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袁隆平屠呦呦等8位中國科學家,在繪本上給孩子講故事

2020-11-26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近日在北京首發。這是國內首套權威、成體系的原創中國科學家傳記繪本叢書,用生動的文字、嚴謹的史實和精美的繪圖,講述了竺可楨、錢學森、何澤慧、吳徵鎰、劉東生、梁思禮、袁隆平、屠呦呦8位中國科學家的故事。

  在新書首發式上,出版方北京出版集團總編輯李清霞介紹,叢書基於中國科協「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多年來的豐碩成果,自策劃到出版歷時兩年,讓中國科學家以繪本這種新穎有趣的形式走近孩子們,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

  叢書主編、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首席專家張藜介紹,與其他繪本區別較大的是,這套叢書的文字作者以科學史研究者為主,他們治學嚴謹,能做到不誇大、不渲染,實事求是地講述科學家的故事。「如何在確保科學性的前提下,保證趣味性與藝術性,讓科學史研究者寫出孩子們能聽懂的科學家故事,是做原創科學家傳記繪本精品的必經之路。」

  《為大自然寫日記:竺可楨的故事》

  《第191號的發現:屠呦呦的故事》

  《中國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禮的故事》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

  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北京大學-中國科協科學文化研究院創始院長、叢書顧問委員會主任韓啟德院士說:「夢想、好奇心、想像力是人的本性,兒童的想像力應該被呵護;科學也是『苦學』,吃苦耐勞的科學精神應該從小培養。這套繪本叢書以適合兒童的故事內容和繪畫形式彰顯中國科學家精神,是近年來看到的最好的兒童勵志讀物。」

  梁思禮之女梁紅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高級工程師、梁思禮院士之女梁紅,擔任「『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顧問,審讀《中國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禮的故事》。她相信,科學家們可歌可泣的奮鬥史、高尚的人格和廣大的胸襟,會在孩子們心中留下永久的記憶,「科學家們的精神會像一顆顆種子一樣,深植於孩子們的心中並生根發芽。這是本套叢書最大的意義所在,也是我作為一名科學家親屬的真切心願」。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科協科學文化研究院、北京出版集團聯合主辦。(文化副刊部編輯)

相關焦點

  • 8位科學家故事被編成繪本,講述生動故事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發現者屠呦呦、中國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禮……這些被譽為「共和國脊梁」的科學家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如何讓科學家們的人生經歷和奮鬥故事以更加新穎有趣的方式走近孩子們、發揮榜樣引領作用?
  • 把這些科學家的故事講給孩子聽!用積極的價值觀和強大的內驅力,面對這個紛繁的時代!
    她自己反反覆覆地翻看這本書,又繼續翻看其他幾位科學家的傳記繪本,錢學森、袁隆平、屠呦呦、竺可楨……、錢學森、何澤慧、吳徵鎰、劉東生、梁思禮、袁隆平、屠呦呦8位科學家,也是 「2019年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多位中科院院士權威力薦。
  • 詩文典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
    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擁有這些良好的品質,能走出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所以這周給孩子們推薦的是「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中的《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希望家長們和孩子讀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學習到科學家們身上堅持不懈、勇於探索的精神。
  • 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等21位科學家手模上牆
    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亮相。零距離領略大師風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病房中採集院士手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成功採集和收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其中,健在的19位科學家平均年齡89.7歲,90歲以上11位。「這些手模,來之不易,彌足珍貴。」
  • 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等21位科學家手模上牆
    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亮相。零距離領略大師風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病房中採集院士手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成功採集和收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其中,健在的19位科學家平均年齡89.7歲,90歲以上11位。「這些手模,來之不易,彌足珍貴。」
  •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
    作者:邱晨輝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9月19日,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項目成功採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19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
  • 90歲高齡的袁隆平、屠呦呦錄製寄語視頻,囑咐青年學子8字金言!
    文丨小辰9月19日,是全國「科普日」,作為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90歲高齡的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科學家,共同錄製了寄語視頻,贈送給年輕一輩的學子們8字金金言:「知識、汗水、靈感、機遇」!而「【中國數字科技館】」,正好利用科普日的宣傳,將13位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的手印,裱了起來做成了相框,陳列在科技館的牆壁上,供遊客民眾參觀、觸碰。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內涵和寓意,實際上,它對後輩人的影響,是長遠的、沒法用價值量去衡量。
  •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科學家寄語青少年,家長讀給孩子聽聽!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 給全國青少年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 勉勵青少年熱愛科學、刻苦學習、 茁壯成長、報效祖國。
  • 袁隆平、屠呦呦等21位功勳科學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全國科普日啟動之際,「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揭幕,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於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
  • 童書出版人帶領您和孩子賞析優秀繪本《月亮婆婆講故事》
    花時間研究,為孩子選購優秀繪本,親子共讀。今天有幸邀請資深童書出版人王豔芳老師,帶領熱愛親子閱讀的家長和孩子們一起鑑賞、品味《月亮婆婆講故事》。《月亮婆婆講故事》,全套共8本繪本、2張CD,每本書裡有4個故事,一共32個故事,專為3-6歲孩子打造的睡前小故事。
  • 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大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此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成功採集和收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其中健在的科學家19位,平均年齡89.7歲,其中90歲以上11位,有的更已界百歲高齡。
  • 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大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此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成功採集和收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其中健在的科學家19位,平均年齡89.7歲,其中90歲以上11位,有的更已界百歲高齡。
  •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科學家傳記繪本講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則給了小讀者們完美的答案。這是一套可讀性非常強的傳記繪本,它通過精美的手繪插圖、簡單易懂的文字和大量的真實資料,詳細地講述了許多科學家們的故事。我和孩子剛剛讀過的《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正是這套叢書的其中一本,通過書名,大家很容易就能知道它講述的正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 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光明日報本報北京9月19日電(記者詹媛)19日,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北京中國科技館舉行揭幕儀式,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向公眾開放。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於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
  • 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中國科技館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本報北京9月19日電(記者詹媛)19日,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北京中國科技館舉行揭幕儀式,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向公眾開放。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於2000年正式設立,迄今共有33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獲獎。為紀念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20周年,在全社會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胸懷祖國、服務人民、淡泊名利、敢於創造,中國科技館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實施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項目。
  •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為青少年講述鍾南山、袁隆平等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第二輯書封。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8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由黨建讀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聯合主辦的「用時代先鋒鑄造國魂,扣好青少年人生第一顆紐扣——『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叢書(第二輯)讀者見面會」日前在上海舉行。
  • 屠呦呦、袁隆平為何沒評上中科院院士?是被一硬性條件卡住
    如果說評選21世紀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其實當屬袁隆平和屠呦呦,袁隆平先生是在雜交水稻上有著突出的貢獻,他的科研成功,使得普通的水稻實現了增產增收,變相的幫助了全中國幾億人口吃飯,屠呦呦是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她發明的青蒿素,可以拯救無數被瘧疾折磨的病患,可以說屠呦呦的成就,是中國醫學界最高的榮譽成就。
  • 觀眾在科技館競相與袁隆平屠呦呦「擊掌」,大科學家「手模牆」是如何採集的
    至今,已有33位功勳卓著的中國科學家獲此殊榮,其中健在的科學家有19位。近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中國科技館揭幕,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1位科學家的手模剛一亮相,即成為最熱「打卡點」。
  • 給孩子一講故事就犯困?試試這些「屎尿屁」繪本吧
    給孩子一講故事就犯困? 在你和孩子的繪本閱讀時間裡,有遇到過特別有意思的繪本嗎?這個長假,我們推薦了幾本「惡趣味」繪本,讓你和孩子在各種「屎尿屁」中哈哈大笑。不少父母都有給孩子讀繪本的經歷,這個經歷的滋味到底是美妙還是無奈、無聊,其實還真不好說。對孩子來說,和父母在一起的感覺最重要,有意思的繪本可以讓你們快樂一整個晚上。我認為,在你家的書架上,應該給屎尿屁繪本留一席之地。這些上不了臺面的話題很容易讓你和孩子Get到笑點和樂趣,不信的話,你試一試?
  • 品讀屠呦呦的故事: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擔當閃耀科研人生
    屠呦呦是誰?諾貝爾獎結果出來時,我相信多數人跟我一樣,對這個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一臉蒙圈。和大多數科學家一樣,屠呦呦低調、樸素、不愛交際,但在了解了屠呦呦的生平事跡後,我衷心被這位樸實、低調的女科學家所折服,也迫切的想要讓孩子閱讀屠呦呦的故事,感受中國頂尖科學家的精神與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