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春在「鄉村振興」中閃光 ——記晉中市青年農民聯合會會長...

2021-01-15 晉中頻道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王永生)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只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在生產上有能力、在經營上有辦法、在精神上有追求,成為真正的新型職業農民,鄉村振興才會更加生機勃勃。晉中市榆次區北田鎮杜堡村33歲的程子昂就是這樣一位「新農人」。從穿梭於高樓大廈間的「海歸小資」,到奔波在田間地頭的「核桃社長」,再到發起成立國內第一個「青年農民聯合會」,他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奮鬥姿態,在綠色的田野上書寫出了鄉村振興的青春答卷。

青春飛揚 領舞現代農業高科技

2011年,程子昂從加拿大留學回國,曾先後在青島、太原多家公司管理崗位任職,並和一群海歸夥伴創辦了眾合青銳科技有限公司,一直過著「衣食無憂、豐富多彩」的城市白領生活。他的父親原是國企職工,下崗後來到北田鎮杜堡村搞起了核桃種植,經過多年苦心經營,核桃園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還創辦起了林果豐種養專業合作社。幾年後,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張,合作社急需管理人員,在父親的反覆要求下,程子昂決定放棄舒適的城市生活,回鄉投身農村、發展農業,做回農民。

「農民不愁種核桃,就怕賣不出好價錢。」返鄉的程子昂發現,營銷對於傳統農民來說是個「短板」,但卻是年輕人的長處。可是,在這條路上,他沒少吃苦頭。「由於缺乏對農業知識的了解,在推廣和銷售過程中常吃『閉門羹』。」程子昂說。面對挫折,程子昂沒有灰心,而是一頭扎進了核桃園,做起了農業「小白」。他每天泡在村裡,向父親和有經驗的村民請教,從苗木繁育、果樹管理到品種選育、生物科技等一項一項地學,特別是政府和機構舉辦的農業培訓,他更是一場不落。經過幾年的學習實踐,他終於變成了一個具備一定農業技術、同時善於農業管理的新型青年職業農民。

2014年12月,在晉中林果豐種養專業合作社的牽頭下,程子昂創辦了晉中林沃豐聯合社,主打核桃為主的乾果產業,整體經營規模、資源體系有了極大提升。更令人欣喜的是,2017年,合作社自主選育的「林核1號」畝產300公斤以上,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通過了山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成為我省發展有機旱作農業的優質品種。

歲月磨礪,青春激昂。如今,程子昂已成為林果豐種養合作社名符其實的「核桃社長」,合作社也成為擁有9個縣(區)、145家社員單位、共同經營10.6萬畝土地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涉及農戶達6000餘戶,形成「百裡產業帶 萬裡核桃林」的壯觀景象。2016年,合作社分別獲得由國家林業局授予的「全國林業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由中國農業部等九部委授予「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

林果豐合作社還是省級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通過構建「需求編程+課堂教學+現場實踐+技能幫扶」四位一體的培訓模式,先後為全區精準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600餘人次,通過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成為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示範樣板。

青春建功 發力職業農民新高地

人才聚集,鄉村振興才有底氣。「核桃社長」程子昂一頭扎進農村的幾年裡,結識了不少和他一樣回鄉創業的青年夥伴,他們中有設計師、有酒店經理、有學校老師。

在距離程子昂的合作社不遠處的楊梁村,一座火龍果種植園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採摘。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學建築工程的80後,能在黃土高坡上種出香甜可口的熱帶水果;而在「熱帶果園」幾公裡之外,從西安科技大學畢業的周磊和妻子李麗麗,利用所學專業優勢,建起溫室大棚,搞起了「魚菜共生」循環生態農業;從英語老師轉型為農業技術培訓師,剛滿30歲的馬淵傑和小夥伴成立了設施農業技術團隊,活躍在田間地頭,幫助更多農戶種出高品質的果蔬;辭去酒店經理,郝衛芳和丈夫張小軍一起回到農村,科學種植與創意營銷雙管齊下,把家鄉的富硒黑小米推向大江南北……

令程子昂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這些紮根榆次、奉獻榆次、振興榆次的大學生農民,受到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出臺了農業「三新」扶持政策。2017年,在區委、政府的主導下,我區成立了「大學生農業高科技雙創產業園」,搭建起了全省首個縣級大學生農業雙創園區,成為青年農民交流、學習、合作的平臺,助推榆次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目前,已有魚菜共生、火龍果、「清清蘋果」新電商等12個農科項目先後落戶園區,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有人說我們像農民,有人說我們不像農民,但是我認為新時代的農民就應該是我們這個樣子,懂技術、會經營,懂城市、愛農村。」大學生農業雙創園區的強勁發展勢頭,令程子昂欣喜不已。

青春奮鬥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2018年4月,程子昂被中國農業部選拔為首批中國青年職業農民代表赴歐盟考察學習。這次赴歐之旅讓他深刻感受到國內外農業發展的差距。

「同樣是年輕人,歐盟一個年輕人可管理3.5公頃土地」「農作物生長每天都有精確數據衡量」「空地草坪覆蓋,房子石頭壘砌,環境友好型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作為職業農民,歐盟青年有著強大的自信和被尊重感」……每一個特點,程子昂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與此同時,他也發現,歐盟每個國家都有青年農民聯合會,在這裡,青年農民有著熱情的互動和交流,更有著信息共享、利益共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國後第二天,程子昂便迅速啟動了成立青年農民聯合會的籌備工作。在共青團晉中市委的指導下,於2018年8月18日,程子昂在全國率先發起成立了第一個「青年農民聯合會」組織,即晉中市青年農民聯合會(簡稱青農聯),青農聯也是首個與歐盟青年農民聯合會建立對話窗口的組織。由晉中市9個縣(區)69名青年農民會員組成,並成立榆次、和順、介休、祁縣分會組織,全市會員總數達121人,主要涉及農林牧副漁及休閒觀光、農業電商等方面。

2018年9月,聯合會共同出臺了《關於推進「晉中市青年農民產業聯盟」方案》,已有9個企業加入產業聯盟,即乾果水果基地、南果北種基地、魚菜共生基地、小雜糧基地、紅棗基地、畜牧基地、生態莊園、番茄基地、蘋果基地,實現了品牌統籌、推廣統籌、科研統籌和雙創統籌發展新格局。

2018年12月、2019年1月,歐盟青年農民代表團先後兩次來到榆次,訪問青農聯基地,並與當地青年農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2019年2月,芬蘭青年農民聯合會與他們達成「兄弟聯盟意向」。今年以來,通過榆次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青農聯又新發展了榆次、太谷、壽陽的基層青年農民先鋒隊伍組織。

現在,「青農聯」已成為大家共同的代名詞,程子昂也把青農聯會長作為自己的第一職業。他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青農聯願成為中國一個劃時代的職業農民主力軍,不斷激發農村創新創業的內生動力,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新篇章。

相關焦點

  • 培養鄉賢青年力量 助力澄城鄉村振興——澄城縣召開2020高素質農民...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鄉賢"是"作為鄉村傳統文化的守望者、新時代的道德模範和一批具有正能量的人物"。為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有效改善鄉村治理,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組織引導青年發揮青春激情,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澄城縣農廣校於昨天邀請縣農業農村局領導成員以集中研討、深入座談的形式召開以"植根農村、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新生代座談會。
  • 一根地瓜藤 連著一條鄉村產業振興路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3月23日上午,萬寧市東澳鎮英宅坡村澳沙地瓜種植基地前一片生機勃勃的春收景象,以「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澳沙地瓜體驗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萬寧市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會長、海南萬寧天海藍牧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名忠介紹,東澳鎮地處沿海,經實地調研發現,其地區特有的鹽鹼沙地適合種植地瓜,種出來的地瓜色澤鮮豔、無筋無絲、口感細膩,軟糯香甜。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
  • 【脫貧振興八閩行】築夢大陸「阿里山」——鄉村振興中的臺商身影
    臺品櫻花茶園的負責人、臺商謝東慶指著眼前被雨水打溼後更顯蒼翠的茶園說,「我們希望把櫻花茶園打造成兩岸最靚麗最生態的園區,也希望通過櫻花帶動鄉村旅遊,進而帶動當地的餐飲、住宿及服務業等發展,助推地方鄉村振興。」永福鎮是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核心區,被臺商譽為「大陸阿里山」。謝東慶是最早到永福鎮投資農業的臺商之一。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南京師範大學大創團隊調研萊西非遺 助力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11月21日,南京師範大學大學生大創非遺文化守藝人團隊來到青島市萊西市調研,並希望通過此次調研能夠挖掘萊西市美食產品背後的文化價值,助推萊西市非遺扶貧、鄉村振興。短短兩天時間,在這塊膠東半島中部的土地上,他們深刻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厚重。
  • 安徽省寧國市鄉村振興譜新篇
    近年來,安徽省寧國市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市開展了「鄉村振興推進年」活動,不斷提高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 突出強村富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推進農業融合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升產地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培育一批加工示範企業和基地,積極爭創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依託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周末經濟帶」,培育一批種養結合、觀光體驗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 改善鄉村振興中青年缺席狀況
    不同於前一階段,「青年缺席」正成為中國鄉村發展中遭遇的現實問題。尤其是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需要解決如何吸引鄉村青年回流、城市青年下鄉的問題。  青年參與推動鄉村發展  在傳統社會中,青年與兒童往往被視為社會的預備成員(social becoming)。
  •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
    新華社消息,今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到2020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各地區各部門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  到2022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
  • 瀚海鄉村,借振興的潮汛百舸爭流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置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漠和草山深處的無數鄉村,迎來了振興和重塑的春天。    產業的「金鑰匙」打開鄉村振興之門    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是鄉村振興的題中要義,說到根子上,這一切都要靠著產業開路。
  • 三水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怎麼走?
    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唯一縣區級試點,三水備受各方關注和熱議。三水將如何全力以赴推進試點工作,既解決自身鄉村發展問題,又形成試點經驗為全市、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提供樣本借鑑?
  • 山東榮成:「百合盛筵」促鄉村振興
    李信君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在山東省榮成市虎山鎮東莊村百合園裡,工人們忙著採摘、分揀、炒制百合花。 李信君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百合花可炒制花茶,根莖可作為藥材入藥。 李信君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近年來山東榮成在內陸鎮街積極發展花卉產業,助力當地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
  • 產業融合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 讓農民在鄉村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的目標是要讓我國廣大農村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而在這一過程中,積極探索,把符合農村實際、契合農民需求的產業與相應的二、三產業融合起來,轉換農業發展新動能,把農村稟賦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從差異化發展中形成穩定的產業體系,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 河南省青年志願者協會來了!青春力量未來更加可期
    在之後舉行的聯合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團省委副書記李麗當選聯合會新一屆會長。新名稱、新會長、新起點,在這辭舊迎新的關鍵節點,回望過去,河南省青年志願服務事業有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瞬間?展望未來,又會迎來怎樣的變化?
  • 鄉村文化的雙重邏輯與振興路徑
    鄉村文化振興面向的是鄉村社會整體的精神文化生活,其內涵在於通過集體性、開放性的文化載體作用於個體的文化感知和價值規範,目的在於「積極培育農民之間的新集體主義意識和互助合作精神,增強農村社區內聚力」。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鄉村文化振興也進入學術視域,當前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對鄉村文化振興進行的理論思考,並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的對策。
  • 淮安: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融媒體記者 張小燕創成全國、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6家,獲批星級鄉村旅遊區52家;發揮鄉村旅遊重點村、星級鄉村旅遊區和特色鄉村旅遊資源品牌效應,吸引外來資本6億餘元;舉辦清江浦區百花節、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漣水農民豐收節、盱眙龍蝦節、金湖荷花節等各具特色的鄉情鄉韻活動。
  • 2020年廣西省百色市發展林業助力鄉村振興經驗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著生態建設和林產品供給的重要任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高質量推進林業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是助推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和戰略選擇。
  • 實施鄉村振興開局之年: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這一年,鄉村產業全面開花,不僅單項產業有突破,產業集群也在大量湧現;這一年,「農民」正在從身份變成職業,鄉村人口結構和農業勞動力結構逐步優化,鄉村人力資本質量走向提高;這一年,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快速發展,水、電、路建設全面提速,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展開,國有農場改革全面推進,農村社會不斷煥發新氣象。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以鄉村振興為起點,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 元旦一起頭腦風暴,淳安這場鄉村振興青年論壇有乾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一凡 通訊員 嚴一衝 陸璐元旦這一天,杭州淳安裡商鄉舉辦千島湖豆腐素食文化節暨第三屆生態人年會,不僅有好吃的豆腐,好玩的集市,好看的表演,更有一場大咖雲集、探討發展的鄉村振興青年論壇。
  •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為了切實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報告特別強調了要培育和造就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懂農業就是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深刻理解和把握現代農業的發展規律,真正理解和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敢為農業發展的開路先鋒而不是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空想主義和保守主義的代言人,到農村瞎指揮、亂決策、禍害農民。
  • 鄉村振興,哪些做法要不得?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按規律辦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鄉村振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創舉,沒有現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經驗。我國鄉村振興道路怎麼走,只能靠我們自己去探索。」我們應該如何走好中國特色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