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中國故事》第七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

2020-12-06 人民網傳媒

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指導,中國經濟信息社出品,瀘州老窖·國窖1573全程支持的《講述·中國故事》於2019年12月26日正式開播,第七集的講述人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

2019年12月18日,袁隆平在參加第四屆國際海水稻論壇期間接受採訪時,連說了4個「奇蹟」。

就在「奇蹟」視頻火爆的兩個多月前,2019年9月29日,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黨和國家以最高規格向8位英雄模範頒授共和國勳章。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就是其中的一位。

頒獎詞這樣描述袁隆平:他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傑出貢獻。

守望稻田:「每天都要到田裡去」

就在啟程來北京的前一天,袁隆平還去田裡觀看了稻田長勢。在參加完共和國勳章頒授儀式後,他當天就返回湖南,因為「明天還要到田裡去」「第一個動作就是要到田裡去」。他心心念念他的那些寶貝「超級稻」,每天都惦記著有沒有新的發現、有沒有病蟲害發生。

每天都要到田裡去,已經成為袁隆平的生活習慣。上世紀50年代,袁隆平最初從事的是紅薯育種研究教學。當時國家糧食非常短缺,於是他轉而從事國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種研究。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試驗田選種,意外發現一株特殊的水稻。這株水稻長得特別好:鶴立雞群,穗頭很大,籽粒飽滿,整整齊齊。

袁隆平如獲至寶,就小心翼翼把它收了回來。但第二年播種下去後,袁隆平大失所望——沒有一株達到預想的結果。但這也激發了他的靈感。他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是雜交稻才有的分離現象。

當時,世界權威遺傳學理論普遍認為,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交優勢。這次意外的發現,堅定了袁隆平培育雜交稻的信心。

靈感來得突然,而研究之路漫漫。袁隆平在田裡一株株尋找「天然雄性不育株」,也就是雄蕊沒有花粉的水稻,三年後,1964年,他從14萬株稻穗中找到6棵水稻雄性不育株,這意味著,雜交水稻育種的攻關邁出關鍵性一步。

9年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終於研究成功,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為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糧食自給難題做出重大貢獻。

1986年,袁隆平正式提出了雜交水稻的育種戰略:由三系法向兩系法,再到一系法,由繁到簡、效率越來越高。

拓荒人精神:從畝產700公斤到1200公斤

「糧食始終是國計民生最重要的戰略物資。」袁隆平說,為了解決中國糧食問題,1996年農業部中國超級稻計劃立項。「5個階段的目標,從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到1100公斤,我們都達到了。我們現在要向1200公斤攻關。」

對於袁隆平來說,愛國就是讓糧食增產,用有限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2016年,86歲的袁隆平帶領團隊,向「海水稻」發起挑戰,並在新疆、山東、浙江、黑龍江、陝西等全國五大類型鹽鹼地區域開展測試。

袁隆平希望通過耐鹽鹼雜交水稻的研發和推廣,讓鹽鹼地像普通耕地那樣造福人類,他把海水稻技術的突破和創新稱為拓荒人精神。

袁隆平設定的目標是要在8年時間裡推廣1億畝海水稻,按照每畝300公斤收入,可多養活8000萬人口。

2019年10月14日公布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的209公斤增長了126%,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90後」袁隆平的兩個夢想

鮐背之年的袁隆平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袁隆平說:「我夢見我們試驗田裡的超級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一人多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這個籽粒有花生米那麼大。我就跟我的助手在一起,就坐在稻穗下乘涼。

第二個夢就是雜交稻覆蓋全球夢。全世界有22億多畝稻田。如果有一半的稻田都種上雜交稻,可以增產多少糧食呢?可以增產一億五千萬噸糧食。這個夢想的實現,對保障世界糧食安全和促進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義。」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團隊通過開辦雜交水稻技術培訓國際班,已經為近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的技術人才。

目前,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已經種到了馬達加斯加、奈及利亞等非洲國家,並在當地不斷創造出高產紀錄。全球雜交水稻每年種植面積達到700萬公頃,普遍比當地水稻增產20%以上。

「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這份至關重要的事業中,「90後」袁隆平信心滿滿,初心不改,以滿腔熱情持續為國家和世界糧食安全貢獻力量。(史春姣、毛麗麗)

(責編:燕帥、趙光霞)

相關焦點

  • 黃峻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黃旭華院士感人故事
    黃峻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黃旭華院士感人故事 2019-12-05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向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致敬!咱也追星——時代明星
    敬于敏 中國「氫彈之父」敬孫家棟 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敬李延年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敬張富清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敬袁隆平 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敬黃旭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
  • 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都有誰?附全名單及個人簡介先進事跡
    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名單  (按姓氏筆劃排序)  于敏  于敏,男,漢族,中共黨員,1926年8月生,2019年1月去世,天津寧河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研究員  孫家棟  孫家棟,男,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4月生,遼寧復縣人,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科技委主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高級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七、八、九、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 帶你走進共和國勳章:每次建議人選人都是實至名歸!
    言語的讚美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更為實際的銘記,勳章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載體,而代表著最高榮譽的「共和國勳章」,則是最好的詮釋。 獎章於2016年1月1日正式設立,由國家主席向獲得者授予。
  • 袁隆平、二月河、莫言有什麼鮮為人知的故事?《中國大家》出版發行
    歷時5載,匯集40餘位大家,近日,近60萬字的《中國大家》一書由中央紀委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行。  該書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聆聽大家》欄目歷時數年採訪的幾十位文史、科學大家的精彩訪談編輯出版,以口述實錄的方式,首次披露了孫家棟、袁隆平、黃旭華3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和二月河、莫言、葉嘉瑩、樊錦詩、歐陽自遠等大家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成功背後,技術總負責人孫家棟做出了怎樣的取捨?
  • 袁隆平和鍾南山你更喜歡誰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
  •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科學家傳記繪本講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我深以為然,回首歷史,中國從近代發展到如今,那些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為科技創新而執著、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的科學家們,實在是令人尊敬。可以說,正是由於他們無私的獻身於科學才造就了今日的中國,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那麼,中國究竟有哪些科學家呢?他們的一生有何成就?
  • 袁隆平院士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平淡卻幸福著!
    袁隆平院士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平淡卻幸福著!以前的熱搜都是明星戲子的緋聞八卦,最近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卻「異軍突起」,先是在湖南農業大學出席新生開學典禮,又是被確定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今天又是參加國慶,人們對他的崇敬和熱愛,就轉化成了這些天的袁隆平院士霸屏熱搜。筆者今天想借這篇文章,為大家介紹袁隆平院士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讓我們感受偉人那平淡而又幸福的愛情,從另一個角度認識袁隆平院士。
  • 老科學家一生未留過學,去世後獲共和國勳章,人稱國產土專家
    被國家授予「共和國勳章」是一項至高無上的榮譽,我國的老科學家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于敏鍾南山就曾經獲得過這樣的榮譽,而在這些響亮的名字裡,于敏是其中唯一一位已經逝世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他的故事。
  • 中國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被授予中國綠色貢獻終身成就獎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屠呦呦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被授予中國綠色貢獻終身成就獎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成為偶像的目的,是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對偶像的盲從
    10月30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發表致辭。
  • 至高榮譽—除了「共和國勳章」,其他「四常」的最高勳章都是什麼
    -11-28 08:46:24 來源: 侃大叔通史 舉報   9月8日,鍾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 8位科學家故事被編成繪本,講述生動故事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發現者屠呦呦、中國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禮……這些被譽為「共和國脊梁」的科學家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如何讓科學家們的人生經歷和奮鬥故事以更加新穎有趣的方式走近孩子們、發揮榜樣引領作用?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于敏——一個曾經絕密28年的名字
    「共和國勳章」授予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勳,道德品質高尚、群眾公認的傑出人士。「友誼勳章」授予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促進中外交流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中作出傑出貢獻的外國人。國家榮譽稱號授予在各領域各行業作出重大貢獻、享有崇高聲譽,道德品質高尚、群眾公認的傑出人士。
  • 袁隆平等多位科學家講述中國「有種」故事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袁隆平等科學家講述中國「有種」故事&nbsp&nbsp&nbsp&nbsp12月9日,全國現代種業發展暨南繁矽谷建設工作會議在三亞召開,包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內的多位專家、農業部門負責人、企業代表圍繞現代種業的發展作了發言
  • 「袁隆平」入駐抖音本人不知情 到底是怎麼回事?抖音最新回應
    該帳號的抖音認證: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資料顯示,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因在雜交水稻研究和應用領域貢獻卓越,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剛剛,抖音官方微博發布對袁隆平入駐抖音,「其本人並不知情」的最新回應。
  • 袁隆平入駐抖音一天漲粉1000萬 近期將開啟首場直播
    來源:中國網科技近日,「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入駐抖音,深受網友喜歡,1月10日一天漲粉超過1000萬。據介紹,未來袁隆平及其團隊將在抖音與網友分享農業知識、先進種植理念,助力「三農」發展。近期,@袁隆平中華拓荒人 將在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開啟首場直播。
  • 詩文典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
    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擁有這些良好的品質,能走出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所以這周給孩子們推薦的是「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中的《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希望家長們和孩子讀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學習到科學家們身上堅持不懈、勇於探索的精神。
  • 袁隆平入駐抖音是真是假?回應來了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1日訊(記者 潘顯璇 實習生 陳瑜玲)記者今日從抖音獲悉,「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於1月9日晚入駐抖音,深受網友喜歡,1月10日一天漲粉就超過了1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