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上天!袁隆平攜手賴族酒業將糯紅高粱航天搭載成功

2020-09-15 賴高淮窖父特曲

星空浩瀚,探秘無限。

古往今來,在探索太空這條永無止境的道路上,既有人類對於浩瀚宇宙的好奇,亦有無盡的創新和突破。

歷經頗多嘗試,2020年9月,秋風送爽,收穫的季節,人們不僅見證了抗疫英雄的國家授勳儀式,中國白酒界又傳來喜訊:釀酒原料航天育種計劃邁出實質性步伐,搭載海水稻雜交水稻與糯紅高粱的種子太空倉返回地球,袁隆平團隊與賴族酒業舉行了盛大而隆重的交接儀式,這不僅是袁隆平團隊與賴高淮團隊的技術突破,更是中國白酒界與食品界的一件盛事。

(左五賴高淮)

2020年9月11日上午九時,由湖南袁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舉行了「袁隆平院士空間誘變育種釀酒高粱種子交接儀式新聞發布會」。

到場團隊有錢學森科研團隊,袁隆平水稻研究團隊,袁隆平釀酒高粱育種團隊,賴族酒業團隊,各酒業協會領導,酒業專家,和各界新聞媒體記者等工作人員一行到場見證,見證此次有太空梭帶入太空科研育種後返回地球的高粱種子。

(左三賴高淮)

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耕耘,不懈探索,為人類運用科研手段戰勝飢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穫。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辛苦研究,鞠躬盡瘁,最終把夢想變為了現實,87歲高齡再創佳績「全世界首例海水稻」。如今誘變種釀酒高粱種獲得成功,袁隆平了不起的。

袁隆平院士與賴高淮大師是摯友,他們都是在自己的行業領域裡投入畢生精力的大師!

已經90周歲的袁隆平院士,心中的夢想依舊是「禾下乘涼夢」,依舊奮戰在稻田一線指導。

已經87周歲的賴高淮大師,依舊活躍在中國白酒釀造科技研究、推廣與傳播的第一線,為國家和行業培育梯隊人才,同時參與一線釀酒指導,只為讓中國人喝到一杯本真好酒!

曾一同提名「讓中國人吃好,讓中國人喝好」的美好心願。

種子上天,酒糟下地,取天地之精華;

非遺傳承,溶情通性,納水火於一體。

四方上下為宇,古往今來為宙。

時間、空間、物質,

構成無所不有、無奇不有的宇宙,

留下無解的神秘,

也種下北緯二十七度神奇的釀酒傳說。

不屈,是人類在太空寫下的神話;

高粱,是自然為白酒天賜的饋贈。

從嫦娥奔月到第一捧登上太空的高粱種子,

我們在不斷探索未知,

也用心探尋著釀造白酒最好的品質…

相關焦點

  • 詩文典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
    詩文典每周從清華附小必讀書單中精選一本,給大家做簡單介紹~【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科學夢,長大想當太空人、科學家、工程師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擁有這些良好的品質,能走出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所以這周給孩子們推薦的是「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中的《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希望家長們和孩子讀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學習到科學家們身上堅持不懈、勇於探索的精神。
  • 落紅高冷的秋天酒城高粱熟了酒美了
    糯紅高粱的秋天原創 酒城瀘州高粱熟了 酒城瀘州高粱熟了 紫紅沃土養育的糯紅高粱紅的發紫,碩大、沉甸甸的穗子顆粒飽滿,靜待勤勞善良的農人採收歸倉。春華秋實,在不平凡的2020年,川南瀘州糯紅高粱靜靜的完成了一個生長周期,等待瀘州老窖的能工巧匠們將她們「變」成一壇壇高粱熟了美酒,實現其生命最美的綻放!
  • 曾利用航天技術「上天」的種子,「落地」後帶來了什麼好處?
    曾利用航天技術「上天」的種子,「落地」後帶來了什麼好處?視覺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在各方面都取得不小的成就,就之前我國利用航天技術,帶一些種子上天都備受大家的關注。育種專家們藉助載人航天工程提供的平臺,利用特殊的空間環境培育出農作物新產品,極大地提升了農業創新和生產技術水平。
  • 一粒種子的人生自序
    大千世界每種植物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小花小草的存在是為了美化環境,小狗的存在是為了忠於主人,作為一粒種子的我,也是承載著使命來到世間的。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中國農村產業化扶貧開發的新精神要求,大力發展大別山區、淮河紅高粱種植,走龍頭企業+農業合作業+貧困戶種植與深加工的產業化發展道路,信陽雞公山酒業與平橋區莊豐盈種植專業合作社高粱種植及購銷達成共識。當天上午,我和小夥伴們就乘坐著大卡車來到了雞公山酒業千畝紅高粱種植基地並分發到了農民伯伯的手上。
  • ...搭載「胖五」火箭遨遊太空的野生花卉種子回來了!哪些種類?為啥...
    搭載「胖五」火箭遨遊太空的野生花卉種子回來了!哪些種類?為啥「上天」?據了解,這批種子來自大慶中野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以野生花卉的遷地保護、新品種培育、種子儲備、衍生品開發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公司。他們已經連續三年對航天育種進行準備。去年10-12月份期間,經過再一次的取種、篩選、檢測等種子精選工作,這批種子被送到了北京空天探索信息科技研究院。今年5月5日18時,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
  • 「國慶中秋,家國同慶」泰山酒業攜手山東航空雲端共覽大好河山
    9月30日,在濟南至深圳的SC1187航班上,泰山酒業攜手山東航空邀請旅客一起為即將到來的國慶乘務員用動聽的聲音迎接各位旅客的到來,客艙內金色的裝飾營造出節日的氛圍,乘務員為每位旅客送上甜糯的月餅隨後的抽獎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發言者和幸運者都獲得了來自泰山酒業提供的穩如泰山酒,與家人、友人把酒言歡,共度美好時光。
  • 貴州省茅臺鎮夜郎古酒業破譯自然與工藝密碼釀好酒
    貴州省茅臺鎮夜郎古酒業在中國醬香聖地茅臺鎮赤水河醬酒黃金地帶。「離開了茅臺鎮,就產不出茅臺酒」,獨特的釀造環境,造就了茅臺酒奇香獨秀的典型風格。貴州省茅臺鎮夜郎古酒業釀酒大師、夜郎古酒業董事長餘方強多年堅守成就一杯好酒。
  • 袁隆平:迷戀一粒種子 痴愛一片稻田
    不育率低、制種產量低、雜交種子成本太高……面對一個個接踵而至的問題,袁隆平從不放棄,而是在實踐中捕捉靈感,攻克問題。  在湖南省長沙縣金井鎮湘豐村試驗田裡,2米高的巨人稻如高粱一樣筆挺,畝產達1000公斤。  袁隆平告訴我們,在2017年國家水稻新品種與新技術展示現場觀摩會上,他又宣布了一個重大技術成果,「敲掉」水稻親本中的含鎘或者吸鎘的基因,親本乾淨,種子就乾淨。
  • 他把航天育種的論文「寫」在大地上
    在搭載材料清單中,大連市特種糧研究所搭載的9種材料在列,其中:越光水稻稻種3000粒,重量75克;連粳1號水稻稻種3000粒,重量75克;連粳2號水稻稻種3000粒,重量75克;北京紅香稻種子1000粒,重量25克;高油大豆種子400粒,重量80克;還有幾十粒黑大豆、白花豆、赤花豆、紅珍珠等,數量最少的白花豆僅僅15粒,21克。可就是這463克種子,開啟了大連農業的太空探索。
  • 同樣都是高粱,醬香酒的「高粱」和「高粱」也是有差別的?
    但是高粱的品種很多。按照它的顏色分有白高粱,紅高粱,黃高粱。按照它的成熟期,可以分為早熟中熟晚熟。按照澱粉結構,可以分為粳高粱和糯高糧。按照原產地分還有中國高粱,外國高粱。二、茅臺生產用的是哪種高粱?茅臺酒傳統工藝醬香酒的原料是赤水河谷及周邊地區種植的紅纓子高粱,俗稱小紅梁,本地人也稱其為「沙」,這是這一地區特產的有機糯高粱。這種釀造優質醬香酒的糯高粱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圖片這有助於外來人對一個「糯」字的直觀理解。
  • 夜郎古酒業:破譯自然與工藝密碼釀出好醬酒
    釀酒大師、夜郎古酒業董事長餘方強位於貴州高原最低點的盆地,茅臺鎮海拔僅440米,夏日持續35~39°C的高溫期長達5個月,一年有大半時間籠罩在悶熱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夜郎古酒業地處這塊釀造美酒的「風水寶地」,同享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堅守茅臺鎮醬酒傳統釀造工藝,用品質說話。唯有上等好糧,方釀上等好酒。夜郎古酒業的高粱只選取當地的紅纓子糯高粱,擁有自己的種植基地,從不收取散戶和外地高粱,以此來保證高粱質量。此外,小麥只選取本地軟小麥,顆粒堅實飽滿。
  • 9份種子「上天」了,太空遊了一輪後要成誘變優良品種
    近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珍貴樹種與木本花卉航天搭載實驗種子交接儀式在廣州舉行。本次交接的航天育種搭載實驗種子有珍貴樹種與生態造林樹種種子5份和木本花卉種子4份。據省林業局介紹,這批種子經歷「太空旅行」回到廣東後,將由中國林科院熱林所和廣東省林科院組織在惠州市華南珍貴林木航天育種科技創新示範基地開展科研實驗,培育大徑材珍貴樹種和選育航天誘變優良品種,力爭建成我國第一個林木航天育種方向的科技示範基地。
  • 貴州省仁懷市貴和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華偉
    粒小皮厚、飽滿堅實、富含澱粉的黔北糯紅高粱,正適宜回沙工藝的多輪次翻烤。蜿蜒而過的赤水河更是水質清冽,入口微甜,素有「集靈泉於一身,匯秀水東下」的美名。陳華偉當即下定決心:一定不能離開核心產區!同時配套建設了動力車間、汙水處理站、綜合樓等建築,涵蓋了住宿、飲食、會議、辦公、娛樂、質檢中心、酒體設計中心、品鑑互動中心、展廳等眾多功能分區,成功在當地構建起了酒業生態,也為釀造高品質醬香白酒打下了堅實基礎。如果說,咬定核心產區是為高品質醬香白酒的生產紮下了「深根」,那麼對於傳統工藝的恪守就是陳華偉帶領貴和酒業凝聚的一顆「匠心」。
  • 袁隆平:光而不耀的「當代神農」
    餓殍遍地,搶樹皮,挖泥土,賣孩子......這些「餓死人」、「吃不飽」的恐懼,也常常絮繞在袁隆平的腦海中。袁隆平的心裡有了一個堅定的念頭,要讓更多的人吃飽飯!於是,他將自己的後半生都奉獻給了稻田。」他夢見過試驗田裡的水稻高得像高粱,稻穗長得像掃帚,穀粒大得像花生米,自己和助手就坐在瀑布一樣的稻穗下乘涼……袁隆平另一個「貪心」的夢,是把雜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類。如果世界上50%的水稻田都能種上雜交水稻,那麼全球的稻米產量就能增加1.5億噸,相當於多養活了四五億人。
  • 高粱的遠徵|高粱記Ⅲ
    在植物分類學上,高粱和水稻、玉米、小米、小麥等日常所見的穀物一樣,都屬於禾本科植物,其原始狀態為草質。由於禾本科植物多為一年生,有利於快速馴化,且種子產量高、易收集、耐貯藏,單位重量所含的能量也高,因此在人類進化中更多地被人工選擇,成為人類糧食作物的主要來源。
  • 仰韶:高粱紅了釀陶香,陶香最是中原味!
    而釀酒,不就是作為高等動物的人,作為釀酒原料的高粱等農作物以及功能微生物三者之間互相作用而巧奪天工出的人間瓊漿嗎?!話說回高粱。高粱,又稱「蜀黍」,是我國最早栽培的禾穀類作物之一。有關高粱的農書史籍證明,它的栽培約在5000年前仰韶文化時期的黃帝時代。《本草綱目》記載:「蜀黍北地(中原)種之,以備糧缺,餘及牛馬,蓋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
  • 中國科學家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袁隆平:具有重大意義
    新華社杭州1月5日消息,中國農科院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克劍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了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令雜交稻性狀可以穩定遺傳到下一代。該項成果於4日晚間在線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