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三瑞農科向日葵品種研發創新人才團隊

2020-11-27 巴彥淖爾市政府網

  50多畝食葵喜獲豐收,價高不愁賣,這讓五原縣天吉泰鎮興豐村葵農李子元喜不自勝;「雙11」當日,三胖蛋公司瓜子全網銷售額360萬元,實現了「比去年翻一番」的預定目標。秋收之後,一個接一個好消息讓農民的臉上寫滿了笑意,讓生產企業收穫滿滿,也讓三瑞農科向日葵品種研發團隊的成員倍感欣慰。

  李子元種植的葵花品種是三瑞農科公司自主研發的三瑞SH363,這也是三胖蛋公司生產高端瓜子所用的優質原料。

  三瑞農科,這家成立於2010年、用不足10年時間就迅速成長為中國食葵種業領軍企業的公司,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發展戰略,組建和培養了一支強大的向日葵品種研發創新人才團隊,在向日葵品種研發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堅持自主研發,打敗「洋」種子

  2000年左右,我國農民種植的食用葵大多是自留的傳統國葵品種,產量和抗性不具優勢。而當時美國的葵花雜交種不但產量高,而且抗病性強,被引入國內後,一步步獲得「霸主」地位,我國常規種一度幾乎退出市場。

  2012年,三瑞農科在先後投入數千萬元,進行了上萬個排列組合、培育試驗後,最終研發出了具備國內自主智慧財產權的SH363、SH361、三瑞3號、三瑞5號、三瑞6號、三瑞7號等食葵品種,其中SH363、SH361的抗病性、商品性更好,售價高,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極大認可和喜愛。2015年~2017年,農民種植該系列品種的畝均收益比種國內外其他品種高300~800元,部分地區高達1500元,兩個品種為我市種植戶增收5億元,為全國百萬葵農年均增收15億元。到2016年,全國葵花種植面積達到了1150萬畝。

  多年來,三瑞農科專注於食葵種子的選育、生產、推廣、銷售和技術服務等工作,特別是近幾年累計投入研發資金8000多萬元,建成了我國首家向日葵系統化技術研究機構——三瑞農科向日葵技術研究院;2017年,新建了1500 平方米的現代化研發中心;在五原縣建有博士科研工作站、分子實驗室,在甘肅、海南建有育種、測試基地;成立了抗列當、抗菌核病、分子育種三大科技攻關研發團隊;建成了國內最大的現代化向日葵研究實驗室;收集了3000多份國內外優質向日葵種質資源,建成了國內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向日葵種質資源庫;內蒙古向日葵工程研究中心已獲批。

  同時,公司在分子輔助育種、分子純度鑑定、品種抗性研究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正在引領中國向日葵產業第三次技術革命——品種健康化的發展。

  潛心科研攻關,培育出耐列當新品種

  列當是向日葵種植區一種寄生雜草,主要寄生在向日葵根部,吸收向日葵的營養和水分,致使向日葵植株矮小、瘦弱,不能形成花盤,最後全株枯死,近年來嚴重影響著我市向日葵產量。

  作為我國首家向日葵專業技術研究機構,三瑞農科向日葵技術研究院於2015年成立了耐列當科技攻關研發團隊,將培育耐列當向日葵新品種作為研究項目的重中之重。

  根據列當對向日葵的危害程度,可將列當分為A~G七個等級。目前,研究院已研究出耐A~E級別列當的向日葵新品種。其中,三瑞3號是研究院針對列當草害最新育成的抗性突出、高產、優質的雜交新品種,耐E級列當,2018年,三瑞3號通過了新品種登記認定。該品種莖稈粗壯,耐列當突出,籽粒大,皮薄仁香。在巴彥淖爾、烏蘭察布、赤峰等地的大面積推廣種植表明,該品種對土肥地熱的適應性及商品性表現優良,明顯提高了食葵的產量和品質。

  目前,三瑞農科向日葵技術研究院正在繼續研發耐更高級別列當的向日葵新品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預計明後年推向市場。(記者 呂園)

相關焦點

  • 三瑞農科400萬經費支持袁隆平團隊研發向日葵產業
    (簡稱「三瑞農科」)擬與袁隆平院士及其專家團隊籤署向日葵合作協議,5年內為雙方科研人員提供科研經費400萬元。 合作期間,雙方將在理論、方法、技術、工藝、產品等方面合作研究,為增強向日葵產業發展創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撐;研究意向為向日葵優良品種選育及親本擴繁研究、新雄性不育細胞質及恢復因子的轉育、建立 SNP 分子標記資料庫及高通量檢測體系、向日葵種質資源引進及種質資源庫建設、向日葵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及示範推廣等。
  • 三瑞農科與袁隆平院士專家團隊開展研發合作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盛波)12日,新三板公司三瑞農科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加強向日葵優良品種選育工作,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點和研發瓶頸,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推動產業快速及高效發展,公司擬與袁隆平院士及其專家團隊就產學研合作機制建設及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立事項籤署《向日葵院士專家工作站合作協議書》(以下簡稱「《合作協議》
  • 隆平高科擬5.15億元收購三瑞農科 進入向日葵種子業務領域
    隆平高科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三瑞農科的49.45%股份,交易價格合計5.15億元。交易方涉及張永平等14名股東。   本次收購將分兩步進行,2017年12月31日前,收購人將購買張永平等14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三瑞農科36.73%股份,2018年2月28日前,收購人將購買張永平、趙毅萍、王德壽、賈亞莉、李聯社、徐國成6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三瑞農科12.72%股份。   本次交易前,收購人直接持有三瑞農科0.95%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後,收購人將直接持有三瑞農科50.39%股份。
  • 三瑞農科副總經理韓旭東辭職
    挖貝網 3月25日消息,近日三瑞農科(836645)發公告稱董事會於2020年3月25日收到副總經理韓旭東先生遞交的辭職報告,自2020年3月25日起辭職生效。
  • 三瑞農科2019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5.64%
    8月30日,資本邦訊,三瑞農科(836645.OC)發布了關於2019年半年度報告的公告。   據悉,三瑞農科成立於2016年4月15日,主要從事 向日葵雜交種子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 圖片來源:123RF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稿件,轉載需註明出處和作者,否則視為侵權。
  • 走自主研發之路:中國食葵打敗「洋」種子
    三瑞農科向日葵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馮九煥(左)和科研人員在現代智能溫室開展抗病害觀察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29日電 題:走自主研發之路:中國食葵打敗「洋」種子  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於嘉  為了把種子安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近年來,我國相關龍頭企業不斷加強自主研發創新、重視品種選育、推廣國產品牌,堅持走品種科技化、科研產業化、產業市場化的發展之路,
  • 農業農村部種業司到巴彥淖爾市調研食用向日葵種業情況
    調研組一行在三瑞農科調研、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測試巴彥淖爾分中心、市農牧科學院、黃河流域西北地區種質基因庫和現代種業產業園、西蒙種業等企業、院所,通過實地觀摩、座談交流等方式,就食葵品種選育及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智慧財產權保護、打假維權、市場監管執法情況等進行了調研。
  • 瞭望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李召虎:強農興農培養新農科人才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李偉    「宏農學,揚國光」,華中農業大學(下稱「華中農大」)因農而生,視培養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研發高水平科技成果為初心和本分,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考卷,正加快建設新農科,培養契合新農科內涵的一流創新人才
  • ...如何培養強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專訪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
    「雙一流」建設學科,在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還有7個學科進入A類學科,這些都是建設新農科的底氣所在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偉「宏農學,揚國光」,華中農業大學(下稱「華中農大」)因農而生,視培養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研發高水平科技成果為初心和本分,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考卷,正加快建設新農科,培養契合新農科內涵的一流創新人才
  • 世界向日葵產業發展論壇暨國際向日葵花季旅遊文化節新聞發布會
    同時,觀摩中國五原縣葵花博物館、河套電子商務產業園、5萬畝「改鹽增草(飼)興牧」項目區、三瑞農科向日葵技術研究院等。  我著重介紹一下此次活動的主景觀點,五原縣葵海盛世景觀:整個景觀區由葵海和花海相互襯託,縮影巴彥淖爾市數百萬畝向日葵豐收盛景。
  • 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加入「綜合性大學農科人才培養聯盟」並成為...
    【消息來源:植物科學學院】11月29日,由多家國內綜合性大學涉農學院聯合發起成立的全國性高校合作組織「綜合性大學農科人才培養聯盟」在浙江成立,34所綜合性大學的涉農學院加入聯盟。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加入「綜合性大學農科人才培養聯盟」並成為副理事長單位,植物科學學院院長都興林教授當選為聯盟副理事長。
  • 高校127專家28團隊入選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新聞—科學網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2013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
  • 茶樹育種專家陳亮博士赴新昌科農茶樹專業合作社指導
    茶樹育種專家陳亮博士赴新昌科農茶樹專業合作社指導 2020-12-31 14:16:09 來源:
  • 西海岸引入頂尖人才團隊
    □記 者 張忠德  通訊員 韓麗 潘傑 報導  本報青島訊 3月17日
  • 凝心聚力 共謀發展 我校召開「新農科」建設和學校發展願景戰略...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新農科」的專業體系、學科建設、發展理念、人才培養、人才隊伍、未來規劃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研討,為學校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他強調,「新農科」建設涉及到學校的人才培養、學科布局、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科技創新等各方面的事業發展,要有緊迫感、危機感和使命感,要有「變」的準備、方案、行動和保障,要圍繞建設中國特色、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把握當前重要戰略機遇,謀劃長遠,整體布局。
  • 【只爭朝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農興安種牛科技:助力科右中旗做好...
    中農興安種牛科技:助力科右中旗做好「牛文章」在中宣部的積極推動下,內蒙古中農興安種牛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落戶科右中旗以來,利用科研、生產、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優勢,以科技為先導、以技術服務為手段,以調優畜種結構
  • 河南省出臺新農科建設大別山行動方案 提升涉農高校大學生專業技能
    為深化高等農林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推進河南省新農科建設,近日,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聯合印發《河南省新農科建設大別山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紮根中原沃土,弘揚大別山精神,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生態文明建設和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實施新農科建設八大行動。
  • 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高中學生和家長必須知道!
    現如今,人才需求的變化要求考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必須關注新興方向和變化趨勢,本文整理教育部推廣的新興專業和相關院校,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2019年4月,教育部等相關部門發布「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主張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推動全國高校掀起一場「質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