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共謀發展 我校召開「新農科」建設和學校發展願景戰略...

2020-12-06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網

本網訊 5月25日至26日,學校召開「新農科」建設和學校發展願景戰略研討會,共謀學校未來發展事宜。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武維華,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校領導張東軍、秦世成、王濤、龔元石、錢學軍、寧秋婭、辛賢,黨委常委李培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沈建忠、張福鎖等出席會議。

研討會上,國務院參事、圖書館館長何秀榮以「全球化、發展階段與我們的學科發展」 為題,發展規劃處處長曲瑛德以「新時代農科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研究項目進展匯報及思考」為題,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林萬龍以「新農科專業體系建設思考」 為題,科研院常務副院長田見暉以「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我校科技發展思考」 為題,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以「營養與人類健康」 為題,動物醫學院院長沈建忠以「動物疫病、公共衛生與人類健康」 為題,生物學院教授鞏志忠以「生物種業與智能育種」 為題,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李道亮以「智慧農業與智能裝備」 為題,工學院教授李洪文以「保護性耕作與環境保護」 為題,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福鎖以「農業綠色發展」為題,一帶一路/南南農業合作學院院長李小雲以「鄉村變遷與農科發展」 為題,先後作了專題報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新農科」的專業體系、學科建設、發展理念、人才培養、人才隊伍、未來規劃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研討,為學校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孫其信指出,這是一次將會記入學校發展史冊的重要會議,各位專家學者對學校未來發展的研判、思考具有全球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視野,密切聯繫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充分體現了中國農大的責任與擔當。當前,世界在變,社會在變,農業在變,高等農業教育也要因時而變、應勢而謀,在這一背景下學校未來發展如何推進「新農科」建設,如何滿足社會產業需求,引領與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他強調,「新農科」建設涉及到學校的人才培養、學科布局、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科技創新等各方面的事業發展,要有緊迫感、危機感和使命感,要有「變」的準備、方案、行動和保障,要圍繞建設中國特色、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把握當前重要戰略機遇,謀劃長遠,整體布局。他要求,各單位要積極解決研討會提出的問題,列出清單,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要進一步加強綜合建設,轉變工作作風,建立問責機制,提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要肩負起時代賦予學校創新發展的歷史使命,加快建設發展「新農科」,共同譜寫學校未來發展的新篇章。

姜沛民指出,本次研討會是一次極其重要、非常必要、迫切需要的會議。學校積極推進「新農科」建設:一是要發聲、要引領,中國農大作為農業院校的排頭兵,在國家重大部署當中理應走在前列,要集智聚力,提出農大方案;二是要回應社會關切、回答師生願望,學校已進入發展關鍵期,在做大做強傳統優勢學科的基礎上,要順應新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推進學科布局、人才培養模式等的改革、優化、更新;三是要造勢、要宣傳,要以「新農科」建設為抓手,加強頂層設計、政策設計和項目設計,講好農大故事;四是要鼓勁、要振奮,要以「新農科」建設為契機,齊心協力,凝聚共識,爭取各方資源和政策支持,鼓舞廣大師生接續奮鬥的精神鬥志。他強調,「新農科」對應著新時代、新科技、新業態和新專業,要舉全校之力認真謀劃研究,拿出農大方案;要優化和更新人才培養模式,制定具有「新農科」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要推進各學科間的交叉研究,深化改革,推進學校各項事業取得新發展。

武維華在總結研討會時指出,各位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學校未來發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強調要以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的觀念,進一步凝聚共識,強抓機遇,凝練問題,推進落實,真正推動、落實「新農科」建設。

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各學院行政主要負責人、部分職能部處主要負責人等參加會議。(馬文哲 學生記者羅慧敏 何宇璐 龍源 攝影)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師生寄語黨代會,共話學校發展新願景
    我們將以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引,持續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堅持不懈,團結奮鬥,為國家「交通強國」「海洋強國」建設以及北極開發等重大戰略貢獻交大智慧,讓交大交通學科在國內外更有顯示度、影響力。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呂興才(無黨派人士)表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國際局勢風雲變幻。
  • 瞭望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李召虎:強農興農培養新農科人才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李偉    「宏農學,揚國光」,華中農業大學(下稱「華中農大」)因農而生,視培養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研發高水平科技成果為初心和本分,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考卷,正加快建設新農科,培養契合新農科內涵的一流創新人才
  • ...如何培養強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專訪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
    「雙一流」建設學科,在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還有7個學科進入A類學科,這些都是建設新農科的底氣所在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偉「宏農學,揚國光」,華中農業大學(下稱「華中農大」)因農而生,視培養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研發高水平科技成果為初心和本分,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考卷,正加快建設新農科,培養契合新農科內涵的一流創新人才
  • 集寧師範學院召開第二屆學科建設暨科研工作會議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12月24日,集寧師範學院召開以「凝心聚力 改革創新 以高水平科研助推集寧師範學院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學科建設暨科研工作會議。
  • 我校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12月28日上午,學校在東區物質科研樓三樓會議室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研究部署「十四五」時期研究生教育事業發展工作,謀劃學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大計。
  • 合肥工業大學2021年新年獻詞:凝心聚力謀發展 改革創新開新局!
    凝心聚力謀發展 改革創新開新局黨委書記:餘其俊 校長:梁 樑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值此歲序更迭之際,我們謹代表學校向愛崗敬業、辛勤工作的全校教職員工,向勤奮學習、勇攀高峰的莘莘學子,向關心支持學校改革建設發展的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向各位同學的家長和親屬,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
  • 我校召開2020年課程組建設研討會
    為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構建教師發展長效機制,1月7日上午,學校在理化大樓一樓科技展廳召開2020年課程組建設研討會。會上,教務處副處長陳泉介紹了我校課程組建設的總體思路、工作建議及激勵機制,希望通過此次會議推進我校課程建設。程藝教授認為,課程組是抓實教學質量的最核心單元,也是傳遞科大文化的最小單元。希望學校和學院各層面高度重視,將課程組建設作為制度性要求固定下來、落實下來,讓來自五湖四海的科大教師、科大人都能夠了解中國科大的教育目標、教育理念及優良傳統。
  • 我校第四次學生代表大會、第九次研究生代表大會順利召開
    他說,自第三次學生代表大會和第八次研究生代表大會召開以來,校學生會、研究生會在校黨委和省學聯的領導下,在學工部、研工部、校團委的指導下,聚焦學校特色、創新工作思路、加強自身建設、推進從嚴治會、提升工作實效,在思想引領、學風建設、權益維護、學社銜接、校園文化等方面助力學校人才培養,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品牌,豐富了「青春杭電」文化工程,為學校黨委做好青年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 河南省出臺新農科建設大別山行動方案 提升涉農高校大學生專業技能
    為深化高等農林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推進河南省新農科建設,近日,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聯合印發《河南省新農科建設大別山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紮根中原沃土,弘揚大別山精神,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生態文明建設和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實施新農科建設八大行動。
  • 我校召開2016-2020年「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工作專項總結論證會
    會議邀請南京大學陳建群教授擔任組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韋革宏教授、中國農業大學鞏志忠教授為副組長,我校杜祖亮教授、宋偉教授、苗長虹教授、展龍教授、傅聲雷教授等為成員,成立此次專項總結論證專家組,對我校「雙一流」建設成效評估各專項工作組自評材料進行論證指導。校長宋純鵬,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志軍,副校長王學路,以及學校「雙一流」建設成效各評估專項工作組組長、學術組長及材料工作組人員參加會議。
  • 合肥工業大學召開暑期工作研討會深入研究「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
    9月4日至5日,學校召開2020年暑期工作研討會,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進一步加強黨對學校工作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優化學校治理體系、推動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等主題,全面研討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四個專項規劃及各辦學實體發展規劃,分析形勢、提列舉措、統一思想、匯聚力量,深入謀劃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學校發展總體思路和發展路徑
  • 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高中學生和家長必須知道!
    現如今,人才需求的變化要求考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必須關注新興方向和變化趨勢,本文整理教育部推廣的新興專業和相關院校,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2019年4月,教育部等相關部門發布「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主張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推動全國高校掀起一場「質量革命」。
  • 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來我校調研「雙一流」建設
    本網訊 5月21日下午,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帶隊來我校調研「雙一流」建設工作,聽取學校「雙一流」建設匯報,對學校工作提出要求和希望。他圍繞學校正在統籌推進的「5+1」工程,介紹了學校在提升學科建設新內涵、培養一流領軍人才、產出一流科研成果、構築一流師資隊伍、加強社會服務和示範引領、構建國際化辦學新格局等方面的建設內容。他還從「雙一流」成效評價、「雙一流」建設中的人才流動、農業博士專業學位設立、探索建立農科生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機制等方面對「雙一流」建設提出了建議和思考。
  • 在新時代實現新發展:國科健康、國科康儀召開貫徹國科控股2018年度工作會議精神學習會
    會議傳達了國科控股2018年度工作會議精神,圍繞「進入新時代、實施新舉措、實現新發展」的主題,結合與會領導的報告文件進行了學習。學習會由國科健康董事長兼CEO、國科康儀董事長段安安做主題講解,國科健康總裁史樹毅主持,國科健康總裁助理郭朗傳達了會議報告。國科健康、國科康儀總部全體員工參加學習。段安安強調了學習貫徹國科控股2018年度工作會議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我校攜手京東方舉辦首場「中農雲」抖音空中宣講會
    本網訊  3月16日下午,我校攜手京東方科技集團(以下簡稱「京東方」)舉辦首場「中農雲」在抖音平臺的空中宣講會。宣講會上,京東方科技集團的招聘負責人詳細介紹了集團的發展戰略和春季校園招聘的整體安排。在互動答疑環節,同學們線上互動積極、氣氛熱烈,招聘負責人根據同學們在直播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就招聘流程、福利待遇、職業發展路徑等問題進行無障礙「面對面」一一解答。
  • 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要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核心戰略基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爭當創新性國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努力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強國強軍的核心力量。」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在給廣大職工講五中全會精神黨課時字字鏗鏘。自主創新始終是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精神稟賦。
  • 新華社社評:凝心聚力再出發,砥礪奮進新徵程——寫在十三屆全國...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新華社社評:凝心聚力再出發,砥礪奮進新徵程——寫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之際  特殊時期的重要會議,在發展歷程中鐫刻下特別的印記。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即將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
  • 學校召開生物質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研討會
    本網訊 5月25日,學校召開生物質工程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就我校生物質科學與工程學科相關領域的研究現狀、存在的問題、未來發展方向布局及體制機制保障等進行了研討。會議由副校長龔元石主持,特邀專家程序教授、學校5個學院的14位相關領域等專家出席了會議。
  • 六維聯動抓黨建 凝心聚力促發展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黨建工作模式,構建「六維聯動」黨建體系,築牢企業發展戰鬥堡壘,以高質量的黨建工作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各項工作上臺階。黨委書記落實抓黨建「第一人」責任,組織召開年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規範黨委會議程,籤訂《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書》,明確責任和考核內容,把「軟任務」變成「硬指標」。   健全制度,抓好隊伍建設。健全黨員積分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發展黨員記實制、公示制、票決制,修訂各類制度和辦法,從嚴從實抓好幹部隊伍建設。   加強監督,源頭防治腐敗。
  • 翠屏區:凝心聚力獻良策 共謀發展譜新篇
    政協宜賓市翠屏區第五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1月5號在區委區政府會議中心召開。帶著翠屏人民的囑託,來自各條戰線的政協委員正陸續向大會報到。為即將召開的政協宜賓市翠屏區第五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做足準備。報到現場,工作人員禮貌指引,委員們有序報到、取證件、拿資料,現場秩序井然、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