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祝賀!

2021-02-20 央視新聞

今天(9月8日)下午14時許,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生命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由三人平分,使用方式不受限制。而就在昨天(9月7日),袁隆平院士剛剛過完他88歲生日。

未來科學大獎迄今已頒發兩屆

這三位獲獎的原因是——系統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狀的分子機制和採用新技術選育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中的開創性貢獻。

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由民間科學公益組織未來論壇發起,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做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科研工作的科學家。

目前,未來科學大獎共設置了三個獎項,分別為「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單項獎金100萬美元,由國內知名企業家和投資人捐贈。

特殊的生日慶祝:「論稻」、「看稻」、做報告

這樣一位剛剛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的科學家,昨天是怎樣慶祝自己生日的呢?

生日當天,袁隆平出現在首屆在湖南長沙舉行的國際稻作發展論壇上,與各國專家一起「論稻」、查看試驗田、做全英文報告。

在當天8點舉行的開幕式上,袁隆平準時走到臺上,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水稻專家致辭。休息了不到十分鐘,在「院士論稻」環節,他又和羅錫文、謝華安等院士,以及來自日本的池橋宏和印度的伊希·庫瑪等國外專家,一起上臺討論目前世界水稻的發展趨勢。

「論稻」一結束,袁隆平又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稻」。在距離主會場20多公裡外的長沙縣春華鎮金鼎山村國家雜交水稻試驗基地,第一個到達現場的袁隆平,走上田埂查看水稻長勢。等大家到齊後,他又與來自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和國際水稻所的專家們交流。

經過短暫午休後,下午2點,袁隆平再次上臺,向大家做了《發展雜交水稻,為世界糧食安全做貢獻》的發言。88歲的袁隆平一直站立在臺上,用全英文完成了這場20分鐘的報告。

走出會場時,袁隆平還向記者透露了他的生日願望——朝每公頃稻穀產量18噸的目標繼續努力。

祝賀袁老獲大獎

也祝袁老生日快樂!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綜合澎湃新聞、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袁隆平:三次落選中科院 卻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1994年以前曾經三次申報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均落選,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後,湖南省第四次推薦申報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最終當選。至今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袁隆平,卻獲得了擁有20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稱號。  本文摘自《中國周刊》2010年第9期 作者:李佳蔚 原題為:「幸福老頭」袁隆平  他是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更是一個80歲的健康、好勝、幸福的老頭兒。
  • 袁隆平為什麼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卻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袁隆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歷史課本中就有他的事跡。袁隆平出生於1930年,現在已經91歲高齡了。
  • 袁隆平為什麼屢次落選中科院院士?
    作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太多榮譽等身,他曾受邀擔任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甚至在我國,有一個小行星還以「袁隆平」命名。毫不誇張地說,袁隆平憑一己之力,養育了大半個中國。但這位把一生傾注在土地上的雜交水稻育種專家,其實對於這些頭銜並沒有過多關注,就連外界對他屢次落選中科院院士的事而憤憤不平,袁隆平本人也只是淡淡地回應:「不要再搞啦,把注意力放在地上。」如今的袁隆平雖然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但並不妨礙這位偉大的雜交水稻專家在其專業上繼續開疆擴土。為何屢次落選中科院院士?
  • 袁隆平為什麼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袁隆平老先生是院士,但並不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對於很多學者來說這都是夢寐以求的終身榮譽,從設立以來,中國科學院的院士的人數還未超過1000人,他們是一個國家最為聰明、最有貢獻的人。
  • 袁隆平院士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平淡卻幸福著!
    袁隆平院士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平淡卻幸福著!以前的熱搜都是明星戲子的緋聞八卦,最近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卻「異軍突起」,先是在湖南農業大學出席新生開學典禮,又是被確定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今天又是參加國慶,人們對他的崇敬和熱愛,就轉化成了這些天的袁隆平院士霸屏熱搜。筆者今天想借這篇文章,為大家介紹袁隆平院士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讓我們感受偉人那平淡而又幸福的愛情,從另一個角度認識袁隆平院士。
  • (袁隆平院士(右)查看超級稻生長情況)
    袁隆平湘潭考察超級稻高產攻關 「這是最好的品種」 來源:紅網 作者:謝嶽峰 編輯:曾小穎 2015-09-18 09:27:05
  • 主播:我和袁隆平院士有個「約會」
    以往採訪拍片,深夜收凌晨出通宵趕各種沒日沒夜都是常事,但這一次任務重又急,還特別難忘,因為要「約會」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袁隆平院士為廣東豐收節錄製視頻世界我說:「誰要是想『約會』袁隆平院士,前提必須是得愛國愛家愛人民,愛專業愛生活愛小動物。」小夥伴們聽了,捂嘴笑了,「這不就是袁院士嘛」。袁院士一直喜歡貓,那隻他笑眯眯在寵物店挑的小奶貓小花已經長大了。我問:「這就是那隻小奶貓嗎?「「嗯,小懶貓。「辛主任回答。
  • 袁隆平院士 今天是您的生日
    在90年前的今天,1930年9月7日(農曆1930年7月15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祖籍江西德安。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米神」等。 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1985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貢獻卓著,卻為何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袁隆平在我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上到年邁的老人,下到還在上學的學生,都聽過袁隆平的鼎鼎大名。首先明確一點,袁隆平是院士,但他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而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想要弄清袁隆平為什麼沒有被選為中科院院士,就必須要先了解中科院和工程院的區別在哪裡。我們先說說工程院,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技術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於1994年成立,總共有院士902人,分成9個學部,袁隆平就屬於農業學部。
  • 慶袁隆平院士90歲生日
    2020年9月7日,是袁隆平院士90歲生日。為了老百姓吃的飽吃的好吃的安全,袁隆平院士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不畏艱難,甘於奉獻,嘔心瀝血,苦苦探索,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傑出成就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影響世界。
  • 都研究雜交水稻,為什麼中國科學院院士沒有袁隆平,有謝華安?
    很多人喜歡說是袁老養活了14億人,但實際上,大部分人吃到的可能都是謝華安院士的「汕優63」,而並非超級雜交水稻,這與高產水稻品種對生長條件的要求和抗病蟲害能力有很大關係,這決定了一個雜交稻品種育成之後能否被大面積推廣。為什麼雜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 袁隆平院士入駐抖音?本人不知情!抖音拿出了一份授權書
    網友開始疑惑 如果不是袁隆平院士的號 現將袁隆平院士抖音官方帳號「袁隆平中華拓荒人」入駐過程說明如下: 1.2020年8月,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海水稻中心,袁隆平院士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與我們取得聯繫,就袁隆平院士入駐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科普「三農」知識等方面合作進行多次溝通。
  • 細數那些實力超強,卻評不上院士的超級大神,屠呦呦、袁隆平在內
    袁隆平落選院士,理由更加奇葩袁隆平教授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研究出的超級水稻,解決了數十億人的溫飽問題,不僅如此,袁隆平教授受邀到杜拜,幫助杜拜研究出了抗旱水稻,是的沒錯,在超級乾旱,水比油貴的杜拜,研究出了抗旱水稻。
  • 細數那些實力超強,卻評不上院士的超級大神,屠呦呦、袁隆平在內
    袁隆平落選院士,理由更加奇葩袁隆平教授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研究出的超級水稻,解決了數十億人的溫飽問題,不僅如此,袁隆平教授受邀到杜拜,幫助杜拜研究出了抗旱水稻,是的沒錯袁隆平教授可以說是杜拜的信仰了,不信你去杜拜問問,可能有人不知道國家糧食部是誰,但是肯定都知道袁隆平是誰。很多年前,袁隆平教授就已經申請了中科院院士了,可是知道如今也沒能進入中科院,難道中科院就這麼難進去嗎?
  • 袁隆平院士獲「紀念麥哲倫海峽500周年獎」
    華聲在線11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 朱玉文 攝影 張勁夫 辜鵬博 宛俊餘)「我們從世界的盡頭而來,向袁隆平院士表達我們的敬意今天下午,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及代表團專程來到長沙,代表智利外交部國家形象委員會將「紀念麥哲倫海峽500周年獎」頒發給袁隆平院士。農業農村部、省外事辦、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出席頒獎儀式。
  • 抖音:因袁隆平院士的帳號存在爭議,先做封禁處理
    1月12日晚間,澎湃新聞記者在抖音上搜索抖音號「袁隆平中華拓荒人」,發現已無法搜索到該帳號信息。對此,抖音方面回應稱,因袁隆平院士的帳號存在爭議,抖音先做封禁處理。1月12日晚間,在抖音上搜索抖音號「袁隆平中華拓荒人」,發現已無法搜索到該帳號信息此前在1月10日,名為「袁隆平中華拓荒人」的抖音號引發廣泛關注,數小時粉絲量突破千萬,該帳號的認證信息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主任。但在1月11日,據新華視點報導,經記者核實,袁老目前正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科研攻關;對於該抖音號,袁老表示自己並不知情。
  • 「新手遊」袁隆平為何沒評上中科院院士?
    如果說評選21世紀中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其實當屬袁隆平和屠呦呦,袁隆平先生是在雜交水稻上有著突出的貢獻,他的科研成功,使得普通的水稻實現了增產增收,變相的幫助了全中國幾億人口吃飯,屠呦呦是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她發明的青蒿素,可以拯救無數被瘧疾折磨的病患,可以說屠呦呦的成就,是中國醫學界最高的榮譽成就。
  • 袁隆平為何被中國科學院拒之門外,就是不授予袁老院士
    袁隆平是中國現代、當代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的中餐不僅解決了問題,同時也給世界人民帶來了福音,袁隆平已經挽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是世界上一個偉大的人,聯合國世界糧食獎授予他,我國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第一次會議的國家最高元科技獎項有資格老,在11年前的宮殿,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授予他榮譽
  • 三瑞農科與袁隆平院士專家團隊開展研發合作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盛波)12日,新三板公司三瑞農科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加強向日葵優良品種選育工作,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點和研發瓶頸,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推動產業快速及高效發展,公司擬與袁隆平院士及其專家團隊就產學研合作機制建設及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立事項籤署《向日葵院士專家工作站合作協議書》(以下簡稱「《合作協議》
  • 袁隆平院士,解決世界難題,為何無緣諾貝爾獎?
    作為農學領域泰鬥,袁隆平院士的貢獻遠遠超越了這一學科,也不局限於中國。而是為世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畢竟人口激增,環境破壞,耕地減少,提高糧食產量是關鍵。無論是共和國勳章所體現出的分量,還是一系列頭銜所彰顯的地位,都讓我們看到了袁隆平院士對於世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