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億人遭高溫「燒烤」 局地體感溫度超50℃

2020-11-24 中國青年網

  近日,包括長江中下遊和江南大部在內的地區出現今年來最強高溫天,中央氣象臺持續拉響高溫橙色預警。上海、湖北、重慶等地近日相繼拉響今夏首個高溫紅色預警,此外,江蘇、安徽的一些地區電網負荷屢創新高,全國多地開啟高溫「燒烤」模式。

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高溫預警持續拉響 部分地區體感溫度超50℃

  26日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預計27日白天,華南北部、江南、江淮、江漢、黃淮南部、華北南部、四川盆地東部、重慶、貴州北部和東部以及新疆、甘肅西北部、內蒙古西部等地有35~39℃的高溫天氣。

  這其中,浙江中北部、安徽東部、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和西部、湖北東南部和西部、湖南東部和西北部、重慶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41℃。

  另據中國天氣網報導,7月下旬以來,長江中下遊和江南大部已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高溫天氣,部分地區體感溫度高達50℃。

  25日,高溫範圍、強度達到鼎盛狀態,江淮、江漢中南部、江南、華南、西南地區東北部等地普遍出現35℃或以上的高溫,其中湖北西北北部、湖南中部、浙江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區最高氣溫達到40℃或以上。

  上海、湖北、重慶等地近日也相繼拉響了今夏首個高溫紅色預警,進入「燒烤」模式。截至24日,受高溫影響的地區波及人口約7億人左右。

相關焦點

  • 南方大範圍高溫天氣持續 局地體感溫度可達45℃
    據中國氣象臺預計,23日起淮河流域將出現強降雨過程。與此同時,高溫天氣也在南方蔓延,部分地區體感溫度甚至可達45℃。 資料圖:6月20日,貴州省黔西南州暴雨成災。圖為消防員抗洪救人。
  • 體感溫度50℃!央視主播朱廣權:男生出門,馬上變成暖男
    男生出門,馬上變成暖男,天庭飽『暖』,地『熱』方圓;女生出門,妝容很難保全,回頭一笑百媚生,彩妝粉黛掉顏色…」火辣的太陽下很多人出門的姿勢是這樣的↓↓↓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這樣的↓↓↓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 全國「熱哭」預警地圖出爐 體感溫度超50
    本周,今年以來範圍最大、強度最強、持續時間最長的高溫悶熱天氣上線。我國多地持續高溫高溼。中央氣象臺連發高溫黃色預警,但高溫並沒結束的意思,預計七月底前高溫都將繼續肆虐。據悉,26日是本輪高溫範圍最大的一天,波及人口約8億人,部分地區的體感溫度甚至超過55℃。
  • 體感溫度超55℃ 全國8億人「熱到蒸發」
    有研究稱2019年將是歷史上最熱的一年,而最近這一周又堪稱最熱的一周,範圍最大、強度最強、持續時間最長的高溫悶熱天氣波及全國多達約8億人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這個很正常
    山西被劃入「燒烤派」   同樣是熱,全國各地的感受卻不同。  中國天氣網近日推出了6月全國高溫流派地圖,將高溫分成了「燒烤派」和「清蒸派」。那如何判斷到底是「燒烤派」,還是「清蒸派」呢?其實和溼度大小有直接的關係。「燒烤派」的最大特點是極端氣溫高、相對溼度小。說白了就是沒有什麼水分,然後還要置身於「烤箱」中「烤」。
  • 部分地區體感溫度超55℃,保命重點防好三種病
    8億人齊「蒸桑拿」 部分地區體感溫度超55℃而進入7月,高溫並沒結束的意思,勢頭依舊不減! 7月26日,中國天氣網發布今年首個「全國熱哭預警地圖」,26日成為本輪高溫範圍最大的一天,波及人口約8億人,出現高溫的省會級大城市達21個,湖南、浙江等部分地方的體感溫度甚至超過55℃,屬於「熱到蒸發」區域。
  • 上海「悶蒸體感」再升級,明迎今夏首個高溫日!體感溫度要超過50℃?
    都知道,高溫高溼更容易變「蒸籠」啊!全市19時的溼度分布大概是這樣,下過雨的地方溼度更高一些。很多人被悶到熱到了,就開始盼一場大雨來降降溫。那麼,今天魔都的「散裝雨」下在哪裡了呢?上海中心氣象臺2020年06月12日18時20分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受強雷暴雲團影響,預計未來6小時內本市將出現7-9級偏北大風,請加強防範。 周到君現在在楊浦區,窗外的雨聲不久前剛響起來,一陣急一陣緩……明天「體感溫度」超過50℃?比今天更熱的,是明天。氣象部門預計,明天天氣和今天非常類似,只是雲更少,天空更晴一些,南到西南風勢頭更足。
  • 高溫累計72小時 體感溫度48℃ 合肥成「天然桑拿城」
    據中安在線報導   7月下旬,今年來最大規模的高溫過程席捲我國中東部,覆蓋範圍大、持續時間長、體感溫度高,根據氣象部門盤點,合肥近期高溫(≥35℃)時長累計達到了72個小時,而且體感溫度達到48℃,在省會級大城市裡拿了「雙冠」。
  • 體感溫度是什麼?空氣溼度和體感溫度的關係如何?
    【氣溫、相對溼度與體感溫度的關係】  「體感溫度」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氣溫越高,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越大。
  • 高溫待機長+體感溫度高 合肥獲「雙料冠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合肥今年的最高溫幾乎每天都排不上全國榜,但怎麼感覺今年合肥特別熱呢?」合肥市民小張這樣說道。小張的感覺沒錯,今年出梅以來,合肥持續高溫天氣,儘管最高氣溫並不顯眼,但是合肥市在7月下旬高溫待機時間長達72小時,在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一。
  • 高溫天氣預報和體感溫度
    人們在酷暑難熬的天氣中,不斷地發出埋怨聲,氣象臺最高氣溫預報低了。朋友老李也有同感,打來電話說:氣象臺今天報38℃,明天又是38℃,何止38℃?這種天氣起碼有40℃以上。我和老李帶著疑問,一起走進了氣象臺天氣預報室,走訪了氣象專家。   專家告訴我們,氣象臺預測的最高氣溫是大自然狀態下的空氣流動溫度,是標準氣溫。它是在百葉箱裡測到的。
  • 體感溫度達74℃ 人會「熟」嗎?
    氣象學家安東尼用「不可思議」來形容日前在伊朗胡齊斯坦省馬赫夏赫爾港所觀測到的溫度,7月31日,當地的體感溫度達到74℃,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伊朗體感溫度74℃?是真的!這個溫度同樣讓數據帝感到「惶恐」,連夜查詢了當地氣象數據,發現這個溫度確實是真的,但它並非天氣預報通常播報的「氣溫」,而是指「體感溫度」。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但是總體來說,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因此體感溫度就是「摻了水分」的溫度。
  • 科學認識高溫天氣中的體感溫度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 顏昕  【嘉賓】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楊貴名    四因素影響體感溫度 預報溫度是參考依據  體感溫度是指人感覺到冷熱的溫度感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人體皮膚溫度。
  • 濟南:高溫高溼體感溫度不止35℃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 王曉迪)從8月10日開始,濟南的天兒一天比一天熱,濟南市啟動了高溫預警信號,但是大家總覺得體感溫度遠超預報的35℃。
  • 體感溫度超45℃!高溫連續5天!南昌接下來一周……
    這些幾乎都對江西沒什麼影響告訴大家四個字晴熱依舊就在昨天江西省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來看看這是下午三點全國氣溫排行榜感覺要熱化了……南昌也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信號究竟有多熱呢看看這紅到發紫的體感溫度你就知道了而昨天
  • 當體感溫度達74℃ 人會變熟嗎?
    近日,一則高溫報導「令人錯愕」:7月31日,伊朗某地體感溫度達到了74℃,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體感溫度是啥?雞蛋清在60℃以上能發生質變,那74℃的體感溫度,難道人也會變「熟」?儘管體感溫度不等於實際溫度,但廣東省氣象局專家表示,廣東連續高溫,多地破最高紀錄,仍然值得警惕。
  • 高溫來襲!體感溫度和天氣預報為啥有差異?
    17日,中央氣象臺鳴響了今年首個高溫黃色預警。18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預警:預計18日白天,內蒙古中東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東北部、河南北部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內蒙古東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有37—39℃,內蒙古東部偏南局地可達40℃。20日開始,上述地區的高溫天氣範圍將明顯減小。
  • 體感溫度不足28℃ 這些地方喊你去避暑
    這些地方喊你去清涼一夏官方版避暑遊目的地擴容至21個    安徽夏季高溫持續時間長,隨著季節性度假成為居民主導性休閒需求,避暑旅遊經濟的潛在需求愈加凸顯。    「安徽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醞釀出豐富多樣的局地氣候,其中不乏適宜避暑消夏的涼爽之地,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需要把這些旅遊資源廣而告之。」
  • 什麼是「體感溫度」?
    今年夏季,伊朗有一天當地的體感溫度達到74℃,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這麼高的溫度,人體組織不會出現變化嗎?解決這個問題前,請先注意「體感溫度」,什麼是」體感溫度「?溫度是真的,但它並非天氣預報通常播報的「氣溫」,而是指「體感溫度」。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
  • 安徽「官方版」避暑目的地增至21個 體感溫度不足28℃
    這些地方喊你去清涼一夏 官方版避暑遊目的地擴容至21個 安徽夏季高溫持續時間長,隨著季節性度假成為居民主導性休閒需求,避暑旅遊經濟的潛在需求愈加凸顯。 「安徽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醞釀出豐富多樣的局地氣候,其中不乏適宜避暑消夏的涼爽之地,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需要把這些旅遊資源廣而告之。」安徽省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主任楊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