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

2020-12-06 天津大學新聞網

編者按:光陰荏苒,歷史的車輪已駛入2020年。回首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華民族完成了新中國70年輝煌的歷史書寫,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人均GDP將跨上1萬美元的臺階,中華民族向世界舞臺中央邁出了史詩般的步伐;天津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集中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召開「三全育人」「五育並舉」綜合改革工作會議,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大學的新徵程上不斷前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天津大學「新三步走」戰略實施的關鍵一年,也是天大建校125周年。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天津大學報》如約推出了「2019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與大家分享過去一年的喜悅與榮耀。奮鬥的腳步永不停歇,2020年,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天津大學全校上下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2019年新年伊始,央視錄製的「我和我的祖國」主題MV上線,多家媒體滾動播出,天大學子作為國內高校學生代表參與錄製,成為全國高校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宣傳作品的開篇之作;3月名為「青春,為祖國歌唱」的網絡拉歌活動由天大師生用一首校園原創歌曲《海棠花開的日子》率先發起,被新聞聯播、人民日報等央媒「點讚」;5月「講中國故事,書時代華章」學生思政理論宣講活動啟動;9月書記校長分別為新生講授開學愛國第一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教職工合唱比賽舉行,30支隊伍、1800名教職工齊聲謳歌祖國;「我與祖國共奮進」團日活動舉行,軍訓文藝匯演舉行,學生用隊形組成「愛中國、愛天大;各學院以錄製MV、製作蛋糕、詩朗誦表演、歌詠會等形式迎國慶;9月27日,「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天大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歌詠大會在體育館隆重舉行,4000餘師生齊聚一堂,共同演繹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獻禮祖國母親。國慶當日,學校組織師生以宣講、朗誦、合唱等形式開展愛國教育;國慶期間,師生通過舉行升國旗儀式、集中收看盛會實況、情景詩朗誦、主題宣講、「與國旗同框」互動合影、書畫作品展、校園跑、校友聯誼、京劇演唱、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8位教師出席盛會,1人參加花車遊行、7人受邀現場觀禮;師生校友多幅照片和成果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亮相。

天津大學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學校作為第二批參加單位於9-12月集中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學校黨委牢牢把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線,落實「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緊扣五個方面目標,統籌推進四項措施,努力做到學習教育系統深入,調查研究求真務實,檢視問題精準深刻,整改落實紮實有效,組織領導有力有序。校、院兩級領導班子在深入自學的基礎上,圍繞6個專題開展集中研討220多次,師生黨員以支部為單位組織開展了深入學習研討。學校充分發掘辦學歷史中的紅色資源,開設了《一封家書探初心》微黨課和「新中國血脈中的天大元素」系列微黨課,面向近萬名師生宣講。校、院兩級領導班子確定了306個主題開展深入調研,在細查實擺、認真檢視、細化問題的基礎上,學校領導班子提出115項整改措施,各院級單位提出1064項整改措施,並紮實推動整改落實,廣大黨員以支部為單位認真做好對照檢查,明確自身努力方向,廣泛開展了承諾踐諾、黨員先鋒崗及志願服務等活動。廣大黨員幹部通過主題教育普遍接受了一次系統深刻的思想洗禮,更加堅定黨的初心使命,更加勇於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熱情充分激發,在承擔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動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天津大學啟動「三全育人」「五育並舉」人才培養綜合改革

11月29日,天津大學 「三全育人」「五育並舉」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工作會議開幕。會議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三全育人」「五育並舉」人才培養綜合改革為主題,提出「三全育人」「五育並舉」人才培養綜合改革方案,率先將「三全育人」「五育並舉」有機融合,構築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樹人體系,探索卓越人才培養的天大改革路徑和方案。會議持續一周,18場專題宣講會覆蓋30個院級單位,近千名師生參與研討。

2019年,學校強化全員育人責任,抓好全過程育人環節,營造全方位育人環境,逐步將以培養目標為導向的育人職責納入各個崗位人員職業發展的全過程;對學生逐步實現全環節、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抓住學生成長中的關鍵節點,分層次、分階段教育;鞏固文明校園建設成果,深化「情懷天大、創新天大、人文天大、和諧天大」的特色文化,從線上線下的空間維度,營造全方位育人氛圍。

德育方面:學校針對思政課改革、「課程思政」建設、日常思政開展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積極探索和實踐,實施了思政課的「授課小組制」改革,成立了「天津大學『課程思政』研究與實踐中心」,開展了「思政班主任」試點等。智育方面:學校牢牢抓住專業教育、貫通培養、科教協同3個重點,以「新工科」建設為龍頭,明確建設目標、改革舉措,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體育方面:2019年學校開設了19個專項的體育必修課及圍棋等體育選修課;面向2019級新生開設了零學分課外鍛鍊必修課,將課外體育鍛鍊納入本科生培養方案,真正實現了課堂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鍛鍊的貫通;學校注重課上與課下協同,在各專項課程和課外體育競賽中分別設置了技能考核和達標賽,對學生的運動技能進行考核,加強體質與興趣相結合,並舉辦了「做奔跑的強國一代校園迷你馬拉松」等系列特色活動。美育方面:學校依託楊柳青年畫傳承基地開設系列傳統文化課程,開展邀請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術家進支部活動;舉辦相聲、古琴、折子戲等專場演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引進國內外知名藝術團體「高雅藝術進校園」,近萬人次觀看;「周末音樂會」全年舉辦63場,總場次近1000場;1月,「興學之路」交響合唱作品《大學》入選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7月,北洋合唱團參加第九屆"歌之旅"國際合唱節獲總冠軍在內的4項金獎。勞動教育方面:2019年學校開啟勞動教育改革,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貫通融合,通識勞動教育與專業勞動教育有機結合,開展「勞動美·奮鬥情·家國夢」主題活動月,設立勞動周,建立農作物種植和廚藝體驗2個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廣泛開展勞動崗位體驗教育。

學校扶貧攻堅取得紮實成效

一年來,學校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把扶貧當做「天大」的事,持續加大投入,助力脫貧攻堅。校領導多次到對口的宕昌縣和付家村調研走訪。5月,黨委常委會決定優化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成立天津大學扶貧工作辦公室,並增設專職扶貧幹部,向宕昌增派掛職幹部。7月,校長金東寒一行來到宕昌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暑期,學校組織了17支暑期實踐隊,171名師生赴宕昌17個學校開展「留築夢想」夏令營,覆蓋當地1018名師生,累計授課565學時。11月,校黨委書記李家俊再度率隊深入宕昌實地調研。在結對幫扶的付家村,校領導也多次帶隊看望和慰問當地困難群眾和黨員、組織開展主題植樹活動;10月李家俊又率隊赴付家村調研走訪,就結對幫扶工作舉行座談,並啟動建設付家村黨群服務中心文化長廊。

2019年,學校採購貧困地區農產品超480萬元,「雙十二」期間天津大學扶貧超市開業,「千年藥鄉」宕昌的綠色農產品擺上貨架。學校投入30萬元支持宕昌縣大寨村建合作社,主辦市教育行業消費扶貧對接會;投入300萬元並募集40餘萬元建立了天津大學「興學之路」教育扶貧基金;為宕昌縣捐贈價值120萬元的圖書;協調引進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正版電子資源、361臺血壓計、200萬元的醫療服務及100萬元教育善款。

學校加強黨建工作 取得豐碩成果

2019年,學校對標中央要求多措並舉,全面加強基層黨建工作,3月召開「基層黨組織建設提質增效年」啟動會;4月組織「三強工程」教工黨支部書記研討班成員開展學習實踐;5月啟動基層黨支部書記工作論壇暨第一期幹部學習大講堂;6月舉辦黨支部書記工作論壇總結交流報告會;7月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座談會;7-8月舉辦兩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務幹部、行政幹部專題研討班;9月對219名老幹部、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長期生病黨員及因病致貧的特困群眾進行走訪慰問;10-11月對全體黨支部書記進行了集中輪訓;11月20個黨組織和個人入選首批新時代天津市各級各類學校黨建「領航工程」創建培育單位;校黨委公布入選天大首批「對標爭先」建設項目,77個黨組織入選。

12月,天津大學黨委獲評「全國黨建工作示範高校」,仁愛學院化工系黨總支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經管學部碩士生第二黨支部、機械學院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求是學部茅以升第一黨支部、仁愛學院機械工程系學生第一黨支部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天大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改革 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2019年,全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在學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將思想政治教育的「鹽」融入到學生成長和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和方面,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學校制定了「天津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創優行動計劃」,開設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心理育人項目獲批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項目(第一批);「基於移動端的思政教學資源庫」入選高博會「校企合作雙百計劃」典型案例。

學校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初步形成了本碩博貫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體系;成立了「天津大學新媒體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與中央黨校聯合主辦了「第二屆中國話語高端論壇」,承辦了「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9年年會」。

學校建立健全校、院兩級中心組學習體系,組織精品報告立項55項;教師理論宣講團開展理論宣講150餘場, 受眾人數超3萬人。

天津大學發布師德公約 人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

學校持續關注教師在全員育人中主體作用的發揮,從「抓師德、強導向」兩方面進一步落實全員育人責任。學校在第35個教師節表彰大會上隆重發布新時代《天津大學師德公約》,得到校內外廣泛關注。「公約」共40字,其內容既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要求,提出了「公約四問」,又繼承了我校十六字師德目標傳統,且含有「天大師德,職業矩守」的藏頭內容,突顯師德特色元素,引導全體教師將師德公約轉化為自身從教的行為指南,自覺增強育人使命感和責任感,發揮好自身在思想引領、專業認知、生涯規劃和學業就業指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確保讓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學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天大新增各類高層次人才56名,即進入「北洋教師職業發展體系」的卓越教授達15人、講席教授達64人、長聘教授達182人;進一步加強一流人才全球選聘體系建設,「走出去」舉辦19場「學校事業發展海外報告會」,「請進來」召開2屆「北洋青年科學家論壇」,12月舉辦的第八屆「北洋青年科學家論壇」吸引了來自哈佛大學、MIT、史丹福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的1500餘位青年才俊報名,創歷史新高。

11月,天津大學提出「人事制度綜合改革2.0版方案」,進一步完善了「北洋教師職業發展體系」的制度建設,優化了合同制基礎教師隊伍結構、統一學校人才計劃體系、完善學科分類評價系統、嚴格規範流轉退出機制;在總結前期精儀、機械、化工、經管等學院(部)人事制度試點改革的基礎上,系統性地解決師資隊伍建設在人事制度設計、教師發展路徑、編制合同管理及人力資源成本等方面的問題,建立更加符合學校發展實際的人才隊伍制度體系。

天津大學面向重大戰略重點項目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2019年,天津大學面向重大戰略重點項目,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領航科技前沿,在國之重器建設中彰顯天大擔當。

2019年度天大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61項,其中傑青項目5項,全國排名第10,優青項目8項,全國排名第15,創新研究群體項目2項,全國排名第4,重點項目14項,全國排名第6;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2項,累計獲批63項,全國排名第7;新建校企聯合研究機構10個,累計達90個。

2019年,學校科技總經費再創新高,達35.4億元,較2018年增長16.8%,其中,學院競爭性經費20.26億元,較2018年增長32.9%;第一作者單位SCI論文發表4540篇;申請專利4441項,獲授權專利1604項。

2019年,天大科研團隊重大項目尖端成果喜訊不斷:學校加快推進合成生物學前沿科學中心建設,1月,合成生物學團隊成果入選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學校科技人員助力「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研究成果將應用在「嫦娥五號」及火星探測計劃中。3月,機械學院「妙手」微創手術機器人團隊國際合作項目受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讚嘆,該項目研製出國內首套具有觸覺功能的自然腔道手術平臺。9月,多個學院教師校友參與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建設,「天大智慧」助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10月,生命學院教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研究論文,為癲癇等相關疾病治療和藥物設計提供了新的視角。11月,國產手術機器人進入臨床試驗,標誌著我國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創新又有新突破;天大研發的一款AI「智圖」機器人可幫助漂流的圖書找到正確位置;國家航天局完成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承擔了探測器著陸環節「再造火星表面」重任;成功研發全球首個液態全柔性智慧機器人,有望成為柔性電子產業和植入醫療器械的革命性突破。

天津大學發布《天津大學本研貫通人才培養實施辦法》

12月,學校發布《天津大學本研貫通人才培養實施辦法》,啟動本研貫通人才培養,2018級在校本科生成為該項舉措的首批受益者。

本研貫通將實現培養模式貫通、培養方案貫通和導師制貫通。貫通培養模式即指施行「2+1+N」(四年制)或「3+1+N」(五年制)的「本博直讀」或「本碩連讀」培養模式,重點實施「本博直讀」。「2+1+N」(四年制)或「3+1+N」(五年制)中的「2」和「3」分別為本研貫通前本科階段學習年限;「1+N」為本研貫通階段學習時間,其中「N」為所在學科的碩士階段或博士階段學制年限。本科第二學年末(四年學制)或第三學年末(五年學制)實施本研貫通優異生選拔;第三學年(四年學制)或第四學年(五年學制)開始實施獨立本研貫通人才培養方案,並開展科研訓練;本科階段最後一學年年初擇優分流,通過考核者繼續本研貫通培養。

貫通培養方案打破學科藩籬和專業壁壘,科學設置基礎課程和通識課程體系,重新構建跨越本研的專業核心課程,實施貫穿本研的科研實踐,提高學業挑戰度,鼓勵學生大膽探索科學前沿,幫助學生樹立服務社會觀念、大工程觀念。貫通導師制培養即由學業導師、科研導師和生活導師組成導師組,對貫通培養的本科生實施聯合指導。其中科研導師要率先垂範指導幫助學生建立學術思維,形成良好學術道德。學生與導師之間實行雙向選擇。本研貫通人才培養體系採用「申請——審核」制進行選拔,由學生自願提出申請,以課程成績和學術潛質為選拔條件。通過培養、考核、分流等實現動態管理。退出本研貫通培養的學生轉為普通本科生繼續完成學業。

金東寒就任天津大學校長、國際內燃機學會主席

5月15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天津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命決定,金東寒任天津大學校長(副部長級)。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鄭富芝,天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喻雲林,中共中央組織部幹部三局巡視員、副局長劉後盛出席宣布大會並講話。

加拿大溫哥華當地時間6月13日,在第29屆國際內燃機大會閉幕式上,天津大學校長、中國內燃機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東寒正式就任國際內燃機學會新一屆主席,任期為2019年至2022年。這是經2018年國際內燃機學會秋季董事會推薦、理事會推選全票通過的結果,也是該組織成立近70年來首次由中國科學家擔任主席職務,是中國參與國際內燃機工作的重要裡程碑。

天津大學師生多種方式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

禮讚祖國是「打開青春」的最好方式。天津大學師生以豐富多彩的方式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4月21日晚,由中宣部文藝局和教育部思政司指導、全國數百所高校共同參與的「放飛夢想——天津大學青春歌會」在天津大學求實會堂拉開帷幕。數千名年輕學子齊聚一堂,用激昂嘹亮的歌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

圍繞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天津大學師生還參加了央視《我們都是追夢人-2019「五月的鮮花」全國大中學生文藝會演》,參加了天津市迎五四百年匯演;齊俊桐榮獲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範曉彬榮獲「天津青年五四獎章」;5月數千師生集中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實況,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師生座談會」,8位青年師生代表發言,校黨委書記李家俊講話。

學校紮實推進「新工科」建設

2019年4月,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大會在天津大學召開,由此在全國高校掀起了一場高等教育的「質量革命」。會上,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受聘為全國「新工科」建設工作組組長。一年來,學校繼續領銜「新工科」建設,4月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聯合舉辦中美「新工科」教育研討會,在國內率先發布「天津大學『新工科』建設方案」,宣告成立全球首個「『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其後,學校組建首個「新工科」人才培養校級平臺——「未來智能機器與系統」「新工科」人才培養平臺,首批112名新生開學,集合優質資源,創新教學方法,標誌著「新工科」建設「天大方案」正式進入實踐階段。10月,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拉開戰幕。天津大學「善測科技——中國最領先的重大裝備守護神」項目榮獲主賽道金獎,「BASIC——讓生物質燃燒得更完美」項目獲國際賽道銀獎,實現了天津市在國際賽道獎項零的突破。11月,第五屆全國高校榮譽教育峰會暨天大求是學部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召開,46所院校170餘名高教同仁共同探討榮譽教育和「新工科」建設的融合與發展。12月,深化「新工科」建設座談會暨卓越大學聯盟高校「新工科」教育研討會在天大召開,發布《卓越大學聯盟新工科教育質量宣言》,推動「新工科」建設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發。

12月底,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建設點名單。天大申報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19個專業全部獲批。

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開工建設

10月6日,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西南角,在數十位院士、學者的矚目中,在眾多工程專家的期待中,工程車隊齊鳴開動,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項目正式開始土建施工。自2018年8月該項目建議書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後,學校夜以繼日,僅用420天就拿到了開工證,創造了「大科學裝置」建設的「天津速度」和「天大速度」。這是天津市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破土動工,是繼貴州天眼(FAST)、廣東散裂中子源、上海光源線站等之後,我國投入巨資打造的又一「國之重器」。該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項目建設期5年;6月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覆;7月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初步設計獲得教育部批覆;9月取得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書和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12月項目投資概算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總投資概算163297.00萬元。

學科建設取得重大成果

2019年天津大學「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的學科布局進一步完善,各學科學術影響力不斷提升,工科特色優勢持續增強,理科基礎性地位日益鞏固,醫科建設持續發力,人文社科不斷壯大,同時成立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機構。

1月,天津大學分子+研究院揭牌。3月,《天津大學與中國殘聯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天津大學無障礙通用設計研究中心成立,將建成中國特色的無障礙領域綜合研究機構和新型國家智庫。3月醫學部獲批國家控制專業——臨床醫學,當月天津大學新媒體與傳播學院成立;4月臨床醫學院成立,首批學生8月入學;6月獲批建設天津腦科學中心,獲批建設天津市衛生應急培訓演練基地。8月學校牽頭成立了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9月牽頭匯聚46個「雙一流」大學的救援醫學大學聯盟成立;10月獲批建設智能醫學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同月天津大學浙江研究院共建協議籤署;11月「天津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揭牌成立,天大打造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級高端智庫。

2019年學校首次進入ESI環境生態學領域全球前1%排名,臨床醫學及社會科學總論2個領域首次進入ESI世界前1%排名,ESI社會科學進入全球前1%。學校進入全球前1%的學科領域已達11個,其中工程、材料科學、化學3個領域躋身前千分之一,並全部進入世界百強;工程領域排名世界第38位,材料科學領域排名世界第60位,化學領域排名世界第66位。《自然》雜誌正刊還以「聚焦材料中國」為主題專欄介紹了天津大學分子聚集態科學研究院。

2019年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快速發展,獲批人文社科重大項目3項、各類國家級社科項目19項;12月獲天津市第16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3項,其中一等獎5項;SSCI論文發表251篇;獲批天津市首批社會科學實驗室7家,位列天津市首位;3家智庫入選中國智庫索引,1篇諮政報告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多篇獲省部級領導批示。

國際交流與合作穩步前進

2019年,學校繼續拓展國際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喬治亞理工深圳學院籌建工作紮實推進,學院過渡校區正式投入使用。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夏季學期首次落地深圳,40餘名亞特蘭大校區本科生完成10門學分課程的完整學期學習。電子與計算機全日制碩士項目持續開展,已有在讀生70人,學院科研平臺初現規模,2019年立項科研經費達3000萬元。

學校著力推動福州國際校區建設,8月一期工程建設啟動,第一屆60名博士生入學,校區建設獲批規劃用地2010畝,建設投資60億元,此外福州國際校區還首批招收9名博士後,在頂級學術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58篇。11月,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賢金一行20餘人來校調研並開展了「福建人才周」活動,南平、泉州相關部門與學校籤署了4個合作協議。學校還派代表參加了2019年中國福建人才創業周,實地考察了福州國際校區建設情況。

學校大力推動國際合作夥伴體系建設,鼓勵學院與國外一流院校開展實質性合作,7月舉辦中國-東協高校智能科技教育合作論壇;10月舉辦中國-東協海洋北鬥技術研討會。建築學院外籍教授青木信夫獲中國政府「友誼獎」,成為學校第四位獲該獎項的外籍教授。學校主辦、承辦各類涉外會議55個,邀請各類參會人員6200餘人,其中國外專家學者近1037人;選派18名學生赴國際組織培訓或實習。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受聘為天大名譽教授。12月天大國際工程師學院(TIEI)正式成為法國綜合理工聯盟第16所,成為其海外第一所成員學院。2019年天大來華留學生4391人,其中學歷生2067人,研究生813人。

學校文化不斷傳承創新

高校是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載體,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力量。《2019中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報告》報告顯示,在被測評的141所中國內地高校中,天津大學位居海外網絡傳播力排名前5位。

2019年,學校持續推進文明校園建設,打造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天津大學的傳播力和影響力。3月31日,2019「天大·海棠季」校園開放日舉行,活動以「追夢新時代」為主題,開放衛津路和北洋園2個校區。來自全國各地4萬名遊人到訪,觀賞海棠,體驗學府文化,感悟家國情懷,做新時代的「追夢人」。活動直播播放量超30萬,視頻網絡播放量超150萬。

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內,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構築起文化高地的別樣風採。1月,馮驥才入選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4月,2019花地文學榜揭曉,馮驥才作品《單筒望遠鏡》獲評「年度長篇小說」。5月,「冰河·凌汛·激流·漩渦——馮驥才記述文化五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海內外120餘位作家、藝術家、評論家會聚天大,精裝套書同步推出。「遺產日」活動、「相關何處·傳統村落空心化問題及其應對」和「年畫世界的學術構建」國際會議、「我境·2019紅葉季」攝影詩會、「以畫過年·2020年畫和年文化特展」等陸續舉辦。

校友助力母校事業發展

10月2日,在舉國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天大迎來建校124周年。學校舉辦了首屆校友秩年返校慶祝系列活動,海內外1500餘名校友「組團」榮歸母校,教師代表與校友們共同回憶求學往昔的珍貴經歷。學校還為參加活動的12個班級、專業、院系製作了秩年返校「召集旗」,組織校友們遊覽新校區、重溫校史。

11月2日,首屆天津大學「北洋海棠杯」校友創新創業大賽決賽舉辦。校友們自發創立了「北洋海棠基金」,聯動多方校友高起點打造獨具天大特色的創投基金,致力於構建「以一聯多」的10億規模以上的創業投資基金群,推動創新創業達到新的高度。

(編輯 焦德芳 陳錚傑)

相關焦點

  • 2018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
    《天津大學報》編輯部編者按:光陰荏苒,歷史的車輪已駛入2019年。回首剛剛過去的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昂首走過了春華秋實的40年,向世界舞臺中央又邁進了一步。天津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召開了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大學的新徵程上不斷前行。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天津大學報》如約推出了「2018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與大家分享過去一年的喜悅與榮耀。奮鬥的腳步永不停歇,2019年,讓我們一同努力奔跑,當好追夢人!
  • 天氣預報App:2019年天氣大事件盤點 十大優質空氣城市出爐
    在今年即將結束之際,天氣預報App聯合心知天氣,參考中國天氣網信息,為大家盤點了2019天氣大事件,一起來看看吧!太陽持續失蹤,南方上演「流浪太陽」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江浙滬曬不幹棉被。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長三角周圍地區就進入了連綿不斷的陰雨天,將近2個月沒見過大晴天。
  • 天津大學2019屆本科生畢業晚會節目單
    花開滿盛夏 畢業致青春 天津大學2019屆本科生畢業晚會 時間 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晚7:00 地點 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體育館
  • 2019高考詳細分析:天津考生要考多少分才能上天津大學
    2019高考詳細分析:天津考生要考多少分才能上天津大學。天津大學在國內是知名高校,實力非常強,一般在全國大學排名前15名,它是教育部直屬985、211高校,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前身是1895年的北洋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而是它也是「建築老八校」之一,建築學、土木工程類專業在國內是相當強勢的!天津大學在全國招生分三種,有提前批、本科批、藝術批次。
  • 盤點| 2021開年,天津一大波好消息等著你!
    盤點 | 2021開年,天津一大波好消息等著你!(詳情)5.天津將有8所「小外」天津外國語大學教育集團揭牌成立,全市將有8所「小外」。今年6月,北辰光華外國語學校新校區就將建成一個小學部。(詳情)
  • 天津大學大型原創話劇《侯德榜》公演成功
    天津大學大型原創話劇《侯德榜》公演成功 2019-09-03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微信公眾號「天津大學」 2017-08-24 09:35
  • 2020醫療圈大事件盤點|醫療圈|DRG|醫保局|醫療|疫情|新冠|-健康界
    發生了哪些大事件?醫有數為您盤點,讓我們在盤點中跟「最糟糕」的2020告別吧!全國DRG「通用語言」發布6月18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於印發醫療保障疾病診斷相關分組(CHS-DRG)細分組方案(1.0版)的通知》(醫保辦發〔2020〕29號)(下稱〈通知〉)在國家醫療保障局新聞中心發布。
  • 2020年全球動蕩大事件全盤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觸,今年的動蕩大事件相比往年多出了很多,而且好像越來越嚴重一樣,甚至有的人散播了很多所以大家對待現在新聞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要盲目恐慌。說起來今年的動蕩事件也確實不能無視,畢竟與我們大家息息相關。
  • 天津大學「彩虹色套裝」點亮分子世界—新聞—科學網
    7月8日,美國化學會(ACS)對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齊崴、博士王躍飛團隊關於「彩虹色仿生螢光多肽納米顆粒」的研究工作進行了報導與新聞推送。
  • 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辦「國別和區域研究天外論壇·2019」
    12月7日, 「國別和區域研究天外論壇·2019」 在天津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人類命運共同視閾下的文明交流互鑑與全球治理」,由天津外國語大學與天津社會科學院、天津國際友好聯合會共同主辦。
  • 盤點DC漫畫作品十大「大事件」TOP10
    縱觀DC漫畫,像天國降臨、守望者這類人盡皆知的神作今天就不說了,我們就來說說DC大事件:10、《金屬》(Metal)編劇Scott Snyder金屬大事件雖然有些虎頭蛇尾,但是它也是DC真正搞大新聞的開始,首先講了DC除了正物質宇宙反物質宇宙和多元宇宙2還有多元宇宙3黑暗多元宇宙,其次起源之牆破了,睡魔丹尼爾的書被偷了,巴巴託斯只是被關到黑暗多元宇宙底層肯定還會回來的,由於受到第十金屬X元素(X元素在最終危機也出現過就是超人當時用來造奇蹟許願機的重要材料)的影響宇宙重建(不是重啟),而後面受到金屬大事件的影響宇宙中又出現了心的7種力量。。。。。。。。
  • 綜述:《自然》雜誌盤點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 嫦娥四號探月入選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綜述:《自然》雜誌盤點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 嫦娥四號探月入選  新華社記者張瑩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刊文盤點了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谷歌宣布成功演示「量子霸權」、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探訪小行星
  •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哪家實力強?天津本市高校考取難易排名
    天津共有2所985院校,分別是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天津大學的化學工程與技術評級A+,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為A,南開大學的理論經濟學、數學、化學、統計學、工商管理評級為A。
  • 年終總結:2012年英國熱門大事件
    這一年,英國發生了太多大事與小事,2012,到底英國有哪些大事件值得我們駐足觀看呢?又到了中英網年終總結的時候啦!轉眼間,又是一年,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了,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慶祝新年!這一年,英國發生了太多大事與小事,2012,到底英國有哪些大事件值得我們駐足觀看呢?又到了中英網年終總結的時候啦!
  • CCF第12屆服務科學國際會議(ICSS 2019)在天津大學順利舉辦
    本站訊(通訊員 王旭)第12屆服務科學國際會議(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cience,ICSS 2019)於2019年5月10-12日在天津大學鄭東圖書館順利舉辦。本次會議以「Chinese Services for the World」為主題,共吸引150餘名來自於學術界和工業界專家學者和學生參加。
  • 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天津大學)召開 2019年...
    本站訊(通訊員  蔣學慧)2019年11月23日下午,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天津大學)借全國儀器類專業教學討論會之際在海南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召開2019年度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精儀學院院長曾周末教授、教學指導委員會主席東南大學宋愛國教授、委員天津大學汪曣教授、清華大學王雪教授、海克斯康測量技術(青島)有限公司王振環高工以及學科部分教師參加了會議。
  • 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究竟誰才是天津的龍頭高校?
    擁有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醫科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中國民航大學等高校。而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是最受人們認可的兩所高校,知名度和實力都比較強。那麼究竟哪所大學才是天津第一名校呢?首先,我們可以在一些榜單上尋找答案。根據2020年軟科大學排名顯示,南開大學排名第19,天津大學排名全國第21。
  • 英媒盤點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中國嫦娥四號任務等入選
    英國知名科學雜誌《自然》近日刊文盤點了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探訪小行星「龍宮」以及中國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等入選。另外,《自然》還展望了2020年可能會對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其中包括多個國家的火星探測任務,還有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等。
  • 天津大學2019年雙證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碩士(MPA)招生簡章
    【MBA中國網訊】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951年定名為天津大學,是首批16所國家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及「雙一流」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天津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