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範圍高溫天氣持續 局地體感溫度可達45℃

2020-11-24 中華網

原標題:南方強降雨致700餘萬人受災 大範圍高溫天氣持續

中新網北京6月22日電(呂春榮)18日以來,南方地區出現入汛以來第19次降雨過程,受強降雨影響,南方災情不斷。截至21日9時,強降雨導致浙江、安徽、江西等南方10省份768萬人受災。據中國氣象臺預計,23日起淮河流域將出現強降雨過程。與此同時,高溫天氣也在南方蔓延,部分地區體感溫度甚至可達45℃。

資料圖:6月20日,貴州省黔西南州暴雨成災。圖為消防員抗洪救人。 黔西南消防 攝

23日起淮河流域將再現強降雨 防總要求各地防範

繼19日、20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21日10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而在21日18時,中央氣象臺降低了暴雨預警信號級別,發布了暴雨藍色預警。氣象臺預計,21日20時至22日20時,江蘇大部、安徽中部、湖北東部、四川南部和東部、重慶西南部等地有區域性大雨或暴雨,其中,江蘇中部偏東地區局部有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天氣,小時雨強20~40毫米,局地可達50~70毫米,局部地區可能伴隨有8~9級雷暴大風。

此外,西藏東南部、雲南西部、黑龍江中部偏北地區、吉林西部等地局地有分散性大雨或暴雨。

中國氣象臺還預計,23日至25日,江漢、江淮及黃淮南部地區以及四川盆地將有新一輪強降雨過程,上述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並伴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而針對近期淮河流域可能要發生強降水過程,6月21日,國家防辦向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省防指,淮河防總發出通知求認真做好有關防範工作。

  資料圖:6月19日至20日,重慶酉陽縣連降暴雨,該縣塗市鄉、丁市鄉等部分鄉鎮降雨量達到200多毫米,造成鄉鎮大面積蔬菜被淹、水稻被毀。陳碧生 攝

長江中下遊12萬平方公裡遭強降雨 10省份768萬人受災

根據民政部統計,截至21日9時,6月18日以來,南方地區出現入汛以來第19次降雨過程,雨帶主要位於西南地區東部至江漢、江淮一帶。累計降雨50毫米以上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100毫米以上約9萬平方公裡。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6月18日08時至21日08時,長江中下遊地區累計雨量100毫米以上的面積約為12萬平方公裡。

受強降雨天氣影響,江西鄱陽縣濱田水庫洩洪河堤出現堤身潰口;湖北蘄春張榜鎮最大降雨量達235毫米,道路和通訊線路被衝毀,與外界處於半失聯狀態;湖北麻城城區10多條主幹道,100多條街巷被淹,積水最深超過1米,部分井蓋被下水道中的水掀翻;四川瀘州道路中斷、渡口停航;安徽休寧多個村莊受淹。

來自民政部的數據顯示,此次強降雨導致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10省(自治區、直轄市)39市(自治州)147個縣(市、區)768萬人受災,35人死亡,24人失蹤,38.8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9.8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5600餘間房屋倒塌,3.1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439.9千公頃,其中絕收34.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2.9億元。

資料圖:6月21日,江西鄱陽縣濱田水庫洩洪道河堤(濱田河)潰口現場。 王劍 攝

江西鄱陽水庫河堤潰口 轉移安置1.3萬人

江西的災情備受社會關注。6月20日,因高水位急劇上升、濱田水庫洩洪、昌江洪峰通過疊加作用,導致江西鄱陽縣濱田水庫洩洪道河堤(濱田河)出現堤身潰口,影響堤內耕地面積1.03萬畝,人口5600餘人。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網站消息,江西省防指根據汛情發展,啟動了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共派出8個工作組和專家組赴受災較重的市縣協助督導防汛工作,江西省軍區和武警、公安消防緊急抽調兵力1288名、衝鋒舟89艘支援鄱陽縣搶險抗災。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迅速組織拉網式排查轉移危險區群眾,共轉移安置1.3萬人,沒有人員傷亡。

另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網站消息,6月18日至21日,江西省北部遭遇今年以來最強降水過程。初步統計,本次暴雨洪水共造成江西省16個縣(市、區)222個鄉鎮(街道)137萬人受災,倒塌房屋748間,因災死亡2人,緊急轉移12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3.3億元。目前,江西省本次強降雨過程基本結束,昌江幹流洪水已出峰迴落。

資料圖。張斌 攝

大範圍高溫天氣持續 部分地區體感溫度可達45℃

南方多地出現強降雨的同時,高溫天氣也在南方蔓延。據中國天氣網21日消息,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19日開始,華南一帶出現高溫天氣,影響範圍逐步擴大。預計,未來10天,高溫繼續蔓延,江南中南部、華南將出現日最高氣溫為35-38℃的持續高溫晴熱天氣。

中央氣象臺預計,21日開始,南方高溫迅速蔓延,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七大省區將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這將是南方今年以來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高溫天氣。

其中,在省會級城市中,長沙、福州本周的最高氣溫都在35℃及以上,耐力持久;杭州、南昌也從21日起逐步加入高溫陣營。上述地區不僅氣溫高,而且空氣溼度大,體感溫度普遍都會超過40℃,部分地區甚至會達到45℃上下,悶熱難耐,如同蒸桑拿。

與此同時,北方多地也迎來高溫,高溫則主要集中在華北、黃淮西部等地。中央氣象臺預計,21日,在降雨影響下,北方高溫明顯縮減,只有河南西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區還會出現高溫。(完)

相關焦點

  • 科學認識高溫天氣中的體感溫度
    楊貴名:體感溫度與天氣預報的氣溫是不同的概念。天氣預報的高溫單純是1.5米高處的氣溫。在相同的氣溫條件下,人們會因溼度、風速、太陽輻射(或日射)、著裝顏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體感溫度是指人感覺到冷熱的溫度感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人體皮膚溫度。
  • 高溫來襲!體感溫度和天氣預報為啥有差異?
    5月17日,北方多地開始出現高溫天氣,18日高溫的影響範圍和強度將達到最大。這是今年全國出現的首次大範圍高溫天氣。  17日,中央氣象臺鳴響了今年首個高溫黃色預警。18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預警:預計18日白天,內蒙古中東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東北部、河南北部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內蒙古東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有37—39℃,內蒙古東部偏南局地可達40℃。20日開始,上述地區的高溫天氣範圍將明顯減小。
  • 中國7億人遭高溫「燒烤」 局地體感溫度超50℃
    近日,包括長江中下遊和江南大部在內的地區出現今年來最強高溫天,中央氣象臺持續拉響高溫橙色預警。上海、湖北、重慶等地近日相繼拉響今夏首個高溫紅色預警,此外,江蘇、安徽的一些地區電網負荷屢創新高,全國多地開啟高溫「燒烤」模式。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這個很正常
    夏至的到來,意味著高溫天氣的到來,意味著又到了能愉快喝冷飲、吃冰棍的季節。  據山西省氣象臺消息,6月25日、26日,我省局部最高氣溫可達35℃或以上。接下來的天氣關鍵詞是這樣的:一個字「熱」,兩個字「防暑」,三個字「開空調」。  同樣是三十幾度的高溫,為啥有時覺得有絲絲涼意,有時卻感覺熱浪滾滾?6月24日,山西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體感溫度是什麼?空氣溼度和體感溫度的關係如何?
    【氣溫、相對溼度與體感溫度的關係】  「體感溫度」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氣溫越高,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越大。
  • 科普:持續高溫如何產生?體感溫度為何高於實測?
    目前我國還處於悶熱的中伏階段雖然還有幾天就到「立秋」時節但立秋之後天氣會不會逐漸轉涼這幾天持續的高溫天氣是如何產生的體感溫度和實況監測溫度是不是一回事兒中國氣象局的專家介紹,高溫是指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的天氣。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如果高溫天持續3天以上,就稱之為高溫熱浪。高溫天氣的形成往往離不開特定的天氣系統,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副熱帶高壓」系統。在副熱帶高壓控制的區域,一般會影響氣流下沉。
  • ...高溫緊隨而至-暴雨黃色預警 體感溫度 暴力 大暴雨 厄爾尼諾...
    受梅雨帶影響,上海昨天夜裡到今天中午仍有雷陣雨天氣,其中中部和南部地區累積雨量可達30-50毫米,一小時最大雨強25-35毫米,主要強降雨時段在昨天傍晚到今天早晨。  今天起隨著副高進一步北抬增強,梅雨帶也隨著北抬,21日-23日,申城剛好處於副高控制下,氣溫上升明顯,最高可達31℃-33℃,多分散性陣雨或雷雨,相對溼度較大,體感會覺得十分悶熱。
  • 高溫累計72小時 體感溫度48℃ 合肥成「天然桑拿城」
    據中安在線報導   7月下旬,今年來最大規模的高溫過程席捲我國中東部,覆蓋範圍大、持續時間長、體感溫度高,根據氣象部門盤點,合肥近期高溫(≥35℃)時長累計達到了72個小時,而且體感溫度達到48℃,在省會級大城市裡拿了「雙冠」。
  • 持續高溫如何產生?體感溫度為何高於實測?一起來科普
    &nbsp&nbsp&nbsp這幾天持續的高溫天氣是如何產生的&nbsp&nbsp&nbsp&nbsp體感溫度和實況監測溫度是不是一回事兒&nbsp&nbsp&nbsp&nbsp看視頻↓↓↓了解一下&nbsp&nbsp&nbsp&nbsp高溫天氣是如何形成的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析高溫範圍特點及影響
    5月17日,北方多地開始出現大範圍的高溫天氣。來自中央氣象臺的消息,18日華北、內蒙古東部、黃淮北部最高溫度將達到35~38℃。此次高溫天氣將持續幾天?有何特點?是否屬於異常?對公眾生產生活有何影響?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
  • 北京發布高溫預警!北京本周體感溫度可達39℃
    北京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30日16時通過千龍網發布:北京市氣象臺2018年07月30日16時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預計7月31日至8月3日,北京市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達35℃以上,體感悶熱,請注意防暑降溫。
  • 「溼冷」或現南方,權威預報:第2波大範圍雨快了,5省市局地暴雨
    然後我們來看看我國的一個天氣情況,整體上來說,冷空氣,降雨,降雪等天氣現象也還是有發展,冷空氣影響集中掛在華北地區,局地降溫可達8度。在冷空氣的影響之下,華北部分地區還有雨夾雪出現,這也是短時間的一個主要降雪區域,已河北為中心。然後降雨是以河北,山東為主,其中我國最強的降雨是在海南島東南部,局地有暴雨出現,最強降雨量為60毫米。
  • 高溫天氣預報和體感溫度
    人們在酷暑難熬的天氣中,不斷地發出埋怨聲,氣象臺最高氣溫預報低了。朋友老李也有同感,打來電話說:氣象臺今天報38℃,明天又是38℃,何止38℃?這種天氣起碼有40℃以上。我和老李帶著疑問,一起走進了氣象臺天氣預報室,走訪了氣象專家。   專家告訴我們,氣象臺預測的最高氣溫是大自然狀態下的空氣流動溫度,是標準氣溫。它是在百葉箱裡測到的。
  • 我國南方大規模報復性「超高溫」天氣真要來了,局地超過40℃
    我國南方大規模報復性「超高溫」天氣真要來了,局地超過40℃從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的全國氣溫監測情況來看,在剛剛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受到持續強降雨的影響,我國中東部這一大片藍色區域的氣溫水平,都比正常年份明顯偏低,特別是在上海,杭州,南京,合肥,以及武漢等地這一帶深藍色的地區,已經比正常年份偏低四五度之多
  • 體感溫度達74℃ 人會「熟」嗎?
    伊朗體感溫度74℃?是真的!這個溫度同樣讓數據帝感到「惶恐」,連夜查詢了當地氣象數據,發現這個溫度確實是真的,但它並非天氣預報通常播報的「氣溫」,而是指「體感溫度」。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但是總體來說,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因此體感溫度就是「摻了水分」的溫度。
  • 2018年7月27日全國天氣預報:中東部高溫至月底 華南等局地強降雨
    河南、湖北、重慶、江西、湖南等地正遭遇罕見連續高溫過程,並且高溫悶熱天氣還將持續至月底!高溫當道,雨水打起「遊擊戰」,今(27日)起三天,黃淮、江淮、東北等地多分散性強對流天氣,華南、雲南等部分地區仍多強降雨。  罕見持續高溫持續 重慶局地40℃  熱!
  • 體感溫度超45℃!高溫連續5天!南昌接下來一周……
    這些幾乎都對江西沒什麼影響告訴大家四個字晴熱依舊就在昨天江西省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來看看這是下午三點全國氣溫排行榜感覺要熱化了……南昌也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信號究竟有多熱呢看看這紅到發紫的體感溫度你就知道了而昨天
  • 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 高溫天氣更添悶熱
    這次高溫過程有何特點,造成了哪些影響,何時才能緩解?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  7月10日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四川盆地、江南、華南以及黃淮、江淮、江漢、華北東部和南部、東北南部均有影響。其中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中西部等地35℃以上高溫日數達10—18天。
  • 專家:強降雨後大範圍高溫捲土重來可能性小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表示,強降雨後大範圍高溫捲土重來可能性小。實況:20地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7月歷史極值從7月21日開始,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出現今年以來最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
  • 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北京|藍渝|符嬌蘭|體感溫度|暴雨|氣象
    視覺中國供圖有人說,沒有比夏天更讓人關注天氣預報的季節,雷電、暴雨、高溫、颱風,以及相應的城市高溫、內澇,山區泥石流、洪澇等災害,都曾無數次地在這個季節一一上演。來自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的統計顯示,夏季是一年中自然災害較多的季節,過去4年,全國夏季預警佔全年預警46%,預警最為頻發,進入6-8月,最常見的就是雷電、暴雨、高溫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