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 高溫天氣更添悶熱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 高溫天氣更添悶熱

2018-07-31 01:48:25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2018年07月31日 01:48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 高溫天氣更添悶熱

  近期,我國中東部地區悶熱難耐,7月30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截至目前,中央氣象臺已連續17天發布高溫預警。這次高溫過程有何特點,造成了哪些影響,何時才能緩解?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

  7月10日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四川盆地、江南、華南以及黃淮、江淮、江漢、華北東部和南部、東北南部均有影響。其中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中西部等地35℃以上高溫日數達10—18天。

  孫軍介紹,本輪高溫過程的特點為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局地強度強。重慶豐都和開縣連續20天出現高溫天氣,其中40℃以上的高溫日數分別達10天和9天。重慶、四川及吉林、遼寧等地有22縣市最高氣溫突破7月歷史極值。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持續高溫天氣?孫軍分析,此次持續高溫與副熱帶高壓密切相關。本次高溫前期,副熱帶高壓偏南,受其影響,南方高溫發展;現在副熱帶高壓明顯偏北,東北南部、華北地區高溫發展。副熱帶高壓控制區域水汽條件相對比較充足,所以主要以悶熱為主,由於溼度較大,體感溫度往往比觀測氣溫高,比如近期的北京,雖然氣溫並未達到35℃的高溫天兒標準,但人卻感到悶熱難忍,主要還是由於溼度大,體感溫度高,南方更是如此。

  「往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這個時期,副熱帶高壓常在日本到我國淮河以南一帶徘徊,此時降雨主要集中在華北到東北中南部一帶,所以有『七下八上』之說。而今年副熱帶高壓中心處在華北和東北南部,跟常年同期相比,位置明顯偏北,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因此今年北方降雨主要在東北北部的黑龍江地區,東北南部的遼寧和吉林則相對少雨。」孫軍說。

  即將到來的颱風「雲雀」對高溫是否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對此,孫軍表示,對於南方地區,今明兩天四川盆地東部、江南大部等地仍持續高溫悶熱天氣;8月1日至3日,南方大部地區高溫天氣減弱,但四川盆地東部高溫天氣持續。4日後,南方地區高溫將再次發展。而在北方地區,8月5日前,京津冀、山東北部、內蒙古中東部、遼寧大部高溫逐步發展,5日後,上述地區高溫天氣將結束。

  在孫軍看來,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登陸日本後將影響我國,其「奇葩」路徑也主要受副熱帶高壓西側和南側的引導氣流影響,副熱帶高壓位置和強度的變化直接影響「雲雀」的走向,根據目前天氣形勢來看,「雲雀」預計8月1日開始逐漸向我國華東沿海靠近,3日可能登陸華東沿海(熱帶低壓或熱帶風暴級,7—8級)。屆時,會對華東地區的高溫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科技日報北京7月30日電) 

相關焦點

  • 多地出現今年首個高溫日 副熱帶高壓偏西偏北偏強是主因
    中國氣象報記者 黃彬5月15日,我國南方多地出現高溫天氣,江蘇省蘇州市最高氣溫達到36.7 ℃,不僅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氣溫新高,還打破了該市5月份36.5℃的最高氣溫記錄……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受副熱帶高壓影響,5月16日至18日,江漢、江南中東部及華南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
  • 高溫使者:副熱帶高壓
    副熱帶高壓,又稱亞熱帶高壓或副熱帶高氣壓,是活躍於副熱帶地區的高壓脊,分布於南北緯它的位置以環流的流向可以影響到熱帶氣旋的生成和走向。副熱帶高壓所控制的地區往往會有乾燥、少雨的炎熱天氣,是各地夏季高溫熱浪的其中一個主要導因。副熱帶高壓影響下的氣候一般是高溫,且層結穩定,對流很不旺盛,所以降水較少。副熱帶高壓的西部層結比較不穩定,東部相對穩定。所以副熱帶高壓西部降水稍多,東部降水就比較少。
  • 副熱帶高壓與我國雨帶位置變化
    本文專家顧問: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蔡薌寧副熱帶高壓常年存在,但隨著季節的更迭,其強度和位置會發生變化,但其不規律的變化,就造成了不同地區的旱與澇。  由於海陸影響,副熱帶高壓被分裂為若干單體,而對我國天氣和氣候產生重要影響的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就是我們常說的「副高」。
  • 北方地區高溫天氣持續上演 專家稱副熱帶高壓「惹的禍」
    中央氣象臺預計,5日之後,北方地區高溫天氣才會結束。持續高溫到底是什麼「惹的禍」?  這幾天,「熱」成了全國多地的關鍵字。傳統「火爐」江浙滬前幾天進入一年中最難熬的高溫天氣。  上海市民:自己走在地上如同走在烤爐上,然後自己變成一堆肉排,會走的肉排,真的只差一撮孜然粉。
  • 都是副熱帶高壓惹的禍
    (原標題:南北方高溫都是副熱帶高壓「惹禍」 北半球今年特別熱) 中央氣象臺連續
  • 那些年他們常提起的「副熱帶高壓」
    它又與我國的天氣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談談,那些年來他們常提起的——「副熱帶高壓」。圖片來自網絡  什麼是副熱帶高壓?  副熱帶高壓,它的形成原理並不複雜,太陽輻射和地球自轉產生的地轉偏向力是其背後主要的兩大推手。
  • 權威預報:副熱帶高壓北抬,上海將連續36度
    7月18日下午的衛星雲圖上看,它的雨帶暫時止步於浙江外海,福建浙江多地受到它的下沉氣流影響天氣悶熱。颱風丹娜絲的存在還帶來了一個結果,就是它正在東亞地區阻攔副熱帶高壓的西伸和北抬,因此我國南方地區今天雖然也很炎熱,但午後大量熱雷雨雲團也迅速爆發,在下午的衛星雲圖上,大量密密麻麻的雷暴雲在江西湖南廣東等地湧現,這正是南方副熱帶高壓顯著減弱的表現。
  • ...海洋氣象預報 高溫日數 氣候變暖 高溫少雨 8月 副熱帶高壓...
    葉殿秀介紹,7月以來,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南亞、歐洲、北美,都出現比較嚴重高溫天氣。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極端高溫事件越來越頻繁。  葉殿秀表示,很多人一提起高溫就歸咎於全球變暖,但全球不同地區的高溫成因不一樣,不能一概歸咎為氣候變暖,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大氣環流的異常。
  • 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強度會影響到天氣情況
    (大致位於南、北緯20~40度),那裡常年為一條高壓帶,稱為副熱帶高壓帶,這些高壓常年存在,是一個深厚的暖性天氣系統,但強度和位置隨季節而變,在夏季特別強盛、龐大。副熱帶高壓的脊線常稱為副高脊線。影響我國的太平洋副高脊線一般呈東西走向;夏半年,它在我國境內有季節性的北跳和南退。副高的總體影響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夏季影響中國最大的天氣系統。
  • 新疆高溫天罪魁禍首是伊朗副熱帶高壓
    原標題:新疆高溫天罪魁禍首是伊朗副熱帶高壓   新疆高溫天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它叫伊朗副熱帶高壓 帶來乾熱暖空氣使地面溫度上升   一場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的高溫天氣在新疆拉開序幕,南北疆的氣溫普遍升至35℃乃至37℃以上。
  • 副熱帶高壓與我國天氣氣候特徵
    副熱帶高壓是指位於副熱帶地區的暖性高壓系統,它對中、高緯度地區和低緯度地區之間的水汽、熱量、能量的輸送和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大氣環流的一個重要系統。從出生地來看,副熱帶高壓的老家在南北半球的副熱帶地區,受海陸影響,它的身體常斷裂成若干個高壓單體,形成沿緯圈分布不均的高壓帶。
  • 常掛在嘴邊的「副熱帶高壓」,你真的了解嗎?
    副熱帶高壓仿佛一個神奇的存在,人人都知道它,但又不是很了解。那麼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影響我國天氣的呢?副高大BOSS如何形成?而地轉偏向力使得氣流不斷發生偏移,隨著緯度的升高,地轉偏向力就越大,致使在副熱帶地區(北緯30度附近),氣流基本變成了自西向東流動,並對後續空氣進行阻礙。這一阻礙使得其他上空空氣聚集並且被迫下沉,於是便產生了副熱帶高壓。由於海陸和地形的差異,副熱帶海洋上存在著多個高壓中心,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太平洋和大西洋都有。
  • 副熱帶高壓來了!這次真·北抬 周四夜間起濟南開啟雨雨雨模式
    今天(7月29日),濟南天氣以多云為主,在微風的助力下悶熱感緩解。預計明天夜間起大範圍雷雨天氣即將開場,幾乎天天雨水報導,公眾外出注意攜帶雨具,防雨防雷。
  • 副熱帶高壓將決定三伏天的熱度
    入了三伏,迎來大暑,高溫何在?下一個節氣就是立秋了,莫非我們正在經歷的是一個「假三伏」?莫非高溫要說再見、天氣真的晚來秋了?7月22日,鄭州市氣象局召開汛期新聞發布會,對三伏天鄭州涼爽多雨的原因進行解析,這與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有關。
  • 這些天經常聽到的「副熱帶高壓」是什麼?
    每當進入夏天的時候,我們總會聽到這些話「隨著副熱帶高壓的加強,我國江南、華南等地將迎來新的一輪高溫天氣」。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副熱帶高壓總是和持續的酷熱、雨帶的變化以及颱風的走向息息相關。那麼究竟什麼是副熱帶高壓呢?
  • 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進疆 未來三天烏魯木齊高溫30℃
    2016-08-26 12:37:57    華夏經緯網
  • 副熱帶高壓重掌廈門 本周內最高氣溫在30℃左右
    原標題:副熱帶高壓重掌廈門 總體感覺比較悶熱廈門網(微博)訊 (海西晨報(微博)記者曾昊然通訊員其翔)昨天,廈門總體天氣不錯,大部分時候天空晴朗,氣溫也進一步上升。白天島內最高氣溫達到30℃左右,島外局部地區超過32℃,再加上較高的溼度,總體感覺比較悶熱。一直到12日左右,廈門都會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天氣以晴到多云為主,最高氣溫都會在3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預計到13日,北方冷空氣會再次來襲,冷暖空氣會在廈門沿海地區形成交匯,將形成明顯降水。今年到目前為止的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
  • 上海今夏高溫天氣有高溫出現時間偏晚等三個特點
    本報記者 趙立榮攝截至昨天,上海今夏僅出現3個高溫日(氣溫超過35℃)。據上海市氣象服務中心總工程師姚建群介紹,今夏高溫天氣具有高溫出現時間偏晚、高溫日數偏少、極端最高氣溫偏低且日數偏少三個特點。受「超長待機」梅雨季的影響,上海今年首個高溫日出現時間偏晚,比往年遲到了半個月。數據顯示,首個高溫日出現在7月12日。「常年來看,上海首個高溫日一般出現在6月26日左右。」
  • 肇慶高溫天氣已超長待機!颱風也有消息了……
    肇慶高溫天氣已超長待機!這次高溫過程不僅熱的程度猛,熱的時間還長,這是為什麼呢?一切都要從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說起����造成每天「燒烤模式」的主要原因,還是我們熟悉的副熱帶高壓。副熱帶高壓已經持續控制華南地區1個月左右。
  • 冬季冷高壓與盛夏時期的副熱帶高壓PK,哪個會贏呢?為什麼?
    一般來說西伯利亞或蒙古冷高壓是冬季冷高壓活動中心,它是影響我國冬季天氣的「發動機」,也是冷空氣的策源地。冷高壓與副熱帶高壓的活動強弱都與太陽位置變化有關,副熱帶高壓是持續存在的,不會消失,而冷空壓卻與季節有關,冬季強盛,夏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