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瑞農科與袁隆平院士專家團隊開展研發合作

2020-11-27 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盛波)12日,新三板公司三瑞農科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加強向日葵優良品種選育工作,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點和研發瓶頸,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推動產業快速及高效發展,公司擬與袁隆平院士及其專家團隊就產學研合作機制建設及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立事項籤署《向日葵院士專家工作站合作協議書》(以下簡稱「《合作協議》」)。

  公告稱,雙方共同建立「向日葵優良品種選育及關鍵技術攻關院士專家工作站」,工作站在甲方單位掛牌,是實現本協議項下雙方合作目標的唯一平臺。

  工作站入站人員由雙方分別指派符合要求人員加入,具體入站人員名單及人員條件以雙方分別提供的清單為準。

  工作站的工作內容包括:為向日葵產業策諮詢和指導;為甲方提供技術諮詢和指導;圍繞甲方亟需解決的技術難題,開展聯合攻關;為甲方培養技術人才,搭建技術創新平臺;將乙方院士、專家及其團隊的技術成果,聯合進行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開展高層次學術或技術交流活動,積極開展社會服務,響應政府號召,接受政府的檢查和指導,完成政府交給的工作任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搭建創新平臺;雙方商定一致的其他工作內容。

  合作期間,公司每年為工作站雙方科研人員提供科研經費80萬元,5年共計400萬元。

  資料顯示,公司作為中國雜交向日葵產業的領軍企業,十幾年的奮鬥歷程,已然發展成為涵蓋科研、育種、生產、加工、銷售、技術培訓、諮詢服務、葵花籽深加工、葵花籽現貨交易的育繁推一體化、國際大型向日葵種業科技公司。公司系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平高科」)控股子公司,隆平高科持有公司50.39%股權。袁隆平院士為隆平高科副董事長、決策委員會委員袁定江先生的父親,袁隆平院士為公司關聯自然人。

相關焦點

  • 三瑞農科400萬經費支持袁隆平團隊研發向日葵產業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11月13日,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平高科」)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三瑞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記三瑞農科向日葵品種研發創新人才團隊
    秋收之後,一個接一個好消息讓農民的臉上寫滿了笑意,讓生產企業收穫滿滿,也讓三瑞農科向日葵品種研發團隊的成員倍感欣慰。  李子元種植的葵花品種是三瑞農科公司自主研發的三瑞SH363,這也是三胖蛋公司生產高端瓜子所用的優質原料。
  • 三瑞農科副總經理韓旭東辭職
    挖貝網 3月25日消息,近日三瑞農科(836645)發公告稱董事會於2020年3月25日收到副總經理韓旭東先生遞交的辭職報告,自2020年3月25日起辭職生效。
  • 三瑞農科2019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5.64%
    8月30日,資本邦訊,三瑞農科(836645.OC)發布了關於2019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據悉,三瑞農科成立於2016年4月15日,主要從事 向日葵雜交種子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 圖片來源:123RF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稿件,轉載需註明出處和作者,否則視為侵權。
  • 隆平高科擬5.15億元收購三瑞農科 進入向日葵種子業務領域
    隆平高科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三瑞農科的49.45%股份,交易價格合計5.15億元。交易方涉及張永平等14名股東。   本次收購將分兩步進行,2017年12月31日前,收購人將購買張永平等14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三瑞農科36.73%股份,2018年2月28日前,收購人將購買張永平、趙毅萍、王德壽、賈亞莉、李聯社、徐國成6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三瑞農科12.72%股份。   本次交易前,收購人直接持有三瑞農科0.95%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後,收購人將直接持有三瑞農科50.39%股份。
  • 北京科技大學萬向元教授團隊與袁隆平院士團隊合作,成功研發出植物通用型顯性不育育種技術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北京科技大學萬向元教授團隊與袁隆平院士團隊合作成功研發出植物通用型顯性不育育種技術該研究成果於9月9日在線發表於圖1.萬向元教授與袁隆平院士團隊近10年的科研合作萬向元教授早在2009年開始與袁隆平院士合作(圖1),聯合承擔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超級雜交稻分子育種研究」
  • 袁隆平團隊又幹了件大事!
    10月14日 由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和 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合作試驗種植的耐鹽水稻 在江蘇如東栟茶方凌墾區進行測產 「超優千號」
  • 走自主研發之路:中國食葵打敗「洋」種子
    三瑞農科向日葵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馮九煥(左)和科研人員在現代智能溫室開展抗病害觀察  三瑞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葵花產業聯盟理事長張永平介紹,從2009年起,他們先後投入巨資進行自主研發,已推出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推廣價值的突破性品種SH363。與「洋」種子相比,SH363的抗病性、商品性更好,每斤可多賣一元錢,平均每畝可增收500元至800元。
  • 袁隆平及其團隊研發雜交水稻 助東南亞解決「吃飯問題」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團隊根據東南亞國家土壤環境、氣候條件,研發出了與之相適應的不同品種雜交水稻。這些來自中國的「 神奇水稻」為解決東南亞民眾的「吃飯問題」帶來了曙光。「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畢生的追求和夢想。」
  • 85歲袁隆平現身青島 約見指導"小稻農"(圖)
    袁隆平爺爺為獲獎「小稻農」們頒獎    青島新聞網9月1日訊 8月31日,青島市少先隊「勞動播撒夢想 水稻種在我家」種植實踐二期活動啟動儀式舉行,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親自到現場與「小稻農」們探討「水稻經」,受到了島城「小稻農」們的熱烈歡迎。
  • 袁隆平又有新身份!受聘為廣東這所高校特聘院士
    袁隆平在儀式上發言,他表示,很高興受聘為廣東海洋大學特聘院士。他希望能與廣東海洋大學教授專家共同努力,研究選育耐鹽鹼高產水稻,並將第三代雜交水稻儘快應用到生產上,為國家糧食生產作出更大的貢獻。他說,利用雜交稻的雜種優勢培育耐鹽鹼高產水稻,前途光明。
  • 瞭望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李召虎:強農興農培養新農科人才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李偉    「宏農學,揚國光」,華中農業大學(下稱「華中農大」)因農而生,視培養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研發高水平科技成果為初心和本分,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考卷,正加快建設新農科,培養契合新農科內涵的一流創新人才
  • ...如何培養強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專訪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
    「雙一流」建設學科,在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還有7個學科進入A類學科,這些都是建設新農科的底氣所在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偉「宏農學,揚國光」,華中農業大學(下稱「華中農大」)因農而生,視培養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研發高水平科技成果為初心和本分,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考卷,正加快建設新農科,培養契合新農科內涵的一流創新人才
  • 袁隆平抖音一天粉絲數破千萬!第一條抖音將是這個內容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實驗基地4號試驗田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應運而生,它由袁隆平院士任首席科學家,以「解決飢餓問題,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為使命,以「為世界多養活10%的人口」為願景,以「為中國增加1億畝糧田,在世界推廣10億畝雜交水稻」為奮鬥目標,致力於耐鹽鹼水稻(俗稱「海水稻」)育種及鹽鹼地稻作改良、第三代遺傳工程不育系雜交水稻技術、高光效與超級雜交稻等四大研發目標,實現雜交水稻的全球推廣
  •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新華社長沙11月2日電(記者白田田、周勉)11月2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其中晚稻品種為第三代雜交水稻。  在今年疫情和災情的多重衝擊下,這樣的測產結果來之不易,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 袁隆平與肥料的故事,你或許不知道!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同日還聘請袁隆平院士為中化化肥高級顧問。 根據雙方協議,雙方將密切合作,優勢互補,合力攻關,攜手探索企業與科研深度結合、效益倍增的新途徑,為我國農業增產提供更具未來性的合作共贏模式。中化化肥將全力支持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開展的節氮栽培、抗倒伏栽培等科研攻關項目及相關課題研究,為這些成果的推廣應用提供支持。
  • 臨沂市莒南縣超高產雜交水稻高產攻關試驗典型經驗獲袁隆平院士點讚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2020年11月26日,臨沂市莒南縣超高產雜交水稻項目攻關工作組赴湖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向袁隆平院士匯報了莒南雜交水稻高產攻關試驗典型經驗做法,袁隆平院士給予「此高產攻關典型經驗很好」的高度評價。
  • 袁隆平院士,祝賀!
    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生命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由三人平分,使用方式不受限制。而就在昨天(9月7日),袁隆平院士剛剛過完他88歲生日。未來科學大獎迄今已頒發兩屆這三位獲獎的原因是——系統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狀的分子機制和採用新技術選育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中的開創性貢獻。
  • 袁隆平為什麼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卻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他是我國著名的水稻育種專家,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培育雜交水稻,正因為在該領域貢獻卓越,同時也是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所以又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當然,其他水稻育種科研人員也做出了很大貢獻,袁隆平只是其中最傑出的一個代表。水稻確實是中國人的主要口糧,但說他憑一己之力養活了全中國人,確實有點誇大。
  • 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種植再豐收 理論畝產548公斤
    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再豐收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南緣,有一片300畝的海水稻田。3年前,袁隆平團隊在新疆、黑龍江等試驗基地開展海水稻試種試驗,新疆的海水稻試驗基地就選在喀什地區嶽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這裡緊鄰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地方,也是pH酸鹼度7.8的重度鹽鹼土地。令村民們難以置信的是,當年,在科研工作者和員工精心管護下,海水稻試驗田迎來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