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5載,匯集40餘位大家,近日,近60萬字的《中國大家》一書由中央紀委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行。
該書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聆聽大家》欄目歷時數年採訪的幾十位文史、科學大家的精彩訪談編輯出版,以口述實錄的方式,首次披露了孫家棟、袁隆平、黃旭華3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和二月河、莫言、葉嘉瑩、樊錦詩、歐陽自遠等大家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成功背後,技術總負責人孫家棟做出了怎樣的取捨?二月河從一名寂寂無聞的宣傳幹部成長為享譽海內外的作家,「伯樂」馮其庸對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思想史家張豈之概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12個核心理念是什麼?
大家者,非大時代大格局不足以成其大。
對祖國和人民,他們始終懷著一顆赤子之心。航天工程專家戚發軔59歲受命擔任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願。為國防建設、為強國做奉獻是我們一輩子的目標。」
對人生,他們始終自信豁達。「早上出門,晚上能不能回來都沒有把握。」作家馬識途曾親歷九死一生的敵後潛伏歲月。年逾百歲,他仍然「心存魏闕常憂國,身老江湖永矢忠」。
對腐敗,他們始終有著清醒的認識;對反腐敗,他們始終充滿信心。作家馮驥才認為,反腐對於國家是一種使命,決定國家存亡的使命。
凝聚人生精華,抒發時代強音。全書融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於一體,圖文並茂,還收錄了每位大家親筆書寫的寄語,以及精彩的訪談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