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
《五顏六色的一天》是湯素蘭專為低年級孩子打造的溫馨繪本。繪圖:楊一。
《笨狼的故事》是湯素蘭的童話系列作品。
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 長沙報導
書是有魔法的,無論有多麼遠的距離,都能讓我們在一起。我堅信:為孩子們寫作,是我一生當中最正確的選擇。
——笨狼媽媽湯素蘭
《笨狼的故事》是全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以小笨狼為主角創作的一系列童話故事,除了笨狼,湯素蘭還創作了阿蓮、小朵朵、愛斯基摩女孩、呆頭熊等童話人物,她的作品陪伴了中國很多孩子成長,有些被翻譯為十幾種語言走出國門,在孩子的心靈世界種下了真善美的種子。
有人說,湯素蘭的童話花園,是一個既充滿活力,又溫暖明亮的神奇世界。她在童話裡構想了哪些美好的世界?她的童話講述著怎樣的故事?
自發興趣到自覺追求中國風格 堅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湯素蘭看來,童話其實就是作家的「白日夢」。童話通過「想像」,使作家能描寫一些「不可能的事」,這正是童話的魅力所在。比如她知道在北極荒原上生活著北極狐,它們的樣子特別可愛,但是它們也特別孤獨,於是,通過想像,為一隻可愛而孤獨的北極狐找來了「朋友」——一個愛斯基摩女孩,寂寞的女孩遇到孤獨的銀狐,發生了美好的故事。
這種美好的構想在她的童話裡還有很多,這些故事慢慢形成了屬於她的風格。「作家寫作有一個過程,首先是自發興趣,後來變成了一種自覺的追求。」中國兒童文學較西方起步晚,發展較慢,早期的兒童文學創作中,湯素蘭創作受到西方很多作品影響,但後階段在寫作中,她去追求自己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這種創作形式和內容上的轉變,來源於湯素蘭對「中國作家」這一身份的重新審視。
獲2017年度中國好書作品《阿蓮》, 2018年4月面世的童話《南村傳奇》等,都是中國氣派的代表作。《阿蓮》講述了留守女童阿蓮的成長故事,對阿蓮形象的塑造,提供更逼近人心的思考。《南村傳奇》通過四個充滿中國神話和民間文學色彩的故事,分別傳達了對生命價值、犧牲、面對困境和正視錯誤等問題的思考。湯素蘭說,這些作品有意識地去講述中國故事,體現中國文化,這樣的作品更具國際性價值。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湯素蘭部分輸出國外的作品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作品《阿蓮》被翻譯成了尼泊爾語版本,《笨狼的故事》被翻譯成英語、僧伽羅語、韓語等版本。她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國孩子的童年的故事同樣具備吸引力。今年6月在埃及舉行的首屆中阿文學論壇上,湯素蘭發言中談及,最好的文學源於生活,中國大地有這麼多美好的故事,作為兒童文學作家,她應該將中國的故事向中國的孩子、世界的孩子去傳播。
「真善美」是通往世界的通行證,是作品永恆主題
湯素蘭陸續推出了《笨狼的故事》《尋找快樂島》《小朵朵和大魔法師》《小朵朵和半個巫婆》《小朵朵和超級保姆》《時間之箭》《小老虎歷險記》《退休的鞋子》《住在摩天大樓頂層的馬》《閣樓精靈》《小巫婆真美麗》等多部作品,湯素蘭進入兒童文學寫作,無疑給兒童文學帶來新的滋養和活力,所有的童話作品始終貫穿的主題是「真、善、美」。
「真善美是這個世界的通行證,是我寫作的一貫主題。」她說,給孩子準備什麼東西是最好的?物質是靠不住的,給他真誠、善良和追求美的能力。傳遞真善美,通過塑造美好的童話形象,告訴孩子怎樣去追求,怎樣去克服人生歷程中的苦難。
如塑造的笨狼童話人物,笨狼因誠實善良,經常上當受騙;因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想做就做的行動力,經常失敗,常常鬧出笑話。然而笨狼特別樂觀執著,不管失敗了多少次,還是會興致勃勃地去嘗試,不管上了多少次當,還是不會吸取教訓,還是對別人全無戒備心。笨狼就是真善美的化身,湯素蘭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而另一部童話繪本作品《五顏六色的一天》,寫的是中國留守孩子的故事。女孩兒麗麗的爸爸在遠方的城市開大吊車,只有過年才能回家。過年的時候麗麗收到爸爸帶給她的禮物:一個紅色蝴蝶結和一條紅裙子。從此,紅色成了她的專屬色,她用紅色的杯子喝水,她背紅色的書包,她睡紅色的被子,她覺得紅色是世界上最好的顏色……直到有一天麗麗收到郵遞員叔叔帶來遠方爸爸的來信,麗麗的世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這個留守孩子的故事,湯素蘭更多想表達的是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獲得愛的確認,需要有安全感,她才有能力去關心周圍的世界。
湯素蘭的童話作品,用一種孩子般的思維方式去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富有意義的故事,她是屬於這個文體的,故事能力、語言感覺帶著我們走進了孩童世界,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孩子童年便紮下真善美的根。如她所說:「兒童是我和天地萬物的交流方式,是我唱給天地萬物的心曲,在兒童文學世界裡,我永遠只是一個孩子。」
「素蘭書屋」讓農村孩子看到的世界更遙遠
「小時候無處讀,長大了無暇讀」。這是屬於過去那個時代的遺憾,而現在的孩子有幸生活在這個多元的幸福時代,一個提倡 「全民閱讀」的時代,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認知和感知這個多彩的世界。但在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村,仍然缺乏課外讀物,尤其是優質的課外讀物。
湯素蘭曾經暑假到一個偏遠的農村學校陪孩子過暑假,每次去學校她都會帶一些自己的書去,有一個孩子每天過來看一會書又把書放回原處。她對那個孩子說:「書是送你的,你可以帶走。」而孩子的一句「我怕把書弄髒了」讓她感慨頗多,感受到這裡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和學習環境的簡陋。她深知:一本好書給孩子帶去的滋養和安慰勝過一切——「書籍讓孩子的心靈更輕盈,眼睛更明亮,看到的世界更遙遠。」
為了讓更多偏遠農村孩子能看到更遙遠的世界,早在幾年前,湯素蘭就一直在捐建「民進書屋」,去年這個計劃更名為「素蘭書屋」。多年來,湯素蘭和她的團隊一直堅持為農村孩子開闢一片閱讀的天空。湖南桑植、安化、株洲、郴州、永州等地鄉村學校建立了閱覽室,每一個閱覽室書本是2000冊,其中1000冊的書是我用自己的稿費買來的,另外1000冊都是募集過來的書本。
鄉村學校的孩子們不僅讀到了她描繪的童話世界,還看到了更遙遠的世界。如桑植縣的竹葉坪鄉,湯素蘭連續去了3年了,她說,每一次去,孩子的面貌都不一樣,在那麼偏遠的一個地方,小孩子有了課外讀物,他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也印證著書真的是可以滋養人的。
未來,湯素蘭將不遺餘力把「素蘭書屋」做好,讓更多農村孩子接觸到優秀文學讀物。此外,她還在湖南師範大學設立「素蘭文學創作獎」,獎金100萬元全部來自湯素蘭的稿費。如她言,一個不熱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民族,她趕上了這個美好的時代,她正用所擁有的回報這個時代和她的讀者。
湯素蘭的童話作品,不僅為孩子打開了想像的空間,也鋪上一條鮮花般的閱讀之路。嗅著書香,孩子們欣賞閱讀路上最美的風景,輕鬆、愉悅,朝著湯素蘭童心世界裡,走去!
來源:紅網
作者:李慧
編輯:李麗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10/30/81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