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與肥料的故事,你或許不知道!

2020-12-06 騰訊網

提起袁隆平,這位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最顯著的標誌就是他在稻田搞科研的場景,以及那些不斷被刷新的水稻高產紀錄!

他說:「目前超級雜交水稻已經突破了畝產1100公斤,並且遠遠領先世界水平!」今年9月,袁隆平以他對中國農業的巨大貢獻,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在人們熟知的這些場景、記錄、高光時刻之外,還有一個或許並不被人熟知的故事——袁隆平與肥料企業的戰略合作。讓我們循著時光的足跡,講述袁隆平與肥料的故事吧!

緣起

貴州西洋肥業有限公司

開創種植業和肥業聯合先例

2003年,袁隆平首次與農資企業合作,出任貴州西洋肥業有限公司雜交水稻良種良肥技術創新工程技術顧問,成立專門研究推廣機構——雜交水稻專用肥研究部與開發部,雙方合作開創了種植業和肥業密切聯合的先例,克服了種植業、肥業相互脫節的問題。袁隆平為西洋肥業題詞——「大力發展西洋肥業,促進糧食高產優質」。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湖南瀏陽、桃源、湘潭、衡陽等10多個市縣大面積示範,進行西洋牌雜交水稻專用肥等多種肥料、多地點、多品種、多季別的小區對比試驗。2004年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又聯合把西洋複合肥列入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之中。隨後,西洋肥業不斷擴能,並在2005年達到120萬噸/年的生產規模,成為中國最大的硫基複合肥生產基地。在2006年中國品牌研究院進行第一次標誌性品牌評定時,西洋肥業即被評為中國複合肥行業標誌性品牌。

提升

中國—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

確保超級雜交水稻高產穩產

自2004年開始,中阿公司和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開始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開創出一條優勢品種和優質肥料相結合的新模式。超高產水稻肥項目對國家超高產水稻育種和產量達產達標具有重要的意義,袁隆平院士對此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超高產水稻畝產超過800公斤,較普通肥料需肥量大,一般的通用肥料難以滿足其生長要求。與此同時,在高產的前提下,要減少農民的投入,從而使超高產水稻能夠實現大面積推廣,必須根據超高產水稻的需肥規律,合理搭配氮、磷、鉀營養比例,科學補充超高產水稻生長需要的中微量元素,配套研製專用的超高產水稻肥料,進一步設計全套的水稻栽培、管理農化技術。

作為中國複合肥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中阿公司擁有較為系統和完整的技術創新管理體系,擁有國內外先進的複合肥高新技術研試基地、農化中心實驗室、大田試驗基地等技術創新平臺,具有較強的試驗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轉化和推廣應用能力。

創新

漢楓緩釋肥料有限公司

SCU硫包衣尿素引入國家級試驗課題

2006年,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漢楓緩釋肥料有限公司籤署了「漢楓SCU超級稻節氮高產栽培的配套施肥技術研究」合作協議,將漢楓緩釋肥料有限公司的SCU硫包衣尿素引入國家級試驗課題。

這種新型合作模式的誕生也引起業內關注,不僅為科研單位與企業的協作找準了切入點,更為企業創新成果獲得權威性和實現快速推廣拓展了新思路。

目前,超級雜交水稻產業聯盟合作範圍逐步擴大,得到業內積極響應。相信這個產業技術聯盟的建立,在為科研單位和涉農企業搭建一個交流和互動平臺的同時,將給業內一種啟迪,並拓展至與相關產業合作,它無疑將對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新模式

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

「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實施牽手合作

2008年,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史丹利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共同開啟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模式。2008年2月,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了隆重的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將在我國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實施上牽手合作,通過強強聯合,實現雜交水稻的良種、良法配套,加快推進「種三產四」豐產工程。

2006年,袁隆平提出「種三產四」豐產工程,致力於中低產田的增產。即「運用現有的超級雜交稻技術成果,用3畝地產出4畝地的糧食,大幅提高現有水稻的單產和總產」。

史丹利公司作為作為「種三產四」的參與者,史丹利集團為豐產工程提供了優質高效的產品,並進行大面積推廣、示範及帶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做出新的貢獻。同時,實現「種三產四」的工程目標必須解決好良種與良法配套問題,迫切需要涉農企業的支持與合作。

擴大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

助推超級稻豐產工程

2010年3月16日,中化化肥有限公司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領導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籤署合作協議,在今後五年內,中化化肥將發揮資源和產品優勢,使中化農用鉀等優質肥料在超級稻增產中發揮重要作用,實現超級稻與優質肥的強強結合,為「雜交水稻900公斤」和「種三產四」豐產工程提供強力支持。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同日還聘請袁隆平院士為中化化肥高級顧問。

根據雙方協議,雙方將密切合作,優勢互補,合力攻關,攜手探索企業與科研深度結合、效益倍增的新途徑,為我國農業增產提供更具未來性的合作共贏模式。中化化肥將全力支持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開展的節氮栽培、抗倒伏栽培等科研攻關項目及相關課題研究,為這些成果的推廣應用提供支持。

深化

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構建「雜交水稻產業發展戰略聯盟」

2015年5月23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山東金正大集團在湖南長沙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該合作旨在通過構建「雜交水稻產業發展戰略聯盟」,即通過整合科研單位、涉農企業及基地中的科技資源,集成多方優勢,共同打造以發展雜交水稻為立足點,以良種良法為槓桿,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有利於農業科研體制創新、有利於農業科研資金積聚、有利於農業技術擴散的雜交水稻發展的戰略平臺。該合作開啟了「科企互動,共同促進、實現雙贏」的雜交水稻產業技術研發新篇章。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超級水稻示範推廣過程中配套使用雜交水稻新型專用控釋肥,以實現超級雜交水稻與最先進的緩控釋肥料的完美結合,通過良種良肥配套,為超級雜交水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做出貢獻。

專用肥

新洋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長勢和產量說話

2015年4月2日,湖北新洋豐肥業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成戰略合作,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聘為新洋豐肥業特別顧問,2015 年 4 月2日在三亞籤約,合作三年。協議約定,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以其「四大工程」為平臺,以現場觀摩會、專家評議會、鑑定會、學術交流會以及年度總結計劃會等多種形式與手段,全面示範推廣新洋豐肥業研發的適合不同超級稻品種、不同種植制度、不同生態類型的超級雜交稻系列專用肥。

試驗示範過程中,在袁隆平院士的親自指導下,新洋豐超級稻專用肥在原配方的基礎上優化為兩個配方,形成系列:基肥 18-12-16,追肥20-12-14。連續兩年全面進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四大工程試驗示範,效果普遍良好。研發中心就四大項目的試驗示範舉行了近十場觀摩會。用長勢說話,用產量說話,數千種植大戶見證了新洋豐超級稻專用肥在國家平臺上接受檢驗的奇蹟。

突破

河北矽谷化工有限公司

高產攻關捷報頻傳

2012年4月24日,河北矽谷化工有限公司和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科技合作籤約儀式正式在湖南長沙舉行。從這一天起,河北矽谷有機矽大量元素水溶緩釋肥肥種配套技術科技正式應用在袁院士的超級雜交水稻上,並肩負起攻克畝產1000公斤水稻的世界高峰,挑戰水稻畝產記錄的新高度。

2016年11月9日,由袁隆平院士培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超優千號」在邯鄲市永年區的河北省矽谷農業科學研究院、河北矽谷肥業有限公司水稻示範基地收穫測產,畝產達到1082.1公斤,實現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每公頃16噸的第五期超級稻攻關目標,再次創造了水稻高產新紀錄。

2017年10月,超級雜交水稻2017年在河北永年區百畝示範基地實現畝產1149公斤,創世界單產最高紀錄,遙遙領先於全世界。在實收現場,三塊示範方畝產分別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最終測算平均畝產1149.02公斤,這個產量再次刷新了世界水稻單產紀錄。

2018年10月29日,袁隆平團隊超級雜交稻(超優千號)在河北省矽谷農科院超級雜交稻示範基地通過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203.36公斤,再次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提前實現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爭取在2020年實現每公頃18噸的世界最高紀錄目標。

結語/ conclusion

袁隆平與肥料的8個故事講完了。關於豐收與肥料關係的思考還在延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超級雜交水稻」不斷突破畝產紀錄的歷史,也是「良種、良肥、良法」不斷結合、完善,不斷深化、提升,不斷創新、擴大的歷史。

作為「糧食的糧食」,化肥不僅在雜交水稻、超級稻畝產連破記錄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化肥為糧食增產提供了巨大支撐。40%左右的增產都來自肥料,「國家糧食安全」的實現,它居功至偉。

剛剛過去的10月17日是第27個國際消除貧困日,中國第6個扶貧日。過去幾十年間,中國減貧成就世界矚目,糧食增產是個重要支撐指標。國際領先的中國雜交水稻技術作為聯合國解決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的首選措施,已經在世界上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推廣,這背後,肥料的貢獻不該被忘記。「民以食為天」,袁隆平院士仍在為他的兩個夢想奮鬥。

禾下乘涼夢!

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中國肥料企業,誰不想續寫圓夢的新佳話?

誰不想做做出豐收的新貢獻?

中國農業豐收的力量攜起手來,再立新功!

中國農資傳媒出品

編輯 | Scarlett | 監製 | 鄭曉

相關焦點

  • 袁隆平三個孫女曝光:「小時候,我不知道爺爺是幹嘛的」
    點擊上方關注,我講故事,你來聽。袁隆平,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相信我們現在的很多人都離不開他偉大的發明,每當提起他,都不禁肅然起敬。就這麼一個如此有威望,如此有地位的人,生活的平淡,令人敬佩。
  • 袁隆平英語演講,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雜交水稻之父
    一提到袁隆平,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可你聽過這位聞名中外的科學家「飈英語」嗎?7月11日,在第十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暨海外院士青島行「雁棲湖論壇」中,袁隆平以流利英語完成了一次長達20分鐘的演講。
  •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科學家傳記繪本講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這是一套可讀性非常強的傳記繪本,它通過精美的手繪插圖、簡單易懂的文字和大量的真實資料,詳細地講述了許多科學家們的故事。我和孩子剛剛讀過的《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正是這套叢書的其中一本,通過書名,大家很容易就能知道它講述的正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 羅孝和培育三超稻失敗,袁隆平講太陽採金的故事,讓他重獲信心
    在雜交水稻的培育過程中,袁隆平並非單槍匹馬,而是帶著學生和助手們合作完成的。在袁隆平的多個助手中,最值得一提到的是羅孝和,曾經培育「三超稻」失敗備受打擊,後來袁隆平給他講了「太陽採金」的故事才重獲信心。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詩文典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
    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擁有這些良好的品質,能走出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所以這周給孩子們推薦的是「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中的《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希望家長們和孩子讀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學習到科學家們身上堅持不懈、勇於探索的精神。
  • 90歲袁隆平:你們吃飽了,我也變老了丨百家故事
    近日,袁隆平在節目裡說的一句話,讓人感觸頗深:「我帶研究生有一個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這簡單一句話,足以看出他這些年的堅持。袁老在生活中,並非是我們在各大媒體的報導上看到的那般神採奕奕,他也有疲憊的時刻,有趣的時刻,賣萌的時刻。
  • 袁隆平院士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平淡卻幸福著!
    袁隆平院士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平淡卻幸福著!以前的熱搜都是明星戲子的緋聞八卦,最近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卻「異軍突起」,先是在湖南農業大學出席新生開學典禮,又是被確定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今天又是參加國慶,人們對他的崇敬和熱愛,就轉化成了這些天的袁隆平院士霸屏熱搜。筆者今天想借這篇文章,為大家介紹袁隆平院士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讓我們感受偉人那平淡而又幸福的愛情,從另一個角度認識袁隆平院士。
  • 撒了這麼多年肥料,你知道肥料作用的原理嗎?
    撒了這麼多年肥料,你知道肥料作用的原理嗎?估計大多農夫都不知道肥料作用的原理吧?面對各式各樣,功能不一的肥料,到底應該深施還是淺施、什麼功能的肥料對應什麼菜或作物,這都是要按照嚴格要求和標準來進行,不然施肥可能沒達到想要的效果,還會對作物有害。
  • 袁隆平抖音帳號風波背後,有一個海水稻的商業江湖
    1月9日晚,抖音認證帳號「袁隆平中華拓荒人」開通,一夜漲粉500萬,到第二天更是飆升到超千萬。這個尚未發布內容的帳號,迅速躋身頂流。  但事件很快反轉。11日下午,新華社官方微博「新華視點」發布消息稱,袁隆平對註冊抖音號一事並不知情:「袁老忙於實驗,你卻去蹭熱點,拿人們對袁老的崇敬、對科學精神的崇尚去吸粉、引流,合適嗎?
  • 袁隆平成長簡史
    小時候,母親給袁隆平講「趙匡胤千裡送京娘」的傳奇故事,京娘和趙匡胤分別後,不久在戰亂中死去。後來趙匡胤在一次夜戰中迷路,忽然飛來一隻螢火蟲為他引路,把他帶出險境,傳說這是京娘死後特地化為螢火蟲趕來相救。在袁隆平幼小的心靈中,認為螢火蟲是美麗善良的京娘的化身,從那以後,他再也不忍心捕捉那可愛的螢火蟲了。
  • 袁隆平厭惡金錢的世界 自稱是「精神首富」(圖)
    袁隆平也說,下田好啊,看綠色、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這樣不會缺鈣。「培育新品種是應用科學,書本上、電腦裡種不出水稻!」  鶴立雞群一株稻  袁隆平小學一年級時,學校組織郊遊,走到一個私人辦的園藝場,那裡花圃很漂亮,桃子結得滿滿的,葡萄一串串的。「第一次給我很深的印象,這樣才學農的。
  • 袁隆平團隊又幹了件大事!
    10月14日 由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和 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合作試驗種植的耐鹽水稻 在江蘇如東栟茶方凌墾區進行測產 「超優千號」
  • 袁隆平小時候,母親給他講一個故事,讓他懂得「不可貪多」的道理
    袁隆平是我國著名的「雜交水稻之父」,同時也被國人親切地稱為「當代神農」。袁隆平之所以能獲得巨大的成功,除了他本人的努力外,還與其母親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袁隆平的母親究竟是一位怎樣偉大的女性呢?她又會對袁隆平的人生成長有過哪些幫助呢?
  • 名人系列故事——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自幼興趣廣泛,喜愛音樂、體育。他在重慶度過了中學時代,中學畢業後考入了西南農學院農學系,1953年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教書。60年代初期,中國正處於嚴重困難時期,老百姓忍飢挨餓、苦不堪言,這些深深的刺痛了袁隆平,他下定決心從事人工雜交水稻的研究,以便生產出更多的糧食解決億萬人民的溫飽問題。
  • 不管你有沒有吃過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都是一件幸事
    吃與不吃,都撼動不了它的地位 袁隆平,無愧「國士」之稱。提起他來,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許多人眼中,「袁隆平」這三個字,就代表著糧食。 那麼,為何我們在超市買米,都沒有見到過這些大米?又或者說,你有見過哪個品牌的大米是用的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種子麼?沒有吧?
  • 《講述·中國故事》第七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
    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指導,中國經濟信息社出品,瀘州老窖·國窖1573全程支持的《講述·中國故事》於2019年12月26日正式開播,第七集的講述人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
  • 90歲袁隆平3位孫女曝光後,我又去了解了他的父母,更不淡定了……
    年輕的父母或許已經失去對孩子起名的興趣,在姓名一欄只填下寫了三個字:袁小孩,乳名二毛。這個孩子就是袁隆平。彼時恰逢6月,園藝場內桃紅柳綠,好不漂亮,這讓兒時的袁隆平迸發了學農的興趣。70多年後,當袁隆平再次回想起兒時的這次經歷,稱它美妙清晰,又恍如一場夢境。
  • 當代神農袁隆平,一個讓中國人吃飽的男人,為何卻進不了中科院?
    提起袁隆平老先生,那咱們中國人都得豎大拇指,作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他解決了咱們中國人餓肚子的難題。正如袁隆平先生所言: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他的雜交水稻,或許很多人連肚子都還吃不飽,更遑論去其他的事情了。所以,袁隆平對於咱們國家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堪稱當代神農氏。這樣一位人物,理應享有最高的榮譽。
  • 小蘇打才是最好用的家庭養花肥料,妙處這麼多,別說你不知道!
    小蘇打才是最好用的家庭養花肥料,妙處這麼多,別說你不知道!小蘇打與花,有些不得不說的「秘密」原創:小葉 養花之家相信大家在家庭養花的時候都會用一些自製肥料吧,這些肥料比化肥來得更安全更便宜。但是大家往往都會忽視掉廚房裡的另一樣東西:小蘇打,這東西的功效可不比那些自製肥料的功效弱,你知道小蘇打在家庭養花的時候怎麼用嗎?接下來小葉就為大家介紹小蘇打的妙處吧!
  • 袁隆平「豪宅」首度曝光,這個老人不一般(圖)
    原標題:袁隆平「豪宅」首度曝光,這個老人不一般!幾周前,袁隆平飆英語引發全民熱議。年近90歲高齡的袁隆平用英語向全世界分享自己的「雜交水稻」夢想。很多網友評論,像袁隆平這樣的科學家才是中國真正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