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0後」變「90後」的袁隆平: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2020-09-09 雲姐講堅持


1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月7日笑稱自己從「80後」變「90後」了,他許下一個生日願望:

畝產3000斤,要早日實現!


外媒曾這樣報導他:

中國目前最值錢的人就是袁隆平,單他個人的品牌價值就達到數千億。


他是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然而,這位千億級的國寶科學家,90歲仍在工作,向著下一個目標前進,著實令人敬佩。


這位可敬的老人,生活中其實非常有趣。


每天早上起床,鍛鍊身體,活動筋骨。



然後,不是在去試驗田的路上,就是在試驗田裡。



晚上,和牌友打一小時麻將,來鍛鍊腦力。



勸大家不要吃太多肥肉,變成一個胖子,自己70歲前經常遊泳的。



記者問他為什麼不帶博士生,他的回答很風趣:

辛苦得很,你要指導他搞試驗,要修改他的論文,這麻煩得很,是腦細胞的。



記者問他,團隊都是精英,好不好管理,他嘆了口氣,直撓頭皮。



他還得意地說自己上下班不用按規矩,自由散漫。



2


1951年7月,在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農學系上大學的袁隆平報名參加空軍,體檢、政審均合格,後因在校大學生比較金貴,更需參加經濟建設,所以被繼續留校學習。



大學畢業後,袁隆平任湖南省安江農業學校教員。



有一次,他在農校試驗田中意外發現一株特殊性狀的水稻,顯得「鶴立雞群」。


他利用這株水稻試種,發現其子代有不同性質。因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會出現性狀分離,所以他推論這是天然雜交水稻。


隨後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個品種的花粉,嘗試產生雜交品種。


第二年春天,他把這株變異株的種子播到創業試驗田裡,結果證明了1960年發現的那顆「鶴立雞群」的植株,是「天然雜交稻」。


由於當時嚴重饑荒,所以他決心用農業科學技術擊敗飢餓威脅,從事水稻雄性不育試驗。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試驗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經人工授粉,結出了數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種子。


從此,他把一生貢獻給了糧食。


再提起當年的饑荒,他很心痛:

那時候誰家沒餓死過人啊,能活下來的都是啃樹皮、吃草根熬過來的。


說到現在再也不會有那樣的饑荒,他雙眼含淚:

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他畢生的夢想是:

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他在一次採訪中說:

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這是糧食的重要性。



從1964年起,他帶著團隊把雜交水稻的產量不斷地提高:畝產500公斤,800公斤,1000多公斤。



他的學生如果不肯下田,他是不帶的。



他的這一生,從1964年起,一直在做一件事:研究雜交水稻


為了搞科研,他不住豪宅、不開豪車。就連國家獎勵給他青島市國際院士港的別墅,他也不住,而是作為團隊研發海水稻的科研室。



他只在科學的道路上不斷攀登。


如今,世界上50%的水稻田種上了雜交水稻,全球稻米產量再增加1.5億噸,增產的糧食能多養活四五億人。


他和團隊研究的第三代雜交水稻,2019年10月22日已經取得單季每畝2092.6斤的成績,這在世界上都是遙遙領先的。



3


一個人,能夠堅守一件事,並把它做到極致,就是不平凡的一生。


向堅持為夢想奮鬥的袁隆平院士致敬,祝您身體健康,長命百歲,早日實現夢想!


————

關注我@雲姐講堅持 獲取更多成長故事

相關焦點

  • 90歲袁隆平3位孫女曝光:低調家風,到底有多重要?
    在《時代我》這部紀錄片中,90歲的袁隆平爺爺首次曝光了袁隆平的三個孫女:袁友晴(16歲)、袁友清(14歲)、袁友明(12歲)。令人意外的是,三個小姑娘梳著相似的娃娃頭髮型,穿著樸素,言談舉止也和爺爺袁隆平一樣,幽默中透著質樸和可愛,絲毫沒有因為爺爺是袁隆平而驕傲自大。在採訪中,三個孫女還說:長大後我們也要成為像爺爺那樣的人。一個有夢想,並願意為之去努力奮鬥,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人。
  • 有個90歲的老頭叫袁隆平,我吃過他家大米
    但這個今天(2020年9月7日)90歲生日的老頭如果懟我,我可能真的要思量一下,因為我真的吃他家大米了。很多人知道袁隆平都是從小學課本上,但很少人知道他曾考上過空軍,後來沒去成;是遊泳健將,差一點入選國家隊;也是個小提琴愛好者,曾和樂團一起演出,行業跨度似乎有點大,但神奇的是他似乎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很好。
  • 90歲袁隆平的3位孫女曝光,看到她們的打扮,我不淡定了……
    袁隆平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真誠和淳樸、幽默與純真,讓人不禁感嘆:這位「90後梗王」實在是太可愛了,萬萬沒想到,袁隆平竟然是這樣的一個寶藏爺爺。這裡面,有袁隆平的一份大功勞。現在,已經年逾90的袁隆平仍在工作,依然不斷地追求水稻產量的突破。四袁隆平曾經說:「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夠了。」
  • 89歲袁隆平英文致辭走紅:真正厲害的人,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正如評論裡有人說的那樣:可以看出來,袁老真的老啦,90歲了還在忙碌,重於泰山的一生。他靠一己之力,讓全國乃至世界幾十億人免於飢餓,他將自己一生80%的時間都獻給了水稻研究。當別人功成名就後,專心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時,他卻還在專注於一個角色:做好一個「農民」。去年八月,四十度的長沙,正值酷暑季節,也是稻穗生長的最佳時節。
  • 90歲袁隆平3位孫女曝光後,我又去了解了他的父母,更不淡定了……
    彼時恰逢6月,園藝場內桃紅柳綠,好不漂亮,這讓兒時的袁隆平迸發了學農的興趣。70多年後,當袁隆平再次回想起兒時的這次經歷,稱它美妙清晰,又恍如一場夢境。幾個月後,武漢失守。03袁興烈和華靜帶著幾個孩子,開始逃難。離開北平後,先後輾轉湖北、湖南等地。
  • 袁隆平:光而不耀的「當代神農」
    為了這兩個夢想,袁隆平投入了自己的一輩子。袁隆平給妻子寫的情詩「一個人如同一粒塵土,無論怎樣飛揚,怎樣喧囂,到末了,還是要落到自家的土地上;一個丈夫如同一片落葉,無論他怎樣張揚,怎樣的由綠變紅、變黃,到末了,還是要落到自己妻子身邊……」這一攜手,就是一輩子
  • 90歲袁隆平3位孫女曝光,看她們打扮,我不淡定了……
    1930年出生,今年90歲的袁隆平,幫助中國創造了一個奇蹟,用全世界不到九分之一的耕地面積,養活了世界將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課本上,在新聞裡,這位老先生是一位斬獲無數獎項的科學家,是一位潛心鑽研的水稻專家,是一位審慎言行的教育者。
  • 90歲袁隆平:你們吃飽了,我也變老了丨百家故事
    中暑是常有的事,他會隨身帶著藥片防止暈倒。憑藉著這顆寧靜而堅韌的心,袁隆平歷經暴風雨般的挫折和困境後,完成了自己多年來的願望,不讓人們挨餓。他還給自己設立了三個任務,高產高產超高產,研發出海水稻和第三代雜交水稻,一秒都耽誤不得。
  • 袁隆平:我的工作非常有意義,要從「90後」一直搞到「100後」
    袁老又定了下一個「小目標」 袁隆平:我的工作非常有意義,要從「90後」一直搞到「100後」 華聲在線11月3日訊 「我們的近期目標是要把這個品種和技術向全省、全國推廣開來,做到兩分地就可以養活一個人,就是說一畝地1500公斤能養活5個人,為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做出我們的貢獻。」
  • 80後、90後和00後的動畫偶像
    對於偶像的問題,我曾不止一次地問過周圍的80後、90後和00後,以致我終於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結論:對於80後的偶像,我表示認同;對於90後的偶像,我表示理解;但是對於00後的偶像,我只能說我out了。或許這就是代溝。
  • 「90後」袁隆平的3個孫女曝光:一個人能低調到什麼程度?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關90歲袁隆平的片段。她們絲毫沒有因為爺爺是袁隆平而驕傲自大,落落大方、真誠低調的表現令人佩服。看過紀錄片後,很多人都被袁隆平祖孫幾人的低調品格所折服。其實,低調是一種品格,是一種涵養,更是一種智慧,低調的品格能讓人受益終生。
  • 90後梗王!這是你絕對想不到的袁隆平!不帶博士生,5個字的原因亮了
    掌上觀看江西大小事,盡在「
  • 天下「糧」心,袁隆平90歲生日,許下了一個願望!
    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視頻方式參與了首場直播,日前,袁隆平院士剛剛度過了90歲生日,他在湖南長沙家中許下生日願望,希望自己領銜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早日實現。在直播中這位新晉「90後」深情呼籲更多「90後」年輕人投身農業。
  • 90歲的袁隆平正在做一件大事,與全世界每個人都有直接的關係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榮獲「共和國勳章」後,一般人都以為他已功成名就,可以馬放南山了。沒想到這位90歲高齡的著名農業科學家,仍在堅持做著一件與全世界人民有密切關係的事情,真是令人敬佩。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袁隆平是湖南人。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的3個兒子,如今過得如何?
    "------鄭板橋"一輩子只幹一件事,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鏗鏘誓言。
  • 「你們吃飽了,我也變老了」,今天,是袁隆平院士90歲生日
    這個出現在我們每一個人教科書中的老人,記憶中的他依舊在農田裡專心研究,而現在,他終於走不動了,因為,今年他已經90歲高齡了。長大後他在偏遠的安江農校裡教書,在這裡,他看到了太多因為飢餓而倒在路上的百姓,這也讓他下定決心,在餘生接下來的時間,只幹一件事,那就是解決人們吃飯的問題。於是,他開始把所有的熱情和青春,全部投入到了水稻的研究中。
  • 剛過完90歲生日,袁隆平又一次現身,現場一席話令人淚目!
    這個問題困擾了中國農業很久,連德高望重的袁隆平老人也不知道答案。9月7日,農業農村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電商拼多多共同舉辦的大型直播活動中,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遠程連線直播間,並呼籲更多優秀人才和知識青年投身農業,共同推動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
  • 袁隆平院士過90周歲生日了,說說有關他生日的3件事,想知道嗎
    今天是2020年8月27日,農曆七月初九,我們敬愛的袁隆平院士過生日了,祝他老人家生日快樂、福壽多多。嬰童袁隆平(懷中者)被譽為&34;的袁老,對國家、世界的貢獻從這響噹噹的名頭便可知道,他不僅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更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總設計師和最主要的學術帶頭人。
  • 網友熱捧「80後90後」道德榜樣:你們是社會的福氣
    在這些候選人中,一個又一個「80後」「90後」青年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讓人們看到中國的年輕一代良好的精神面貌、崇高的價值追求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身邊的青少年英雄,讓我找到了精神坐標  「90後」孝女孟佩傑命運多舛卻堅強樂觀。
  • 80、90、00後性生活調查:前浪與後浪到底誰更浪?
    於是,我們找到了分別屬於00、90、80後的7個男女,聽了他們講述各自的性生活和觀念,有了新的想法。從第一批80後成年的1998年開始,到00後正值青春的現在,年輕人對於性的觀念也許並沒有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當然,也有很多東西都變了,比如更多的女孩子學會說「我要」和「我想怎樣」了,以及更多選擇的性玩具、更多的變裝和角色扮演,更多的自我探索,更多的高潮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