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右)查看超級稻生長情況)

2020-12-06 湖南頻道

袁隆平湘潭考察超級稻高產攻關 「這是最好的品種」

來源:紅網 作者:謝嶽峰 編輯:曾小穎 2015-09-18 09:27:05

時刻新聞

—分享—

(袁隆平院士(右)查看超級稻生長情況)

  紅網雨湖站9月18日訊(分站記者 謝嶽峰)9月17日下午,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省政協副主席袁隆平一行在湘潭市副市長楊真平,雨湖區副區長曹偉宏,全國勞模、泉塘子農技站站長李羅斌等人的陪同下,來到姜畲現代農業示範區泉塘子中試基地實地考察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情況。
  
  泉塘子中試基地內2015年「三一糧食豐產工程」雙超配套模式示範區組合搭配實施品種早稻為潭兩優215、面積117畝;晚稻為Y兩優1998、面積110畝和超優1000、面積7畝,攻關目標位雙季畝產1300公斤。其中,前期早稻畝產達到570.7晚稻目前已到雨熟期。
  
  在超優1000雙季稻栽培晚稻高產示範區,袁隆平冒著烈日走上田埂,不時彎腰取樣,仔細查看稻穗情況。「我搞了50多年育種,到目前來看這是最好的一個品種。」到基地超級稻大面積平衡生長,長勢茂盛,袁隆平心裡充滿喜悅,並點頭稱讚說,「超優1000品種穗粒結構、形態以及產量潛力都非常好,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抗倒伏能力特別強。」同時,袁隆平也對基地寄予厚望,認為晚稻有望畝產800公斤。
  
  實地考察後,袁隆平一行還來到了泉塘子農技站,查看了雨湖區大米質量,並坐下來與大家一同交流超級稻種植心得、經驗。據了解,姜畲現代農業示範區泉塘子中試基地是袁隆平院士授牌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試示範基地,率先承擔了湖南省「早秈晚粳高產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項目,從2008年起連續7年引進雜交晚粳組合,示範種植獲得成功。累計推廣面積達12000多畝,取得了早秈晚粳種植模式的配套栽培經驗。

相關焦點

  • 袁隆平華南雙季超級稻破世界紀錄
    19日中午,在廣東省梅州興寧市龍田鎮環陂村,「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3000斤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模式攻關」項目測產驗收組測產後宣布:該項目年畝產量達到1537.78公斤,項目實驗獲得成功,並創造了水稻畝產量新的世界紀錄。11月的廣東正值秋收季節,測產驗收在秋陰裡展開。
  • 超級稻如何成就「噸糧田」
    袁隆平(中)在田間聽取品種主要選育人鄧啟雲(右一)介紹情況。成舸攝   ■本報記者 成舸   2013年4月,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海南三亞田間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共同宣布啟動超級稻第四期攻關計劃,撥款1000萬,預計歷時五年完成。
  • 袁隆平院士 今天是您的生日
    在90年前的今天,1930年9月7日(農曆1930年7月15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祖籍江西德安。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米神」等。 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1985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
  • 袁隆平:記者眼中的明星
    ■ 人物檔案   袁隆平我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
  • 袁隆平與肥料的故事,你或許不知道!
    超高產水稻肥項目對國家超高產水稻育種和產量達產達標具有重要的意義,袁隆平院士對此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超高產水稻畝產超過800公斤,較普通肥料需肥量大,一般的通用肥料難以滿足其生長要求。
  • 2018未來科學大獎揭曉,袁隆平等7位科學家獲獎
    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主席、北京大學田剛教授介紹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評獎情況。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從左至右)獲獎理由:獎勵他們系統性的研究水稻特定性質的分子機制和採用新技術選育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中的開創性貢獻。
  • 江蘇超級稻品種全國最多 佔比15.3%
    著名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院士育成的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11日經媒體報導,引起全國轟動。不為人知的是,我省「藏」著一批類似袁隆平的育種專家,無論是水稻還是小麥育種,江蘇都走在全國前列。這些專家培育出一批高產、優質的糧食品種,江蘇也因此成為全國乃至世界領先的水稻高產產區。
  • 袁隆平院士,祝賀!
    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生命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由三人平分,使用方式不受限制。而就在昨天(9月7日),袁隆平院士剛剛過完他88歲生日。未來科學大獎迄今已頒發兩屆這三位獲獎的原因是——系統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狀的分子機制和採用新技術選育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中的開創性貢獻。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稻田裡的拓荒者
    來源:中國文明網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他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被國際同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 袁隆平+鍾南山=醫食無憂
    今天,一條袁隆平和鍾南山的視頻在微博上熱傳。 2011年,鍾南山在某頒獎盛典上為袁隆平頒獎,期間還打趣說:「我剛給隆平大哥檢查過身體,但是以後別再抽菸了,好不好?」 眾多網友向這對「醫食無憂組合」致敬。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情牽武義40年 ——「半斤種子樣本」引出的跨...
    為感謝袁隆平院士在糧食生產發展上對武義縣的特殊關心和支持,縣委、縣政府特授予袁隆平「武義縣榮譽市民」稱號。2004年,武義縣被列為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超級稻示範基地,引進了兩系超級稻新組合。這是袁隆平院士為實現農業部二期畝產800公斤的目標產量而選育的苗頭組合。武義又成為浙江省唯一的兩系超級稻示範基地。王宅鎮種糧大戶方曉輝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1600多畝糧田種雜交水稻,連年獲得好收成。
  • 袁隆平團隊又幹了件大事!
    可以多養活一億人口」 「海水稻」是指能夠在一定 濃度鹽鹼地中生長的水稻品種 2016年10月12日 由袁隆平領銜的「海水稻」研發中心
  • 袁隆平回應「雜交稻高產不高質」:已達國家二級優質米標準
    袁隆平。 CFP 資料圖「我在一個小時前得知,位於湖南衡東縣的超級水稻示範基地實現了每公頃16噸的產量。這是我們繼雲南箇舊、河南信陽後,第三個每公頃產量達到16噸的百畝超級稻示範地。」10月26日上午,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向到訪的海上絲綢之路主流媒體湖湘行記者分享了這一雜交稻攻關的最新成果。這些記者來自馬來西亞國家通訊社、星報、星洲日報,印度尼西亞爪哇郵報、國際日報,寮國人民報、巴特寮通訊社,泰國國家電視臺、泰叻報,菲律賓商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11家境外媒體。
  • 袁隆平是這樣說的
    示範田內的水稻已經收割得差不多了,兩天前,袁隆平在這裡宣布,超級稻新品種「超優一千」中稻在長沙城區示範種植成功,每畝單產最高達1012公斤,攻克了長沙種植水稻畝產超過1000公斤的課題。但超級稻並不是一帆風順,去年年底,「兩優0293」水稻在安徽遭遇絕收,此後,外界對「超級稻」的質疑不斷。
  • 袁隆平與雜交稻的發展歷程
    然而,人們還清楚地記得,1976年三系雜交水稻推廣前,具有同樣地理氣候優勢的湖南,水稻畝產僅僅300公斤;30年後,畝產800公斤的超級稻,已遍布三湘四水……2008年10月,超級雜交稻在示範區躍上畝產900公斤大關,「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笑的格外燦爛。說起雜交稻的演變過程,袁隆平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三系法像包辦婚姻,兩系法像自由戀愛,超級稻有點兒像獨身主義」。
  • 2018未來科學大獎在京揭曉 李家洋、袁隆平等七人獲獎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農業部副部長等。李家洋的研究領域為:利用模式植物探索植物內源激素與外界環境因子對高等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作用及其分子機理。
  • 袁隆平:願為科學獻身試吃抗病抗蟲轉基因大米
    圖為袁隆平在察看超級稻的長勢。南方日報:此前您介紹,超級稻畝產超900公斤,專用肥功不可沒,超級稻專用肥和平常的肥料有何區別?袁隆平:超級肥有納米技術在裡面,肥料的利用率高一些,被植物吸收的多一些。一般的肥料,如氮肥,利用率只有30%。超級肥可以達到50%左右,關鍵是在這裡。南方日報:目前,現代農業推廣大面積使用農藥受到質疑,怎麼看這種現象?
  •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人認為是袁隆平,國外學術圈為何卻不認可?
    2000年,70歲的袁隆平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用以表彰其在(秈型)雜交水稻領域做出的貢獻。當時還在上小學的我,一度認為自己吃的大米,都是這位值得尊敬的袁隆平院士培育的。長大以後,隨著對水稻知識有了一些了解,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作為一個東北人,從小吃的大米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關係並不大。
  • 袁隆平入駐抖音一天漲粉1000萬 近期將開啟首場直播
    來源:中國網科技近日,「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入駐抖音,深受網友喜歡,1月10日一天漲粉超過1000萬。據介紹,未來袁隆平及其團隊將在抖音與網友分享農業知識、先進種植理念,助力「三農」發展。近期,@袁隆平中華拓荒人 將在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開啟首場直播。
  • 我們是否應該「暫時遺忘袁隆平」
    》撰文回應多個具體技術問題  我們是否應該「暫時遺忘袁隆平」  近日,一篇「請暫時遺忘袁隆平」的文章在網上被大量轉發並引起很多人的討論。一文,詳細介紹了雜交技術與雜交水稻的區別以及袁隆平在學術界的貢獻,並解答了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問題:為什麼市場的貨架上看不到袁隆平的超級稻。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稱號是否名不副實?  在《遺忘》一文中,作者對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號提出了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