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與會專家合影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貴勇)日前,人民文學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等聯合主辦「奔跑在現實中的童話——中國當代童話發展與創新論壇暨湯素蘭現實主義童話新作《犇向綠心》研討會」。會議從當代童話的歷史發展、童話這一文體的傳播與講述、童話創作的新風向、現實主義與童話的結合等多個議題展開。
《犇向綠心》是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寫作生涯中花費最多心血的作品,從2007年有了最初想法,到2019年最後完成,整整用了12年。該書將兒童文學特有的兒童情趣和想像與現實生活相契合,表達了對孩童成長、親子溝通、學校教育等社會熱點的思考以及對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時代之題的期冀,並以關切的廣角,使得曾被書寫、凝視過的城市兒童生活與心理,以更高更宏大的筆觸有了深入、寫實的表達機緣。
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李巖,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副館長劉秀峰等出席活動並發言。湯素蘭、王泉根、劉頲等10餘位評論界、創作界學者以及資深媒體人共同對《犇向綠心》進行解讀和研討,對原創兒童文學創作進行評點和建議。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對童話特性的再次闡發是必要的,對童話創作的促進更是必須的,希望此次研討會引起對中國當代童話創作更多的建議和支持,期待一部部新作讓童話的生命力永續,讓童話在現實中奔跑起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泉根高度評價了《犇向綠心》的藝術價值,認為湯素蘭關注現實生活與兒童精神世界的融合,為現實主義童話的創作提供很好的經驗,作品也體現了城鎮化進程中人類生存所碰到的各種問題。評論家湯銳認為,湯素蘭寫出了近10多年來城鎮化進程對人類聚居空間的改變,作品有著中國文人的社會擔當,並激勵著孩子們從自我的小圈子、從鋼筋水泥這個隔離帶中走出去,積極參加豐富而有意義的社會生活。
「經典童話作品都有萬物有靈這種概念的表達,如果孩子能在比較小的年紀有這樣的價值觀,對於未來的成長非常重要。」《人民日報》文藝部高級編輯徐馨在發言中表示,《犇向綠心》這部作品涵蓋了中外優秀經典童話的特質,而且表現出了與中國古老文明的聯結、人與自然的聯結、家庭親情關係的聯結,帶給讀者非常美好的感受。天津理工大學教授舒偉、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李利芳、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李紅葉、太原學院教授崔昕平、《科幻世界》雜誌副主編姚海軍、《中華讀書報》總編輯助理陳香也分別發表各自觀點。
「關照現實」「社會性思考」「中國文明特色」是與會專家對《犇向綠心》的一致印象。研討會最後,湯素蘭回憶了自己的童年鄉村生活,道出了創作這部作品的初衷,並呼籲各界多關注中國兒童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