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鶇為什麼能對藍貓有的放「屎」?這段愛恨情仇可能我們都想錯了

2021-01-07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

藍牙眼神警覺地蹲在落地玻璃窗前,一面持續發出「咔啦啦」這種咬牙切齒的聲音。此時此刻,人類的語彙很難描述這隻藍貓出離的憤怒。

線索在窗外。「戰場」另一邊,有一隻全身墨黑的烏鶇(blackbird)時不時飛掠。它有「子彈」——它的屎,每次路過藍牙的領地,就一通甩屎到玻璃上,留藍牙獨自在屋子裡暴躁。

說來奇怪,藍牙的姆媽有兩個貓——一個英短QQ,一個藍貓藍牙。兩個都是男生,性格很不一樣:QQ非常溫柔,姆媽有時候都嫌棄它「略娘」;藍牙不同,它是直男中的「戰鬥機」。

QQ

然而到目前為止,「戰鬥機」沒有佔到半點優勢。

每年春夏鳥類繁殖季,藍牙和烏鶇都要這樣無接觸地作戰幾個月。如果沒有這塊落地玻璃,小小烏鶇的屎,回回都能不偏不倚扣在Mr.藍牙的腦袋上。

但就算屎只是甩到了玻璃上,也叫姆媽也很生氣啊,實在太難清洗!

藍牙的故事傳遍編輯部,我們出於各種好奇,想去請教科學家來分析分析。

雄性烏鶇 Nature Spot

誰挑釁誰

關於這場戰鬥的起因,我從一開始就犯了方向性錯誤,我冤枉了藍牙。

比起小鳥,藍牙總歸貓高馬大,而且貓天生愛抓鳥,我就認為是貓招惹的烏鶇。

鳥類學家陳水華說:「我想應該是反過來,是烏鶇上門先來挑釁的藍貓。這隻貓出於反擊,發出威脅、恐嚇的聲音,企圖嚇退烏鶇。」

藍牙

事情就變得更加有意思了——

要知道,在城市裡,鳥類和貓是天然的宿敵。陳水華說:「貓是可以上樹的、會捕殺鳥類的動物,它們是城市鳥類的主要殺手。」

「特別是城市裡沒人管的野貓,對於鳥類來說是很大的威脅。」有研究顯示:在澳大利亞每年有3.77億的鳥類被貓捕殺,在美國,這個數字超過了13億。

烏鶇是在樹杈上作巢的鳥。所以從物種對立關係來講,同是生活在杭州市文三街道這片市區繁華區塊,貓對烏鶇絕對能夠構成威脅。

那為什麼烏鶇看到貓非但不躲,還要上門先來挑戰天敵?

欺軟欺硬

有一個疑問可能你們也會有:烏鶇會不會知道藍牙是一隻沒有辦法突破玻璃而躍出來的家貓,所以欺軟怕硬?」

陳水華說不會。「烏鶇對各種貓有天然的仇恨。」它們現在的攻擊行為,很有可能是先發制貓,即便這隻貓沒有攻擊、威脅過它們。

「如果貓能夠和烏鶇正面交鋒,會怎麼樣?」我想替藍牙扳回一城。

哎,科學家告訴我的事實很殘酷:基本上,貓要輸掉。

藍牙

從貓的角度講,「即便是在野外,貓更擅長偷襲鳥類,而不是正面攻擊。」貓科動物的足趾下的厚肉墊,能使它們行走時悄然無聲,便於偷襲、捕捉獵物。正面捕獵,貓在速度和活動高度上,優勢不大。

更要命的是對手是烏鶇的話,這架勢,如果是正面相對,貓很有可能會退讓。

去年,陳水華在「TEDx杭州」沙龍上作關於城市鳥類保護的演講,當時他講說「人們要管好自己家裡的貓,不要讓它跑到外面去。假如管不了的話,最好給貓帶上這樣的彩色項圈。因為最新的研究,貓戴上這樣彩色項圈的話,它出去就抓不到鳥類,鳥類老遠就發現它了。」可是,在烏鶇面前,似乎都是浮雲了

所有的一切都只會指向一個答案:烏鶇實在是太兇了。它們完全可以做到欺軟欺硬!

「出於保護雛鳥,它們和誰都吵架。」陳水華說。

烏鶇雛鳥

對,烏鶇如果發現巢穴、雛鳥受到威脅或者遭到破壞,它們會與everyone戰鬥,毫無畏懼,持久戰。

有的放「屎」

繼續講藍牙的戰事。

藍牙每天在窗邊蹲著例行放空,它的露面,很可能就已經妨礙了烏鶇——的育兒好心情。

沒有道理,看你戳。所以烏鶇要挑起戰爭。

那麼藍牙作為男子,不肯認輸的咯,它開始在窗邊張牙舞爪、罵罵咧咧的,戰爭就這麼一來一回打起來了。

接下來的話題,稍微有點點味道,但是滿有趣的,這也是科學家認為藍牙姆媽提出的兩個非常好的科學問題。

姆媽問的是——

1、烏鶇為什麼可以邊飛邊甩屎?

2、為什麼它們甩屎甩得這樣精準?

鳥屎 mentalfloss

陳水華說,烏鶇向藍牙甩屎,不是一般的拉屎行為,而是攻擊行為。「它們甩屎的過程是有目標的,這也解釋了它們的屎落點為什麼很準,它就是針對貓去的。」

所以烏鶇是在空中有的放「屎」,而不是揣著事先準備好的「屎子彈」,再作定向投擲?

這件事太讓人好奇了,鳥類為了減輕重量自由地飛行,原本進化出了許多特殊的機制。比如,它們的骨頭非常輕,腸道也不儲存糞便,它們會在日常飛行中隨時排洩掉。

但是為了作戰,烏鶇會有目的地在體內儲屎。待到敵人出現,再集中進行空中排洩,並且能夠做到精準射擊。

識別人臉

上文提到的烏鶇可以和everyone作戰這件事。

「everyone」很可能突破了你的想像。烏鶇的敵人,可以是貓、狗;可以是別的鳥;甚至可以是人。

出於本能,少年用手去擋烏鶇,防止傷害到自己

1990年代末陳水華攻讀博士期間,曾經幫忙分析了一樁少年被襲事件。「一個少年捅了樹上的烏鶇巢。後來他每次進出家門,都會受到烏鶇的攻擊,不是甩屎就是衝著他發出尖利的叫聲。」陳水華回憶起來說,少年後來進出家門都要撐傘,才能抵禦烏鶇。

少年和別的人走在一起時,也能被烏鶇認出來?

「是的。很多鳥類具備人臉識別的能力。」

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學家John Marzluff團隊曾經做過一系列實驗,證明鴉屬成員(雖然也長得黑乎乎的,但是烏鶇不是鴉屬,是鶇屬)能認人臉。

當實驗者戴上時任美國副總統切尼(小布希總統的副手)的面具(下圖左一)時,不會特別去打擾烏鴉;當他們戴上醜陋的穴居人面具(下圖中、右一)時,就去誘捕並綁了校園裡的七隻烏鴉。

烏鴉們顯然記住了這張醜面具。結果,不管研究者是戴上帽子,還是把面具反戴,都會被一群烏鴉追著「痛罵」。而戴著切尼面具的實驗者,完全平安無事。

2012年發表在《PNAS》的一篇論文中,John Marzluff團隊進一步通過對烏鴉的腦部掃描實驗發現:當烏鴉看到它們認識的一張面孔時,大腦會像人類一樣,表現出相應的情緒。

烏鴉在看到捕捉它們的人的面具後,大腦中和恐懼有關聯的區域被激活;而提供它們照顧的人所佩戴的面具,觸發了烏鴉大腦中與聯想學習、動機和飢餓有關的區域。

由此科學家證明了烏鴉能夠識別人臉,並且可以把視覺線索與期望和情緒整合起來,從而改變行為。

烏鶇很有可能也具備同樣的臉譜識別能力。而繁殖季節,烏鶇特別容易動怒。陳水華說,當上家長的烏鶇們,會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增強攻擊力——雌雄烏鶇都一樣,因為它們是共同撫育小鳥。

我們藍牙該怎麼辦?

「躲在家裡就可避免。」陳水華說,長久的和平是不存在的,烏鶇和貓有世代血仇,它們的巢會不斷被貓偷襲,它們就會怨恨一切貓。

藍大爺,夏天還是去空調間裡頭涼快涼快吧。

相關焦點

  • 吃瓜:老皮、芋君的「愛恨情仇」,誰對誰錯終有定奪
    老皮代打事件 老皮和芋君的「愛恨情仇」。 首先是最近的新瓜「代打事件」,最初一名抖音ID為「早睡多喝熱水」的UP主,在打遊戲是遇到了一個遊戲ID為「老皮低調回來」的國服程咬金玩家,該玩家掛機坑了他一把,然後這位up主發了一期視頻,並艾特老皮,詢問這是不是他?
  • 《教父》體驗黑手黨的愛恨情仇
    《教父》體驗黑手黨的愛恨情仇對於黑社會,應該大部分人們心中的印象都是很殘暴,都會認為那些人都是非常血腥的亡命徒吧。黑社會在哪個國家都是社會動亂很重要的原因,可也沒哪個國家真正是說自己國家裡面沒有黑社會的,這些黑社會都是非常的隱秘和頑固的在世界的每個地方進行著自己每天的事情。
  • 烏鶇為什麼怕人養不熟?可能是你方法不對頭
    貌不驚人的烏鶇,其實是唱歌天才烏鶇,其實整個鶇科的鳥,都一個德行,那就是極度膽小神經質,有時候膽小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比如你拿任何一個它沒見過的東西,都會在籠子裡亂飛亂撞半天。這種性格的鳥,要想獲得它們的信任,確實困難些。但也不是說就真的不能養熟,更不是很多人說的那樣,烏鶇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其實,烏鶇雖然膽小,但也是可以養熟的。我是去年開始第一次養鳥,養的就是烏鶇,什麼經驗都沒有,小白一個,不斷摸索下來,我的烏鶇小黑,雖然養的也不是特別熟,但也基本算可以了。話不多說,無圖無真相,先上幾張圖看看:
  • 烏鶇並非暴躁平頭哥,被烏鶇攻擊了怎麼辦?詳解烏鶇攻擊人的原因和防範對策
    例如鶇龜先生飼養的烏鶇小黑,是從小養大的,和家人也都很熟悉。但如果哪天你換了身衣服、剪了個尺度大點的頭,就能將它嚇得「大小便失禁」。任何一個它以前沒有見過的人或物,都有可能被「嚇得屎都出來了」,其膽小的模樣,令人啼笑皆非。
  • 被烏鶇鳥屎攻擊了怎麼辦?烏鶇襲擊人的原因真相、方式和防範對策
    於是,烏鶇就有了鳥中「平頭哥」的稱號。熟悉烏鶇的都知道,這是一種極度膽小的鳥。膽子能小到什麼程度呢?例如鶇龜先生飼養的烏鶇小黑,是從小養大的,和家人也都很熟悉。但如果哪天你換了身衣服、剪了個尺度大點的頭,就能將它嚇得「大小便失禁」。任何一個它以前沒有見過的人或物,都有可能被「嚇得屎都出來了」,其膽小的模樣,令人啼笑皆非。那麼如此膽小的烏鶇,為何會去攻擊人呢?
  • 唐韋星和申真諝的愛恨情仇:唐韋星發揮抗韓本色,輕取申家二少爺
    就在日前,在農心杯第22屆比賽中,唐韋星不敵申真,首次參加農心杯贏虎丸敗給小申,唐韋星不僅在農心杯取得了申真的第一場勝利,還讓兩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再度升級。接下來,由杏林博客為大家盤點一下唐韋星與申真的「戀情」。
  • 經典民國文,風煙亂世,美人如花,動蕩歲月裡的愛恨情仇
    經典民國文,風煙亂世,美人如花,動蕩歲月裡的愛恨情仇亦箏笙內容摘要:「打死他!打死他……」少年們的聲音在嘈雜的碼頭上並沒能引起太多的注意,在這樣動蕩的年月,殺人流血都並不少見,更何況這只是一群男孩子之間的小小鬥毆。人們帶著司空見慣的神情,在夕陽的餘暉下神色匆匆的上船下船,並沒有任何人去留意,那一片小小的混亂中央,男孩子手心當中死死捏著的饅頭。「哎,你們幾個當心點兒,這可是督察長夫人託人帶回來的洋玩意兒,要出個什麼閃失那可有得受的!」
  • 為什麼科樂美總被罵?源自於與小島秀夫的愛恨情仇
    6月19日《血汙:夜之儀式》正式上市,這讓小編想起製作人五十嵐孝司正好也是《惡魔城》的製作人,1989年的《惡魔城》對遊戲玩家造成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還是有許多玩家為了它為之瘋狂,由於五十嵐孝司先生在2014年3月時表示「已經離開了任職超過20年的科樂美 」並決定自己開辦遊戲工作室
  • 猛禽與萌禽:中國人與貓頭鷹的愛恨情仇
    中國人與貓頭鷹之間,到底有何愛恨情仇,且聽我來分析分析。仰韶文化 鴞面像縱觀中國歷史,鴞類題材的藝術品並不受青睞。但若追溯到商代或上古時期,鴞陶、玉鴞和鴞題材的青銅器還是不少,且工藝水平極高。中國最早的鴞形藝術,分別是出土於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的陶器和紅山文化玉器。
  • 烏鶇真的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嗎?這是誤解,百舌鳥愛撞籠和反生另有原因
    當然,以上這些話題,和我們今天要說的,簡直都不叫個事兒。烏鶇最讓人望而卻步、無可奈何、頭疼至極的,是它那「撞籠、反生」的秉性。哪怕你是剛出殼就開始養,一把屎一把尿把它拉扯大,也難免會「見人如見鬼」,在籠裡瘋狂亂撞,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反生」,因此烏鶇又有了「養不熟的白眼狼」之稱號。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 1789年創造歐姆定律的那個男人,譜寫出一首關於愛恨情仇的詩
    在開始今天的探索之前我們一起來做一道選擇題:愛因斯坦和一群物理學家在天堂玩躲貓貓~愛因斯坦發現了伏特,於是跑過去一把抓住他說:「伏特,我抓到你了!」伏特說:「不,你沒有抓到我。」愛因斯坦低頭一看,原來伏特下面趴著一個安培!那麼,請問愛因斯坦究竟抓到了誰?
  • 八首如夢令:喜怒哀樂皆如夢,愛恨情仇俱隨風
    行走孤獨的生命旅程,踏出的每一步都在如履薄冰。而我們卻仍然害怕,在哪個未知的夜裡,真的可以拋卻一切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真的可以迎來最終的紅塵如夢方醒。生命在寂寞中誕生,人生在矛盾中前行。卻無法捨棄靈魂的尋找,和對夢的憧憬。喜怒哀樂皆如夢,愛恨情仇俱隨風。多少盪氣迴腸,散盡前緣風雨中,都成空。古典君分享八首《如夢令》,歡迎詩友及讀者朋友們留言指教。
  • 冬季烏鶇不愛叫,可能是母鳥,掌握3個變化特點,輕鬆分辨所養的烏鶇...
    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季節,天寒地凍,並非所有人都喜歡。但對於飼養烏鶇的朋友們而言,這又是一個耳朵開始享受的季節。到了冬季,也就意味著到了烏鶇的鳴叫期。從冬天一直持續到來年春夏季,我們的耳邊總能縈繞著烏鶇那優美動聽的鳴叫聲。不論是當年的雛鳥,還是養了多年的老鳥,此時每天的大部分時間,烏鶇都應該一展歌喉,在放聲歌唱。
  • 這部沒有人的紀錄片,卻比任何大片都要驚心動魄,看見愛恨情仇,治癒...
    我們也常常覺得植物不會說話,很被動,也不會思考,但如果看過這部紀錄片,就不會這麼想了。在鏡頭下,植物們也有愛恨情仇。她們繁衍生息,不言不語,卻有千山萬水的深情。你甚至能在片子中聽見蠶的咀嚼聲,有些愛真的是太驚悚。沒有任何植物想以這種方式被「愛」著。於是,桑葉會啟動第一道防禦體系:放乳汁。它含有一種蛋白酶,能讓昆蟲消化不良甚至喪命。但野蠶毫無反應,「愛的進攻」仍在繼續。於是,乳汁中的蛋白酶會合成新的生物信號:氣味。並把信息傳遞給周邊的盟友。「蠶,你完了。」有種愛,叫做相愛相殺。
  • 蝦頭裡面都是「蝦屎」?原來一直都理解錯了,別再吃錯了
    怎麼還能做成菜,非常好奇,然後就問了服務員,服務員說自己剛來也不清楚,需要去問問廚師再過來回復,所以一直也沒動那道菜,過了沒一會,服務員上另一道菜的時候說師傅說了,蝦頭也能吃的,嘗嘗就知道了,蝦頭裡面的「蝦黃」可是好東西。然後抱著試試的態度嘗了下,沒想到味道確實不錯,所以才知道蝦頭原來也是可以吃的。那麼有人問,都說蝦頭髒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蝦頭裡面不是都是蝦屎嗎?
  • 這是「蝦膏」還是「蝦屎」?老漁夫告訴你,別再吃錯了
    我喜歡紅燒大蝦,如果能吃到一斤蝦,就可以做大鍋獎勵家人,是不是很美。蝦很好吃,但吃蝦有很大爭議,蝦頭可以吃嗎?黃色的東西在蝦頭「蝦膏」還是「蝦屎」?有人說蝦頭裡面是「蝦膏」,類似於蟹膏,可以吃,而且美得流油。也有人說,蝦頭內臟發達,黃色的東西是蝦屎,不僅噁心,而且對健康有害。你覺得「蝦黃」扔掉或吃什麼?
  • 這家外國航企在疫情期間的愛恨情仇
    可能是在百歲大壽之年卻面臨破產的哥倫比亞國家航空,也有可能是陷入假飛行員醜聞的巴基斯坦國際航空。維珍澳洲航空的「愛恨情仇」主要發生在疫情期間,但是還是得先從疫情前說起。積累已久的負債「虧了」、「又虧了」、「仍然在虧」,這就是維珍澳洲航空近年來的寫照
  • 自古紅藍出 CP,UCLA和USC的恩怨情仇,比電影還精彩!
    平時嚴肅的話題說了太多,今天我們來說點八卦。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美國很多大學之間,尤其歷史悠久的同量級名校之間,經常會出現兩兩結(配)梁(對)的情況,例如 MIT vs 哈佛、哈佛 vs 耶魯,還有我上回寫過的著名紅藍 CP 斯坦福和伯克利。
  • 可能這人間煙火,風花雪月太好看,連愛恨情仇都浪漫!
    可能很難再遇到你這樣的人了吧,畢竟也不希望在遇到了。這一次感情和尊嚴,我選擇尊嚴。我對你的感情,你能懂就懂吧,畢竟新鞋穿了會舊;一首歌聽久了會倦;暖心的話說大多會膩;陪伴久了也會沒有新鮮感,所以我不怪你。你上下都好看,遠近都迷人,橫豎都不屬於我啊。
  • 烏鶇為什麼要壓口?白舌鳥不壓口可以嗎?
    烏鶇是一種黑色的小鳥,體長似八哥。烏鶇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分布,是瑞典的國鳥。在我國,從新疆到海南都有分布。是其貌不揚的歌鳥。歌聲悠揚洪亮,是著名的大嗓門。烏鶇除了歌唱的不錯,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學舌,能夠學習模仿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音,如各種鳥叫蟲鳴,可謂惟妙惟肖。特別是清早的樹林裡,遠聽可能百鳥在鳴叫,走近了可能就會發現,整個樹林裡只有樹梢上的一隻黑鳥。這就是烏鶇的本領,因此也叫白舌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