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在北京啟動,農業農村部將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拼多多共同舉辦5場線上線下聯動的大型直播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視頻方式參與了首場直播,日前,袁隆平院士剛剛度過了90歲生日,他在湖南長沙家中許下生日願望,希望自己領銜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早日實現。
在直播中這位新晉「90後」深情呼籲更多「90後」年輕人投身農業。「現代農業不是過去的農業,現代農業是個高科技的農業,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都是機械化、電氣化、智能化的農業」,袁隆平表示,青年農民是國家的希望,現代農業研究需要更多的知識青年。
在袁隆平看來,年輕人做科學研究,第一是要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第二個是要攻關,找到正確的方向。最重要是「越失敗越要有勇氣,在困難面前總結經驗教訓,再進一步努力解決問題。」
而對於有志於農業研究的年輕人,袁隆平鼓勵他們,「把熱血與汗水灑在祖國建設最需要的基層一線是高尚的,年輕人在中國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大文章裡書寫個人青春是值得驕傲的。」
年輕人為何不願從事農業?為何要呼籲年輕人從事農業?儘管農田賦予了袁隆平數不清的榮譽, 但年輕一代的學子在面臨學業與就業的選擇時,依然很少將農業放在首選的位置。談及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學農的情況,袁隆平覺得這也可以理解,畢竟過去的傳統農業是十分落後的,農村很貧窮。也正因如此,農業向機械化、藝術化的邁進,就更讓他覺得欣喜。和農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袁隆平,最喜歡和大自然接觸,這讓他感到特別心曠神怡。而今農業智能化的發展,讓農田有了保持藝術與美麗的資本。
新一代90後「新農人」
四川大涼山返鄉創業的「95後」空姐何爽、陝西平利縣電商脫貧帶頭人王秀梅一同在直播現場全程聆聽了袁隆平的囑咐。
何爽是涼山州會理縣土生土長的川妹子,藉助拼多多「多多果園」,短短三個月內幫助家鄉賣出去800萬斤石榴。
陝西平利的王秀梅也說,大學畢業後正是受袁隆平影響回鄉創業,利用電商幫助當地老鄉賣茶脫貧!她牽頭成立的合作社帶動了51戶貧困戶順利脫貧。今年的試水直播,店鋪一度成為拼多多養生類目好評第一名。
在距離直播間1900多公裡的四川省蒲江縣,90後「新農人」、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楊添財也跟團隊一起全程收看了這次央視直播。
楊添財6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漸漸不能走路。2018年,楊添財與另一位患有聽力障礙的青年吳雲開始合夥在拼多多開店賣水果,利用拼多多的拼單模式,楊添財的店鋪2019年創下了1.2億元的銷售紀錄,也帶動當地其他殘疾青年到團隊就業,學習電商。
聽到院士的鼓勵,楊添財非常激動,「以前做農業是誤打誤撞,現在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定了,也希望繼續向農業產業鏈上遊去做深、做強,用科技改變我們農村」。
袁隆平作為一位與農業打了一輩子交道,並為中國農業做出過傑出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袁隆平院士的深情呼籲中,既有對年輕一代的殷殷期待,更多的則是對中國農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的一種深刻洞察。
王秀梅、何爽、楊添財也只是農村新生代的一個縮影。據了解,本次金秋消費季中,金秋消費季戰略合作電商平臺拼多多上將有15萬涉農商家參與本次活動,涵蓋超過130個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覆蓋「三區三州」各主要農產區以及540個剛摘帽的國家貧困縣相關農產區。這些涉農商家的運營者,很大一部分都已成為懂電商、懂農業的「新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