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畝食葵喜獲豐收,價高不愁賣,這讓五原縣天吉泰鎮興豐村葵農李子元喜不自勝;「雙11」當日,三胖蛋公司瓜子全網銷售額360萬元,實現了「比去年翻一番」的預定目標。秋收之後,一個接一個好消息讓農民的臉上寫滿了笑意,讓生產企業收穫滿滿,也讓三瑞農科向日葵品種研發團隊的成員倍感欣慰。
李子元種植的葵花品種是三瑞農科公司自主研發的三瑞SH363,這也是三胖蛋公司生產高端瓜子所用的優質原料。
三瑞農科,這家成立於2010年、用不足10年時間就迅速成長為中國食葵種業領軍企業的公司,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發展戰略,組建和培養了一支強大的向日葵品種研發創新人才團隊,在向日葵品種研發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堅持自主研發,打敗「洋」種子
2000年左右,我國農民種植的食用葵大多是自留的傳統國葵品種,產量和抗性不具優勢。而當時美國的葵花雜交種不但產量高,而且抗病性強,被引入國內後,一步步獲得「霸主」地位,我國常規種一度幾乎退出市場。
2012年,三瑞農科在先後投入數千萬元,進行了上萬個排列組合、培育試驗後,最終研發出了具備國內自主智慧財產權的SH363、SH361、三瑞3號、三瑞5號、三瑞6號、三瑞7號等食葵品種,其中SH363、SH361的抗病性、商品性更好,售價高,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極大認可和喜愛。2015年~2017年,農民種植該系列品種的畝均收益比種國內外其他品種高300~800元,部分地區高達1500元,兩個品種為我市種植戶增收5億元,為全國百萬葵農年均增收15億元。到2016年,全國葵花種植面積達到了1150萬畝。
多年來,三瑞農科專注於食葵種子的選育、生產、推廣、銷售和技術服務等工作,特別是近幾年累計投入研發資金8000多萬元,建成了我國首家向日葵系統化技術研究機構——三瑞農科向日葵技術研究院;2017年,新建了1500 平方米的現代化研發中心;在五原縣建有博士科研工作站、分子實驗室,在甘肅、海南建有育種、測試基地;成立了抗列當、抗菌核病、分子育種三大科技攻關研發團隊;建成了國內最大的現代化向日葵研究實驗室;收集了3000多份國內外優質向日葵種質資源,建成了國內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向日葵種質資源庫;內蒙古向日葵工程研究中心已獲批。
同時,公司在分子輔助育種、分子純度鑑定、品種抗性研究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正在引領中國向日葵產業第三次技術革命——品種健康化的發展。
潛心科研攻關,培育出耐列當新品種
列當是向日葵種植區一種寄生雜草,主要寄生在向日葵根部,吸收向日葵的營養和水分,致使向日葵植株矮小、瘦弱,不能形成花盤,最後全株枯死,近年來嚴重影響著我市向日葵產量。
作為我國首家向日葵專業技術研究機構,三瑞農科向日葵技術研究院於2015年成立了耐列當科技攻關研發團隊,將培育耐列當向日葵新品種作為研究項目的重中之重。
根據列當對向日葵的危害程度,可將列當分為A~G七個等級。目前,研究院已研究出耐A~E級別列當的向日葵新品種。其中,三瑞3號是研究院針對列當草害最新育成的抗性突出、高產、優質的雜交新品種,耐E級列當,2018年,三瑞3號通過了新品種登記認定。該品種莖稈粗壯,耐列當突出,籽粒大,皮薄仁香。在巴彥淖爾、烏蘭察布、赤峰等地的大面積推廣種植表明,該品種對土肥地熱的適應性及商品性表現優良,明顯提高了食葵的產量和品質。
目前,三瑞農科向日葵技術研究院正在繼續研發耐更高級別列當的向日葵新品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預計明後年推向市場。(記者 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