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一種野菜叫抽老條子和純天然的高粱米麵包的餃子,倍香

2020-12-04 Allen美食享

抽老條子,這個名字想必大家應該不是很熟悉,下面給大家科普下,抽老條子是我國稀有的可食用灌木和珍稀經濟植物,是多年生木本野生蔬菜新秀。這種植物生長在家鄉的大山上面,兒時經常和村裡的小夥伴們去山上採摘,每逢春天來臨之際,在剛長出嫩芽時,也就是在開花之前大約十天的時間。每到這個時候,村裡的鄉親們會全家出動,一起上山去採菜,剛採回來沒開花的抽老條子很鮮嫩,該野菜非常好儲存,只要將採回來的野菜放在籮筐裡及時的曬乾,乾燥狀態下可以存放數年,吃的時候用水浸泡一下再用熱水抄一下即可食用,可以沾醬吃,也可以炒這吃,還可以包餃子吃。營養學家對其成份分析,認為蛋白質、維生素、果膠、纖維素均比家生蔬菜高10-15%左右。富含蛋白質、脂肪、炭水化合物、胡羅卜素及大量的果膠和纖維素,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其產量小,故很稀有。又叫珍珠花樹,暮春發芽,芽端綴白色花蕾,花蕾細小、繁密、形圓如珍珠……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用抽老條子如何作 出美味的高粱米麵和白面的餃子!

原料

高粱米麵500g

白面500g

抽老條子1000g

輔料

豬五花肉

蔥花

香油

蠔油

十三香

黃豆醬

雞精

製作過程

1.先將1:1比例的高粱米麵粉和白面用70度左右的水燙麵,和好的面醒上10分鐘左右的時間。

2.拌餡,首先將切好的五花肉放到鍋中煸炒,將肥肉中的油煸出來,這樣吃起來不會太膩,在放入薑末,蔥花,黃豆醬,十三香,點上些一丟丟香油和蠔油,再將切好的抽老條子,放入鍋中略炒下,等炒好的抽老條子涼了裡面在放少許韭菜。

3.鍋內放水和屜,開始包,可以包大點餡,高粱米麵不像純白面那麼有韌性,故皮可以厚些

4.開火,待燒上蒸氣15分鐘之後可以關火,出鍋,純天然野菜做出來的美味絕倫的大餃子就出鍋嘍。

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點點關注支持下小編,有不明白的可以給小編留言評論,看到會及時給您解答,希望小編會慢慢帶你們品嘗到各種各樣的美味.......

相關焦點

  • 此「山螞蚱」並不是昆蟲,而是一種叫「山珍菜」的野菜,味道真香
    01山螞蚱科普山螞蚱,應該是民間的稱呼,久而久之,就成了廣而告之了,說山螞蚱,可能很多人也知道那是一種植物的名稱。很多植物在農村可能名字都沒有人知道,有一個稱呼,也就一直這麼叫了。只是讓好多人可能因為這個名稱而與這道美味佳餚失之交臂。
  • 吃了「野蔥」餃子 椒江一家6人全進了醫院
    野菜吧,有時候還真不能亂採,特別是不太認識的情況下,有可能不一小心,誤把「毒草」當野菜。4月5日晚上, 在椒江打工的陳女士一家,吃了加了「野蔥」的餃子,噁心嘔吐,和朋友 6 人全進了醫院,這真是「禍從口入」啊。春遊路上才採了一大把「野蔥」三十出頭的陳女士,老家在大西北,現在和丈夫兒子一家在椒江生活。
  • 春天的野菜大多有毒副作用,可有一種完全無毒,而且營養又保健
    每年春天,是食用野菜的最佳季節。春暖花開,和暖的東風讓萬物復甦,各種莖葉鮮嫩、清香美味的野菜也在不知不覺間抽芽瘋長,對於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們,沒有化肥和農藥,自由生長在山野之間,吸日月精華,採天地靈氣的野菜成了大自然對人類最好的饋贈。
  • 東北開啟「天然冰箱」,滿地凍餃子堪稱「一絕」,南方人:好羨慕
    我老家是黑龍江的,昨天姥姥打電話告訴我,已經開始包凍餃子了,讓我們早點回去吃餃子。南方的小夥伴有機會去看看,我們那屋裡熱乎乎,外面卻零下幾十度,出門戴著厚厚的棉帽子,不戴手套就能堅持5分鐘,那才真叫嘎嘎冷。每年這個時候,各家開始包凍餃子,一家人不夠,就請親戚朋友來家幫忙,然後請吃一頓餃子就可以。
  • 有一種糧食作物叫高粱,你了解嗎
    高粱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本草綱目》;在張華編撰的《博物志》中記載為蜀黍。我們老家常叫「蜀黍」,當時不知道這兩個字。它是和禾本科高粱屬植物,一年生高大草本,稈粗壯直立,高三到五公尺;葉片扁平,長條形,兩端稍窄。
  • 東北開啟「天然冰箱」,滿地凍餃子堪稱「一絕」,南方人:好羨慕
    我老家是黑龍江的,昨天姥姥打電話告訴我,已經開始包凍餃子了,讓我們早點回去吃餃子。南方的小夥伴有機會去看看,我們那屋裡熱乎乎,外面卻零下幾十度,出門戴著厚厚的棉帽子,不戴手套就能堅持5分鐘,那才真叫嘎嘎冷。每年這個時候,各家開始包凍餃子,一家人不夠,就請親戚朋友來家幫忙,然後請吃一頓餃子就可以。
  • 同樣都是高粱,醬香酒的「高粱」和「高粱」也是有差別的?
    在日出東方的中國,沒有任何一種「糧食」能與「高粱」相提並論。「抗旱耐澇,生命力強大;味甘性溫,食療價值高。」千百年來,高粱被幻化成一種天人合一的「精神載體」,被賦予了一種盪氣迴腸的「文學情懷」,被描繪成一種紅火喜慶、堅韌頑強的「中國性格」。形成了一種獨具「中國特色」的紅高粱文化。
  • 吃什麼野生動物,春日野菜不香嗎?
    馬蘭頭:脆、嫩、甜、香 有一年春天去徽州,看到餐館門口放著一笸籮早上剛採的馬蘭頭。不禁隨口感嘆一句:這小野菜真新鮮啊!恰巧被路過的本地人聽見,幾乎翻著白眼拋來一句:山上多得是,想吃還用花這冤枉錢!
  • 「深海黃金」-麵包蟹
    麵包蟹的流行食法是清蒸,一般用鹽、黃酒、薑末、醬油、白糖、味精、麻油和香醋各少許,蒸15-20分鐘。也有一種西式做法叫"黃金麵包蟹"。先用面包裹住蟹,再在其中加入芝士和牛奶,熟後會奶香四溢。愛爾蘭麵包蟹,又稱黃金蟹,生長於大西洋海域200米水深以下,純天然生態海域,幾乎不受任何環境汙染的影響。
  • 在農村,這種野菜生長在樹上,形狀像蟲子,價格卻能達到每斤20元
    核桃花即核桃花柱,又稱為核桃紐、長壽菜、龍鬚菜,是採用野生新鮮、稚嫩,去掉須花,色澤呈現為天然綠色的和桃花嫩莖作原料,精心加工而成,表面呈現淡棕色或深黑色,還原後呈綠色和灰色。恢復天然形態以及色、香、味和營養成分。
  • 仰韶:高粱紅了釀陶香,陶香最是中原味!
    馳目望去,甘冽醇美的陶香美酒在園區硬化路面上正以圓潤飽滿的、紅燦燦的高粱果實為基本形態,被匯聚組合成一片瀰漫著糧香的紅色海洋。一遍又一遍有條不紊、細緻入微的攤鋪、翻曬、分裝、入庫程序,伴隨著豐收的歡聲笑語,於飄蕩在整個園區的秋釀酒香中,盡情舒展著韻味深長的豐富愉悅!
  • 有人說野菜營養價值那麼高,為何沒能成為日常蔬菜的一種呢?
    陽春三月,正是草長鶯飛萬物復甦的時候,春天的美好不僅是春風和煦,還有那田野間的野菜野花。猶記得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每當春季來臨,吃慣了平常所見的蔬菜的我們就會挎個籃子去田野間挖野菜,我們村莊後面是一片小山坡,每年這裡都會長出很多野菜,我們只挑熟悉的吃,不熟悉的堅決不採,要做到不知道的不吃,這樣才能避免中毒。
  • 為什麼要用純天然香料來手工制香?
    無論純天然香料是辛是辣,是苦是酸,哪怕是臭的(麝香、龍涎均是臭味),一切都是真實存在,而不是假象。 我們華夏先民用純天然香料打造了實用而又唯美的生活空間,同時也編織了信仰方面的精神空間。 北宋的丁謂在《天香傳》一文中寫道:「香之為用從上古矣。
  • 晚潮|小餛飩和餃子
    從小就因怕冷而非常討厭冬天的我,不得不貼心承認,這是在其他任何季節都無法享受到的一種滿足感。小學時的一個暑假,回老家在堂姐家住了一段時間。某天,伯母做了餃子。我事先並不知道是韭菜鮮肉餡,一口咬開,只覺得一股難聞的味道撲鼻而來,抬頭一看,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只有我覺得難以下咽。
  • 新民晚報數字報-母親與野菜
    自她來後,周邊的野菜好似都冒了出來。  她去花園澆水,發現有螞蚱菜,摘來炒著吃。我嘗了兩口,味道還真不錯。這使得她更興致勃勃,「你不知道,在桂林的菜場螞蚱菜是拿來賣的,兩塊錢一把。」  我確實不知道,我只知道螞蚱菜會開花,開著五顏六色的花。老家山東的螞蚱菜也不見得母親會摘來吃,到城市裡,倒成了珍貴之物。
  • 路邊看到這野花一定別放過,做餃子餡兒超級好吃,常吃還降三高!
    上周末回老家,看到一大片野花,看到很多人在掐野菜,於是我也投入了掐野菜的大軍哈!一邊掐一邊問旁邊的阿姨這是啥菜呀好吃嗎?阿姨說這叫二月蘭做餃子可好吃了,口感肉頭的很,我一聽幹勁更足了,掐了一大袋子回來。回來我就忍不趕緊買肉攪餡兒包餃子嘍!
  • 它的名字很難聽叫雷公屎,卻是難得的好野菜,下雨就長,吃過嗎?
    文/小吳在農村農村一種下雨就長的野菜,炒雞蛋好吃,吃過的都說好吃我們都知道,在農村它的環境比城市裡面好,它沒有廢氣汙染,沒有尾氣汙染,沒有廢水汙染,只是有的地方的話可能有那個農藥化肥的汙染,相對來說比城市裡面的環境是好多了。
  • 摘半天不到1斤,高粱泡兒可當零食,可釀酒,花錢買不到
    在山裡,以前有一種非常好吃的,產量非常高的野果,它的名字叫——高粱泡!如今,想吃,只能在回憶裡,即使是山裡人,也未必能吃得到,何況城裡人呢?有錢,您能買到它嗎?據我所知,城裡根本沒有賣的,鄉村集市上也沒有賣的,只在深山之中,偶爾能碰到,但是,它的價值卻是非常大的,有機會見到,記得好好珍惜它!
  • 這種野菜常長在路邊,不起眼營養卻比雞蛋更有價值,如遇見別錯過
    這種野菜常長在路邊,不起眼營養卻比雞蛋更有價值,如遇見別錯過現在的人都喜歡吃野菜,雖然有的野菜口味不如一般的蔬菜,但是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好了,大魚大肉吃多了,都想找一些其它的美味來吃,而野菜隨處可見,價錢也低,所以就成了人們的首選。
  • 幾種常見的野菜,你知道有幾種?
    而且,素食佔據了半壁江山,在素食中,很少有人能吃到常吃的野菜,特別是在舊社會,當人們因為食物而挨餓時,野菜就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樓林立,土地減少,城市化進程加快,你還記得你吃過什麼野菜嗎?也許,那不只是野菜,而是一種曾經代表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