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高粱白酒怎樣釀造,道道真多,百公斤原料只出10公斤原酒

2020-12-05 天鵝視聽

俗話說「有酒才叫年」。隨著狗年春節的到來,酒水市場火爆無比,傳統純糧釀製的白酒更受消費者的青睞,那純糧酒是怎麼釀造的呢,有沒有勾兌成份呢?日前,小編走進威海市青龍釀酒廠,親眼看看一粒糧食怎樣變成一滴白酒。圖為在威海市青龍釀酒廠,一工人正在擺放已裝好成瓶的高粱白酒。

這是發酵好的原料,已開始散發酒香。和著稻殼的高粱,要發酵一個月才能出酒,稻殼有蓬鬆的作用。

技術員在查看高粱發酵情況。拌糧、蒸糧、蒸餾、出酒、冷卻、再發酵.....釀酒過程看似簡單,實則步步都有講究。

圖為在青龍酒廠的釀酒車間,工人們忙著將粉碎好的優質高粱與已經在窖池裡發酵好的原料攪拌均勻,然後再用拌料機進一步攪拌均勻。

攪拌好後,再一鍁一鍁地裝進大甑鍋裡。裝甑要盯好甑裡冒出蒸汽,這裡面很有講究。技術員一邊忙著把原料填進鍋裡一邊提醒我:「快看,那蒸汽就是酒,看到有蒸汽就得馬上用料把這個地方填上,要不然酒就跑掉了。」呵呵,原來釀酒還有這道道。

裝甑結束,工人們將蓋子蓋上。發酵好的原料通過高溫加熱後生成蒸汽,蒸汽經過管道冷卻液化成原酒。通常100公斤的原料經過蒸餾篩選,只能蒸出10多公斤優質原酒。

一會功夫,就聽見技術員喊「出酒啦」,隨之一股清醇的香氣撲面而來。我定神一看,有液體從出酒口緩緩流出。技術員說,這剛流出來的還不能算是酒,要把它扔掉。「啊,為什麼呢?」「剛出來的,有可能是管道裡的水或者帶些雜質的酒,有可能重金屬含量超標。」「要扔掉多少?」「大約一斤多。」圖為技術員用水瓢接住剛流出的廢酒。

去掉最初的廢酒後,再流出來的就是82度原漿酒。技術員用一隻小水杯接了一點這剛出甑的82度酒給我品嘗,不會喝酒的我竟然沒嘗出什麼味道來,至今也想不起當時的感受。和我同去的一品酒靚姐品嘗後直誇酒好,說這剛出甑的原漿酒味道就是好,清香醇厚,回味悠長。

「這剛出來的酒要掐頭去尾,分級摘酒,分別貯存,從源頭把關確保原酒品質。 」經驗豐富的技術員將剛釀出的原漿酒劃分為不同的等級,裝在不同的酒桶裡,送往酒庫儲存,至少要儲存一年以上,越久越香。

「通常是82度到60度一個等級,60度到50度是一個等級,50度再到30度是又是一個等級,分這三個等級摘酒。」技術員說,30度以下的就不要了。

一甑結束後,開甑吊出原料。「一般蒸到20分鐘左右就基本不出酒了,但由於我們是混蒸,蒸酒的同時還要蒸糧,所以一般要蒸一個小時。」技術員說。

開甑後,空氣裡瀰漫著醉人的酒香,工人們忙著將剛蒸好的原料,攤開翻涼,同時用吹風機冷卻。

冷卻到三十來度時,加入酒麴和水,人工攪拌和機器攪拌後,送進發酵池裡發酵,這時還需要鋪上塑料膜與稻殼以達到無氧恆溫發酵的效果。

圖為工人在用清洗設備清洗酒瓶。

經過技術員品鑑和檢驗後,原漿酒被裝進酒瓶裡,準備上市。

工人正在檢查剛下生產線的白酒。這批次白酒是準備出口韓國的。

釀酒的當天中午,工人們用礦泉水瓶裝了些剛出甑的白酒,共同喝酒慶祝。一名工人說,酒廠老闆拿我們工人真好,午飯是免費的,工資在四千以上。更多精彩,歡迎點擊上方的關注。

相關焦點

  • 近紅外技術在白酒釀造領域的應用
    比如白酒釀造原料(高粱)中的蛋白質、澱粉、脂肪、纖維素、水分等會在各自特定波長的光下產生顯著的吸收峰。根據這一原理,利用近紅外光譜儀完成樣品光譜信息的採集,通過內置的快檢模型軟體,我們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準確、高效的掌握樣品的品質信息。同時因為是光學技術,這種方法還具備無汙染、不破壞樣品、分析成本低廉等等特點。
  • 同樣都是高粱,醬香酒的「高粱」和「高粱」也是有差別的?
    如果說,葡萄是西方酒的品格,高粱就是東方酒的品格。不過同樣作為醬香酒的原料,但是「高粱」和「高粱」卻也是有差別的。今天,老陳就帶大家來看看,不同的高粱究竟有什麼區別!一、高粱都有哪些品種?中國用高粱釀造白酒的歷史已經有700多年。
  • 口子酒業:口子窖自然兼香的秘密,源自於真藏實窖的工藝體系
    中國白酒有四大香型,醬香、濃香、清香以及兼香。提及兼香型白酒,很多人都會想到口子窖,口子窖是中國兼香型白酒的代表,具有一酒多香、優雅飽滿的風格。在釀造過程中,口子窖採用核心的三多一高一長工藝體系,它不僅僅是自然兼香的來源,更是口子人的驕傲。
  • 高粱、玉米、大米釀的酒哪個好喝,區別在哪?
    現代釀酒技術的迅速發展,讓高粱作為釀酒糧食的這種獨領風騷的局面開始改變,目前,玉米、大米都已經成為了釀酒白酒的首選材料。各種糧食釀造出來的白酒各有特點:大米淨、玉米甜、高粱香。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酒相信飲酒的人會少很多,不同原料釀造出不同的美酒佳釀才使得很多人開懷暢飲,那麼不同原料釀造出來的酒各有什麼特點呢?
  • 釀酒原料那麼多,哪種最好?
    釀造白酒的原料頗多,主要是穀類、薯類,如高粱、玉米、甘薯等,一般優質原料為高粱為主,適當搭配玉米、小麥、糯米、大米等糧食。白酒釀造專業人士稱,「高粱產酒香、玉米產酒甜、大米產酒衝、大米產酒淨、小麥產酒糙」。
  • 中國白酒之種植文化:種類多樣,各有所長
    中國地廣物阜,釀酒原料多,白酒釀造工藝複雜,故白酒種類很多,香氣特徵豐富,不同原料的種植髮展文化也成了白酒發展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用於釀酒的原料並非從一開始就用於釀造白酒或者說釀造中國酒,而是在釀造工藝演變過程中逐步被納入釀造體系,它們發展時間不同,釀酒功能不同,為白酒發展的多樣性提供了基礎保證。 最早用於釀酒的原料——稻穀。
  • 沒芝麻卻釀出芝麻香味,神奇的白酒釀造原理你知多少?
    將一捧有色固體的糧食釀成無色透明液體的酒,白酒釀造的神奇之處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但如果要找一個實物標本作為案例解析的話,則非芝麻香型白酒莫屬。「是不是原料裡加入了芝麻?」好奇心驅使之下,於樹民詳細考察了這一批景芝白幹釀造的整個環節,確實沒有使用一粒芝麻。於是他請釀酒師傅如法炮製,再釀一批,神奇的是,酒中的芝麻香居然不見了。這感覺就像王羲之在酒至半酣時寫下《蘭亭集序》之後,醒來再也寫不出來那個感覺一樣,藝術創作的最佳狀態可遇不可求。
  • 幾種果酒的釀造
    幾種果酒的釀造一、葡萄酒:當葡萄充分成熟、含糖量達到最高度,含酸量降低到最低度時採收送加工廠及時加工。因此,要求加工廠建在原料基地;原料基地必須提供品質良好的葡萄。釀造紅葡萄酒的品種有佳裡釀、北醇、蛇龍珠等;釀造白葡萄酒的品種有龍眼、佳裡釀、白羽、白雅等。1、原料處理和汁液調整:葡萄經挑選(除去器爛的和青粒)、脫粒、破碎、除梗。紅葡萄酒在生產時應帶皮發酵,生產白葡萄酒需經破碎、榨汁、取汁發酵。發酵前測定果汁含糖量、含酸量及單寧(白葡萄酒)、顏色深度(紅葡萄酒)。
  • 除了乙醇和水,你喝的白酒中竟然還有2%的神秘組成部分!
    白酒中呈香呈味的物質只佔2%,卻賦予了白酒各異的風情與風味。今天,九院長就帶大家追蹤一下,白酒中這僅佔酒體2%的香味來源。作為中國特色蒸餾酒,白酒贏得眾多愛好者青睞。從糧食中來我國白酒釀造主要是用高粱、大米、玉米、小麥、糯米等糧食(如果您想了解釀酒好糧,請看這裡釀酒好糧榜單新鮮出爐,排在第一的是它!)。
  • 白酒釀造的基本原理
    白酒釀造是以生態為基礎,通過人的技藝實現糧谷原料到酒的轉變。不過直接發生作用的,在釀酒最前線的是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大軍。我們要看到白酒發酵的實質是微生物的作用,在眾多釀酒大師的背後是對微生物的調兵遣將,微生物才是最偉大的釀酒師。白酒釀造的基本原理白酒的釀造過程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因此對酒釀機理的理解其實就是對微生物作用下,各種物理和化學變化的理解。
  • 高粱的遠徵|高粱記Ⅲ
    如今人們從白酒原料成分表上已能知曉,高粱是釀造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等眾多名酒的主要原料。那麼,作為一個外來物種,高粱最早是如何被用於釀酒的,又為何能夠超越其他作物成為白酒釀造最重要的原料?以高粱為原料釀造燒酒的記載最早始於明代。明末姚可成《食物本草》卷15曾述:「燒酒,其酒始自元時創製,用醴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米、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 你知道哪種原料釀酒才是最好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高粱、大米、糯米、豌豆、玉米、小麥、大麥、蕎麥,甚至紅薯、馬鈴薯等富含澱粉和糖分的糧食都曾被用來釀造白酒。這麼多原料眼花繚亂,到底哪種原料釀酒才是最好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今天醬香酒行家老莫來給你分析分析!
  • 白酒十問:43°和53°有什麼區別?
    05、習酒是不是只能用當地的高粱釀造?  鍾方達:我們嘗試過用外地高粱,但是結果證明不行。習酒附近的赤水河流域一帶特產一種有機糯高粱,叫紅纓子高粱,俗稱紅粱。這種高粱不同於其他高粱,粒小、硬度高、產量低、顆粒飽滿、支鏈澱粉含量高,耐蒸煮、難糊化,適合釀酒,顏色呈紅褐色,橫截面呈玻璃狀,與赤水河沙的顏色相似,所以在我們醬酒的釀造工藝中也叫「沙」。
  • 水果酒的3種做法-家庭釀造酒小型蒸餾設備
    近年來果酒深受人們喜愛,水果酒釀造經過破碎、榨汁、發酵、燒酒設備蒸餾或浸泡等工藝流程精心釀製調配而成,今天唐三鏡劉文秀老師分享三種釀造水果酒的方法。果酒釀製的基本方法,你知道有哪些?黃老師帶您了解:一、傳統發酵法將新鮮成熟、無腐爛的水果打成漿或果汁加入糖和水果酒麴發酵,經10-15天發酵壓榨、過濾、澄清、滅菌即得水果發酵酒。
  • 釀酒糧食那麼多為什麼高粱酒最好喝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用於釀酒的原料並非從一開始就用於釀造白酒或者說釀造中國酒,而是在釀造工藝演變過程中逐步被納入釀造體系,然而各種糧谷原料用於釀造白酒具體始於何時並未有確切的答案,只能通過歷史文獻加以推測。因此,釀酒官微從釀酒用糧食的起源和發展,探討幾種主要釀酒原輔料在白酒釀造中的使用和演變。
  • 袁隆平攜手賴族酒業將糯紅高粱航天搭載成功
    :釀酒原料航天育種計劃邁出實質性步伐,搭載海水稻雜交水稻與糯紅高粱的種子太空倉返回地球,袁隆平團隊與賴族酒業舉行了盛大而隆重的交接儀式,這不僅是袁隆平團隊與賴高淮團隊的技術突破,更是中國白酒界與食品界的一件盛事
  • 白酒有哪幾種?一般人只知道兩種,資深愛好者才知道有四種!
    因為白酒對於生活如此的重要,所以白酒的品質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很多人都知道白酒分為酒精酒和糧食酒兩種,但除了白酒行業業內人士,也只有白酒愛好者才知道,其實白酒可以細分為四種類型,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
  • 「原酒」成投資品 古越龍山意在「品牌上位」
    裘文俊向記者表示,原酒的窖藏成本很高,每年僅購買釀酒原料糯米一項的開支就上億元。公開資料也顯示,古越龍山擁有25萬餘噸原酒的中央酒窖,直觀地說,就是裝在23公斤的大壇裡挨個排列,可以沿著京廣線從北京到廣州打個來回;而且庫存原酒最早生產年份為1928年,採購這些儲存原酒的罈子也需要超過1.2億元。
  • 苦味偏重的白酒都是假酒、酒精酒?其實純糧酒更容易發苦!
    自從新工藝白酒出現後,由於它是由食用酒精加上水以及各種食品添加劑勾兌而成的。而若是勾兌時各物質的量沒有把握好,很可能就會出現「入口甜,回味苦」的現象。故此,也有很多酒友會覺得發苦的白酒都是酒精勾兌的假酒。但其實純糧酒在釀造過程中,稍加不甚,也是很有可能帶有較重的苦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