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7 00:08 |台州晚報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春天的野菜開始生長,許多市民踏青之餘,順便採點野菜。
野菜吧,有時候還真不能亂採,特別是不太認識的情況下,有可能不一小心,誤把「毒草」當野菜。
4月5日晚上, 在椒江打工的陳女士一家,吃了加了「野蔥」的餃子,噁心嘔吐,和朋友 6 人全進了醫院,這真是「禍從口入」啊。
春遊路上才採了一大把「野蔥」
三十出頭的陳女士,老家在大西北,現在和丈夫兒子一家在椒江生活。上段時間廠裡忙,在老家的媽媽過來椒江,幫她照顧 5 歲的孩子。
清明小長假,廠裡放假。天氣晴好,陳女士將兒子交給丈夫照顧,帶著老娘去春遊。市民廣場轉悠了一圈後,兩人在市中級法院旁邊的小山坡上休息。
「你看,胡蔥!」老娘突然指著旁邊一叢綠油油的植物,很是驚喜。
胡蔥就是野蔥,在她們的老家,田頭地角到處長,大家偶爾會挖點當香料。在陳女士眼裡,這胡蔥比菜場上賣的小蔥,可香多了,可惜在椒江已經很久沒有吃到了。
這樣的好東西,豈能錯過?娘倆興致勃勃地採了一大把,裝在隨身帶的包裡。
吃了「野蔥餃」後, 6 人全進了醫院
因為這把「野蔥」,陳女士決定晚上包餃子吃,還喊來了同事,「晚上來我家吃野蔥餃吧,可香著呢!」同事拉著她老公,開開心心地來了。
大家和面的和面,剁餡的剁餡,到了晚上7 點多,熱氣騰騰的野蔥肉餃終於上桌了。
雖然切蔥時,丈夫嘟囔了一句:「怎麼長得跟我們老家的有點不一樣,大多了,不香呢?」但馬上被陳女士打發了:「水土不一樣唄,這裡是江南,水汽足,長得大個,自然香氣少些,燒開了就香了。」
果然,「野蔥餃」很受歡迎,6 個人吃得津津有味,兩大鍋餃子很快全部報銷了。
只是吃下去才過了10 多分鐘,兒子說自己不舒服,開始吐。一開始,陳女士也沒在意,以為他下午在家裡玩,衣服穿少著涼了。在給兒子擦臉時,陳女士自己感覺一陣噁心,吐了。接著老娘、同事、孩子他爸、同事老公,都開始吐了。
大家有的趴在廚房家洗手盆,有的蹲在衛生間抽水馬桶邊上,有的拿著臉盆,吐得天昏地暗。
「我們應該是中毒了,要到醫院去看看!」在老公的建議下,撥打了120 ,6 人被送到了台州市中心醫院。
醫院急診內科醫生章婭妮介紹,6 人當晚送來時噁心嘔吐,狀態有點不好,5 個大人留在急診內科,小孩送到兒科觀察治療,「抽血化驗,有的指標異常,根據病人自述,我們判斷食物中毒,罪魁禍首,應該就是野菜。好在他們不停嘔吐,這也是人體自我排毒。」
因為是當香料,放得不多,6 人均無大礙,當天晚上回家。
陳女士一家到底吃了什麼野菜?他們誤食了蔥蓮
陳女士一家中毒後 ,市疾控中心的專家去了他們家好幾次,確定他們食用的不是野蔥,是一種叫「蔥蓮」的植物。
「蔥蓮」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蔥蓮」這種植物,大家一定見到過。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植物,台州很多公園和綠化帶都有種植。
蔥蓮原產南美,喜光亦耐半陰,較耐寒,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南地區可露天過冬,不會被凍死,鱗莖像蔥頭,葉片像韭菜,白色的花高潔似蓮。所以得名「蔥蓮」。 蔥蓮含生物鹼,有毒性。
一位經常採集野菜的老人告訴記者, 自己還是第一次聽說將蔥蓮將野蔥吃了,「他們可能在北方長大,不熟悉蔥蓮。其實鑑別方法很簡單,聞氣味就知道了。 野蔥有股蔥香味,蔥蓮是沒味道的。」
醫生說,吃野菜,安全很重要
章婭妮告訴記者,陳女士等6 人,是今年醫院收治的第一例野菜中毒,「往年吃野菜中毒的不多,但吃野蘑菇中毒的,都會碰到幾例。」
她提醒市民,沒有農村生活經驗的人,如果不認識野菜,千萬不要隨意採摘!因為你無法分辨它們到底是野菜還是有毒的野草。比如:臭椿、蘆葦心、野大蒜、野芹菜等,被誤食後極易產生過敏反應,甚至引發腹瀉、頭暈等中毒症狀。
每年因為吃野菜出事的,不少。去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專門發出了「春季野菜食用安全的風險提示」, 2015 年,我國有89 人因為吃了野菜中毒死亡,絕大多數死亡發生在家庭。
所以想吃野菜,最好到正規菜市場去買。吃野菜的禁忌,大家可以記一下。
不知不吃。 不要採摘路旁邊、水溝、郊外化工廠周邊的野菜,不熟悉的野菜不要亂採,亂吃。
就算採到是可以食用的野菜,如何安全地吃呢?
鹽水浸泡
野菜比較髒,上面附著許多雜菌及雜質,不管是挖回來的還是買回來的,都應該洗淨後,用淘米水或淡鹽水泡半小時至 1 小時。
吃前熱焯
很多野菜裡面都含有較多的生物鹼和單寧,烹飪之前一定要先用熱水焯一下。能去掉野菜本身的苦味,口感也會變好。
不宜多吃
野菜性寒涼,一次不適宜吃得太多。野菜煮熟後如果有苦澀味怪味,湯汁有泡沫的,千萬不要進食。
吃野菜有風險,挖時需謹慎啊!
有時候誤食有毒的野菜,後果真是蠻嚴重的。
安全吃野菜第一步就是要認得野菜,採對野菜。這些野菜千萬不能吃!!!
NO.1 曼陀羅:
曼陀羅全草有毒,以果實特別是種子毒性最大,嫩葉次之。其葉片表面粗糙,開白色花。曼陀羅中毒,一般在食後半小時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咽喉發乾、脈快、瞳孔散大、抽搐等,嚴重者會發生昏迷及呼吸衰竭而死亡。
NO.2 老公銀(野胡蘿蔔、蛇床子):
葉和根都有劇毒。吃後會造成死亡。
NO.3 蒼耳(老蒼子):
它們生長在田間、路旁和窪地。成年後粗大,葉像心臟形,周圍有鋸齒,秋後結帶硬刺的種子。全棵有毒,幼芽及種子的毒性最大,吃後可造成死亡。作為藥用可以治療鼻炎。
NO.4 毒芹(野芹菜、白頭翁):
分布在沼澤地水邊或溝邊。葉像芹菜葉,全棵有惡臭。全棵有毒,花的毒性最大,吃後噁心、嘔吐、手腳發冷、四肢麻痺,嚴重的可造成死亡。
NO.5 老鸛草(老貫筋):
貼地面生長,是一味治風溼的好藥,但有一部分種類食用後會中毒,因此不建議隨意採摘食用。瀋陽這個季節還沒有,過一陣會出現。
不過,這些野菜你就可以放心吃啦!沒毒的野菜,非常有益健康!蘇東坡也盛讚野菜之美,「天然之珍,雖小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
NO.1 蒲公英(婆婆丁):
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和利尿。它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還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利膽和保肝的作用。焯過後生吃、炒食或做湯都可以,還能配著綠茶、甘草、蜂蜜等,調成一杯能夠清熱解毒、消腫的婆婆丁綠茶。
NO.2 薤白(小根蒜):
薤白是一種可以抗菌消炎的天然菜品,鮮菜擇洗乾淨、蘸醬、做湯、做餡或炒食均可,還可以醃製成醬菜或鹹菜。
NO.3 薺菜(薺薺菜):
南方普遍種植,北方仍作為野菜食用。所以俗語說「三月三,薺菜當靈丹」,說明其營養價值很高,還可入藥,具有明目、清涼、解熱、利尿等藥效。
NO.4 貓耳菜(貓耳朵、木耳菜):
貓耳菜的葉子近似圓形,肥厚而黏滑,好像木耳的感覺,所以又叫木耳菜。比較適合做湯吃。
NO.5 曲麻菜(苣蕒菜):
生于田間路旁,春季開花前採挖全草食用,味道微苦、性寒,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全草洗淨切段焯熟涼拌或蘸醬食用。這個季節還沒有,五六月份才能見到。
NO.6 馬齒莧(馬齒菜):
馬齒莧的藥用功能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焯過之後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想吃到它,還需等到夏天,雨水充足時多見。
NO.7 車前草(車軲轆菜):
可以挖來蘸醬吃,有降血壓、利尿的作用。嫩芽吃起來口感還比較好,但稍長大一些口感就老了。一般是五月中旬到六月初味道最好。
NO.8 蕨菜:
在瀋陽想挖到野生的蕨菜並不那麼容易,因為它多在山區生長。蕨菜營養豐富,但脾胃虛寒者慎用,常人也不宜多食。食用前應該先在沸水中焯一下,去掉其表面的黏質和土腥味,適合配以雞蛋、肉類等炒著吃。
(原標題《吃了「野蔥」餃子,椒江一家6人全進了醫院⋯⋯野菜毒菜分不清,切不可亂吃!》,原作者:趙虹 編輯 金晨)
14914949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