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熱帶高壓是夏季的常客,常常與晴熱乾旱相伴,連威風凜凜的颱風也得繞道而行——
什麼是副熱帶高壓和脊線
在熱帶與溫帶之間存在著過渡帶(大致位於南、北緯20~40度),那裡常年為一條高壓帶,稱為副熱帶高壓帶,這些高壓常年存在,是一個深厚的暖性天氣系統,但強度和位置隨季節而變,在夏季特別強盛、龐大。
副熱帶高壓的脊線常稱為副高脊線。影響我國的太平洋副高脊線一般呈東西走向;夏半年,它在我國境內有季節性的北跳和南退。
副高的總體影響
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夏季影響中國最大的天氣系統。它像一座大壩,阻擋了南北氣流的直接交換。它的位置、強度變動,對中國的雨季、暴雨、旱澇、涼熱和熱帶氣旋路徑等都有很大的影響。
高壓內部易出現乾旱和「火爐」天氣
盛夏季節,當西太平洋副高(脊)從海上伸向中國大陸時,由於高壓內部盛行下沉氣流,除局部地方會有短時間的雷陣雨外,大部分地方天氣晴朗少雨,炎熱無風,進入伏旱期。尤其當它盤踞長久時,高壓中心及其附近地區空氣的強烈下沉增溫作用,乾旱現象更為嚴重。長江中下遊地區夏季出現「火爐」天氣的罪魁禍首也是這個副高。
副熱帶高壓影響熱帶氣旋的路徑
副熱帶高壓還能左右熱帶氣旋的前途命運。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處於副高南側,盛行偏東氣流。威風凜凜的颱風從低緯度北上遇上這個巨無霸的副高,也只好在它的偏東氣流引導下折向西行,常常登陸影響我國。但是當副熱帶高壓處於減弱階段時,熱帶氣旋也有能力逼它東縮,甚至穿過它的薄弱環節,奪路北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