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典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

2020-12-05 詩文典

詩文典每周從清華附小必讀書單中精選一本,給大家做簡單介紹~

【本周推薦】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

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科學夢,長大想當太空人、科學家、工程師,提到科學時,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晦澀枯燥,深奧難懂,又奇幻無比...很多孩子都以為科學家們一定是天賦異稟、智慧超群,成為科學家是不是難度很大?

事實上,他們確實非常優秀,但並非所有科學家們都是天才,但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永遠執著探索、不畏艱難、充滿好奇心和求知心..

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擁有這些良好的品質,能走出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所以這周給孩子們推薦的是「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中的《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希望家長們和孩子讀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學習到科學家們身上堅持不懈、勇於探索的精神。

【系列書目】

「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於2019年11月首發,是國內首套權威、成體系的原創中國科學家傳記繪本叢書,書中用生動的文字、嚴謹的史實和精美的繪圖,講述了竺可楨、錢學森、何澤慧、吳徵鎰、劉東生、梁思禮、袁隆平、屠呦呦8位中國科學家的故事。

《為大自然寫日記:竺可楨的故事》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

《植物的好朋友:吳徵鎰的故事》

《第191號的發現:屠呦呦的故事》

《摺紙飛機的男孩:錢學森的故事》

《中國的「居裡夫人」:何澤慧的故事 》

《揭開黃土的奧秘:劉東生的故事》

《中國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禮的故事》

【推薦理由】

這套繪本與其他繪本區別較大的是,這套叢書的文字作者以科學史研究者為主,他們治學嚴謹,能做到不誇大、不渲染,保證了趣味性與藝術性,還實事求是地講述科學家的故事,彰顯中國科學家精神,是近年來出版的最好的兒童勵志讀物,適合6歲以上兒童。

【原文選讀】

...袁隆平想啊想,滿腦子都是水稻,想著想著就進入了夢鄉。他夢見水稻長得像高粱那麼高,顆粒像花生米那麼大,他和朋友們坐在稻穗下乘涼。這個美好的「禾下乘涼夢」給了袁隆平很大的鼓勵。為了水稻增產,袁隆平不停地查資料,搞水稻植播試驗。

他還去向農民請教,當聽說他們要翻山越嶺去別的村莊換稻種時,他十分好奇,什麼要去換種子呢?農民說:「多施肥,不如勤換種,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啊!袁老師,你要是能幫我們培育高產種子,那該多好呀!」

袁隆平立即意識到了農民們的迫切需求,那就是高產的水稻種子,他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袁隆平不顧風吹日曬,常常只帶點饅頭和水,蹲在稻田裡尋找長勢特別好的水稻。

終於,在觀察了上萬株水稻後,在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終於發現了一株長得特別好的水稻,他和助手驚喜的數來數去,一支稻穗上共有239粒稻穀,他高興極了,給他取名「鶴立雞群」...

科學也是「苦學」,在追求真理追求知識的道路上,都需要付出辛勞和汗水,愛國奉獻、堅持不懈、不怕吃苦、志存高遠,「立志」要從娃娃抓起,希望這本書中的科學家們能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資訊時代,知識面達不到就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多讀書、讀好書是最簡便的方式。

陪伴孩子讀書,關注孩子成長,詩文典藏每周為您推薦一本好書,我們下周再見。

【往期精彩推薦】

詩文典好書推薦:《神奇校車:在人體中遊覽》

詩文典好書推薦:《蝴蝶·碗豆花》,小學必讀

詩文典講詩詞-芙蓉樓送辛漸,辛漸又是誰的朋友呢?

文言文中的古代地理知識,學習文言文必收藏!

詩文典講詩詞—《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愛國詩人陸遊的願望

相關焦點

  •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科學家傳記繪本講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又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則給了小讀者們完美的答案。這是一套可讀性非常強的傳記繪本,它通過精美的手繪插圖、簡單易懂的文字和大量的真實資料,詳細地講述了許多科學家們的故事。
  • 袁隆平:迷戀一粒種子 痴愛一片稻田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迷戀一粒種子 痴愛一片稻田   工作人員正指著照片介紹,精神矍鑠的「當代神農」袁隆平院士微笑著走來。說明來意後,袁隆平的話匣子立馬打開了……  1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說到了我們心坎上!」袁隆平說,十九大開幕時,作為連續三屆黨代會的特邀人士,他有幸坐在主席臺,聆聽報告。
  • 袁隆平:做一粒身體、精神、情感都健康的好種子
    袁隆平:做一粒身體、精神、情感都健康的好種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3日 23:19 來源: 來源:新華網接受記者採訪時,袁隆平堅信,一定能讓自己的「禾下乘涼夢」夢想成真——水稻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稻穀像花生米那樣大,他和他的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 種子上天!袁隆平攜手賴族酒業將糯紅高粱航天搭載成功
    ,袁隆平團隊與賴族酒業舉行了盛大而隆重的交接儀式,這不僅是袁隆平團隊與賴高淮團隊的技術突破,更是中國白酒界與食品界的一件盛事。(左五賴高淮)2020年9月11日上午九時,由湖南袁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舉行了「袁隆平院士空間誘變育種釀酒高粱種子交接儀式新聞發布會
  • 錢學森袁隆平屠呦呦等8位中國科學家,在繪本上給孩子講故事
    這是國內首套權威、成體系的原創中國科學家傳記繪本叢書,用生動的文字、嚴謹的史實和精美的繪圖,講述了竺可楨、錢學森、何澤慧、吳徵鎰、劉東生、梁思禮、袁隆平、屠呦呦8位中國科學家的故事。  叢書主編、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首席專家張藜介紹,與其他繪本區別較大的是,這套叢書的文字作者以科學史研究者為主,他們治學嚴謹,能做到不誇大、不渲染,實事求是地講述科學家的故事。「如何在確保科學性的前提下,保證趣味性與藝術性,讓科學史研究者寫出孩子們能聽懂的科學家故事,是做原創科學家傳記繪本精品的必經之路。」
  • 劉春明:願做科學世界的一粒種子
    劉春明袁隆平院士曾經說過:「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這是國家安全非常重要的一個「砝碼」。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安全日,主題為「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
  • 進階的雜交水稻,從培育一粒種子開始
    吳俊在實驗室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研發和推廣雜交水稻的國家。近十多年來,袁隆平院士領銜的雜交水稻創新團隊在超級雜交稻研究方面連續取得重大進展,於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分別突破了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的中國超級稻育種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目標。
  • 優秀作文點評:《大地上的黃金夢想》,一粒種子,收穫了人生風景
    不久,一粒粒帶著泥土香味的稻穀,又回到爺爺的實驗室。這次的雜交水稻,爺爺將它命名為「南優二號」,畝產量 628公斤。爺爺並不滿足,他嫌這份沉甸甸、金燦燦的夢想還不夠璀璨,他要研究超級雜交稻,要讓雜交稻走向世界,要讓全世界的人民都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爺爺是誰呢?你應該知道了吧,他就是袁隆平!
  • 袁隆平成長簡史
    袁隆平的母親華靜女士是揚州人,自幼在英國教會學校讀書,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曾擔任小學教師。袁隆平的大哥出生後,袁隆平的母親便辭去工作,安心相夫教子。袁隆平的母親非常喜歡哲學,酷愛讀書,她喜歡用書中生動形象的故事教育引導孩子,讓孩子從小就塑造端正、美好的品格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 詩文典好書推薦:《神奇校車:在人體中遊覽》
    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希望父母能夠解答他們感興趣的所有問題。特別是對於自己的身體,孩子們更是充滿了好奇。男人和女人為什麼長得不一樣?動物也能聽懂我的話嗎?我的心為什麼總是跳個不停,它為什麼不感到累呢?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怎能用幾句話就給孩子解釋清楚呢?
  • 名人系列故事——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自幼興趣廣泛,喜愛音樂、體育。他在重慶度過了中學時代,中學畢業後考入了西南農學院農學系,1953年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教書。60年代初期,中國正處於嚴重困難時期,老百姓忍飢挨餓、苦不堪言,這些深深的刺痛了袁隆平,他下定決心從事人工雜交水稻的研究,以便生產出更多的糧食解決億萬人民的溫飽問題。
  • 播下一粒航空夢的種子,力量有多大?
    播下一粒航空夢的種子,力量有多大?2019年,學校選擇加入「放飛夢想」航空科普項目,依託其持續提供的教師培訓、教材耗材等資源,將生動有趣的航模課程引入校園,為學生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與此同時,學校的辦學特色與質量也得到極大提升,收穫了許多關注與肯定。作為波音在中國最重要的企業公民活動之一,「放飛夢想」深耕航空科普教育領域已十二載。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情牽武義40年 ——「半斤種子樣本」引出的跨...
    武義縣的雜交水稻從上世紀80年代最高畝產突破400公斤,到上世紀90年代最高畝產突破600公斤,後到超級稻最高畝產突破800公斤,現在則是「袁隆平一號」有機稻降臨武川大地——水稻豐產豐收、農民增產增收的背後,是一段鮮為人知的、延續40年的關於雜交水稻之父贈送半斤種子樣本引出的跨世紀情緣的感人故事。
  • 85歲袁隆平現身青島 約見指導"小稻農"(圖)
    小學生為袁隆平爺爺繫上紅領巾袁隆平爺爺接受富源路小學孩子們的禮物    本次水稻種植活動由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擔任首席科學顧問,8月31日下午,袁隆平親自來到青島如是書店,與「小稻農」們親切會見。85歲高齡的袁隆平一現身,興奮的學生和家長們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    見面會上,少先隊員代表為袁隆平佩戴紅領巾,並敬獻了自己親手製作的水稻小作品。
  • 華人生物學家鄧興旺的中國夢:用種子改變世界
    華人生物學家鄧興旺的中國夢:用種子改變世界 2014-11-23 19:56:33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長沙11月23日電 題:華人生物學家鄧興旺的中國夢:用種子改變世界
  • 從「80後」變「90後」的袁隆平: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第二年春天,他把這株變異株的種子播到創業試驗田裡,結果證明了1960年發現的那顆「鶴立雞群」的植株,是「天然雜交稻」。由於當時嚴重饑荒,所以他決心用農業科學技術擊敗飢餓威脅,從事水稻雄性不育試驗。,經人工授粉,結出了數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種子。
  • 世界雜交水稻研究者:袁隆平
    ​2018年,袁隆平獲得改革開放傑出貢獻表彰,公示中對他是這樣評價的: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袁隆平自工作以來,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域領先世界水平,推廣應用後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袁隆平的成長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1930年出生於北京,出生檔案上還有林巧稚的籤名。
  • 魯迅的文學作品跟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相比,誰的貢獻比較大?
    我認為,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和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技術相比,貢獻同樣巨大。魯迅先生的作品,我基本上都讀過,尤其鍾愛先生的小說和雜文。魯迅先生的巨大貢獻主要有兩點,也就是毛主席所評價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以及「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
  • 「神器」助力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分選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長春11月24日電(記者孟含琪)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曹乃亮團隊與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聯合研製出螢光檢測分選儀,可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進行高精度
  • 禁毒 不讓一粒種子落地
    今年的主題是不讓一粒種子落地即不讓一粒毒品原植物種子生根發芽罌粟,又叫「鴉片」,俗稱「大煙」,是國家嚴厲禁止種植的非法毒品原植物。可是,有些村民認為它可以治療牙疼、拉肚子,有的為吃「大煙」苗或看花,覺得種幾棵罌粟沒什麼事,便在自家院子裡或屋前棚後種植「大煙」,這些行為都是違法的,也就是說種植即違法,不論多少,全部頂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