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辦「國別和區域研究天外論壇·2019」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12月7日, 「國別和區域研究天外論壇·2019」 在天津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人類命運共同視閾下的文明交流互鑑與全球治理」,由天津外國語大學與天津社會科學院、天津國際友好聯合會共同主辦。外交部原副部長、外交學院原院長、中國駐埃及、科威特原大使楊福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駐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原大使于振起等18位駐外原大使,韓國統一研究院前院長孫基雄,巴拿馬駐上海總領事館代總領事哈恩,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辦主任石剛,天津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靳方華,全國政協委員、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原所長高洪,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秘書處主任、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院長羅林,天津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原主任田貴明,天津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二級巡視員曹漢軍,天津國際友好聯絡會常務副會長岑松,天津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殷奇、黨委副書記周紅蕾、副校長餘江以及來自俄羅斯、烏克蘭、韓國、日本、葡萄牙、法國等外籍學者,來自國內50餘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們200餘人參會。

開幕式上,殷奇致歡迎辭,他代表學校向各位專家和學者的蒞臨表示最誠摯的歡迎和感謝。他指出,國別和區域研究是我校新興學科增長點,學校搶抓機遇,整合科研資源,組建國別和區域研究院。他表示,我校將進一步加大對國別與區域研究的扶持力度,以本次國際學術會議為契機,加強與中外專家學者以及大使們的聯繫,為師生帶來更多高端精彩的學術盛宴,不斷提高我校的教學科研水平。他希望,與會專家學者通過本次會議分享真知灼見,發表精深見解,探尋實現文明交流互鑑的有效途徑,為深入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貢獻智慧和力量。

靳方華指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擘畫了「一帶一路」偉大倡議,闡發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不同文明間的兼容並蓄、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的重要思想。他認為,中國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是當代世界發展的主旋律、人類文明進步的最強音、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新貢獻、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正能量,這也為我們研討建言當代世界問題提供了大原則,指明了主幹道。

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徐堅指出,本次論壇期間,各位國內外資深的專家學者以及經驗豐富的大使們將圍繞有關問題進行深入研討,碰撞出許多思想火花,產生真知灼見,發揮重要的啟示性作用。他表示,天津外國語大學成立國別與區域研究院,為系統廣泛深入研究國際問題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基金會願與天津市有關部門繼續合作,支持天津外國語大學國別與區域研究院的工作,為天津市的對外交流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羅林指出,天津外國語大學是最早一批啟動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的國內高校,依託外語學科齊全、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深厚基礎,在國別和區域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進展,研究機構數量和研究布局實現了質的飛躍,產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學術成果。他結合北京語言大學近年來摸索外語學科轉型發展的路徑,從國別和區域研究是外語學科轉型發展的新方向、國別區域學的學科內涵和外延與推動文明交流互鑑的需求高度契合、進一步推動外語專業轉型發展等方面談了幾點思考。

楊福昌指出,在全球國際秩序格局面臨空前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的時代背景下,召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國際學術會議恰逢其時。他表示,天津外國語大學把握戰略發展機遇,高瞻遠矚地整合校內科研機構,成立國別和區域研究院,充分體現了學校領導層的遠見卓識。他希望,國別和區域研究院能夠凝練學術特色,壯大科研力量,提升服務決策水平,為我國及天津市的國際交流和智庫工作貢獻力量。

會上,殷奇與田貴明為天津外國語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揭牌。學校聘請田貴明為國別和區域研究院名譽院長,聘請楊福昌等18位駐外原大使為國別和區域研究院學術顧問。學校聘請來自韓國的孫基雄教授和國內教授代表高洪教授為客座教授。殷奇為各位專家學者頒發聘書。

主旨報告環節,由天津國際友好聯絡會常務副會長岑松主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駐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原大使于振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原所長高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大學拉美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原副所長江時學,日本拓殖大學特任教授武貞秀士,韓國統一研究院前院長孫基雄,巴拿馬駐上海總領事館代總領事哈恩,分別圍繞「尊重多元文明,共建和諧世界」,「在文明交流互鑑中推進全球治理」,「如何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Japan's Role in Northeast Asia」,「Assessment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for Peace」等問題作主旨發言。

會議還圍繞「東北亞研究」、「歐洲研究」、「拉美研究」和「文化研究」舉辦了分論壇,與會學者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發表了精闢的學術見解,展開了充分的學術討論,湧現了諸多具有前沿性的學術觀點。

「國別和區域研究天外論壇·2019」是天津外國語大學「文明互鑑·文明互譯」學術交流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別和區域研究院成立以來傾力打造的學術品牌,旨在通過此次論壇,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服務於國家戰略和外交大局,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發出天外聲音,提供天外智慧。(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國別和區域研究天外論壇·2019」 在津舉行
    中新網天津12月7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楊平)「國別和區域研究天外論壇·2019」7日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辦,楊福昌、于振起等18位中國駐外原大使,巴拿馬駐上海總領事館相關負責人,及來自中國俄羅斯、烏克蘭、韓國、法國等多國的專家學者200餘人參會,研討「人類命運共同視閾下的文明交流互鑑與全球治理
  • 天津外國語大學召開2020國別和區域研究論壇
    天津北方網訊:2020年11月21日,天津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外大」)與天津國際友好聯絡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天津外國語大學·2020國別和區域研究論壇」,以騰訊會議的方式召開,圍繞「東北亞區域安全戰略環境評估與展望」主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 首屆社會語言學高端國際論壇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
    首屆社會語言學高端國際論壇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 2019年10月15日 08:3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馮健高 字號 內容摘要:
  • ...年(第二屆)思索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公告
    【MBA中國網訊】上海外國語大學2019年(第二屆)思索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將於12月26日﹣27日在上海舉辦。▌聚焦區域國別研究,打造高端智庫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東研究所)、1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科研基地(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2個外交部共建研究基地(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3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基地(歐盟研究中心
  • 動態| 「區域與國別個案研究方案的新探索:中國柬埔寨研究的過去...
    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成立於2017年1月,同時承擔著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委託的「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秘書處」相關職能。我們以推動全國高校的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為己任,匯聚全國各方力量,促進學術交流合作,為國別和區域研究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資政服務和國際交流提供平臺。本院編輯的《國別和區域研究簡報》每月為讀者提供國際新聞動態和觀點,並特邀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當前熱點問題撰寫時評。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聊大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獲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高水平建設單位
    近日,教育部下發關於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評估情況的通報。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獲評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高水平建設單位。此次評估由教育部於2019年啟動,面向全國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培育基地及備案中心全面開展建設水平評估,是對全國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建設成效的整體檢視。
  • 南開大學與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和環球網以及義大利高校共同舉辦中意民航和旅遊業發展專項課題報告發布會
    、環球網、義大利路易斯大學和義大利聖安娜大學共同舉辦的《2020年東航·中意智庫合作報告成果發布會》在線上順利召開。南開大學副校長王新生教授出席並致辭。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南開大學區域國別中心主任閻國棟教授對報告進行點評。
  • 「中國當代話語研究新視野」首屆學術論壇召開
    11月18至19日,「中國當代話語研究新視野」首屆學術論壇在福建師範大學召開。活動由福建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文學》期刊主辦,福建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話語傳播與國別區域研究團隊」承辦,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話語研究專業委員會提供學術支持。
  • 第四屆上海中東學暨首屆長三角中東學論壇舉行
    在全球化的時代,上海大學對於區域國別研究非常重視,其中土耳其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就是上海大學的特色研究領域,上海大學也是國內最早設立土耳其研究中心的高校之一。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現已成為教育部的國別和區域研究備案中心,以土耳其研究、拉美研究、南亞研究、非洲研究為基礎的上海大學全球問題研究院,2019年被遴選為上海市高校智庫。
  •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代表參加2020全國外語院校英語專業聯席會議
    11月14日「202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全體會議」暨全國高校外語學院院長論壇以線上騰訊會議及直播形式順利召開。此次會議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天津外國語大學承辦。
  • 北京外國語大學與外研社成功舉辦系列線上虛擬教研活動
    為響應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號召,促進英語專業課程建設與教學發展,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與外研社於4月聯合舉辦《大學思辨英語教程》系列線上教學交流活動,該活動依託「外研虛擬教研室」平臺開展。
  • 必看丨第二十次全國皮書年會(2019)會議通知
    皮書年會的舉辦為進一步提高皮書研創水平、加強研創單位智庫建設提供了契機。2019年8月9~10日,第二十次全國皮書年會將在哈爾濱召開。本次皮書年會將以「皮書與學術共同體建設」為主題,圍繞學術共同體的特點與價值、皮書在學術共同體建設中的作用、皮書與學術共同體建設的未來、學術共同體建設的方法等主題進行討論。
  • CCF第12屆服務科學國際會議(ICSS 2019)在天津大學順利舉辦
    本站訊(通訊員 王旭)第12屆服務科學國際會議(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cience,ICSS 2019)於2019年5月10-12日在天津大學鄭東圖書館順利舉辦。本次會議以「Chinese Services for the World」為主題,共吸引150餘名來自於學術界和工業界專家學者和學生參加。
  • 2019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
    學校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初步形成了本碩博貫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體系;成立了「天津大學新媒體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與中央黨校聯合主辦了「第二屆中國話語高端論壇」,承辦了「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9年年會」。
  • 天津大學舉辦DNA存儲與計算高端論壇
    本站訊(通訊員 趙超)數據存儲是數據共享和數據應用的基礎,當前各個行業領域「爆炸式」的數據增長亟需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穩定性更好和更加安全的高性能存儲方式,給傳統的數據存儲領域提出了重大的戰略需求和嚴峻的挑戰。DNA信息存儲具有信息密度大、物理空間小、能源消耗低、綠色環保和安全穩定性高等優點,正成為存儲領域科學研究和產業開發的前沿陣地。
  • 2019醫學分子影像與探針天津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董玥欣)為進一步凝聚分子影像和探針領域的學術力量,搭建相關領域交流合作的資源平臺,促進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交叉碰撞,12月22日,由天津大學醫學部舉辦的2019醫學分子影像與探針天津高峰論壇在津成功召開。來自史丹福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應邀做學術報告,吸引了百餘名業內人士參與其中。
  • 第六屆中歐生命科學論壇在南開大學舉辦
    日前,以「交流·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的第六屆中歐生命科學論壇在南開大學舉辦。我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中外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師生代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會議。論壇在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設立分會場。
  • 外國語學院 「2020第二屆當代英語文學前沿問題研究高端論壇」 召開
    11月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大規劃項目「西方後現代主義小說總論」課題組承辦的「2020第二屆當代英語文學前沿問題研究高端論壇」正式召開,來自全國17個省89所高校的388名學者通過騰訊會議平臺參加了本次學術論壇。
  • 第一屆北京大學比較政治論壇在京舉行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師範大學等20餘家高校和研究機構的50餘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此次論壇,近300位京內外各高校和研究單位的學者和本科生、研究生旁聽了兩場學科對談和各分論壇。
  • ...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第四屆「絲路學 · 青年論壇」 會議議程
    【MBA中國網訊】第四屆「絲路學·青年論壇」會議議程(2019年12月13日至15日)DAY 1會議報到、現狀及其意義5、宋立州(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光緒七年(1881)為絲綢之路實地考察元年:從一份新材料的發現談起6、張寧(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清代雲南的跨境貿易及其管理研究:以麥克勞德考察報告為例分論壇2「一帶一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