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他們常提起的「副熱帶高壓」

2020-12-08 中國氣象局

  「隨著副高的加強,我國江南、華南等地將迎來一輪高溫天氣」、「副高外圍所攜帶的西南暖溼氣流在長江中下遊一帶維持,上述地區將出現強降雨過程」……在天氣播報員的口中,副高無疑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之一。

  尤其是夏天一到,副高的名頭更是響亮,酷暑的持續、雨帶的變化、颱風的走向,似乎大多數的天氣變化都與其形影不離。什麼是副高?它又與我國的天氣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談談,那些年來他們常提起的——「副熱帶高壓」。

副熱帶高壓影響天氣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什麼是副熱帶高壓?

  副熱帶高壓,它的形成原理並不複雜,太陽輻射和地球自轉產生的地轉偏向力是其背後主要的兩大推手。由於赤道地區太陽輻射強烈,導致該地區的空氣上升,到高空後就會向極地方向流動;而地球自轉產生的地轉偏向力使得氣流不斷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隨著緯度的升高,地轉偏向力就越大,致使在副熱帶地區(北緯30度附近),氣流基本變成了自西向東流動,並對後續空氣進行阻礙;使得該地區上空空氣聚集且被迫下沉,於是便產生了副熱帶高壓。

  而我們熟知的副熱帶高壓,一般是指對我國影響較大的位於北半球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它常年存在,是一個穩定而少動的暖性深厚系統。在夏季,因為強度高,其範圍幾乎可佔整個北半球面積的1/5~1/4,在冬季,強度和範圍都會減小。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大多情況下呈東西扁長形狀,中心有時有數個,有時有一個,它的強度、範圍和結構的變化對我國的天氣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酷暑天氣的罪魁禍首

  剛剛我們說到了副高的成因,現在就來談談,副高究竟能夠對我國的天氣產生什麼樣不同的影響。      

  從氣象專業角度來說,副高的內部盛行下沉氣流,空氣增溫強烈;此外,氣壓梯度小,所以風力微乎甚微。在這種狀態下,太陽輻射可以更多地到達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氣獲得更多的熱量,大氣溫度明顯攀升。因而在副高控制的地區,往往以晴朗少雲的高溫天氣為主,如果副高強盛,則該地區還會出現乾旱災害。

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氣流下沉、晴熱少雨。來源中國天氣網

  夏季強降雨頻發,雨帶位置成迷

  夏季,我國南方地區強降雨頻發,如何確定強降雨的位置和強度,是所有天氣預報員最為頭疼的難題。其實,對於老百姓來說,多了解一下副高的活動規律,能夠幫助大家對夏季的降水有一個粗淺的認識。夏天的暴雨隔三差五就要拜訪一次,而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的西北側的西南氣流恰恰是向暴雨區輸送水汽的重要通道,而其南側的東風帶則是熱帶降水系統活躍的地區,這麼一來,副高位置的變動與我國主要雨帶的分布就變得息息相關。

  一般,我們可以根據副高的北進南退來大致確定主雨帶的位置:

  ①   春末(5月上旬~6月下旬),副高位置大約在北緯15°~20°,雨帶常位於華南。

  ②   夏初(6月中旬~7月下旬),副高西伸北進到北緯20°~25°左右,雨帶也北移到長江中下遊地區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長達1個月之久的梅雨季節。

  ③   7~8月,副高進一步北進到北緯25°~30°,雨帶隨之北推到華北、東北地區。

  ④   9月,副高南退,雨帶也隨之南移,北方雨季結束。

  颱風要去哪兒

  高溫暴雨都說過了,但是,在夏季,還有一種災害性天氣也是我國的常客。沒錯,那就是颱風。眾所周知,中國是受颱風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的6月至9月,颱風季的到來都會讓氣象部門和公眾處於最高警戒,颱風的路徑和強度預報一直是颱風專家們研究的重中之重。而公眾最關心的,可能還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颱風到底要往哪兒去?

  氣象專家指出,影響我國的颱風大多數都生成於西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颱風,又大多產生於副高的南緣,並沿著副高的外圍移動。颱風與副高,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總的來說,當副高呈東西帶狀,且強度穩定時,其南側的颱風將向西移動,路徑穩定;但如副高強度不強,颱風移動到其西南側時,會導致副高的東退,颱風也有可能因此轉向而向北移動;另外,颱風還可使較弱的副高斷裂,從中間穿過。當然,影響颱風走向的因素很複雜,副高也只不過是其中之一,要準確判斷颱風移動的路徑,還需要靠更新時效的數值預報以及預報員多年來積累的經驗。

  說了那麼多,大家是不是對那些年聽得耳朵都長繭的副熱帶高壓又有了新的認識呢?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從一些氣象網站上看看最新的高空和地面天氣圖,找找看副高藏在哪裡,它對應的天氣現象又是如何的,或許就能夠理解的更清楚啦。

  (作者:劉璐 責任編輯:王美麗)

相關焦點

  • 副熱帶高壓與我國天氣氣候特徵
    副熱帶高壓是指位於副熱帶地區的暖性高壓系統,它對中、高緯度地區和低緯度地區之間的水汽、熱量、能量的輸送和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大氣環流的一個重要系統。從出生地來看,副熱帶高壓的老家在南北半球的副熱帶地區,受海陸影響,它的身體常斷裂成若干個高壓單體,形成沿緯圈分布不均的高壓帶。
  • 高溫使者:副熱帶高壓
    副熱帶高壓,又稱亞熱帶高壓或副熱帶高氣壓,是活躍於副熱帶地區的高壓脊,分布於南北緯它的位置以環流的流向可以影響到熱帶氣旋的生成和走向。副熱帶高壓所控制的地區往往會有乾燥、少雨的炎熱天氣,是各地夏季高溫熱浪的其中一個主要導因。副熱帶高壓影響下的氣候一般是高溫,且層結穩定,對流很不旺盛,所以降水較少。副熱帶高壓的西部層結比較不穩定,東部相對穩定。所以副熱帶高壓西部降水稍多,東部降水就比較少。
  • 副熱帶高壓與我國雨帶位置變化
    本文專家顧問: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蔡薌寧副熱帶高壓常年存在,但隨著季節的更迭,其強度和位置會發生變化,但其不規律的變化,就造成了不同地區的旱與澇。  由於海陸影響,副熱帶高壓被分裂為若干單體,而對我國天氣和氣候產生重要影響的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就是我們常說的「副高」。
  • 常掛在嘴邊的「副熱帶高壓」,你真的了解嗎?
    副熱帶高壓仿佛一個神奇的存在,人人都知道它,但又不是很了解。那麼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影響我國天氣的呢?副高大BOSS如何形成?而地轉偏向力使得氣流不斷發生偏移,隨著緯度的升高,地轉偏向力就越大,致使在副熱帶地區(北緯30度附近),氣流基本變成了自西向東流動,並對後續空氣進行阻礙。這一阻礙使得其他上空空氣聚集並且被迫下沉,於是便產生了副熱帶高壓。由於海陸和地形的差異,副熱帶海洋上存在著多個高壓中心,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太平洋和大西洋都有。
  • 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強度會影響到天氣情況
    副熱帶高壓是夏季的常客,常常與晴熱乾旱相伴,連威風凜凜的颱風也得繞道而行——什麼是副熱帶高壓和脊線在熱帶與溫帶之間存在著過渡帶(大致位於南、北緯20~40度),那裡常年為一條高壓帶,稱為副熱帶高壓帶,這些高壓常年存在,是一個深厚的暖性天氣系統,但強度和位置隨季節而變,在夏季特別強盛、龐大。
  • 這些天經常聽到的「副熱帶高壓」是什麼?
    每當進入夏天的時候,我們總會聽到這些話「隨著副熱帶高壓的加強,我國江南、華南等地將迎來新的一輪高溫天氣」。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副熱帶高壓總是和持續的酷熱、雨帶的變化以及颱風的走向息息相關。那麼究竟什麼是副熱帶高壓呢?
  • 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 高溫天氣更添悶熱
    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 高溫天氣更添悶熱 2018-07-31 01:參與互動    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 高溫天氣更添悶熱  近期,我國中東部地區悶熱難耐,7月30日
  • 副熱帶高壓,水平氣流是輻散嗎?
    有問必答提個醒 副熱帶高壓,水平氣流是輻散嗎? 答: 按某教材的反氣旋圖,是輻散。實際情況,非也。
  • 新疆高溫天罪魁禍首是伊朗副熱帶高壓
    原標題:新疆高溫天罪魁禍首是伊朗副熱帶高壓   新疆高溫天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它叫伊朗副熱帶高壓 帶來乾熱暖空氣使地面溫度上升   一場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的高溫天氣在新疆拉開序幕,南北疆的氣溫普遍升至35℃乃至37℃以上。
  • 氣象科普 | 副熱帶高壓到底什麼來頭?
    掉下來的這個地方,就是地球村上傳說中的,副熱帶高壓帶。(圖為:2020年6月4日8時-6月5日8時,副高-588線移動路徑)588線是預報員在高空500百帕等壓面上(大約5500m高空)繪製的一條等位勢高度線。
  • 市區能見度保持20公裡以上 副熱帶高壓送來好空氣
    市區能見度保持20公裡以上 副熱帶高壓送來好空氣 2013年07月04日 06:14:11   浙江在線07月04日訊這兩天雖然熱得讓人抓狂,但是我們也終於迎來難得的「中國好空氣」。  說起原因來,我們還是得感謝副熱帶高壓,雖然同樣也是因為它,造成了最近的持續高溫天。@中國氣象愛好者說,這兩天,副熱帶高壓大幅西伸,深厚的清潔空氣從太平洋出發,經華南向華東,汙濁空氣一掃而光,吹東南風的廣東、福建空氣品質幾乎全部是優,空氣透明度極佳。  昨天全國空氣最好的地方是珠海鬥門,PM2.5已經低過儀器的底線,所以只顯示為最低值:3。
  • 都是副熱帶高壓惹的禍
    (原標題:南北方高溫都是副熱帶高壓「惹禍」 北半球今年特別熱) 中央氣象臺連續
  • ...海洋氣象預報 高溫日數 氣候變暖 高溫少雨 8月 副熱帶高壓...
    葉殿秀表示,很多人一提起高溫就歸咎於全球變暖,但全球不同地區的高溫成因不一樣,不能一概歸咎為氣候變暖,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大氣環流的異常。  葉殿秀解釋,中國6月至7月前期,由於副熱帶高壓偏南、偏西,強度比較強,黃淮以及華北南部等地水汽上不去,高溫少雨的情況出現。7月中旬後期以來,副熱帶高壓出現季節性北跳,南方地區的高溫得到迅速發展。
  • 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進疆 未來三天烏魯木齊高溫30℃
    57    華夏經緯網
  • 冬季冷高壓與盛夏時期的副熱帶高壓PK,哪個會贏呢?為什麼?
    一般來說西伯利亞或蒙古冷高壓是冬季冷高壓活動中心,它是影響我國冬季天氣的「發動機」,也是冷空氣的策源地。冷高壓與副熱帶高壓的活動強弱都與太陽位置變化有關,副熱帶高壓是持續存在的,不會消失,而冷空壓卻與季節有關,冬季強盛,夏季消失。
  • 副熱帶高壓不肯"挪移" 上海很可能度個"桑拿周"[圖]
    而記者獲悉,由於副熱帶高壓位置穩定,類似的「燒烤天」很可能持續到周末。   如果說去年夏天的31個高溫天讓人記憶猶新,那麼今年夏天,高溫天一定不會讓你「失望」。昨天一早,氣溫便以29.5℃為起跑點,直指高溫警戒線。中午11點整,氣象部門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信號之後,戶外早已被一股洶湧的熱浪所包圍。
  • 副熱帶高壓將決定三伏天的熱度
    7月22日,鄭州市氣象局召開汛期新聞發布會,對三伏天鄭州涼爽多雨的原因進行解析,這與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有關。根據了解,今年我國的氣候較為異常,先是長江流域,再是淮河流域,南方強降水過程頻繁且間隔時間短。與此同時,三伏天已經開啟,大暑節氣也已到來,無論是從大暑小暑的角度,還是從三伏天的角度,我省常年都是一年中最為溼熱的一個時間段。
  • 原因是今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生成】常年7月是福建的颱風季,但今年的颱風似乎不按常理出牌,剛剛過去的7月份福建無颱風,這是71年來7月首次出現颱風「空窗期」。福建氣象部門表示,常年7月西太平洋(601099,股吧)上會生成4個左右的颱風,最多生成8個颱風,最少也有1個,今年7月「空臺」實屬罕見。
  • 副熱帶高壓重掌廈門 本周內最高氣溫在30℃左右
    原標題:副熱帶高壓重掌廈門 總體感覺比較悶熱廈門網(微博)訊 (海西晨報(微博)記者曾昊然通訊員其翔)昨天,廈門總體天氣不錯,大部分時候天空晴朗,氣溫也進一步上升。一直到12日左右,廈門都會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天氣以晴到多云為主,最高氣溫都會在3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預計到13日,北方冷空氣會再次來襲,冷暖空氣會在廈門沿海地區形成交匯,將形成明顯降水。今年到目前為止的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廈門本站的降水量為257毫米,相較以往,降水量明顯偏少;氣溫方面,今年5月1日-8日平均氣溫為23.2℃,相較以往偏高了1.2℃。
  • 未來幾天副熱帶高壓加強 廈門午間最高氣溫30℃左右
    未來幾天,副熱帶高壓會增強並北抬,受其影響,我市氣溫逐漸走高。  氣象部門分析,未來一周,北方冷空氣活動很弱,我市氣溫步入上升通道,夜晨最低氣溫在25℃左右,午間最高氣溫在30℃左右。  由於副熱帶高壓剛剛加強還不穩定,因此我市午後多陣雨或雷陣雨天氣,但預計不會出現大範圍和持續的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