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申城天空白雲飄飄,抬頭望天清亮養眼。 本報記者 趙立榮攝
截至昨天,上海今夏僅出現3個高溫日(氣溫超過35℃)。據上海市氣象服務中心總工程師姚建群介紹,今夏高溫天氣具有高溫出現時間偏晚、高溫日數偏少、極端最高氣溫偏低且日數偏少三個特點。
受「超長待機」梅雨季的影響,上海今年首個高溫日出現時間偏晚,比往年遲到了半個月。數據顯示,首個高溫日出現在7月12日。「常年來看,上海首個高溫日一般出現在6月26日左右。」姚建群介紹。
不僅高溫日出現偏晚,高溫日數也少於歷史同期。截至昨天,上海今夏僅有3天氣溫超過35℃,分別是7月12日(36.7℃)、22日(35.8℃)和23日(36.8℃)。姚建群介紹,近十年來,上海高溫天氣平均有13.1天,去年出現了6天,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3天。「這與超長待機的梅雨季密切相關。」她說,歷史上也出現過類似情況,1999年的梅雨季綿延了43天,也影響了當年高溫天氣的出現,直到9月中旬才出現首個也是當年唯一一個高溫天。
雖然盛夏已到來,但目前為止還沒出現酷暑天氣(氣溫達到37℃)。截至目前,徐家匯測得的最高溫度為36.8℃,出現在7月23日。而近十年上海酷暑天氣平均每年有5.7天。
隨著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抬影響長江流域,上海也從陰雨潮溼模式切換到晴熱高溫模式。受副熱帶高壓影響,未來5-7天上海都以晴熱少雨的高溫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將在34℃至36℃之間徘徊。
「高溫天氣不僅與副高位置有關,還受到日照時間和風向風力的影響。」姚建群解釋道,上海雖然正處於副高控制之下,但近幾天吹的都是來自海洋的東南風,且風力在4-5級之間,有助於緩解高溫,因此,接下來幾天出現37℃以上極端天氣的概率不大。
【來源:文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