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哪些做法要不得?

2020-12-05 金羊網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按規律辦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鄉村振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創舉,沒有現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經驗。我國鄉村振興道路怎麼走,只能靠我們自己去探索。」我們應該如何走好中國特色鄉村振興之路?哪些問題需要格外注意?讓筆記君為你一一道來。

  一、貪大求快、颳風搞運動、翻燒餅要不得

  總書記說:

  要有足夠的歷史耐心,把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想在前面,切忌貪大求快、颳風搞運動,防止走彎路、翻燒餅。

  (落實 畫/姬大利)

   「學習筆記」註:

  總書記是在談到要處理好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係時提到上述現象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遵循鄉村建設規律,著眼長遠謀定而後動,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聚焦階段任務,找準突破口,排出優先序,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成。抓任何工作,領導幹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發揚釘釘子精神真抓實幹,不折騰、不反覆,決不能搞一陣風、一下子,才能築牢鄉村振興的硬底座。

  二、照搬照抄,一個模子套到底要不得

  總書記說:

  黨中央已經明確了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各地要解決好落地問題,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實施方案。編制村莊規劃不能簡單照搬城鎮規劃,更不能搞一個模子套到底。

  (依葫蘆畫瓢 畫/洪琥)

   「學習筆記」註:

  總書記是在談到要處理好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係時提到上述現象的。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落地時,必須充分考慮我國農村地域遼闊、鄉村間差異迥然、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等現實特徵,發揮億萬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振興舉措,不能一個模子套到底,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村有千百種,特色、風情各不同,要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精準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才能各美其美。

  三、改垮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少耕地、改弱糧食生產能力、損害農民利益要不得

  總書記說:

  有一條是我一直強調的,就是農村改革不論怎麼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把耕地改少了、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把農民利益損害了。

  (守護 畫/劉曉亮)

   「學習筆記」註:

  總書記是在談到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係時提到上述現象的,旨在強調堅守改革底線,決不能犯顛覆性錯誤。我們這樣一個近14億人口的國家,解決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農村改革座談會上指出,「檢驗農村工作實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說一千道一萬,提高農民收入是關鍵。農民沒有富裕起來,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維護好農民利益而非損害農民利益是關鍵。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無論是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還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這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魂』」。

  四、超越發展階段提脫離實際目標,搞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要不得

  總書記說:

  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能超越發展階段,不能提脫離實際的目標,更不能搞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

  (美麗鄉村全靠畫 畫/張文發)

   「學習筆記」註:

  總書記是在談到增強群眾獲得感和適應發展階段的關係時提到上述現象的。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幹事創業一定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解決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能脫離實際,盲目求多求快、求大求全,更不能搞形式主義和「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而是要合理設定階段性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才能涓涓細流匯聚成海。

  結語:

  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寫好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唯有在科學藍圖上,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穩紮穩打向前走,正確處理好以上四個關係,同時堅決杜絕總書記提到的四類做法,才能把工作落到實處,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之路。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市政協委員劉衛兵:加強川西林盤保護 助推成都鄉村振興
    「川西林盤可以說是四川以及成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地方文化特徵的產業形態和居住形態。我們應該抓住川西林盤作為古蜀文化和農耕文明結晶一個鮮活的載體,利用這個契機大力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劉衛兵建議,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為促進科學有序的推進川西林盤聚落保護和利用,希望政府出臺指導性意見,劃紅線、設底線。「現在成都每個區縣都在做保護川西林盤聚落的工作,我認為政府可以出臺指導性意見,為成都各區縣鄉村振興和保護川西林盤提供一個依據,哪個紅線不能碰,那些做法要不得,都可以有明確的規定,同時也可以使每個地區,結合當地文化,加強川西林盤聚落保護工作。」劉衛兵說。
  • 中國科學報對話華農鄉村振興學院副院長胡銀根:鄉村振興從今躍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脫貧攻堅解決了溫飽問題,鄉村振興將解決富有問題。站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關鍵節點上,如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六大板塊展現四川鄉村振興新面貌《主播看四川——鄉村振興區縣行...
    開播儀式現場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日訊(記者 張宇 攝影報導)6月1日上午10點,《主播看四川——鄉村振興區縣行》大型媒體行動開播儀式在四川廣播電視臺舉行。《主播看四川——鄉村振興區縣行》大型融媒體行動由四川省文聯、四川廣播電視臺主辦,四川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四川廣播電視臺公共·鄉村頻道、四川金熊貓新媒體有限公司承辦,全省150多家區縣融媒體中心形成聯動共同完成。
  •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
    新華社消息,今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到2020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各地區各部門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  到2022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
  • 清華大學王亞華:「鄉村振興」是總書記擲地有聲的承諾
    當前,鄉村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各方力量都在聚集起來,為鄉村振興助力。比如在江西,原南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豆羅就在退休後放棄了城市的舒適生活,回到他的鄉村老家當了新農村建設總顧問,改造土坯房,修建農博館,為鄉村建設出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其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之一。
  • 青平:吹響鄉村振興集結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顯然,推動鄉村振興成為了繼脫貧攻堅戰之後的又一項艱巨任務。
  • 用心留住人才振興鄉村
    鄉村振興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而我們要開展好鄉村振興工作就必須重視人才,用心把人才留在鄉村一線,我們才能激發出他們無窮智慧,凝結他們無窮力量,最終,我們才能如期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樣的美好願景。  營造良好氛圍,健全人才激勵機制。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摘 要] 黨的十九大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提到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並對具體的振興鄉村行動明確了目標任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中國過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中國社會是一個鄉土社會,中國文化的本質是鄉土文化,故而,振興鄉村顯得尤為重要。
  • 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八個關鍵性問題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黨中央關於鄉村振興的大政方針已經明確, 接下來就是要把這些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把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要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保障制度, 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 確保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鄉村振興, 單靠各級財政投入遠遠不夠。為此, 要支持地方政府發行一般債券、鼓勵地方政府試點發行項目融資和收益自平衡的專項債券。下一步, 要抓緊制定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 制定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辦法。
  • 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鞏固脫貧成果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發展鄉村振興,要「補針點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有效銜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確保過渡期內各項政策平穩過渡,接續推進脫貧摘帽地區鄉村振興。他說,「補針點睛」進一步鞏固扶貧成果,以後,我們把產業發展、就業脫貧和村集體經濟作為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的最大結合點,創新探索推行「黨支部+公司+合作社+黨員+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這樣既可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又可以增加農村勞動力就業,充分激活鄉村振興帶來的農業循環經濟。
  • 三水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怎麼走?
    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唯一縣區級試點,三水備受各方關注和熱議。三水將如何全力以赴推進試點工作,既解決自身鄉村發展問題,又形成試點經驗為全市、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提供樣本借鑑?
  • 雲南世博集團「景帶村」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雲南世博集團「景帶村」助力鄉村振興   美了雲南! 樂了遊客! 富了鄉親!
  • 瀚海鄉村,借振興的潮汛百舸爭流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置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漠和草山深處的無數鄉村,迎來了振興和重塑的春天。    產業的「金鑰匙」打開鄉村振興之門    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是鄉村振興的題中要義,說到根子上,這一切都要靠著產業開路。
  • 梯度推進與優化升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
    以上的做法為新時代的三農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也為下一步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1.脫貧攻堅改善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 基礎設施供給的數量和質量對貧困地區的發展與貧困人口的收入至關重要。
  • 馮磊到蟻蜂鎮調研指導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徐勝奇)近日,駐馬店市驛城區委副書記、區長馮磊深入蟻蜂鎮調研指導鄉村振興與鄉村教育工作。副區長劉瑞華,副縣級幹部方紀平等陪同調研。當日上午,馮磊一行先後來到蟻蜂鎮魯灣村魯灣小鎮、魯灣小學、龐閣小學、鄧莊小學、蟻蜂鎮中心小學,通過實地考察、聽取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蟻蜂鎮魯灣小鎮建設與發展情況及蟻蜂鎮鄉村教育工作情況。在蟻蜂鎮魯灣小鎮,馮磊指出,要把「三農」問題與鄉村振興放在一起,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持續強有力的幫扶,在脫貧攻堅產業基礎、組織基礎上為下一步鄉村振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鄉村振興海大產業中心成立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鵬程)6月24日,百萬新型職業農民公益教育項目啟動暨海大鄉村振興教育學院、鄉村振興海大產業中心揭牌儀式在廣州舉行。本次活動由海大集團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海大集團在儀式上宣布,未來將利用五年時間,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十百千萬工程」,即建設十大新型農業產業園,打造百個鄉村振興產業強鎮,建立千個鄉村振興技術服務站,培養萬名鄉村振興服務工程師隊伍,孵化萬名鄉村振興產業帶頭人,最終實現培育百萬名新型職業農民、帶動千億元產值的目標。
  • 鄉村振興!鄉村如何根治「鄉村病」!鄉村「地方感」前來搭救!
    其改變具體體現在鄉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鄉村村民看不起鄉村,也就是所謂的「鄉村病」,都嚮往城市的生活。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得鄉村的「地方感」急劇下降、覆蓋、甚至毀滅。在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鄉村的整體發展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其格局也變得開闊起來,各種鄉村設施、鄉村土地再次被重新利用重建,此次振興讓鄉村的實體空間提升了幾個檔次,讓鄉村又看見了希望,又看見了鄉村振興的影子。當然,我們在建設鄉村的時候,一定要保留鄉村的地方感,保留鄉村原有的那份「味道」。
  • 馬莊 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樣本
    ———————————————————————立政之本存乎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振興鄉村。鄉村振興戰略,是這個偉大共和國在新時代裡的新願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鄉村是中國農耕文化的傳承地和發揚地,文化則是鄉村的靈魂。
  • 王攀:注入鄉村振興人才「活水」
    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關鍵。在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人才是新時代推進「三農」工作、帶動農村產業發展、建設美麗農村的主力軍,要大力開發農村人才資源,吸引各類優秀人才向農村集聚,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水」,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強化人才回引,激活「增量」。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人」的要素必須先活躍起來。「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無論是謀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還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穩住農業基本盤、守牢「三農」基礎都是壓艙石,必須答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道必答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