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撩人,碩果飄香。秋分剛過,天氣已明顯轉涼,但在國慶假期前夕的仰韶生態釀酒園區內,卻正是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馳目望去,甘冽醇美的陶香美酒在園區硬化路面上正以圓潤飽滿的、紅燦燦的高粱果實為基本形態,被匯聚組合成一片瀰漫著糧香的紅色海洋。一遍又一遍有條不紊、細緻入微的攤鋪、翻曬、分裝、入庫程序,伴隨著豐收的歡聲笑語,於飄蕩在整個園區的秋釀酒香中,盡情舒展著韻味深長的豐富愉悅!
河南,其實是最適宜人類、農作物和微生物生長的樂土
眾所周知,河南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1978年發掘的南召猿人說明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河南生息和繁衍。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更證明7000年前中原地區就已經有了相對發達的農業、制陶和釀酒等手工業。
河南地處我國中部,承東啟西,銜北接南,古稱「天地之中」,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自有史以來,河南在作為我國大多數政治文化中心的同時,一直也都是中華民族的人口大省和農業大省。這些都充分說明了一點:河南是最適宜人類和農作物生長的地方。動植物如此,微生物自然也就概莫能外了。而釀酒,不就是作為高等動物的人,作為釀酒原料的高粱等農作物以及功能微生物三者之間互相作用而巧奪天工出的人間瓊漿嗎?!
話說回高粱。高粱,又稱「蜀黍」,是我國最早栽培的禾穀類作物之一。有關高粱的農書史籍證明,它的栽培約在5000年前仰韶文化時期的黃帝時代。《本草綱目》記載:「蜀黍北地(中原)種之,以備糧缺,餘及牛馬,蓋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
在華夏源遠流長的釀酒史中,先祖們對用不同糧食釀酒有了精煉的總結:高粱香、玉米甜、大米淨、糯米綿……而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高粱易於發酵,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配比恰到好處,微生物產香順利。因此,要想釀出品質絕佳的好酒,就得先有品質絕佳的有機高粱。河南,尤其是位於黃河流域的澠池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仰韶酒業有機高粱種植基地作為仰韶酒業「一莊五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處於澠池境內的黃河南岸,位於神秘的北緯30度附近,屬溼潤——半溼潤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既不像南方那麼溼熱,也不像北方那麼乾冷,屬於南方和北方之間的過渡氣候帶,歷來就是中國最適宜農作物生長的地方。
據專家分析檢測得出:種植於仰韶酒業有機高粱種植基地的高粱經純機械化的種植與管理,具有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耐蒸煮的特點,支鏈澱粉含量極高,非常契合仰韶彩陶坊酒「四陶多香」的工藝特點,所釀酒體更加優雅厚重、香氣更加撲鼻動人!
陶融香:好山好水,必出好酒!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白酒亦如此。在澠池城區,距離韶山和仰韶文化遺址約9公裡,在古醴泉水的源頭處,巍然屹立著擁有7000年仰韶酒文化底蘊的仰韶酒業。獨一無二的好山好水,使這裡盛產的美酒自古以來便為人稱道!
釀酒,是一個微生物工程,溼度、氣溫、風向、水質等對於酒的風味特徵和質量優劣起到決定因素。所以,每個品牌的白酒都有各自地區的風味,茅臺酒離開了茅臺鎮不是正宗的茅臺,汾酒離開了杏花村也就不再是純正的汾酒,仰韶的酒同樣如此,只有在古城澠池這片土地上釀造出來的陶香酒才是最為地道的!
貴州人喜歡喝醬香,是因為貴州這方水土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氣候水土釀出的醬香是契合貴州人口味的。一方水土在一個人出生到成長的數十年間,一直在哺育與滋養著他,可以說他服了水土,這方水土環境也適應了他,那麼在他骨子裡、胃裡,再好的外地酒也難以喝出家鄉水土的芬芳!
仰韶的陶香,正是巧妙融合了東西南北幾大白酒香型的優點,有著兼容並蓄、中庸和諧的人文特質,故而柔和、綿長且醇厚。仿若那些靜靜躺在園區內的每一粒高粱,將陽光、春風、月光和甘露融入歲月的悠長和豐潤,繼而沉澱、耦合,最終在陶與火的淬鍊中蘊潤出「一飲七千歲,一醉五千年」的沁人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