馬丁·雅克2012年11月2日寫道:「你可能認為,一個國家或政府的合法性或權威性幾乎全是由西方式的民主功能所帶來的。但是,民主僅僅是其中一個因素。民主本身並不能保證合法性。」他舉例說,現在西方有許多國家頻繁選舉,似乎程序上是合法的,可是相當大比例的民眾不信任政府,合法性又體現在哪裡呢?此外,還有些學者一直在探討政府的合法性問題,他們大致歸結為5條:第一,這個政府是否有號召力,提出奮鬥目標,並得到大多數人的擁護?第二,國家經濟發展滿意度高不高,老百姓生活是否改善或有改善的前景?第三,文化傳統是否有利社會的和諧和理性處理社會矛盾?第四,大多數人在自由和秩序方面的感受如何,是否覺得自己是社會的主人和平等的一員?第五,政府是否能體察民情,並及時、妥善地回應老百姓的要求?
由此看來,合法性並不僅僅取決於這個政府是否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
民主固然是個好東西,但也有時代和環境的適應性問題。中國在上個世紀初中葉有過一段絕佳的民主化時機,但由於種種原因我們錯過了時機,緊接著我們就來到了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而這個時代是不允許有較大不穩定因素的。假如我們在這個時代搞西方的大民主,那麼其結果就一定會陷入長期的混亂狀態,戰爭頻仍,百姓流離失所,經濟無限凋敝。
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因為中國在幾千年的不間斷文明史中,已經形成了固有的發展規律和機制,面對外來的西方文化必然需要一個長期的不適應過程。此外,不同於小國寡民,作為大國的中國不亂則已,一亂就將是幾十年、幾百年的時間,中國歷史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規律。在爭分奪秒的高速發展的高科技時代,如果中國真的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那就意味著一個長時間的巨大災難人為降臨到中國人民頭上,中國將會被西方徹底甩掉,再沒有可能趕超西方,從此永遠淪為貧窮落後的不發達第三世界,而最終被時代淘汰。
制度的優劣與否要看民生!這是唯一的標準!因為無論你主張西式民主還是非西式民主,其中心點一定會落實到民生,這一點我想應該是公認的。制度不過是為民生服務的模式,需要什麼制度完全應根據民生的時代適應性、國情、生活環境予以靈活確定,而不能一味認可某種制度就是好的。有利於民生的制度就是好的優秀的,不利於民生的制度就是邪惡的。如果一種民主制度不能為民生服務,反而成為民生的絆腳石,那麼這種民主就是惡的!中國人也是希望民主的,但這種民主只能是為民生服務的、輔助性的,是中國式的民主。
有人認為民主應該包含在民生之中,民主也是一種精神民生,以民生去替代民主是一種錯誤的思維。其實這種思維才不正確的。從歷史總體上看,西方民主制度與民生基本是完全對立的。根本原因在於,西方的民主其實質就是政黨惡鬥,他們所有的目的完全是為了選票,而根本不是為了民生。
中國西化人和西方反中人士的荒謬強盜邏輯。他們的基本邏輯就是:無論你民生搞得多麼好,只要不按照他們的西式民主模式走,那一定都不好!為了這毫無釐頭的強盜邏輯,中國西化人和西方反中人已經完全蛻變為極端詭辯的人士,他們會千方百計地帶著放大鏡、通過各種渠道尋找中國哪怕是一點點小錯誤,然後予以誇大事實、捏造熱點、惡意造謠誹謗,極盡中外所有典型的小人之能事。比如,他們會無視美國每年數萬人死於槍下,無視今年數萬人死於流感,無視經濟乏力、民生凋敝、恐怖主義泛濫、治安狀況惡化,等等,面對這些明顯是制度帶來的問題時選擇性失明,不去想辦法改革制度或予以譴責,卻往往抓住中國的一人、一事、一皮毛等無關緊要的事無限放大。對此,你們通過推特、臉書就可以看到,他們每每的許多編造都肆無忌憚和荒謬地到了極點,卻認為這是正義的。香港暴徒到處打砸燒殺的場景歷歷在目,許多人卻自以為這是所謂「勇武」和民主「鬥士」,甚至還有人被自己的愚昧野蠻感動得痛哭流涕,好不荒謬可笑,既矇昧無知又可憐可恨,完全喪失了基本的人倫、是非觀、道義、價值。
一場大疫徹底暴露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巨大弊端。擁有發達先進的醫療水平和醫藥配置的西方在新冠疫情方面居然表現最差,現在新冠確診總數前八位都是歐美西方國家,而且遠遠把其他國家甩在後面,美國表現的尤為糟糕。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恰恰是西方引以為豪的民主和自由所致。
西式民主制度下的政黨利益非常狹隘,制度決定了西方根本無法產生真正服務於人民利益的政黨。所有的政黨完全只為了黨同伐異的私利,西式民主的性質註定了其實質就是政黨惡鬥,而從根本上枉顧民生,這次疫情充分暴露了他們所謂民主制度的暗弱,看看美國就明白了。這次大疫是前所未有的兇險,數百萬人感染,幾十萬人死亡,但即便如此,他們各個政黨仍然念念不忘的是他們的政治惡鬥,他們所有的精力幾乎都用在甩鍋中國、抹黑對手、爭取選票方面,這必然使得他們的應對疫情方面搞得一團糟。
自由主義的意識流同樣危害巨大。一個很明顯的事實,中國、朝鮮、越南等社會性較強的國家在疫情防控方面表現的較好,而歐美等受自由主義影響嚴重的國家則表現的越來越差。西方許多國家在應對疫情方面呈現出一邊倒的失控狀態,失業率越來越高,社會動蕩不安,槍枝泛濫成災。但即便在此時,西方社會仍然表現出過度崇尚人權和自由的態勢,老百姓對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並不配合,並由此掀起抗議政府限制自由的浪潮,而這恰恰是造成疫情迅速蔓延的非常重要的要害點,這是自由主義最直接的惡果。
人類之所以為最高級的動物,根本原因在於其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性群體,反過來也是一樣,動物的發達程度與其社會性程度成正比。基於此,人類要想不斷走向發達,就必須很好地服從社會規則並各司其職地做好社會分工,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反之,如果一味地過分強調自由主義而忽視群體性,那麼其最終結局一定是破壞社會性結構並走向倒退和衰敗。但在疫情危機下,我們發現如今的西方社會卻仍然把自由看成了至高無上的金科玉律,這種論調尤其在抹黑中國的時候會更加虛張放大。這絕非好事,而是要最終害死西方自己的節奏。
自由主義是一種以自由為主要政治價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主要有古典自由主義、主張國家幹預的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三種形式。自由主義主張,國家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都應以維護個人自由為目的,反對任何形式的專制,無論是國家的、教會的,還是社會習俗的、輿論的,生命、自由和財產是公民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公民享有廣泛的自由權,國家應實行代議制民主,國家權力必須受到限制,國家為保護公民權應實行法治與分權。
自由主義表面上看是很光鮮的,因為他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人類不受約束的私慾,看起來很人性,但事實上自由主義的主張是與西方資本的擴張本性相適應的,自由在經濟層面上的實質是自由地進行資本擴張。自由主義過於高估了人類的能力,以為人類可以向大自然索取一切,西方資本可以向外自由地擴張並佔據人類的制高點。不過,這種自由思想在卻在東方碰壁了,而且事實上也證明了資本根本沒有無限自由的擴張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西方也開始了反思,自由主義進入了主張國家幹預的新自由主義,西方人也開始意識到自由主義的弊端。但是,由於西方世界過慣了自由擴張經濟、自由支配第三世界的生活,他們天然地認為西方人不僅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應該自由自在地支配世界,這使得他們骨子裡所形成的自由擴張本性始終在不斷張揚。
就基本的生物界層面而言,自由主義也根本不是一種先進的思潮,相反卻是一種與動物性本能相適應的相對落後的意識形態。自由程度往往反映了其野蠻本性的高低,生物的自由程度往往與其生物進化度成正比,這是因為社會性越高的生物其自由度越低,而社會性與物種發達程度成反比。比如靈長類和一些進化程度較高的社會性就較高,而進化度較低的物種社會性往往很低。生活在猿猴群體的個體需要服從其集體制度,其自由程度就相對較低。但是,鳥兒可以在天空自由翱翔,魚兒可以在水中暢遊,其他的低等生物更是活的自由自在,他們絕大部分除了在交配時發生群體聚集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是獨來獨往。當然,也有低等動物的群體性聯繫比較密切,比如蜜蜂,但這類動物群聚其實只是出於一種最基本維持生存的本能,而與高級動物的社會性有本質區別,他們所謂的群體毋寧說是一個整體。
因此,站在生物學角度上,我們認為西方的自由主義其實是與其進化度較低有關聯。事實也如此,根據有關的生物學考證,相比東亞人,白人與黑人的進化相對不夠完備,而在平均智商而上,西方人和黑人都要低於東亞人。在很大程度上,西方人對自由的追求實質上反映了他們那種長期以來形成的海盜般自由自在的野蠻掠奪本性。
總之,美歐在高唱民主自由方面的確是竭盡全力,但他們的目的其實不過是撈取政治經濟私利,或者要用來藉此作為遏制中國等新興力量崛起的工具,以便來維護他們的霸權和高高在上的地位。然則,他們根本不清楚其所鼓吹的民主自由理念這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舊時代花瓶而已,而根本不具有時代的先進意義,因為人類文化已經來到了更具有現實價值和意義的發展與民生時代。發展與民生才是第一要義,才是最高的普世價值所在。但美國人對此根本看不懂,他們只會一個勁地為了他們那種虛偽和虛無的所謂民主自由而亂鬥、爾虞我詐、造謠抹黑,看看他們最近在大選中如同動物般的惡鬥吧!那無疑就是個喜劇和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