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光子點亮光通訊未來

2021-01-20 機器人網
因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升溫,全球大型活動紛紛取消或延期。但2020年光纖通訊博覽會暨研討會(OFC 2020)不畏疫情嚴峻仍如期於加州聖地牙哥舉行,探索光通訊、5G創新以及先進封裝的未來。

根據Dell'Oro Group的報告,2019年光傳輸產業已取得了6%的成長。隨著5G和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加速布建,光傳輸網絡容量升級需求放量,可望進一步帶動光組件、光模塊與光纖等光通訊在未來幾年的快速成長。

Infinera Corp.創辦人兼創新長David Welch在專題演講中指出:「光傳輸網絡對於全球連接和全球通訊至關重要,它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社會和世界。最終,生活將成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我們可能選擇使用機器來促進更好的人與人之間互連,而這將會是光網絡的最大貢獻:擴展人與人之間的互連網絡。」

同時,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光電研究中心主任David Payne在演講中問道:「二氧化矽是否有機會成為未來的光材料?」他討論了光子組件的機會以及亟需了解光子學正處於變革的關鍵時刻。他並探索光子研究的下一步機會以及可以利用光子的市場(例如光達)等問題——光達(LiDAR)對於無人駕駛車、數據儲存和光學數據中心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Payne說:「材料在光子學中非常重要,例如最新的二氧化矽低損耗光纖,現在我們雖然擁有廣泛的材料,但挑戰之處在於如何以經濟有效的方式將他們整合在一起。」Payne認為,光損耗方面的進展進一步整合量子應用,正是OFC社群未來可以著墨之處。

共同封裝光組件(CPO)技術崛起


Dell'Oro Group資深總監Sameh Boujelbene表示,更快速的SerDes技術和光組件將支持800Gbps、400Gbps以及100Gbps的新一波發展。而隨著網絡速度提高至800Gbps以上,可插拔光組件將遭遇密度和功率問題,「共同封裝光組件」(Co-Packaged Optics;CPO)成為業界亟需的替代封裝方案。由於產業鏈需要新的業務和可維護性模型,Boujelbene預計,這一過渡期將為供應鏈帶來重大顛覆與變化。

另一方面,隨著當今分布式Ethernet交換機IC和光模塊架構已無法提供支持數據中心未來成長所需的可擴展性,OFC 2020大會的重要主題之一就在於探討如何利用可擴展容量的網絡基礎架構,同時維持總功耗和佔用空間,以因應數據中心流量空前成長的需求。

因此,「共同封裝」(co-packaging)光組件和Ethernet交換機IC自然成為數據中心網絡設備中降低電氣I/O功耗負擔的下一步。在25.6Tbps和51.2Tbps的交換機配置中,Ethernet交換機IC串行解串器(SerDes)從50Gbps過渡到100Gbps,成為Ethernet交換機系統架構的獨特轉折點。

針對高性能Ethernet的最新進展,包括英特爾(Intel)以及業界多家公司都展示了最新的800G技術。此外,加拿大高速光組件供貨商Ranovus在會中宣布與IBM、TE Connectivity和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等公司策略合作,在其最新Odin矽光子引擎基礎上,針對數據中心Co-Packaged光學應用,共同打造設計與製造多供貨商方案的生態系統。Rockley Photonics則連手Accton、Molex、TE Connectivity和其他產業夥伴開發25.6T OptoASIC交換機系統,該系統並共同封裝Rockley LightDriver光引擎以及銅纜附加400G光纖模塊。

容量更高2倍?


據Ranovus表示,其Odin平臺共同封裝光交換機的途徑,可提供較英特爾方案更高2倍的容量。Odin 100Gbps矽光子引擎可在單晶片中從800Gbps擴展到3.2bps,並結合該公司的多波長量子點雷射(QDL)、基於100Gbps矽光子的微環諧振調變器和光偵測器、100Gbps驅動器、100Gbps轉阻放大器(TIA)以及擁有tier-1封裝生態系統支持的各種控制IC。該公司表示,相較於現有解決方案,Odin平臺的功耗更低50%,成本更少75%。

1Odin 100Gbps矽光子引擎能以單晶片從800Gbps擴展到3.2Tbps,支持模塊以及共同封裝光組件方案。(來源:Ranovus)
Ranovus與IBM、TE和Senko的合作,利用IBM的光纖V型槽互連封裝技術,實現光纖與矽光子組件的連接。其製程利用被動對準技術,可在O波段到C波段寬光譜範圍內實現低插入損耗。該解決方案的實體信道數可擴展,其自動化流程並可大規模生產共同封裝光組件。

TE的共同封裝(CP)高精度插槽中介層技術,可將小型晶片組和光引擎組件技術整合至支持可重新工作和可互通接口的高價值共同封裝光組件組裝。CP高精度插槽中介層的訊號完整性性能對於100 Gbps高密度電氣封裝要求至關重要。TE的熱橋接技術整合提供了一種創新解決方案,從而為交換機、SerDes和光組件的熱管理提供了高可靠性和長使用壽命的解決方案。

Senko光纖連接解決方案提供光耦合、板載/板間和面板,以支持100Gbps/通道和共同封裝光設備設計,包括小型且高精密的光耦合組裝、微型板載/板間連接器、兼容回流焊的連接器組裝,以及節省空間的面板連接器選項。

可擴展至51.2T的矽光子


Rockley Photonics在OFC 2020展示其25.6Tbps光學封裝平臺。該公司宣布與Accton、Molex、TE Connectivity以及其他業界夥伴合作,開發25.6T OptoASIC交換系統,並共同封裝Rockley LightDriver光學引擎和銅纜連接400G模塊。

225.6TB/s的數據中心交換機共同封裝Rockley LightDriver引擎和400 Gigabit/s模塊。(來源:Rockley Photonics)
該光引擎採用Rockley的矽光子平臺開發,實現電子和光組件的3D整合。相較於採用收發器的光組件,它聲稱可節省40%的功率以及60%的成本,同時,該技術可從0.8T擴展到3.2T,讓Rockley可以使用100G PAM4訊令傳輸,滿足25.6T到51.2T的系統解決方案。

Rockley Photonics執行長Andrew Rickman表示,實現共同封裝光組件技術,還需要一個強大的協作生態系統。Rockley、Acton、Molex以及TE之間的策略合作,可望提供高性能並具成本效益的光組件,成為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連接的重要基礎。

數據中心開放硬體平臺設計業者Accton也與多家公司合作,在OFC2020上展示25.6T共同封裝的OptoASIC交換機系統。該交換機系統透過TE高精度CP插座技術整合了800G光引擎,同時透過可插電接口兼容於傳統的400G FR4 QSFP-DD模塊。該交換機系統結合了Molex BiPass/TGA,以及Samtec Si-Fly銅纜解決方案。Accton已將MAC ASIC、光引擎以及銅連接器整合於Kyocera的基板,並透過TE Connectivity的XLA插槽連接。此外,該交換器展示平臺還搭載了Vicor的垂直功率GCM組件。

(原文發表於ASPENCORE旗下EDN姐妹媒體EETimes,參考連結:OFC 2020: Looking at the Future of Optics and Silicon Photonics,編譯:Susan Hong)

相關焦點

  • 下一代技術發展方向——矽光子
    令很多人興奮不已的下一代技術之一就是矽光子技術,它在大幅度降低系統功耗的同時提升帶寬,採用雷射束代替電子信號傳輸數據,將光學與電子元件組合至一個獨立的微晶片中以提升路由器和交換機線卡之間晶片與晶片之間的連接速度。
  • 【矽光子前沿】矽光子晶片時代真的來臨了!
    【矽光子前沿】矽光子晶片時代真的來臨了!
  • 漫談矽光子技術(一)矽光子發展史
    矽光子技術結合了集成電路技術的超大規模、超高精度製造的特性和光子技術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優勢。矽光子系統的信息傳輸過程大致如圖1所示,光源發光並經過濾波,需要傳輸的電信號通過光調製器加載到光上,通過改變光載波的特徵參數形成光信號,經過傳輸介質光纖(光波導)到達光探測器,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輸出。
  • 多重打擊之下,華為矽光子技術取得突破,5nm晶片成定局
    所謂矽光子技術,是以雷射光束替,換掉電子信號數據的傳輸。 通俗地說,這是一種以光子學因素為基礎的低成本、高速為基礎的光學通訊技術。英特爾公司通過實驗,發現,混合矽雷射技術的集成雷射器,第一次,完成了這一基礎上的數據連接,這無疑是一項足夠顛覆未來的通訊技術,會極大地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就目前來說,國內晶片製造工藝的水平來看,中國在這一方面,仍然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追上時代的潮流,也有可能這一追逐階段是永無止境的開始。
  • 矽光子晶片能替代集成電路晶片嗎?
    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已經從單純的晶片設計,走向了矽光子晶片技術的開發。 縱觀矽光子在全球的發展情況,美國是矽光子最先興起的、也是目前發展最超前的國家,早在 20 年前就開啟了利用 CMOS 工藝技術對矽光子的探索深入研究。 目前,美國的矽光子在 Facebook、Google 等公司已經開始量產,晶片出光方面也已經實現 demo 級別,很快將進入量產階段。
  • 矽光子技術ABC:三大矽光子領軍人物談矽光子
    矽光子的未來。        Rickman認為矽光子技術是一項根本性改變的技術,而不是普通的線性改善。問題在於矽光子技術用在哪裡?現在的問題如何去解決?        Reed認為矽光子當然是顛覆性的(disruptive)技術。所謂顛覆,就是在一個領域用得好的技術能夠跨界到其他領域。矽光子本來用在短距離通信,但是現在隨著矽光調製技術的不斷提高,已經開始能用在長途傳輸領域。
  • 放棄7nm製造工藝 GlobalFoundries轉向矽光子領域
    這其中的原因還是從2014年10月,GlobalFoundries收購IBM全球商業半導體業務說起,在這次的收購中GF不僅獲得了IBM微電子相關的智慧財產權、技術、兩座晶圓廠,而且還有1.6萬項各種專利,這也促使他們順利進入到矽光子和光纖領域,尤其是高帶寬網絡物理層應用。
  • 矽光子在半導體製造技術的未來前景
    矽光子在半導體製造技術的未來前景 電子元件技術 發表於 2020-12-31 15:25:25 光子學的目標是利用光來實現通信、數據傳輸、信息處理等傳統電子設備所實現的功能。
  • 將矽光子引入矽晶片
    他們一直在研究各種矽光子技術。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他們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目前市場上流行的一些矽光收發器技術,如PSM4 QSFP 100G光收發器等,都是依靠在四個獨立的通道上傳播光信號。換句話說,光信號在四條平行的25G光纖上傳播。通過一種稱為波分復用(WDM)的技術,可以在單個光纖上承載多個波長的雷射光束。
  • 矽光子晶片首次實現晶片間的量子隱形傳態和多光子糾纏
    該研究結果是邁向未來量子通訊的重要基礎步驟。來自布裡斯託大學、丹麥技術大學以及維也納IQOQI研究所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現在解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即如何規避量子力學中的信息不能簡單複製的事實。在量子網際網路中,要長距離傳輸數據,就必須使用所謂的中繼器在不同節點之間定期刷新數據,就像在普通網際網路中已經發生的那樣。
  • 「名家專欄」量子通訊突破 將成未來網路通訊主幹
    作者:DIGITIMES林育中量子通訊主要應用在量子加密,是未來的網絡通訊主幹。將來沒有量子通訊網絡整個國家立刻會變成信息孤島。(圖片來源:Pixabay)量子通訊(quantum communication)是量子信息(quantum information)產業中一個主要的次領域,雖然目前不如量子計算是當紅的科技顯學,但重要性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量子通訊主要的應用在量子加密(quantum cryptography),是未來的網絡通訊主幹。
  • 中興通訊的未來嗎該如何發展下去?
    打開APP 中興通訊的未來嗎該如何發展下去? 電子發燒友網 發表於 2018-12-31 16:01:00 中興通訊未來的發展機會很大,但必須機制改革、文化革新!尤其是本次美國制裁事件之後。
  • 光通信未來方向:矽光子現狀及前景解讀
    接下來OFweek光通信網編輯為您盤點矽光子技術的最新進展情況:1、愛立信牽頭項目研製出矽光子交換機日前,由愛立信牽頭的IRIS項目已研製出矽光子交換機,在一塊晶片上容納成千上萬的電路。2、IBM矽光子2秒傳完整張藍光藉助一種稱之為「矽光子」的技術,來自IBM研究院的工程師們有望解決困擾計算機行業多年的數據傳輸瓶頸問題。
  • 矽光子晶片的奧秘:光學計算
    雖然光學計算的概念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但只有在過去幾年裡,矽光子學的發展才真正使它成為可能。之前試圖利用傳統光學技術製造光學電晶體的嘗試都失敗了;Lightmatter和Lightelligence等公司的工作並不是試圖迫使光像電晶體中的電子一樣工作,而是利用光的基本特性來執行MAC操作。
  • Pointcloud基於矽光子平臺研發通用型FMCW 3D成像平臺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美國舊金山初創公司Pointcould與IC設計諮詢公司Opris Consulting、英國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研究者共同開發了矽光子平臺上的通用型3D成像傳感器,並將研究成果發表於Applied Physics,論文地址為:https://arxiv.org/abs/2008.02411。
  • 太空通訊仍處於撥號時代,科學家:未來雷射才是解決之道
    想在太空中安全探索,通訊是第一位的,只有通訊才能及時了解宇宙深處的信息,探測器的數據也要經過通訊發送回地球。我們現在運用的通訊方式是無線電通訊,處在地球上,我們可以及時的通訊,不管你處在哪裡,都可以即時通訊,這主要歸功於我們構建網際網路的一系列通信設備。無線電波很容易穿過地球大氣層傳播,而手機和人造衛星技術能夠在任何地方保持信息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