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副高的加強,我國江南、華南等地將迎來一輪高溫天氣」;
「副高外圍所攜帶的西南暖溼氣流在華南一帶維持,上述地區將出現強降雨過程」……
——天氣預報員如是說
每次我們觀看或收聽天氣預報時,
「副高」這個詞可謂如雷貫耳。
它集預報員「寵愛」與一身,
到底是什麼來頭?
有啥強大的背景麼?
故事是這樣的,
話說,地球表面的空氣有個特點,
熱的地方,空氣往上走,
地面空氣少了,就形成了低氣壓。
天上擠不下了,又凍成狗,
於是擠到一個地方又掉下來,
這裡就形成了高氣壓。
而地球上太陽直射最厲害的地方就是赤道。
赤道的空氣受熱,全跑天上去了,
於是就形成了赤道低壓帶。
全都擠天上不行啊,裝不下啊~
怎麼辦?
總得找個地方避一避「擁擠」吧?
於是空氣分頭往兩頭跑。
可是,跑著跑著,
天上又冷又餓能量消耗殆盡了~
何況還要對付補刀小能手—重力,
於是,半道上就體力不支,
掉了下來。。。
(副高內心OS:我承受了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壓力~)
掉下來的這個地方,
就是地球村上傳說中的,
副熱帶高壓帶。
所以,在副高控制的地盤,
盛行下沉氣流,
水汽不往上走,
一般都是晴朗,少雨天氣。
然而,副高還有個獨特的愛好,
那就是——蕩鞦韆!
它的位置隨著季節的變化,
不斷的「蕩來蕩去」~
為啥子呢?
太陽直射點不同唄~
太陽在赤道上空是這樣的。
太陽在北邊時是這樣的,
也就是我國的夏天。
♪太陽走,我也走,我帶著雨帶來回走。。。♪
來感受一下「副高」日常蕩鞦韆。。。
(圖為:2020年6月4日8時-6月5日8時,副高-588線移動路徑)
588線是預報員在高空500百帕等壓面上(大約5500m高空)繪製的一條等位勢高度線。這條等值線圍起來的區域就是預報員常常提到的氣象名詞「副熱帶高壓」。它向西向北擴展,代表副高向西向北推移,它包含的範圍擴大時,表示副高強度增強。
前面說,副高控制的區域晴熱少雨,
但副高脊線的北側與西風帶鋒區相鄰,
從海洋吹向陸地的西風帶,
含有充沛水汽,副高配合充沛水汽的輸送,
容易產生氣旋和鋒面活動,從而形成強降水。
可以說,副高的邊緣,就是雨帶的主戰場。
最近的「龍舟水」,已經能讓童鞋們領教一二了。。
來實際感受一下,
副高的移動對雨帶產生的影響。
(圖左:6月4日副高形勢及24H降雨量統計 圖右:6月8日副高形勢及24H降雨量統計)
副高不僅影響著華南地區氣候,
對我國的氣候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我國雨季周而復始的循環,
都可以看到副高的「長情」陪伴。
通常情況,過了這段時期,
太陽直射點繼續北上,副高也隨之北上,
雨帶也就往北邊去了。
所以華南地區,甚至長江流域,
都進入了副高的地盤。
不僅降雨少了,還不可描述的熱!
這就是武漢、南京為啥到了夏天就成為「火爐」。
廣州地區相對來講水汽較充沛,
會有午後局地陣雨來解暑。
有一種情況下,副高會賴著不動,
像這樣不按常理出牌,為啥子呢?
記住這四個字:
厄爾尼諾!
這熊孩子一來,經常拽著副高不讓走,
於是,咱常聽說的「南澇北旱」就這麼來了。。。
每年4月到6月,副高脊線一般位於北緯19度以南,隨著副高一次一次的西伸東退,華南地區的雨季也就來到了。
到6月中下旬,副高將要北上了,脊線穩定越過19度附近後,如果待的穩定,那長江中下遊、江淮至日本中南部和韓國南部將進入一段持續多雨的季節,梅雨就會開始。
7月末到8月初,副高結束之前一段時間的南北擺動,再一次發力「北跳」,來到了一年旅程的最北端,副熱帶高壓脊線甚至跨越了北緯30度,雨帶也隨之北移,華北北部、東北地區的雨季也最終來臨。
8月中下旬後,副高強度減弱,颱風活動趨於活躍,副高迅速南退,雨帶也隨之變化。
(圖為我國雨季進程。來源:中國氣象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