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奮鬥中「起浮」——記中國自主磁浮列車的青春力量

2020-12-03 新華社

新華社長沙5月3日電 題:在奮鬥中「起浮」——記中國自主磁浮列車的青春力量

新華社記者陽建

五四青年節前夕,中國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成功完成達速測試。從1.0版列車安全運營4年,到3.0版列車正在車間緊張生產,中國自主磁浮技術不斷刷新高度。牽頭研製單位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的3個青年代表,講述了「起浮」背後的奮鬥故事。

(小標題)劉暢:「懸著心」組裝起1萬個零件

2011年進入中車株機時,劉暢22歲。2013年起,他負責檢修磁浮原型車「追風者」,兩年後他擔任項目經理,負責1.0版列車的生產製造。

雖然已有檢修原型車的經驗,但是當身披新衣的列車車體進入總成車間,品種繁多的專用物料還是讓劉暢的工匠團隊「慌神了」。

「只有3節車編組,但涉及機械、電氣電子、控制系統等多個新領域,光組裝的零部件就超過1萬個。」劉暢對那個場景記憶深刻。

磁浮是新東西,劉暢「懸著心」帶領團隊逐項梳理工序,組裝在艱難中起步。由於製作要求高,不少零部件無法按期交貨,他就睡在車上等。

懸浮架落車之後,1000多個插頭需要接線。「30個人在梯子上連續站了5天才接完,好多女同事累得哭。」劉暢說,第一列車的製造「太苦」了。

3個半月後,列車組裝完畢,進入起浮調試階段。劉暢再次心懸起來,既興奮,又緊張,擔心懸浮、牽引、制動等系統不能正常工作。

「第一次試浮,懸浮系統報出故障。30多人斷電校線,反覆試驗不下10次,歷時兩天兩晚才浮起來。」他說。

2016年5月6日,1.0版列車在長沙順利「起浮」,載客「貼地飛行」。那一天,劉暢懸著的心才徹底放下。

(小標題)鄧江明:敢為牽引系統「無米之炊」

2017年1月,30歲的博士鄧江明接到一項重要任務——牽頭研製2.0版列車的牽引系統。此時,他加入中車株機才兩年。

這個讀博期間就與中車株機合作研究磁浮的年輕人,迎來了新挑戰:將時速從1.0版列車的100公裡提高到160公裡,而這個速度等級在全球是空白。

缺乏準確的空氣阻力數據,列車能不能提速上去?一切只能靠他去分析估算。

更讓鄧江明犯難的是,根據輕量化要求,新牽引系統只能復用1.0版列車的空間,不能突破。「大小不能變,卻要提速,『無米之炊』怎麼為?」

沒有畏難,沒有放棄。鄧江明不斷嘗試設計方案,最終確定先把1.0版直線電機前後200毫米的空間用完以提高其同步速度,之後再對電機內部繞組結構進行優化。

經過一年的理論分析和仿真計算,在維持原有空間基本不變的情況下,2.0版列車牽引系統研發成功,其中電機牽引能力提高60%,懸浮電磁鐵載重能力提高20%。

「成功,有時候就看你能不能再堅持1分鐘。」 如今已是磁浮直線電機技術專家的鄧江明說。

幾天前,2.0版列車在上線測試中跑出了160.7公裡的時速,引發海內外關注。

(小標題)李海濤:懸浮技術「小白」幫大忙

2018年,中車株機再次牽頭衝刺商用磁浮新高度——研製時速200公裡的3.0版列車。那一年,「90後」李海濤剛從北京交通大學畢業。

到中車株機報到第一天,懸浮系統專家張文躍成了李海濤的師傅,「電磁鐵是懸浮系統的關鍵部件,你以後的研究對象就是它。」

一知半解的李海濤,就這樣參與到3.0版列車電磁鐵的研製中。

懷揣一顆上進的心,李海濤白天參加完現場實訓,晚上便通宵查閱電磁鐵相關文獻,學習電磁場仿真,惡補電氣基礎知識。

為了編制電磁鐵技術規範,李海濤刻苦鑽研電磁鐵電磁場的有限元分析,反覆仿真、驗算電磁鐵電磁能力,不斷改進電磁鐵結構……一年多時間,他從懸浮技術「小白」,逐步成長為張文躍的得力幫手。

在對3.0版列車懸浮電磁鐵和懸浮架裝配三維分析過程中,李海濤發現裝配過程中會出現幹涉問題,於是趕在電磁鐵批量生產前完成了結構設計優化,避免了項目進度滯後。

「小夥子幫了大忙!」師傅不吝表揚。

當3.0版列車電磁鐵在懸浮試驗平臺成功實現單點懸浮,他在心裡暗暗許願,「上線運營那天,我一定要去現場看著它浮起來。」(完)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這些話,讓青春充滿奮鬥力量!
    總書記寄語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希望你們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
  • 北京S1線最新消息:首列磁浮列車開通時間、票價(圖)
    據介紹,S1線是北京市首條磁浮線,西起門頭溝區石門營站,東至石景山區蘋果園站。  停放在北京S1線石門營車輛段的北京S1線首列磁浮列車(12月25日攝)。  委託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生產的S1線是北京市首條磁浮線,西起門頭溝區石門營站,東至石景山區蘋果園站。  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S1線磁浮列車採用6輛編組,總長度為89.6米,額定載客數為1032人,通車後會有10組列車用於日常運營。  據了解,S1線線路全長10.236KM,包含乘客上下車時間在內,磁浮列車行駛全程的時間不超過20分鐘。
  • 深度好文:磁浮列車技術與磁浮交通展望
    磁浮技術路線:2004年中國基於德國技術開通世界第1條高速磁浮,日本擬於2027年開通世界第2條高速磁浮;2005年日本開通世界第1條中低速磁浮,2016年韓國開通世界第2條中低速磁浮,2016、2017年中國相繼開通了2條中低速磁浮。相比輪軌,磁浮交通顯現發展慢、應用少的艱難歷程。
  • 青春在奮鬥中落地生花——記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六公司三代建設者的...
    當時的礦建公司,基地剛從貴州遷往宜昌,為支援三線建設,加速開發湖北的磷礦資源,公司參與承建王集礦區的部分建設任務,陸續調集力量遷往王集,短短三個月,進駐職工近1200人,為儘快給來年大幹創造條件,公司決定以最快的速度修好房屋、做好各項基礎設施,時間緊、任務重,公司領導和職工們全力以赴投入到這場戰役中。 楊竹杉就是打贏這場戰役的一員,他的故事至今還有人津津樂道。
  • 青春的秘密,乃至生命的意義,全包含在這兩個字之中:奮鬥!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以「90後」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是一支抗疫的「硬核」力量,他們發出戰鬥的青春宣言,在與病毒較量中唱響火紅的青春之歌,再苦再累也不後退半步,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他們以青春之我,在抗疫一線實現青春之價值,書寫了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
  • 以奮鬥之豪情 奏青春之樂章
    高校是國家人才儲備的重要力量,也是當下社會進步的有力支撐。如何將個人理想融入時代?在科技道路上應如何行走?如何將所學投身國家治理?  此書一經出版,即在高校師生中引發熱議,為大家指明了人生航向。以前我只是作為一名普通學生在關注和參與各類學生活動,如今我更有責任做好宣傳和引領工作,身體力行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個人的小理想融入時代的大潮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 《青春的徵途》第二季《青春的力量》升級回歸 追溯科技的力量
    去年10月,由安徽衛視、北京海棠映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大型青年勵志紀實節目《青春的徵途》第一季聚焦95後年輕人,在徵途中、公益任務的參與中磨礪成長,播出後評價好評不斷:「全素人參與展現普通人的真實鮮活」、「節目聚焦公益,反映95後的成長之路」、「青春的徵途展現了當代青年的力量與熱血
  • 習近平告訴青年的10句座右銘:信念、青春和奮鬥
    要勇於創業、敢闖敢幹,努力在改革開放中闖新路、創新業,不斷開闢事業發展新天地。  ——2013年5月,習近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 磁浮列車有啥優點
    磁浮列車有啥優點   2003年1月1日08:32  華商報   磁浮的構想是由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於1922年提出的:把兩塊磁鐵相同的一極靠近
  • 磁浮試驗樣車下線 磁浮列車時速多少工作原理是什麼
    磁浮試驗樣車下線 磁浮列車時速多少工作原理是什麼時間:2019-05-24 12: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磁浮試驗樣車下線 磁浮列車時速多少工作原理是什麼 5月23日,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這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 青平:無奮鬥,不青春!
    徵途慢慢,唯有奮鬥。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千山萬水,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習主席為我們吹響了2021年奮鬥前行的號角。作為青年人,我們要勇於進取,不負韶華,做新時代的青春奮鬥者。作為新時代的青春奮鬥者應該有挺身而出、甘於奉獻的精神。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人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終於率先控制住了疫情。
  • 讓青春在「鄉村振興」中閃光 ——記晉中市青年農民聯合會會長...
    從穿梭於高樓大廈間的「海歸小資」,到奔波在田間地頭的「核桃社長」,再到發起成立國內第一個「青年農民聯合會」,他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奮鬥姿態,在綠色的田野上書寫出了鄉村振興的青春答卷。青春飛揚 領舞現代農業高科技2011年,程子昂從加拿大留學回國,曾先後在青島、太原多家公司管理崗位任職,並和一群海歸夥伴創辦了眾合青銳科技有限公司,一直過著「衣食無憂、豐富多彩」的城市白領生活。他的父親原是國企職工,下崗後來到北田鎮杜堡村搞起了核桃種植,經過多年苦心經營,核桃園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還創辦起了林果豐種養專業合作社。
  • 時速600公裡磁浮列車試跑成功「貼地飛行」夢想成真?
    按實際旅行時間計算,在1500公裡運程範圍內,高速磁浮是最快的交通方式。以北京至上海為例,加上旅途準備時間,乘飛機需要約4.5小時(這還是在不誤點的理想情況下),高鐵需要約5.5小時,而高速磁浮僅需3.5小時左右。
  • 中車唐山公司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試跑成功
    中車唐山公司自主創新研製的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清遠磁浮列車圓滿完成整車靜態調試,開始運行試驗。該車將用於長隆主題公園旅遊景區的清遠磁浮旅遊專線,採用常導電磁懸浮和短定子直線電機牽引技術,設計時速120公裡,為同類列車中的最高速度等級。圖為中車唐山公司自主創新研製的清遠磁浮列車運往試驗線途中。河北日報通訊員吳可超攝據中國中車磁浮交通技術專家王永剛介紹,磁浮列車的速度等級可分為中低速、中速、高速。
  • 關於青春奮鬥的句子,讀一讀元氣滿滿!
    1.青春是我們奮鬥的資本,趁著我們年輕,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標,不要總是沉浸在風花雪月中,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譜寫自己的青春,讓它更加絢麗多彩。我們因為擁有青春而幸福快樂,不要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
  • 世界海洋最深處,中國力量守護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地球第四極,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不久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下潛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徵服「挑戰者」深淵「奮鬥者」號有何過人之處?
  • 世界海洋最深處,中國力量守護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_新華報業網
    地球第四極,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不久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下潛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徵服「挑戰者」深淵  「奮鬥者」號有何過人之處?  萬米深海裡是如何實現全球直播的?  潛航員又是如何實現海底「自駕」不迷路?
  • 從「脫貧奇蹟」中讀懂「中國力量」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正是因為黨的堅強領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給予廣大人民群眾在脫貧攻堅戰中的戰略定力和必勝信心,才讓14億中華兒女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堅決跟黨走;正是因為黨的堅強領導,把億萬中國人民的智慧凝聚起來,把億萬中國人民的力量聚焦起來,形成萬眾一心、攻堅克難的洪荒力量,才啃下了一塊又一塊的「貧困硬骨頭」;正是因為黨的堅強領導,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群眾優勢,在精準上下功夫
  • 初中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中考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人民觀點)   ——如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有那麼一股子中流擊水的勁頭,有那麼一股子以夢為馬的激情,奮鬥就將成為實現夢想的階梯、走向未來的橋梁   「這是一段紅色青春的奮鬥傳奇」「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模樣」……
  • 江右時評:「量子大道」奮鬥的足跡最亮眼
    在這條路上,量子猶如一束光,指引著青春集聚。走進這條路上的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工位上、走廊裡,處處是年輕人的面孔。這裡百餘名員工中,「90」後佔了七成以上。科技創新領域生機勃勃的青年力量,揭開了我國自主能力持續增強的一大秘訣,更讓大家對科技強國、創新強國事業美好前景充滿信心。「量子大道」上奮鬥的足跡最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