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脊梁】湯素蘭:用童話在孩子的世界種下真善美種子

2021-01-13 湖南頻道

全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

《五顏六色的一天》是湯素蘭專為低年級孩子打造的溫馨繪本。繪圖:楊一。

《笨狼的故事》是湯素蘭的童話系列作品。

  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 長沙報導

  書是有魔法的,無論有多麼遠的距離,都能讓我們在一起。我堅信:為孩子們寫作,是我一生當中最正確的選擇。

  ——笨狼媽媽湯素蘭

  《笨狼的故事》是全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以小笨狼為主角創作的一系列童話故事,除了笨狼,湯素蘭還創作了阿蓮、小朵朵、愛斯基摩女孩、呆頭熊等童話人物,她的作品陪伴了中國很多孩子成長,有些被翻譯為十幾種語言走出國門,在孩子的心靈世界種下了真善美的種子。

  有人說,湯素蘭的童話花園,是一個既充滿活力,又溫暖明亮的神奇世界。她在童話裡構想了哪些美好的世界?她的童話講述著怎樣的故事?

  自發興趣到自覺追求中國風格 堅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湯素蘭看來,童話其實就是作家的「白日夢」。童話通過「想像」,使作家能描寫一些「不可能的事」,這正是童話的魅力所在。比如她知道在北極荒原上生活著北極狐,它們的樣子特別可愛,但是它們也特別孤獨,於是,通過想像,為一隻可愛而孤獨的北極狐找來了「朋友」——一個愛斯基摩女孩,寂寞的女孩遇到孤獨的銀狐,發生了美好的故事。

  這種美好的構想在她的童話裡還有很多,這些故事慢慢形成了屬於她的風格。「作家寫作有一個過程,首先是自發興趣,後來變成了一種自覺的追求。」中國兒童文學較西方起步晚,發展較慢,早期的兒童文學創作中,湯素蘭創作受到西方很多作品影響,但後階段在寫作中,她去追求自己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這種創作形式和內容上的轉變,來源於湯素蘭對「中國作家」這一身份的重新審視。

  獲2017年度中國好書作品《阿蓮》, 2018年4月面世的童話《南村傳奇》等,都是中國氣派的代表作。《阿蓮》講述了留守女童阿蓮的成長故事,對阿蓮形象的塑造,提供更逼近人心的思考。《南村傳奇》通過四個充滿中國神話和民間文學色彩的故事,分別傳達了對生命價值、犧牲、面對困境和正視錯誤等問題的思考。湯素蘭說,這些作品有意識地去講述中國故事,體現中國文化,這樣的作品更具國際性價值。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湯素蘭部分輸出國外的作品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作品《阿蓮》被翻譯成了尼泊爾語版本,《笨狼的故事》被翻譯成英語、僧伽羅語、韓語等版本。她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國孩子的童年的故事同樣具備吸引力。今年6月在埃及舉行的首屆中阿文學論壇上,湯素蘭發言中談及,最好的文學源於生活,中國大地有這麼多美好的故事,作為兒童文學作家,她應該將中國的故事向中國的孩子、世界的孩子去傳播。

  「真善美」是通往世界的通行證,是作品永恆主題

  湯素蘭陸續推出了《笨狼的故事》《尋找快樂島》《小朵朵和大魔法師》《小朵朵和半個巫婆》《小朵朵和超級保姆》《時間之箭》《小老虎歷險記》《退休的鞋子》《住在摩天大樓頂層的馬》《閣樓精靈》《小巫婆真美麗》等多部作品,湯素蘭進入兒童文學寫作,無疑給兒童文學帶來新的滋養和活力,所有的童話作品始終貫穿的主題是「真、善、美」。

  「真善美是這個世界的通行證,是我寫作的一貫主題。」她說,給孩子準備什麼東西是最好的?物質是靠不住的,給他真誠、善良和追求美的能力。傳遞真善美,通過塑造美好的童話形象,告訴孩子怎樣去追求,怎樣去克服人生歷程中的苦難。

  如塑造的笨狼童話人物,笨狼因誠實善良,經常上當受騙;因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想做就做的行動力,經常失敗,常常鬧出笑話。然而笨狼特別樂觀執著,不管失敗了多少次,還是會興致勃勃地去嘗試,不管上了多少次當,還是不會吸取教訓,還是對別人全無戒備心。笨狼就是真善美的化身,湯素蘭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而另一部童話繪本作品《五顏六色的一天》,寫的是中國留守孩子的故事。女孩兒麗麗的爸爸在遠方的城市開大吊車,只有過年才能回家。過年的時候麗麗收到爸爸帶給她的禮物:一個紅色蝴蝶結和一條紅裙子。從此,紅色成了她的專屬色,她用紅色的杯子喝水,她背紅色的書包,她睡紅色的被子,她覺得紅色是世界上最好的顏色……直到有一天麗麗收到郵遞員叔叔帶來遠方爸爸的來信,麗麗的世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這個留守孩子的故事,湯素蘭更多想表達的是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獲得愛的確認,需要有安全感,她才有能力去關心周圍的世界。

  湯素蘭的童話作品,用一種孩子般的思維方式去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富有意義的故事,她是屬於這個文體的,故事能力、語言感覺帶著我們走進了孩童世界,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孩子童年便紮下真善美的根。如她所說:「兒童是我和天地萬物的交流方式,是我唱給天地萬物的心曲,在兒童文學世界裡,我永遠只是一個孩子。」

  「素蘭書屋」讓農村孩子看到的世界更遙遠

  「小時候無處讀,長大了無暇讀」。這是屬於過去那個時代的遺憾,而現在的孩子有幸生活在這個多元的幸福時代,一個提倡 「全民閱讀」的時代,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認知和感知這個多彩的世界。但在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村,仍然缺乏課外讀物,尤其是優質的課外讀物。

  湯素蘭曾經暑假到一個偏遠的農村學校陪孩子過暑假,每次去學校她都會帶一些自己的書去,有一個孩子每天過來看一會書又把書放回原處。她對那個孩子說:「書是送你的,你可以帶走。」而孩子的一句「我怕把書弄髒了」讓她感慨頗多,感受到這裡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和學習環境的簡陋。她深知:一本好書給孩子帶去的滋養和安慰勝過一切——「書籍讓孩子的心靈更輕盈,眼睛更明亮,看到的世界更遙遠。」

  為了讓更多偏遠農村孩子能看到更遙遠的世界,早在幾年前,湯素蘭就一直在捐建「民進書屋」,去年這個計劃更名為「素蘭書屋」。多年來,湯素蘭和她的團隊一直堅持為農村孩子開闢一片閱讀的天空。湖南桑植、安化、株洲、郴州、永州等地鄉村學校建立了閱覽室,每一個閱覽室書本是2000冊,其中1000冊的書是我用自己的稿費買來的,另外1000冊都是募集過來的書本。

  鄉村學校的孩子們不僅讀到了她描繪的童話世界,還看到了更遙遠的世界。如桑植縣的竹葉坪鄉,湯素蘭連續去了3年了,她說,每一次去,孩子的面貌都不一樣,在那麼偏遠的一個地方,小孩子有了課外讀物,他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也印證著書真的是可以滋養人的。

  未來,湯素蘭將不遺餘力把「素蘭書屋」做好,讓更多農村孩子接觸到優秀文學讀物。此外,她還在湖南師範大學設立「素蘭文學創作獎」,獎金100萬元全部來自湯素蘭的稿費。如她言,一個不熱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民族,她趕上了這個美好的時代,她正用所擁有的回報這個時代和她的讀者。

  湯素蘭的童話作品,不僅為孩子打開了想像的空間,也鋪上一條鮮花般的閱讀之路。嗅著書香,孩子們欣賞閱讀路上最美的風景,輕鬆、愉悅,朝著湯素蘭童心世界裡,走去!

來源:紅網

作者:李慧

編輯:李麗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10/30/811338.html

相關焦點

  • 浙江省東陽中學德育教師蔣一平——在學生心靈種下真善美的種子...
    課堂上,她用生動鮮活的案例,喚起學生的興趣,在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課堂外,她靜下心來鑽研教材,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生活上,她堅信「有人格,才有吸引力」,努力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
  • 真善美種子發芽,小小紅星放光芒——婺城少年榮獲「全國優秀少先...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少先隊員,他是只是眾多『小紅星』中的一顆,我們希望他努力向上向善,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黨的好孩子、好隊員,讓『小紅星』閃耀。」學校輔導員告訴記者,自「真善美」工程實施以來,金華五中秉承「作新成美」的校訓和辦學理念,依託學校課程建設平臺,積極開展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提升少先隊員的責任感、使命感、光榮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湯素蘭新作《犇向綠心》研討會舉行
    《犇向綠心》是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寫作生涯中花費最多心血的作品,從2007年有了最初想法,到2019年最後完成,整整用了12年。該書將兒童文學特有的兒童情趣和想像與現實生活相契合,表達了對孩童成長、親子溝通、學校教育等社會熱點的思考以及對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時代之題的期冀,並以關切的廣角,使得曾被書寫、凝視過的城市兒童生活與心理,以更高更宏大的筆觸有了深入、寫實的表達機緣。
  • 詩文典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
    詩文典每周從清華附小必讀書單中精選一本,給大家做簡單介紹~【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科學夢,長大想當太空人、科學家、工程師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擁有這些良好的品質,能走出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所以這周給孩子們推薦的是「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中的《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希望家長們和孩子讀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學習到科學家們身上堅持不懈、勇於探索的精神。
  • 奔跑在現實中的童話,湯素蘭新作《犇向綠心》實現多重突破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聯合主辦的「奔跑在現實中的童話——中國當代童話發展與創新論壇暨湯素蘭現實主義童話新作《犇向綠心》研討會」在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環球廳舉辦。
  • 實施青少年「真善美」種子工程 浙江探索構建黨團隊一體化階梯式...
    本報杭州6月29日電(俞信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董碧水)浙江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和團浙江省委今天出臺下發《關於實施浙江省青少年「真善美」種子工程構建黨團隊一體化階梯式培養機制的意見》,要求探索運用「一體化」培養理念,建立貫穿學生成長全過程的黨團隊一體化階梯式培養新模式,在打造全鏈條思政育人和政治吸納新體系的同時
  • 這個母親節跟湯素蘭一起「犇向綠心」
    5月11日,著名兒童文學家——湯素蘭攜新書《犇向綠心》走進和+共享圖書館,舉辦新書分享會。聽到動人處,孩子們報以熱烈地掌聲。紅網時刻長沙5月11日訊(記者 胡芳 通訊員 戴娟娟)周日(5月12日)就是母親節,這個節日你打算怎麼過?
  • 把這些科學家的故事講給孩子聽!用積極的價值觀和強大的內驅力,面對這個紛繁的時代!
    書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和精美的繪圖,講述中國科學家的閃光點和成就,帶孩子們回到科學家們的奮鬥時代,幫助孩子們認識中國科學家,體會何為科學精神,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樹立遠大的理想。他和朋友們坐在稻穗下乘涼。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十幾年後的1973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終於研究成功了。
  • 小學閱讀能力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能力!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國外大量研究證明,家庭作業越多,孩子可能會越笨。」重複的練習是孩子最討厭的事情,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但是對孩子智慧的發展並無作用。依據孩子讀教科書和課外書的情況,把孩子分成了4種類型:第一種孩子既不愛讀教科書,也不愛讀課外學,這樣的孩子是散漫無知的。第二種孩子只讀教科書不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可能成績不錯,但是潛力有限。
  •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科學家傳記繪本講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則給了小讀者們完美的答案。這是一套可讀性非常強的傳記繪本,它通過精美的手繪插圖、簡單易懂的文字和大量的真實資料,詳細地講述了許多科學家們的故事。我和孩子剛剛讀過的《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正是這套叢書的其中一本,通過書名,大家很容易就能知道它講述的正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 「書香雨花」新書分享:和湯素蘭一起「犇向綠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1日訊(通訊員 戴娟娟)今天下午,著名兒童文學家——湯素蘭攜新書《犇向綠心》走進長沙市雨花區和+共享圖書館,舉辦新書分享會。現場與大讀者、小讀者近百人零距離交流,回憶自己童年生活、分享創作初衷,並呼籲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中國兒童的成長。
  • 繪本時間:《鯨魚來了》從小給孩子種下寬容的種子!
    這個故事充滿了神奇和浪漫的童話色彩 故事情節曲折、充滿想像力 而且一直飽含著溫暖 給孩子心裡撒下一個寬容的種子
  • 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對《流浪地球》的深層剖析
    電影《流浪地球》的背景,顯然就是地球處於最後一個遠日點和接近木星軌道時的情景:「世界仍是一片灰色,陰暗的天空下,大地上分布著由殘留海水形成的一個個冰凍湖泊,見不到一點綠色。大氣中的撞擊塵擋住了陽光,使氣溫難以回升。」
  • 國產動畫《盲女與狐狸》:多變的外表下是真善美的內核
    全片的基調就是一個善良的人最終得到幸福的弘揚真善美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取自中國少數民族傣族,故事應該是發生在雲南地區的森林中,這裡的動物都十分靈巧可愛,會說人話。劇照符合中國傳統故事裡萬物有靈的特點。在一天清晨,森林裡來了一個雙眼失明的女孩,想要尋找一隻狐狸來治好她的眼睛。森林裡有狐狸一家子,狐狸爸爸、狐狸哥哥和弟弟。
  • 爭做真善美的小駿馬 杭州市飲馬井巷小學喜迎開學日
    接著,親切的老師們領著孩子們來到教室,佩戴上獨一無二的胸章,領取屬於自己的新書本,最後,在一片五顏六色的氣球中,和班主任老師來一張合影吧!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2020年9月1日上午,學校舉行「為紅領巾增添新時代的光榮
  • 去年的鳳仙花種子我忘了種下
    去年國慶節,回到老家,剛好碰見鳳仙花的種子成熟了,輕輕一碰,爆裂開來,收集了百多粒,預備來年春暖花開之時,可以欣然種下。然而,由於最近半年多來忙於創作,竟然忘了春天種下,甚至忘記了種子被我遺忘在了什麼地方。
  • 書評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書裡先介紹了流浪地球計劃的5個階段:剎車階段、逃逸階段、先流浪階段、後流浪階段和新太陽時代。同時解釋了幾個關鍵問題:為什麼選擇帶著地球流浪?如何利用木星加速?為什麼選擇利用木星加速?為什麼會墜落木星,地球解體?點燃木星可行嗎?地球流浪為什麼沒帶月球?
  • 流浪地球火爆刷屏 科幻電影終極意義是「給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種子」
    未來網北京2月17日電(記者 朱延生)「這部電影讓我學會並記住了一句話: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要認真堅持不放棄。」這是一名看完電影《流浪地球》的小學生寫的觀後感。
  • 在千年水鄉種下太空探索「種子」
    43年後,江南水鄉烏鎮的孩子們用吳方言演唱的童謠《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被製作成音頻,搭乘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駛入星辰大海。這座江南古鎮和太空的結緣不止於此。去年,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舉辦期間,一座兼具航天科技成果展示和科普體驗的航天北鬥應用中心落戶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