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預!警!
浙江人都要注意了:高溫天真的要來了,要來了,來了……
未來幾天,浙江大部分地區都將開啟「燒烤」模式。
截至今天上午10時,浙江兩地進入全國高溫排行前十位。
浙江多地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10時20分,嘉興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計南湖區、秀洲區今明天最高氣溫可達37~38℃。
10時02分,湖州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計今天吳興區、南潯區最高氣溫可達37~38℃。
9時05分,杭州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計今天主城區和錢塘新區最高氣溫將達38℃左右。此外,預計未來3-5天杭州市最高氣溫可達到37-39度。
8時49分,麗水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計今天麗水市區以及蓮都區平原鄉鎮日最高氣溫可達37到39℃。
請大家注意做好防暑降溫等工作。
頭頂烈日 身著「盔甲」
他們是酷暑中的「戰高溫天團」
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一般是浙江高溫最集中的時段。
在這個時段,疫情防控人員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採樣、送檢;水務工人巡檢保供水,一會兒頂著烈日翻山越嶺,一會兒又鑽進憋悶缺氧的隧道;即將投產運營的重大項目建設者,加班加點趕工期,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他們正奮力拼搏、默默奉獻。
他們是酷暑中的「戰高溫天團」。
他們身著「盔甲」穿梭杭城
只為把風險阻斷
整日與醫學垃圾為伍,存在高暴露風險,不得已穿著防護服作業。在高溫天氣裡,這樣的工作聽起來「不那麼美好」,卻是杭州市環境集團員工郭偉和趙震的工作常態。
他們每天負重60多斤爬10樓
脫下「戰袍」37℃都覺得涼爽
「57.89秒!」直到掐停秒表,寧波慈谿坎墩街道專職消防隊隊員胡迪才松下全身肌肉,手撐膝蓋,大口喘氣。剛完成負重60多斤裝備衝上10樓,他隨手摘掉消防帽,手掌撣了撣小平頭,汗珠四濺。對於他們來說,三伏天正是練體能、練意志的好時候。
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防水工人:
我們希望每天都是豔陽天
安吉縣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下水庫大壩防水作業的施工現場,處處發燙的平臺上,到處都是膚色黝黑的工人。戴著安全帽,三峽發展公司長龍山監理部下水庫工地負責人張豪博就「闖」入了高溫下鋼筋水泥的世界。
亞帆中心建設者爭分奪秒在海上施工
直掛雲帆濟滄海
象山縣松蘭山區域的亞帆中心,是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帆船(板)競賽的承辦地。場館一半在陸地,一半在海中,這也是唯一一個需要在海上施工的項目。亞帆中心的用海面積約49.6萬平方米,負責水上操作平臺等建設的工人們身著橘黃色的工服,仿佛正漂在海面上。
餘杭公安交警女子崗隊:
烈日下綻放的「向陽花」
杭州市餘杭區迎賓路和人民大道交叉口約4平方米的小崗亭內,5位女孩換上黑色長褲、皮鞋,藍色長袖整理得筆挺;纏上白腰帶,把警棍、警繩、防割手套和強光手電「警用裝備四件套」,齊齊整整裝進四個小口袋……她們是餘杭公安分局交警大隊城區中隊女子崗的隊員。
千島湖配水工程巡檢員:
披荊斬棘 為有清甜湖水來
今年盛夏,是千島湖配水工程通水後經歷的第一個酷暑。有一支專業的巡檢隊,共6人,平均年齡26歲。他們每天跋山涉水,隨著「黃金水道」的走勢仔細巡檢,並將一線數據實時報送調度中心。
驗船師忍受甲板「燒烤架」船艙「桑拿房」
只為了小心駛得萬年船
每年七、八月航運市場淡季,船東扎堆申請船舶檢驗,驗船師也進入繁忙季。
鹽斑,是每個驗船師的印記。谷嶽忠有,他團隊的符漢青、吳豪霄、呂茂翔同樣有——這4位驗船師組成了「寧海曉舟船檢工作室」,負責當地所有船舶的檢驗。
防暑降溫技能你需要Get
人為什麼會中暑?
主要原因:高溫
高溫環境下,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出現障礙,產熱大於散熱,體內熱量蓄積過多,引起循環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產生中暑症狀。
其他誘因: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精神緊張。
圖源:視覺中國
中暑有什麼症狀?
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重症中暑又分為熱射病、日射病、熱痙攣三類。
△先兆中暑
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中暑初期
大量出汗、口渴、明顯疲色、四肢無力、頭昏眼花、胸悶、噁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等,體溫正常或略高。
△輕度中暑
體溫往往在38℃以上。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重度中暑
表現為皮膚涼;過度出汗;噁心、嘔吐;瞳孔擴大,大量出汗、皮膚溼冷、體溫升高到38℃以上、血壓下降、脈搏加快;腹部或肢體痙攣;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熱甚至意識喪失。
熱痙攣:大量出汗後出現短暫、間歇發作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多見於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腸肌為著,呈對稱性,體溫一般正常。
熱衰竭:由運動產熱、出汗,體液和電解質丟失引起。主要症狀包括:噁心、頭暈、頭痛、肌肉痙攣、乏力、疲勞和大量出汗。熱衰竭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如病情得不到控制,可迅速發展為熱射病,危機生命。
熱射病:包括熱衰竭的所有症狀,並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包括頭暈、暈厥、意識不清、抽搐等。如未能及時得到處置,將危機生命。
圖源:視覺中國
中暑了怎麼辦?
對於輕症中暑病人:
可服藿香正氣水或仁丹或十滴水,並進行降溫。可以根據現場環境特點,採取冷水、冰水降溫或藥物降溫。補充水分和無機鹽,對能飲水的病人,給其喝涼鹽開水或其它的清涼鹽水。
對於重症中暑的急救措施:
搬移:迅速將患者抬到通風、陰涼、甘爽的地方,使其平臥並解開衣扣,鬆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溼透應更換衣服。疏散患者周圍過多的人群,給患者提供一個通風的環境。
降溫: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3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後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有條件的也可用降溫毯給予降溫。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補水: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於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噁心等症狀。
促醒:患者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甦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轉送:對於重症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院診治。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儘可能的用冰袋敷於病人額頭、枕後、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臟器。
圖源:視覺中國
防暑降溫小常識
一:該如何補充水分
應少量多次,每次100毫升為宜。水的成分可以自行補充,可在涼開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食鹽等。劇烈運動中或後,不宜大喝冷飲,容易使腸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縮,使胃部痙攣,胃疼。
二:熱茶比冷飲效果好
醫學研究表明:防暑降溫,熱茶比冷飲效果好,而且維持的時間更長。夏日常飲茶,可補充人體鉀元素,提高耐熱能力,有效地預防中暑的發生。
三:保證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四:及時補充水分
科學的做法是每日清晨醒來喝一杯溫開水(約200毫升),一口一口地喝水,一般上午2杯-3杯,下午3杯-4杯,晚上臨睡前最好再喝一杯,老年人半夜醒來上廁所後,再喝點水。一般夏日一天補充7杯-8杯水。應少喝飲料。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因此,夏季應多喝白開水或淡鹽(糖)開水。
五:避開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
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10時-15時左右,應儘量避開這段時間外出,非出去不可,應在皮膚上塗些防曬護膚品,夏季衣著以淺色為好。
圖源:視覺中國
六:飲食不宜過於清淡
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的代謝需要。
七:忌受熱後「快速冷卻」
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開足電扇,或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八: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空調室內溫度不宜到24度以下。
九:室外活動做好防曬
室外活動要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穿淺色、寬鬆的衣服,戴寬邊帽或者遮陽傘。
十:家中常備防暑藥物
家裡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藥物,外出時也可隨身攜帶,以便急用。如藿香正氣水、清涼油、風油精等。小孩、老人及孕婦請在醫師的指導下用藥。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編輯 徐婷 樊成友、@浙江天氣、@杭州天氣,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值班編輯:周豐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