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冬日,大批候鳥南遷越冬,晴朗的天空下,金黃的蘆葦蕩裡,波光瀲灩的湖水中,它們棲息、嬉戲、覓食,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風光圖······現時刻新聞每日推出一種高清野生鳥圖,可做手機桌面壁紙哦~
一隻黃狗正在追逐虎頭海雕,它可能還不知道這隻鳥中猛禽的危險性。攝影/餘敏
剛捕食成功的虎頭海雕。攝影/餘敏
對峙。攝影/餘敏
紅網時刻記者 楊滋 吳思靜 整理報導
虎頭海雕(學名:Haliaeetus pelagicus):體長90-100釐米,翼展203-250釐米,體重在5-10千克之間。因頭部為暗褐色,且有灰褐色的縱紋,看似虎斑,因而得名。體型碩大,特徵為有一黃色的特大鳥喙,它的體羽主要為暗褐色,虹膜、嘴、腳均為黃色,爪黑色。前額、肩部、腰部、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以及呈楔形的尾羽全部為白色。
虎頭海雕是「海雕屬」中最大型的成員,也是最大的猛禽之一,平均2米50的翼展和12公斤的體重,以及猛禽中最大的鉤狀鳥喙,使其成為當之無愧的王者,所以一旦長成幾乎沒有天敵。
遠看是只虎 ,近看是只鷹,叫聲深沉而嘶啞,能使人聯想起猛虎的狂嘯,所以稱之為虎頭海雕。它們銳利的雙眼虹膜、強而準確的爪,以及威猛有力的喙,都呈現鮮豔的橘黃色,無論凌騰高空,或是停歇於枝頭、海濱,都展現出王者的不凡氣度與神氣。大部分虎頭海雕在冬季來臨時都會往南遷至日本千島群島和北海道越冬。
虎頭海雕屬於易受害鳥種,分布區域十分狹窄,種群數量稀少並仍在下降,主要原因為環境汙染導致魚類死亡。估計在全世界僅有6000-7000隻,在中國更為少見。由此,虎頭海雕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為了追逐虎頭海雕雄偉的身姿,2018年2月,攝影師餘敏來到日本北海道,記錄下它們飛舞、捕食、嬉戲的精彩瞬間。